棱鮻
棱(学名:Liza carinata),别名梭子鱼、犬鱼等,是鲻科鮻属的一种中小型暖水性鱼类。其体长一般为15~20厘米,最长可达24.4厘米,体重最重可达145克左右,鱼体前部亚圆筒形,后部侧扁,头部至背部第一背鳍之间的区域中央有一纵行的隆起棱嵴。其体被栉鳞,体背呈灰褐色或青灰色,腹部呈银白色,背鳍、尾鳍呈灰黑色,其余各鳍均为浅色或淡黄色。其具两个背鳍,胸鳍较小,腹鳍短于胸鳍,尾鳍呈叉形,上叶稍长于下叶。
棱鮻原产于地中海东部、印度洋北部及西太平洋海域,是一种广盐性鱼类,主要生活在水体中上层,喜欢栖息在河口和近岸水域,以及咸淡水交界处的浅水区。通常情况下,其寿命为3年。
棱鮻种群数量庞大,和很多鲻科鱼类一样容易被寄生虫寄生。其是一种较常见的海洋捕捞鱼类,肉质较好,可鲜食。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雄鱼精子中的精蛋白可用于开发心脏外科手术用药;而在中医领域,其与黄芪一同煮食可主治久病体虚。
命名与分类
1836年,法国动物学阿基尔·瓦朗西恩斯(Achille Valenciennes)最早命名了棱鮻,但当时他将该物种划分至鲻属(Mugil)下,并以Mugil carinatus为其命名。随后,他和他的老师法国古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Georges Cuvier)将这一发现收录在学术专著《鱼类自然史》(法语:历史学 Naturelle des Poissons)第11卷上。不过,彼时这一发现并未真正弄清楚该物种的分类地位,仅知道模式动物来自日本周边海域。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学术界陆续有研究认为Mugil carinatus实际上应该与红海海域发现的Liza carinata(1836年,同样由阿基尔·瓦朗西恩斯首先命名),中国海南省、台湾省和日本沿海发现的Liza affinis(1861年),以及波斯湾至印度孟买沿海发现的Liza klunzingeri(1888年)为同一物种。1987年,日本学者杉本(Hiroshi)等人在过去研究基础上,将棱鮻的学名统一为Liza carinata。
2012年,一项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再次引发学术界对鮻属鱼类分类地位的争论。该研究基于鲻科鱼类线粒体系统发育方面的新发现,认为应该把鮻属、龟鮻属(Chelon)鱼类的印度洋、太平洋种群重新修订到Planiliza(鲻科鱼类的一属,尚无中文命名)下。2012年以后,世界鱼类资料库(Fishbase)采纳了这一观点并将“Planiliza carinata”收录在册,还将Liza carinata订为无效名;而全球生物物种名录 (Catalogue of Life)则同时收录了这两种命名。不过截至2023年,国际综合分类信息系统(ITIS)仍将棱鮻划分为鮻属下的一种鱼类。故本词条依主流观点展开,即棱鮻学名为Liza carinata。
形态特征
棱鮻是一种中小型鱼类,体长一般为15~20厘米,最长可达24.4厘米,体重最重可达145克左右。鱼体前部亚圆筒形,后部侧扁。体背呈灰褐色或青灰色,体侧有数条暗色纵带,腹部呈银白色,背鳍、尾鳍呈灰黑色,其余各鳍均为浅色或淡黄色。体被较大的栉鳞(头部为圆鳞),部分鱼鳍被圆鳞(第二背鳍、臀鳍、尾鳍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面积),无侧线,纵列鳞为36~38枚,横列鳞为13枚。其外形较为明显的特点,是其头部至背部第一背鳍之间的区域中央有一纵行的隆起棱嵴。
其头部中等大小,两侧隆起、呈圆锥形,头顶稍扁平。眼部较大、侧上位,眼睑不发达、仅存在于眼部边缘,眼间距较窄、稍隆起。吻部短而钝,下颌长度比上颌短。口部较小、亚下位,口裂小而横平,口腔后部具一小舌,无牙齿或有细小牙齿。下颌前缘较为锐利,前端有一凸起,闭合时可以嵌入上颌对应位置的一处缺刻中。其具一对鼻孔,位于眼部前方。其前鳃盖骨及主鳃盖骨质地均较薄、边缘无棘齿,鳃盖膜与颊部分离,具6根鳃盖条,鳃孔较大,假鳃发达。鳃耙短而密,内鳃耙数24~25,外鳃耙数43~46。
其具有两片背鳍,第一背鳍具4根鳍棘,无鳍条;第二背鳍靠近尾鳍基部,具1根鳍棘,8~9根鳍条。胸鳍较小、上侧位,无鳍棘,具16根鳍条。腹鳍长度短于胸鳍,具1根鳍棘,5根鳍条。臀鳍位置与第二背鳍上下相对、形状相同,具3根鳍棘,9根鳍条。尾柄颇长,尾鳍呈叉形,无鳍棘,具14根鳍条,上叶稍长于下叶。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范围内,棱鮻原产于地中海东部、印度洋北部(红海海域到印度孟买沿海)及西太平洋(日本、朝鲜半岛及中国沿海)。1920年以后,其在非洲北部地区利比亚沿岸被发现;1978年,其又在以色列加利利海中被发现。但这些种群可能并非原产,多数是人为放养鱼苗所致。
中原地区范围内,其主要分布在东海和南海海域,多见于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及台湾省沿海等。
栖息环境
棱鮻是一种暖水性鱼类,主要生活在水体中上层。其同时是一种广盐性鱼类,能耐受盐度在千分之三十八以下的水环境,可以在海水和半咸水环境中生存,有时也会游到淡水中生存。其喜欢生活在河口区和近岸水域,以及咸淡水交界处的浅水区。
生活习性
棱鮻主要以底栖藻类和小型软体动物门为食,也摄食海底淤泥中的有机碎屑,还会摄食一些桡脚类(Copepoda)和多毛纲(Polychaeta)甲壳亚门。其在幼年期多为肉食性鱼类,发育过程中随着体长的增长,逐渐转向植食性。其在一年中的活动轨迹会受到水生植物的丰度影响,春季会向水草丰沛的近海河口和潟湖迁移,冬季则游向更深的海域。尤其在幼鱼期,其活动范围和海藻的漂浮关系密切。
生长繁殖
繁殖产卵
棱鮻普遍在1龄以后即可达到性成熟,此时雄性个体体长一般为12.5厘米,雌性个体体长一般为13.4厘米。其繁殖期在每年3月份左右,不同水域的棱鮻种群产卵期有一定差异,如红海海域苏伊士湾种群产卵期在当年11月到次年3月、中国广东和福建省沿海的种群产卵期在当年12月到次年3月、山东省沿海种群的产卵期约在次年4月到5月。雌鱼每次可产2.4万~11.5万枚卵,卵为浮性卵,卵径为0.86毫米,卵内具一个油球,卵不具粘性、遇水后分离。
仔鱼孵出
通常情况下,受精卵经过44小时左右孵化,仔鱼会破膜而出。棱鮻仔鱼破膜的方式一般有两种,有的头部首先破膜,有的尾部首先破膜,但不论哪种破膜方式,其动力均来源于尾部的摆动。健康的仔鱼破膜后全身挺直,游动活跃;不健康的仔鱼破膜后尾部下弯,游动能力很差。虽然有些情况下,尾部下弯的仔鱼经过一段时间能够恢复正常,但整体死亡率要高于正常破膜的仔鱼。
刚刚破膜的仔鱼体长在8毫米左右,鱼体具40对左右肌节,鱼体除卵黄囊呈现淡黄色外,周身均无色,心跳频率大致在118次每分钟。解剖观察会发现,仔鱼的脑部已经分化出前、中、后脑。
生长发育
仔鱼开始发育后的一周内,具体变化表现为:第一日,游动能力很弱,多在水体上层仰浮,约半分钟游动一次,向下游动时做冲击式游动,待游动停止后利用体内油球的浮力慢慢上升;第二日,由于体内油球后移,仰浮时身体出现倾斜,头部向下、尾部朝上与水面呈45度夹角,有时缓慢上浮与下沉,有时停留在一定位置的水层间;第三日,情况与前日相似,但游动更频繁;第四日,鱼体逐渐成长,油球缩小,卵黄囊萎缩, 胸鳍出现,游泳频繁,时而作向上的“S”形游动。
到第五日,鱼体已长至约3.5毫米,此时已具有明显的趋光性,早晨多栖居于水体表层,中午则多栖居于水体中间层或底层。此时鱼体胸鳍已经扩大,多数个体已能平游,或作连续冲击式游动;第六日,游动时间与距离相对延长,鳃部已出现全部开口;第七日,卵黄囊逐渐消失,摄食量增大,游泳速度明显加快。棱鮻的寿命通常为3年,但有些区域的种群寿命较短,如生活在埃及大苦湖(Great Bitter Lake)中的部分个体寿命只有1年。
物种保护
历史上,棱鮻在全球分布范围较广,种群数量本身就较为庞大。21世纪以后,其又成为不少国家沿海港口养殖和大水面人工养殖的一种鱼类,种群数量长期稳定。截至202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对该物种种群资源的评定,认为其“数据缺乏”(DD)。
种间关系
和很多鲻科鱼类一样,棱鮻是很多寄生虫的宿主生物,二者形成寄生关系。这些寄生虫通常分为两类,一类为体内寄生,一类为体外寄生。其中体内寄生虫主要有Elliptobursa megasacculum、Haplosplanchnus lizae(鮻单脏吸虫)、Lasiotocus lizae、Pseudohapladena lizae、Saccocoelioides lizae、Schikhobalotrema megaovus(希氏单脏属吸虫)。体外寄生昆虫主要为具绦虫属(Ligophorus)动物,有L. bipartitus、L. campanulatus、L. lebedevi、L. mamaevi、L. simpliciformis、L. surianoae等。
此外,中国研究人员于2004年、2009年先后发现了另外3种棱鮻的寄生虫,分别是寄生在棱鮻消化道中的易脆贫黄吸虫(Paucivitellosus fragilis)和分节萨特吸虫(Saturnius segmentatus),以及寄生在棱鮻鱼鳃中的小钩鲻鱼虫(Ligophorus hamulosus)。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棱鮻在其原产国是一种较常见的渔业捕捞对象,常用刺网类和张网类渔具捕捞,肉质较好,可鲜食。其肌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以及精氨酸、组氨酸的生物合成、赖氨酸等氨基酸。
药用价值
棱鮻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西医领域,其与很多鲻科鱼类一样,雄性个体的精子中含有鲻精蛋白(也称:鱼精蛋白)。这种物质是一种碱性蛋白,以其为原料可制成开展心脏外科手术等必备的药品,用于治疗因注射肝素过量所引起的出血。而在中医领域,其可整体入药,除去鳞片及内脏鲜用或焙干,与黄芪一同煮食健脾益气、益筋骨、补气力、消食导滞,主治久病体虚等。
相关文化
在中国广东省,包括棱鮻在内的鮻属鱼类和同科的鲻属鱼类,在广府文化中二者的粤语叫法是一致的,均为“zai1”、多写作“或鱭”,绿背龟鮻被叫做乌头、剂鱼、黄剂、奶油剂等。而在潮汕文化中,鲻鮻鱼类的俗名更多,有厚鳞、白弦、尖头等。
参考资料
Liza carinata (Valenciennes, 1836).Catalogue of Life.2023-07-28
Planiliza carinata (Valenciennes, 1836).Fishbase.2023-07-28
Species.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7-28
鮻属.中国自然标本馆.2023-07-28
Fishillust(물고기 그림).Planiliza carinata.2023-07-28
Liza carinata.World Register of Marine Species(WoRMS).2023-07-28
救命药鱼精蛋白短缺背后:企业停产原因说法不一.海外网.2023-07-28
关于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供应短缺的有关情况.中国政府网-国家卫生计生委药政司.2023-08-02
Planiliza.Catalogue of Life.2023-07-28
Liza carinata(棱鮻).ITIS.2023-07-28
Planiliza carinata.The IUCN Red List.2023-08-02
市场博物——鲻(乌头),鮻(黄剂),前鳞骨鲻(蚬鱼).手机新浪网.202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