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Mental Elasticity)是指主体对外界变化了的环境的心理及行为上的反应状态。该状态是一种动态形式,有其伸缩空间,它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并在变化中达到对环境的动态调控和适应。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是受到物理学中弹性力学的启发。

概念起源

“心理弹性”(Mental Elasticity)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是受到物理学中弹性力学的启发,该理论认为,“材料或物体有一种随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形并随外力去除变形消失的特性”,此即为弹性,这种可恢复的变形被称为“弹性变形”,并将受力物体在“弹性极限内的应力与应变分布规律”作为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弹性因此被视为材料或物体内在素质的基本要素,如某些弹性纤维就具有弹力(变形能力)大、屈光好、韧度高以及抗酸碱侵蚀性强等特点。后来,弹性一词曾被生物学借用,以表明有机体的某些特质,如机体张力、肌肉弹性、心血管功能以及本能适应性等,生理弹性也被看作是生理素质的重要权数。笔者认为,作为社会化的生物体的人,其心理活动也存在着某种弹性变化,这就是心理弹性。它是以个体的先天素质为发生条件,并伴随个体后天社会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特征。因此,可将心理弹性界定为主体对外界变化了的环境的心理及行为上的反应状态。该状态是一种动态形式,有其伸缩空间,它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并在变化中达到对环境的动态调控和适应。

定义

心理弹性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Anthon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经30余年发展,现已成为国际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并在心理学、临床医学教育学、护理学等各学科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于心理弹性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对其概念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种:

1、结果性定义:研究者们通常根据心理健康、机能、社会能力来定义心理弹性,认为心理弹性是经历压力、挫折、创伤后机能的维持,也就是指处于危境中青年的胜任行为和有效机能。

2、品质性定义:将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人的一种能力和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心理弹性是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并且灵活的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Connor认为“心理弹性是应对压力、挫折和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

3、过程性定义:指个体在压力事件中适应良好的过程。即一种动态过程。

心理弹性既存在个体先天生物特质的差异,也受到后天环境、教育与训练的影响,它应视为个体先天与后天的“合金”。一般来说,心理弹性与适应性呈现为一种正相关,即弹性愈大,表明个体对外界环境的调控能力愈强,适应性水平愈高。一个具有较高心理弹性水平的个体,表明其在认知、豁求强度、情绪激活、应激方式以及人格特质等方面的综合品质均达到了对外界环境的最佳匹配、调控与适应,且能够以最有效的途径外化出来。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即是其心理弹性不断增强的过程,也就是其社会化和社会适应水平日趋提高与完善的过程。心理弹性应视为个体素质结构中的一个核心变量,同时也是个体人格与认知水平的一种综合体现。

主要特征

心理弹性是主体之于客体的一种特质表现,它涵盖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意识性

它表明主体是有意识地接受并反映外界客观刺激,在主观上呈现一种积极的和主动的状态。

二、互动性

心理弹性是主客体交互作用的结果,它一方面受主体外因素制约;同时又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刺激,并随该刺激改变而改变,在动态变化中达到对外界环境的有效调控与适应。此外,主体在反映客体过程中,其内部各心理要素间也处在一种联系和互动状态中。

三、整合性

心理弹性不仅是主体心理上的反应,而且是行为上的应答,是主客体交互作用过程中主体心理及外化(行为结果)的一个完整的连锁结构。

四、差异性

个体在反映客观刺激的过程中,其心理弹性不会固化不变,它同样会出现强度、平衡性及灵活性等方面的特点,且因主客体间的性质不同,作用方式不同,该特点也会有所不同,即呈现出较鲜明的差异性。

以上特性综合体现在主体的适应性上,该适应性是主体通过有意识的调节和控制以达到对客体的一种良性适应,这即是心理弹性的本质所在。

内在结构

Rutter 提出,心理弹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与危险因素产生交互作用的因素或保护过程。涉及两个关键性因素: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

1、危险性因素:是指阻碍个体正常发展,使个体更容易受到伤害而得到不良发展结果的生物的、心理的、认知的环境方面的因素。这一概念已经被研究者广泛接受和研究,特别是在对压力、逆境、挫折、创伤等处境不利于儿童的研究中,更是备受关注。

2、保护性因素:是指能够促进儿童或青少年良好适应的人格、社会以及体制等方面的各种因素和资源,包括个体、家庭、社会中的影响因素。通常分为两类:儿童变量和环境变量。

主要理论模型

补偿模型、挑战模型和条件模型

Masten和Tenegen根据保护性因素在环境中可能起到的不同作用提出了心理弹性的三种模型:补偿模型、挑战模型和条件模型。在补偿模型中,危险性因素与保护性因素是相互独立的,危险性因素或环境对个体发展起着负向作用,而保护性因素则起正向作用。挑战模型中,将危险因素加以区分,认为危险因素依其水平不同对青少年发展结果的影响并不完全是负性,最终的性质取决于危险因素的数量和持续时间是否超越个体的极限承受力。适度的危险因素水平反而可能促使激发个体战胜逆境或压力的潜能,从而可能出现更为积极的发展结果,但如果危险因素持续不断且程度严重,尽管有保护因素的作用仍可能导致青少年出现消极结果。在这里,逆境或压力对于青少年来说,更意味着挑战和超越自我的机会。

条件模型又称调节模型或保护模型。在这一模型中,危险性因素与保护性因素作用是交互的。根据交互作用的不同水平,Lutha:进一步将条件模型细分为四种水平:保护的类型,保护性因素起着一般性保护作用,而不论逆境或危险水平的高低,但这种保护作用并不能总是冲减危险因素的负面影响。“保护一恒定的”类型,保护性因素起着“全或无”作用,只要这类因素存在,个体的整体功能就不会受到损伤。“保护一增进的”类型,则保护性因素与危险性因素的作用方向趋同。。。保护一反应的,类型保护性因素受危险因素水平影响,随着危险水平的增高,其保护作用会减弱。

心理弹性框架

Kumpfer基于生态系统论提出了更富整合意义的心理弹性框架,对心理弹性干预影响深远。模型包括三个块面的内容:一是作为前提条件的环境特征(如危险因素或保护性因素);二是作为心理弹性者个体的特征;三是中介作用的动态机制以及个体良好的发展结果(弹性重组)。危险因素与保护性因素相互作用,保护性因素的效应与危险因素的数量和水平相关。而保护性因子数量增加,也将有效缓冲危险因子的影响。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时,个体心理弹性抗压危险因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破坏、重整模型

Riehardson的破坏、重整模型。这一模型是基于生物、心理和精神(灵性)的平衡模式来构建的,认为生活促进来源于内部或外部的资源:新信息、新的体验或思想、情感的重新认识。个体对生活促进的认识取决于他的弹性品质和以前弹性重整过程。在这一模型中,由于压力、逆境的出现,促使原本处于“身心平衡状态”的个体调动起诸多的保护性因素与之相抵抗以维持自身与环境的平衡。如果压力过大、抵抗无效,则平衡就会发生瓦解。此时个体被迫改变原来的认知模式(如世界观、信念体系等),而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进行重新整合,这一整合的结果与Kumpfe的弹性框架是相类似的:达到更高水平的重整状态(弹性增强);恢复到初始平衡状态,失去了成长的机会;更低水平的平衡,个体被迫放弃生活中原有的动力、希望或者动机;失衡状态(功能紊乱),这时个体会出现如物质滥用、破坏行为或其他不健康的方式来应对压力。Richardson对这一模型做了更进一步的说明:多种瓦解或重整可能会同时发生;在没有弹性重整的情况下,瓦解将会持续因为个体没有获得弹性品质;弹性过程可应用于个体、夫妻、家庭、学校和社区以及其他团体;弹性重整可能会被延迟。

区别

需要强调的是,本文中所界定的心理弹性与心理学中描述的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和应激反应(应力 response)有着本质的区别。防御机制是有机体基于本能基础上的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回避性或自卫性反射;应激则是个体之于环境刺激的一种应答性唤醒或激活状态。两者均带有一定的被动色彩,且存在强度上的适宜性问题,比如,“轻微唤醒或高度激活,均会影响应激发挥,导致防卫不当或失控,从而影响行为绩效”。心理弹性则不然,它不仅避免了防御与应激中的缺陷,且能对此两种机制主动进行调控,使其置于理想状态,以达到对外界环境的有效适应。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