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氏肌蛤
寻氏肌蛤(学名:Arcuatula senhousia),是弧蛤属的一种贝类,因其贝壳极薄也被称为“薄壳”,广泛分布于太平洋沿岸。寻氏肌蛤蛋白质含量高,且等矿质元素高于一般海产贝类,可食用,是中国部分沿海省份的一种重要小型经济贝类;也可入药,具有清热、化痰、软坚的功效;同时,被广泛用于制作对虾属养殖饵料,以及当肥料用作基肥或追肥。
寻氏肌蛤贝壳较小,一般壳长小于30毫米,形似三角形,表面前后区有放射纹。具有青绿或黄绿色的外观,并带有褐色花纹。一般生活在自然界的浅海底,从潮间带中下区到潮下带约20米的范围内,常见于泥滩或带泥沙滩岸;以附着生活的方式为主,移动能力较低,一旦附着便倾向于群聚在一起,形成一片簇状的群落;主要以硅藻类为食。
寻氏肌蛤为面状前吻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面状前吻吸虫会寄生在寻氏肌蛤此类经济贝类的消化道、生殖腺及某些鱼类的肌肉组织中生长,成长为成虫后便会寄生于鱼类的消化道中,给鱼类养殖业带来一定的损失。
形态特征
寻氏肌蛤壳长通常不超过30毫米,壳高约为壳长一半,壳宽略微小于壳高。寻氏肌蛤两性贝壳形态特征无明显差异性,但在性成熟时,雄性肌蛤外套膜呈现乳白色或者淡黄色,而雌性肌蛤呈现深黄色或杏黄色。
贝壳部分
寻氏肌蛤贝壳的个体相对较小,最大壳长不超过30毫米。它的形状接近于三角形,且壳质薄且韧。壳的高度一般大于宽度,而且壳的长度大致是壳高的两倍。两个壳大小相等,但并不对称。壳顶部的凸起呈圆形,贴近壳的前端,但并不位于最前端。从壳顶到贝壳最前端,壳形较圆。因此,壳顶到贝壳最前端的距离相对较远,其长度大约是韧带长度的1/3。
寻氏肌蛤壳腹缘较直,多数情况下中部会有略微内凹;背缘合部较直,并略微向上倾斜,朝向壳后缘弯曲,背角呈现出较为明显或稍显出状。后缘则呈圆形。壳面自壳顶到腹缘有细密的圆形纹路。这纹路将壳面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即隆起肋上方斜向背缘的部分,具有15-30条黄褐色的辐射纹;下部即隆起肋下方朝向腹缘的部分,前部有15到20条辐射纹,中间区域并无纹路。生长纹一般比较细密且不明显。
寻氏肌蛤贝壳的表面颜色通常为草绿色或绿褐色,并且光滑而有光泽。壳后部常有褐色或红褐色的波纹。在小型个体中,这些花纹会更为明显,为棕色或淡紫色。然而,在老年个体中,这些纹路仅在贝壳背部较为明显。壳内部的颜色与壳面稍微相似,壳面的花纹可以透射进来,带有珍珠光泽。
寻氏肌蛤壳的前腹面上沿若干壳面对应的小肋纹。闭壳肌痕和外套痕不明显。铰合部较窄,并无发达的铰齿,但在铰合线及其后方有一系列细小的锯齿。韧带较细且短,呈红褐色。而足丝孔位于前腹缘,一般不甚明显。
软体部分
寻氏肌蛤在生殖腺成熟中,软体部分被两个外套包裹,它们比较薄,但随着成熟会变厚。外套边缘较厚,分为三层,通常没有触手和色素。较长的水管从外套边缘延伸出来,肌肉也较发达。实际上,它并没有真正的入水管,只是看起来像一个水管,但腹面并未真正愈合。两个闭壳肌大小不一:前闭壳肌较小,形状像长条,位于前腹缘;后闭壳肌较大,呈稍微圆形,位于体后端靠近背缘。后足丝收缩肌与后闭壳肌相连接,缩足肌较小,与足丝收缩肌相连,位于前足丝内下方。足部很小,呈蠕虫状,足丝腺较发达。唇瓣呈长三角形,而鳃瓣则充满外套腔。足丝柔软、纤细、呈淡褐色,且发达。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寻氏肌蛤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太平洋沿岸的广温性贝类。它们在太平洋西岸,从南海、东海、黄渤海一直到日本海、鄂霍次克海都有分布。1944年首次将这种贝类从日本引入美国,在太平洋东岸的华盛顿州到加利福尼亚州中部一带广泛分布。在中国山东省烟台市,肌蛤主要分布在五垒岛湾、靖海湾、乳山湾、丁字湾和刁龙嘴沿海。在张家埠沿岸,它们分布在中潮线到千潮线之间,水深约5米的地方。
栖息环境
寻氏肌蛤常见于潮间带泥沙滩,多生活在中潮区的下部到水深10米的水域,最深可以在深达30米的深度生活。日常生活时,它们的壳前端朝下,后缘朝上,聚集在一起相互牵缠着细韧的足丝,交叉延伸形成覆盖在滩面上的群落。幼贝则依附在成贝的壳前部或周围的泥沙中生活。
生活习性
寻氏肌蛤是一种被动摄取食物的滤食性贝类。主要以硅藻类为食,包括小环藻(cyclotella)、菱形藻(Nitzschia)、三角藻(Triceratim typicum)等,大量的有机碎屑也是寻氏肌蛤的食物。寻氏肌蛤以附着生活的方式为主,移动能力较低,通常静止不动。它们依靠细韧的足丝相互纠缠并群聚在一起,常常在滩涂表面上形成交错覆盖的群体。壳的前端向下,而后缘则朝上。内中的一龄幼贝,往往选择依附在成熟个体的壳的前部或者是周遭的泥沙中。由于习性,肌蛤的活动能力较弱,它们一旦附着就倾向于群聚在一起,形成一片簇状的群落。
生长繁殖
生长发育
幼虫阶段
寻氏肌蛤在受精卵后经过六到七小时胚胎前端出现椭圆形膨起,并且顶端长出主鞭毛,成为担轮幼虫,后期担轮幼虫穿破受精膜浮到水面进行浮游生活。
胚胎经过14至19小时的发育后,进入D型幼虫阶段。初始时,D型幼虫的壳长为78至85微米,背部呈明显的直线铰合,面盘具有强大的浮游能力,能够良好地上浮。随着D型幼虫的发育,经过4天的时间,幼虫进入了壳顶期,壳顶逐渐膨起,期间不同时期的幼虫形态如下:
壳顶初期:幼虫的壳长为114至168微米,壳顶略微凸起,但高度不超过直线铰合部。胚壳的两侧基本呈对称,幼虫的足位于口沟的后方并呈棒状。
壳顶中期:D型美国白灯蛾发育至第7天时,壳长为160至182微米。壳顶明显凸起,高度超过直线铰合部且倾向前方。胚壳的两侧开始呈现不对称,从壳顶到前端的距离小于壳顶到后端的距离。幼虫的足已经弯曲成靴状,而消化盲囊已经开始覆盖胃的周围。
壳顶后期:D型幼虫经过11天的发育,壳长达到178至200微米,此时处于壳顶后期阶段。幼虫的足能够伸出壳外,进行匍匐式的生活,但同时幼虫的面盘仍然发达,仍然具备在水中进行浮游生活的能力。壳顶后期的美国白灯蛾壳顶显著膨起,基线变窄,从壳顶到后端的距离更加拉长。
附着变态
D型幼虫经过15天的发育,壳长达到220至280微米。此时,幼虫的面盘逐渐萎缩,失去了浮游能力,依靠足在附着基上匍匐,寻找适合的位置进行附着变态。壳长约为280微米的匍匐幼虫的面盘已完全退化,贝壳的前缘变尖,后缘生长迅速。贝壳薄而透明,表面没有任何色素或花纹,清晰可见弓形的鳃原基。从D型幼虫发育到大约20天左右,幼虫已经发生变态,成为稚贝。稚贝的壳长为327至385微米,壳高为286至319微米。稚贝初具成体的壳形,依靠丝状足进行附着生活。贝壳因为钙质的分泌而呈半透明状,鳃原基出现了3个以上的鳃弓,鳃纤毛的摆动清晰可见。
稚贝的发育
经过23天的发育,在这个阶段,贝壳继续拉长,但仍然没有出现色素和花纹。如果将它们的足丝人为割断,稚贝能够迅速匍匐,寻找适宜的场所重新分泌足丝。
稚贝经历了26天的培育,贝壳的形态呈现出了与成贝类似的楔形,贝壳的后缘不断拉长并加高,形成了前端尖锐后端钝圆的形态。虽然贝壳的背缘和韧带部分呈现平直,但并未向后上方倾斜。此刻,除了腹缘尚未完全伸直外,贝壳的整个外形和成贝极为类似。贝壳虽然仍为半透明,但背缘、壳顶及其周围的颜色已经变深,壳顶和韧带附近已经出现了棕色花纹。内部结构方面,稚贝的前后闭壳肌相当明显,鳃瓣和唇瓣也已经长好。最后,稚贝已展现出强大的滤食能力。
稚贝经过41天的发育,其腹缘开始伸直,形成了一个愈合点,同时外套膜形成了出水管,水管的末端长出了一圈细密的水管触手。外套膜的边缘长有细密的纤毛,它们不断地摆动以形成进出水流。稚贝的足非常活泼,在完全伸展时可以超过壳的长度。大部分贝壳的足仍然保持半透明状态,但在壳顶至背部和身体后端出现了棕褐色的色素。此外,两圈棕色环纹从壳顶向壳的中部和边缘延伸。稚贝的内部器官,如鳃、唇瓣、心脏、前后闭壳肌、胃和消化盲囊等,与成贝完全相同。
贝壳的生长
寻氏肌蛤壳的生长方式可以认为是终身生长型。在多龄肌蛤中,壳长几乎不增加,有些仍可观察到微小的新壳边缘痕迹,但生长速度缓慢。而两龄贝的壳在第一年内迅速增长,到一周年后生长速度变慢,直至老化死亡。肌蛤的整个生长过程呈现出缓慢增长、快速增长、再次缓慢增长的特点。肌蛤在2月至9月都处于壳增长期,但在每年5月到8月间生长幅度较大,是肌蛤的高速生长期。
肉质部的增长
寻氏肌蛤的壳长值在5月至9月期间呈上升趋势,然而到了10月,壳的生长停止了,这一现象与肌蛤的生殖期密切相关。当壳长达到10.43毫米时,尽管增长率很高,但由于个体较小,平均月增重值也较小。然而,当壳长达到17或20毫米时,也就是在8月或9月,干肉的平均月增重值最大。这时是肌蛤一生中壳长增长量最大,也是体重增加最明显的时刻。
繁殖
性别
寻氏肌蛤是雌雄异体,它们的性腺主要分布在外套膜中。当它们达到性成熟时,雌性外套膜呈杏黄或深黄色,而雄性外套膜呈淡黄或乳白色。然而,在贝壳的外形上并没有第二性征可见。这种肌蛤能在一年内达到性成熟。雌雄肌蛤大小壳长无明显区别,其雌雄比约为1:1。
繁殖季节
寻氏肌蛤的二龄贝和多龄贝在繁殖季节上有所不同。二龄贝的繁殖季节为7月至10月,其中繁殖盛期发生在8月至9月。而多龄贝的繁殖季节为5月至9月,繁殖盛期则出现在7月至8月。在繁殖盛期中,两者都会经历5至6个排放高峰。这表明它们的配子是分批成熟和分批排放的。
产卵方式
寻氏肌蛤属于小卵多产型,壳长为2厘米的个体一次能产下20-40万粒卵,卵径约为60微米。当亲贝排放时,双壳微张,精子和卵子从出水孔喷射出来。雄性的精子呈烟雾状并很快散开在水中,而雌性的卵子呈细白线状分散。雄贝和雌贝可以相互诱导,从而达到排放高峰。一旦寻氏肌蛤开始排放,它们会持续排放直到外套膜中绝大多数成熟细胞都被排尽为止。
人工养殖
产业现状
寻氏肌蛤壳薄肉嫩,可用于喂养猪和鸭子,也是港养鱼和蟹类的优质饵料,可保留壳喂食。寻氏肌蛤具有微碱性,可作为肥料使用,最适合在酸性土壤中施用,可作为基肥或追肥。广泛分布于中国南北沿海的滩涂上,北自辽宁省、南至北部湾都有分布。
养殖环境管理
在寻氏肌蛤附着之前,最好对埕地进行人工整平,适当地分成区,并清除可能对肌蛤造成危害的敌害物,为稚贝附着提供有利的环境。一般来说,附苗埕地的整平工作通常在10至12月之间进行。为了方便管理并防止人畜踩踏,可以在埕地周围筑起小堤或安放标志。
移植养成
移殖工作的进行应根据劳力情况以及寻氏肌蛤的生长和利用情况来确定。对于在中高潮区自然繁殖的幼苗而言,当它们在四五月份的时候已经比谷粒稍大,为了促进它们的成长,应进行稀疏和移殖到低潮区。
在移苗的操作中,必须将幼苗与表土一起成片地谨慎地提起。如果苗埕和寄肥埕地相距较远,可以使用篓筐将苗埕放入海水中稍作洗荡,去除部分泥土后再进行搬运,但不应完全冲洗掉幼苗附着的泥土,以免在移植后被水流冲走。
寻氏肌蛤的幼苗对干旱的适应能力较弱。因此,不应将其暴露在阳光下曝晒或过厚地堆积。将幼苗储存起来时,最好选择预先整平的埋地进行潮汐播养。在播种幼苗时,应注意均匀分布,可以使用耙子进行均匀撒播。
除了使用移殖方法进行增殖,还可以进行自然海区增殖。保留一定数量的亲贝,让它们繁殖后代,以扩大附苗的面积。寻氏肌蛤的性腺在十月份开始成熟,成熟的亲贝会大量产卵和排放精子,进行世代交替的繁殖。在适宜的条件下,水质肥沃的海区都能支持它们的繁殖和生长。
种间关系
寻氏肌蛤为面状前吻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面状前吻吸虫的成虫普遍寄生于不同种类的鱼类的消化道,而它们的幼虫则寄生在一些经济贝类(如青口贝、蛤、珍珠贝等)的消化道、生殖腺以及某些鱼类的肌肉组织,给这些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寻氏肌蛤是一种重要的小型经济贝类,在中国广东和福建省沿海分布广且产量大。它的贝壳极薄,肉质肥满,味道鲜美且营养丰富,因此人们常称其为薄壳。人们通常会将其煮熟或炒熟,像吃瓜子一样食用,也可以加工成干和鲶油等美食,备受喜爱。寻氏肌蛤还被广泛作为对虾属养殖的饵料使用,因其投放时无需粉碎,可以保持池内水质清洁。此外,寻氏肌蛤的贝壳薄,易于鱼虾吞食或咬碎,因此与中国北部沿海渔场的形成有密切的关联。但需要注意的是,寻氏肌蛤能覆盖泥沙滩表面,对泥蚶等其他贝类养殖会带来一定的危害。
营养价值
寻氏肌蛤肉中蛋白质含量高、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且硒等矿质元素高于一般海产贝类。相比许多其他海产贝类,寻氏肌蛤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且价格实惠。由于其容易养殖且生长迅速,因此无论是作为经济实惠的美食,还是用作高质量海鱼鱼苗期的饲料和保健药物原料,肌蛤都是一个出色的选择。
农用价值
新鲜的寻氏肌蛤含氮0.84%,磷0.11%,钾0.29%,即1000公斤的寻氏肌蛤,相当于40公斤硫酸铵的肥效。寻氏肌蛤具有微碱性,可作为肥料使用,最适合在酸性土壤中施用,可作为基肥或追肥。
药用价值
寻氏肌蛤壳晒干,肉盐腌可药用。具有清热、化痰、软坚的功效。寻氏肌蛤入药主治疔疮肿以及慢性支气管炎。
文化民俗
寻氏肌蛤的主产地之一是广东省汕头凤岗镇,凤岗始建于元朝,迄今已有700年历史。因地势像公鸡一般起伏,这个村子被称为“鸡冈”,后来改名为“凤岗”。每年盛夏是薄壳最鲜美最肥美的时期。位于濠江出海口的凤岗海域是咸淡水交汇的地方,非常适合薄壳生长。凤岗是潮汕地区薄壳的主产地之一。早在明代初期,就有凤岗人在附近海域从事大规模的贝类海产品养殖,至今已有大约六百年的历史。每年端午节前后,凤岗人开始进行薄壳采收,也叫做“洗薄壳”。这是一项艰难的水下作业,只有水性好、体力好的渔家汉子才能胜任。虽然薄壳的价格并不昂贵,但从采收到上市至少要经过十几道纯手工的工序。从采收到清洗再到运送加工,每一个步骤都十分辛苦,可以说是“粒粒都辛苦”。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食俗。凤岗盛产薄壳,凤岗人对薄壳的食用也非常讲究。除了最常见的炒薄壳、腌制的“咸薄壳”之外,凤岗人还会将薄壳去壳取肉,即所谓的“薄壳米”,制作成薄壳米笋丝煲、薄壳米粉丝煲、薄壳米香芋煲等等,还有薄壳米炒饭、薄壳米烙以及香芋薄壳米卷等等。因此,凤岗以其擅长烹制海鲜和精巧制作的潮汕地区饮食文化而闻名于世。
参考资料
寻氏肌蛤.col.2024-10-02
凸壳肌蛤Musculus senhousia.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3-08-07
Musculus senhousei.biolib.2023-08-07
Arcuatula senhousia.gbif.2023-08-07
Musculus senhousei.sealifebase.2023-08-07
中国动物志. 软体动物门. 双壳纲 贻贝目.中国动物志软体动物门双壳纲贻贝目.2023-08-07
农民丰收看濠江没吃薄壳,你就辜负了这个夏天!古村落里海的味道.濠江区人民政府.202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