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鼹
麝鼹(食虫类:Scaptochirus moschatus),食虫目鼹科,别名地爬子、翻掌。体长100~150mm,体重58~75g,身体呈圆桶形。毛细软,通体上下毛色均呈灰棕色,有金属光泽,额部及躯体腹面毛色较浅,腹面中央锈黄色,尾毛稀疏。颅骨轮廓狭长而扁,脑颅呈扁圆形,眶间部明显宽于吻部,颧弓纤细,眼小隐于皮毛中,外耳壳退化,吻部细长,吻尖如锥形,上颌第一对门齿稍大于第二、三对门齿,下颌门齿细小。前肢发达,爪呈扁平状,约为后足的2/3。尾细而短,一般长14~23毫米。
麝鼹为中原地区特有种,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北京、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陕西省等地。麝鼹是一种地下生活的小动物,喜欢干燥的环境。主要生活在中国东北部1/4的干冷地区,比其他鼹更适应于早环境。栖息生境包括沙质草地和草甸、黄土区,甚至沙漠边缘如鄂尔多斯市。在夏河,仅局部分布在桑地理分布科草原,海拔3100米,草场类型为亚高山草甸草场。麝鼹以地下昆虫及植物病原线虫为主,同时也吃农作物或野生植物。麝鼹是不冬眠的独居动物,活跃期在4-5月和8-10月,早晨是其高峰活动时段。麝鼹一年生殖一次或二次,春季交配,妊娠期40--45天,每胎产仔 2~5只。一个半月的麝鼹已能够过着独立的生活。一年换毛两次,在春季和秋季进行。
麝鼹的保护现状为中国红色名录中的近危(NT)类别,即物种已经受到潜在威胁,但还不至于被列为濒危。
形态特征
形态
体型较小,体长100~150mm,体重58~75g,身体呈圆桶形;吻尖如锥形;眼小隐于皮毛中,外耳壳退化,前肢发达,爪呈扁平状,约为后足的2/3。尾细而短,一般长14~23毫米。
毛色
被毛细软,通体上下毛色均呈灰棕色,有金属光泽,毛基深灰,毛尖染棕色,额部及躯体腹面毛色较浅,腹面中央锈黄色。尾毛稀疏,几乎可见毛下尾鳞,尾端毛稍长,仿佛有一毛丛,前后足背几近裸露。
头骨
头骨扁平而短粗,脑颅亦呈扁圆形,人字嵴与矢状嵴不明显。眼小隐于皮毛中,外耳壳退化,吻部较宽,吻尖如锥形。
牙齿
上颌第一对门齿稍大于第二、三对门齿,且较宽;犬齿发达,直立呈刀状;每侧前臼齿三枚,前两枚前臼齿小于犬齿的一半,第三枚大前臼齿发达,基部宽大。下颌门齿细小,犬齿不发达,稍大于门齿;第一对前臼齿为犬齿型,具有双齿根,第二、三对前臼齿依次略大,但小于第一下前臼齿;下颌白齿的第一、二枚大于第三枚,齿尖发达。齿式:3.1.3.3/3.1.3.3=40。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麝鼹为中国特有种,主要分布在河北省的固安县、涞水县、满城区以及北京的金山、圆明园。在黑龙江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江苏省等地也有踪迹。
栖息环境
麝鼹是一种地下生活的小动物,喜欢干燥的环境。主要生活在中国东北部1/4的干冷地区,比其他鼹更适应于早环境。栖息生境包括沙质草地和草甸、黄土区,甚至沙漠边缘如鄂尔多斯市。在夏河,仅局部分布在桑地理分布科草原,海拔3100米,草场类型为亚高山草甸草场。
生活习性
食性
麝鼹以地下昆虫及植物病原线虫为主,同时也吃农作物或野生植物。在潮湿地区麝鼹的主要食物是蚯蚓,如果蚯蚓缺乏,麝鼹就会觅食甲虫美国白灯蛾和其他节肢动物门。
捕食行为
春至秋季觅食时会在地表下约10厘米深处挖掘隧道,每天可挖约4米长的隧道,地表会出现龟裂纹和小洞口,隧道长度可达几百米,即使被踩平也会重新开掘。
节律行为
麝鼹是不冬眠的独居动物,活跃期在4-5月和8-10月,早晨是其高峰活动时段。
穴居行为
它们一生都在地下洞道中生活,很少出现在地表。麝鼹的洞道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居住洞,距离地面约70-100厘米,这些洞道在地面上是可见的,每隔一段距离会有一个土堆,高约15厘米,宽约30厘米。在冬季寻找食物时,它们也会挖掘这种类型的洞道。它们的巢穴比较复杂,但有时也会在接近地面的地方建造临时巢穴。第二种洞道则距离地表不太深,大约7-20厘米,主要用于寻找食物,地表上可能会看到一些隆起的裂缝,但没有土堆。这些洞道的深浅会随着温度和地下水位的变化而变化。
活动特点
麝鼹听觉、嗅觉灵敏,在地面爬行速度快。
生长繁殖
麝鼹一年生殖一次或二次,春季交配,妊娠期40--45天,每胎产仔 2~5只。一个半月的麝鼹已能够过着独立的生活。一年换毛两次,在春季和秋季进行。麝鼹的生殖器官隐于毛下,不易分辨。经解剖观察生殖器官,雄鼠的生殖器官腺体发达,雌鼠为双子官,胚胎呈对称性排列。在解剖的21只麝鼹中,雄鼠12只,雌鼠9只。在四月中旬,雌鼠的子官内就发现处于妊娠中期的胚胎,每胎2--4只。
危害与防治
危害
麝鼹会对农作物和建筑造成危害,对于农作物其危害对象包括小麦、花生、甘薯、西瓜及各种蔬菜等,其危害表现为盗食种子、造成缺苗断垄、咬断地中茎、拉伤根系、咬食主根、咬食叶片等,还会掘起土丘掩埋禾苗,同时还会使果树主侧根剥皮、减弱树势,甚至导致倒伏和枯死。在建筑方面,麝鼹会挖洞筑巢在堤坝,会对防洪堤坝造成破坏。
防治
针对麝鼹的防治方法多种多样,常见方法包括鼠夹、鼠笼、灌水、挖洞捕捉等,近来还使用灌浆及高效灭鼠药取得显著效果。此外,保护鼠类的天敌如蛇和猫头鹰等动物也是重要的措施。捕捉害堤动物和消除堤身隐患是确保堤防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虽然每年都有捕捉行动,但害堤动物繁殖能力强,因此必须将捕捉害物作为持续的工作来推进。需要通过广泛宣传,加强奖励措施,使群众参与捕捉害物的活动。同时,清除堤坝上的树从、禾本科杂草,整理料垛和备防石等,以彻底消除害物生存环境,从而维护防洪工程的完整和安全。在活动高峰期及繁殖高峰前防治为宜。
价值
生态价值
由于麝鼹以地下害虫为食,对农林有一定益处。
经济价值
皮毛细密柔软,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药用价值
麝鼹具有药用价值,它的全身可入药。通常在春、夏、秋季时捕捉,并进行加工。捕捉后,经过焙烧成焦黄色,然后研磨成粉末。麝鼹的药用性质是性寒、味咸,具有解毒、理气、杀虫脒的功效。它可以用于治疗痈疽、肿瘤、疮疡、喘证、淋病、蛔虫病等疾病,甚至有试验治疗胃癌的记录。内服时,每次0.9~1.5克,可以烧成焦研末后内服,或煮食。外用时,可以用烧研末调成膏状涂抹。其中,有一些具体用法,比如治疗肿瘤恶疮,可以将麝鼹烧焦研面,再用醋煎煮,制成膏状涂抹患处,也可用香油调涂。另外,在试验治疗胃癌时,可以将烧焦的麝鼹研成粉末,每次服用1.5克,用黄米酒冲服,每日一次。
保护
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稀有野生动物如麝鼹,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措施:限制捕捉和捕猎,甚至全面禁止捕猎;对允许狩猎的动物进行特别证件管理,确保捕猎条件和数量受控;规定毛皮数量与许可证的对应,以维护物种数量和生态平衡。这些措施旨在保护动物种群,维护生态多样性和环境健康。
保护级别
在《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特有兽类资源名录》中,麝鼹被评为中国物种红色名录(NT)。在《河南洛阳熊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名录》,麝鼹名列其中。在《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段)哺乳动物基本信息》中,麝鼹IUCN濒危等级为无危(LC)。麝鼹在中国红色名录中为近危(NT)类别,即物种已经受到潜在威胁,但还不至于被列为濒危。
参考资料
麝鼹.物种2000.2024-11-05
Short-faced Mole.iucn.2024-11-05
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3-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