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鲡属
鳗鲡属(食虫类:Anguilla),是鳗鲡目鳗鲡科下唯一一属,截止2023年,根据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记录,鳗鲡属下共有19个物种。鳗鲡属体延长,较粗壮,前部圆筒状,后部侧扁。体长不一,如欧鳗体长普遍为600~800毫米、花鳗鲡体长普遍为331~615毫米。鳞细小。眼小,每侧有2对鼻孔。唇厚。齿细小,两颌及犁骨齿呈带状排列。鳃孔较小,位于胸鳍基部前下方,鳃耙发达。胸鳍发达。肛门位于体前半部。
鳗鲡属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分2型:亚热带型13种,温带型6种。有一些种类栖息在大陆中的一些季节性、间歇性的河流、小溪,以及永久性的淡水湖泊、沼泽、池塘等。
2021年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花鳗鲡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截止2023年,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CUN)数据可知,共有16种被列入,鳗鲡属下处于极危(CR)的有1种、易危(VU)的有2种,濒危(EN)的3种,近危(NT)的4种,无危(LC)的2种。鳗鲡属营养价值高,鱼肉富含蛋白质和脂肪。鳗鲡属鱼类也是世界性重要经济鱼类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同时鳗鲡属下的日本鳗鲡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日本鳗鲡的血、骨、内脏均可入药。
起源演化
鳗鲡属发源地在印度尼西亚群岛的热带海洋,并沿着古环球赤道水流向西分布,向西游动的种类进入古大西洋,穿过古地中海,成为现在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和美洲鳗鲡(Anguilla rostrata)的祖先。
关于鳗鲡属的系统发育则存在一些争议。在中国集美大学吴宁等人的研究中,双色鳗鲡(Anguilla bicolor)和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先聚为一支,再与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聚在一起,然后与莫桑比克鳗鲡(Anguilla mossambica)聚在一起,最后它们与美洲鳗鲡(Anguilla rostrata)和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聚在一起。
然而在中国集美大学田鑫江等人的研究中,他们认为鳗鲡(Anguilla japonica)与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先聚为一支,再与双色鳗鲡(Anguilla bicolor)聚为一支,然后与美洲鳗鲡(Anguilla rostrata)和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聚在一起,最后与莫桑比克鳗鲡(Anguilla mossambica)聚在一起。而在迈吉斯(Minegish)等人对世界上18种鳗鲡进行了系统进化研究后则认为莫桑比克鳗鲡(Anguilla mossambica)是鳗鲡18个种中最早分化出来的种,是所有鳗鲡的基础生物种。
物种分类
分类争议
长期以来,在鳗鲡属下的种和亚种的分类上一直处于有争议状态。据1856年,考伯(Kaup)记载有45个种。1939年,丹麦学者施米德氏(Schmidt)、埃格(Ege)根据鳗鲡属的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认为其只有16个种及3个亚种。1984年,上海市水产学院学者朱元鼎等在《福建鱼类志》(上册)记录短头鳗鲡(A. breceps)、中华鳗鲡(A. sinensis)、乌耳鳗鲡(A. nigricans)、福州鳗鲡(A. foochowensis)等4个新种。
1995年,上海水产学院学者孟庆闻等人认为鳗鲡属下有16种。在Genebank数据库中,可以检索到19种鳗鲡属鱼类相关数据,其中包括埃格(Ege)等人所提到的18个种和亚种,另外还有一个亚种印度鳗鲡(A. 云纹蛇鳗 nebulosa)。而在Fishbase数据库中,可以查到鳗鲡属鱼类有21个有效物种,其中并不包括印度鳗鲡(A. nebulosa nebulosa)。《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鳗鲡目背棘鱼目》记载鳗鲡属鱼类有15~18种。在2009年,WATANABE等在菲律宾又发现了一新种“吕宋岛鳗鲡”(A.luzonensis)。
物种统计
截止到2023年,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记录鳗鲡属下共有19个种,分别是:
形态特征
鳗鲡属体延长,较粗壮,前部圆筒状,后部侧扁。体长不一,如鳗鲡成年体长为400~900毫米、欧鳗体长普遍为600~800毫米、花鳗鲡体长普遍为331~615毫米。鳞细小,埋于皮下,呈席纹状排列,体表粘液发达。眼小。每侧有2对鼻孔,前鼻孔呈短管状,后鼻孔呈裂缝状。口裂微斜或近水平,向后达眼后。唇厚。齿细小,成锥状,两颌及犁骨齿呈带状排列。鳃孔较小,位于胸鳍基部前下方,鳃耙发达。具侧线。鳔1室,较小,有鳔管与食道相通。肠管较短。腹腔膜呈白色。具发达的胸鳍,背鳍始于头部远后方,与肛门的前方或后方相对,背鳍和臀鳍与尾鳍相连。肛门位于体前半部。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鳗鲡属主要分布在三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有亚热带型和温带型2类,并以亚热带为分布中心,亚热带型有13种,温带型有6种。由于种类的不同,其种类分布也有差异,太平洋区域有12种。印度洋区域有8种。大西洋区域有2种。花鳗鲡、苏拉威西鳗鲡和太平洋双色鳗鲡等3种是太平洋区域和印度洋区域所共有。
栖息环境
鳗鲡属鱼类 主要栖息于大陆中的一些季节性、间歇性的河流、溪流、小溪,以及永久性的淡水湖泊、沼泽、池塘等。且不同种类的鳗鲡在水温适应性方面存在差异,如美洲鳗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适宜水温为15~28℃,低于15℃或高于28℃摄食均会下降。欧洲鳗鲡则在1~38℃的水温中均能生活,最适水温为20~26℃。
习性特点
畏光性
鳗鲡属物种都是夜行性鱼类,从幼鳗到成鳗都怕光,特别不喜欢强烈的光照,这可能与长期钻穴洞居生活有关。但在幼苗阶段对弱光有趋光性。随着个体长大,对弱光的趋光性也逐渐减弱,成鳗则完全没有趋光性。
节律行为
鳗鲡属的仔鱼在海水中存在昼夜垂直分布的现象。刚孵化出的仔鱼逐渐上升到水表层,其中体长7~13米的仔鱼多分布在水深100~300米的中层。随着体长的增加,逐渐上升到30米的水上层生活,之后白天在30米深的水层。鳗鲡属白天躲在岩缝、洞穴等阴暗处,或潜伏在水底,夜间才在水面活动,尤其喜欢在阴雨天活动。
觅食行为
鳗鲡属食性广且杂,不同种之间食性存在差异。常见的鳗鲡主要摄食小型鱼类、昆虫幼虫、甲壳亚门、螺、蚌等软体动物门以及水生维管植物等,也食动物腐败尸体。而美洲鳗鲡的小个体鳗鱼主要食用水生昆虫,大个体鳗鱼主要摄食小龙虾和其他鱼类,非常饥饿时会进食同科的动物。
洄游行为
鳗鲡属是一种降海洄游性鱼类,即一生要栖息在海水和淡水两个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每年秋季时,成熟的亲鳗会汇集到河口,成群下海去产卵场繁殖后代,即开始洄游,鳗开始产卵洄游以后,通常都不再摄食,消化器官会逐渐退化,生殖腺渐渐发育,每天以每小时30~60海里的速度向产卵场洄游。
另外,不同种的洄游行为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洄游距离、时间、产卵场等。欧洲鳗鲡从欧洲沿岸到藻海(其产卵区),旅程超过6500千米,当年秋季离开河流的欧洲鳗鲡,可能要到第三年2月才到达藻海产卵。美洲鳗鲡的产卵区和欧洲鳗鲡相距甚近,位置较欧洲鳗鲡的产卵区中心稍往西南些。而鳗鲡的产卵场在太平洋西南部,即西起中国台湾、北达大东岛至冲绳列岛一线的椭圆形海区。
生长繁殖
鳗鲡属的生命周期有五个主要阶段,分别是柳叶鳗(Leptocephali)、玻璃鳗(Glass 鳗鲡目)、鳗线(Elver)、黄鳗(黄色 eels)、银鳗(Silver eels)。
鳗鲡属的受精卵在海中孵化,孵化出的仔鱼鱼体无色透明,形似柳叶,称为叶状幼体,即柳叶鳗。此时游泳能力弱,由远离大陆的产卵场随海水漂游到近岸。柳叶鳗在蜕变成玻璃鳗后离开海洋前往河口,在此期间(通常在孵化4~8个月后)逐渐变态为鳗线,然后向河流上游迁徙。在迁徙的过程中,鳗线转变为黄鳗,并生活在河流、湖泊等淡水区域。它们通常在淡水水域中生活3~4年,并在某个秋冬季节,它们的性腺开始成熟。性成熟的亲鳗和雄鳗的胸鳍、背腹部呈现黑暗色,同时还有银色光泽,也有的腹部呈浅红色,胸鳍的基部呈金箔色,即婚姻色。此时可称为银鳗。
性成熟后的雌鳗一般比同龄的雄鳗大,而且性成熟后的成鳗消化器官会逐渐萎缩,停止摄食,并洄游到几千里外的深海中产卵。鳗鲡属是一次性产卵种类,产卵后亲鱼死亡。雌鳗产浮性卵,一次产卵700~1300万粒,在海水中漂流孵化,一般10天左右即可见仔鱼破膜。
人工养殖
场址选择
养鳗场的选址要考虑是否有好的水源,符合鳗鱼正常的生态需求。另外,所选择的地方水量要充足、土质要好、地势要平坦、开阔、易于管理、具备良好的供电措施,交通便利。选址后,在对鳗鱼场的建设中,要合理规划各个地方,如场部位置的建设等等各方面。此外关于养鳗池的建造,可利用旧鱼塘改造或水泥地都可以,池底池壁以及食料场的设计也有一定的要求,进排水口和休憩场也要统一规划。
鳗种培育
鳗种培育需要经历2个阶段,即白仔鳗培育阶段和黑仔鳗培育阶段。白仔鳗培育是指白仔鳗经过养殖30~50天,体色由透明转为黑色,体重增加到8~12倍的培育过程。在该阶段,鳗池需要全方面消毒,多洗蓄水浸泡,浸洗换水,在放苗之前,先将鳗苗池水深调至30厘米,盐浓度调至0. 7%左右。投苗6~8小时后,全池泼洒药剂,鳗苗药浴24小时。该阶段无论是放苗前还是放苗后水温的控制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池水淡化和升温达到要求后则开始驯养,逐渐培养鳗鱼苗定时、定点、定量摄食。此外,在该阶段中还要注意日常的鳗苗管理、筛选分池、疾病预防等工作。
黑仔鳗培育是指将规格200~300尾/千克的黑仔鳗饲养至规格30尾/千克的养殖过程。在该阶段,其鳗池的准备和白仔鳗培育阶段相同,都需要消毒,在鳗种放养时,可适当增大其放养密度,筛选后的小规格黑仔鳗,仍投喂白仔鳗饲料,而后视其情况适量投喂其他饲料。日常管理过程中要经常注意鳗池水质的变化,不同鳗鲡的种类对于其日换水的要求也有所差异。此外还需要注意鳗种的分养以及其该阶段的疾病预防。
成鳗养殖
成鳗养殖是指将规格为30尾/千克左右的鳗种养殖至商品鳗规格的养殖过程(也有称规格10~30尾/千克的鳗为幼鳗,规格10尾/千克以上的鳗为成鳗)。成鳗的养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精养池养殖,另一种是土池养殖。
精养池养殖过程中,其精养池的处理与白仔鳗培育池一样,但是要求消毒时间更长一些。在鳗鱼入池之后要立即进行消毒,放养的密度要根据鳗种规格等进行适当调整。投喂饲料时,要做到定质、定量、定时、定位。此外,日常管理中要多注意水质的变化情况以及鳗鱼的活动情况。
土池养殖过程中,池塘条件包括黑仔鳗培育池和商品鳗培育池,两个池塘的建造有所差异。在鳗鱼放养阶段,要注意放养时间、放养密度以及鳗种的质量。投喂饲料时同样需要做到定质、定量、定时、定位。日常管理过程中要着重注意水质的变化,查看鳗鱼的活动情况,并进行疾病防治。
常见疾病
爱德华氏病
该病是由爱德华氏菌属引起的一种病,细菌侵害的主要是肝脏和肾脏,据此患病鳗鲡可分为肝脏型和肾脏型两种类型。肝脏型主要发生在成鳗身上,肾脏型的则主要发生在白仔鳗和黑仔鳗身上。肝脏型病鳗肝脏皮肤红肿,直至肌肉、皮肤溃疡穿孔,肾脏型病鳗肾部明显肿大,且红肿充血。由于受害器官是内脏,必须头尾内服药物才能取得一定疗效。
红点病
红点病是由鳗败血极毛杆菌引起的一种病。患病鳗会表现出体表点状出血的症状,尤其是腹部和头部最为明显,且这些出血点呈片状分布。该病潜伏期长,在症状还未表现出来时已失去食欲,投喂药物效果不显著。最好的方法是加温,将鳗鱼池的水温提高到26~27℃,可以有效的防治和治疗红点病。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根据202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鳗鲡属中只有3个物种的种群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分别是鳗鲡、美洲鳗鲡、欧洲鳗,尤其是欧洲鳗鲡下降地更为严重。而其他13个物种的种群数量趋势情况未知。
在1987年至2017年期间, 日本47个县的日本鳗鲡(指黄鳗和银鳗)年总捕获量从1413吨下降到71吨。而在中国的20世纪80年代前,日本鳗鲡资源较为丰富,在大部分河口水域都能捕捞到鳗苗,随后经过几十年的捕捞,年捕捞量从80年代年均50吨下降至2016年的年均15吨左右。
从1960年到1979年,北海区域的欧鳗玻璃鳗分布率不到1%,分布区其他地方的分布率也不到5%。而在2019年,对曾经调查过的北海及其他区域进行再次调查,北海区域欧洲鳗鲡玻璃鳗分布率是当时(1960~1979年)的1.4%,其他区域欧洲鳗鲡玻璃鳗分布率是当时(1960~1979年)的6%。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欧洲鳗鲡玻璃鳗数量持续下降。根据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ICES)可知,欧洲鳗鲡玻璃鳗分布率在2012年降至历史最低水平。2018年,欧洲区域欧鳗黄鳗的数量为1960~1979年的26.4%。
保护等级
2021年,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鳗鲡属下的花鳗鲡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2023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将欧洲鳗鲡列入附录Ⅱ中。
截止2023年,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记录,鳗鲡属下共有16种被列入其中,有1种被列入极危(CR)、3种被列入濒危(EN)、2种被列入易危(VU)、4种被列入近危(NT)、2种被列入无危(LC),4种数据缺失(DD)。具体如下表:
致危因素
鳗鲡属物种的致危因素有很多,例如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环境污染、气候的变化以及恶劣天气的频发、自然系统的改造、物种入侵、物种基因、疾病等因素。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主要表现为过度捕捞;自然系统的改造主要是人类在修建堤坝,从地下抽取水,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家庭用水等方面的同时,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环境污染主要是生活和城市废水、工业废水、农业和林业废水的排放,空气污染物的增多造成的酸雨对海水造成的污染、光污染、热污染等;气候变化主要是极端天气如暴雨、干旱等的出现。
保护措施
进行人工增殖放流,恢复鳗苗资源:2019年12月4日,中国“鳗鲡保护国家行动计划——2019年亲体增殖放流活动”在上海长江口举行。共放流鳗鱼亲体2000余尾,其中6尾进行了PAT卫星跟踪标志。这次放流可以有效增殖天然水域鳗鱼的繁殖群体数量,进而恢复鳗鱼鱼苗资源。
打击非法捕捞鳗鱼苗,对非法捕捞进行行政处罚:例如在2020年5月13日至5月16日,中国丹东市公安局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开展为期3天的“护鳗”联合专项行动,行动开始当日共行政处罚非法捕捞人员7人,批评教育110人,罚款7000元,没收违法所得1300元,没收鱼苗200余尾并全部放生。这种打击非法捕捞的专项活动存在一定的警示作用,进而减少了对鳗鱼苗的灭绝性捕捞。
季节性禁捕:在日本宫崎县,每年10~12月这三个月内,禁止捕捞县内所有河川的全长超过25cm的鳗鱼,违反者处一年以下徒刑及50万日元以下的罚金。这种阶段性禁捕有利于鳗鱼资源的恢复。
代表物种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鳗鱼是水中珍品,历来有“水中人参”的美誉,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鳗鱼富含蛋白质和脂肪,肉和肝脏中维生素a含量特别高。另外还含有钙、磷、铁、维生素B、B2及尼克酸、氨基酸等人体所需物质。在中国,食鳗的历史相当悠久,各大地方菜系中都有鳗肴。19世纪,在地中海沿岸各国,也把鳗鱼作为贵族酒宴上的珍品。日本国民对鳗鱼更是情有独衷,年消费量相当大,而且日本人还将每年立秋左右的18天定为鳗鱼节,全国大哙鳗鱼。
经济价值
鳗鲡是世界性重要经济鱼类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以中国来说,鳗苗养殖是中国特种水产养殖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自1971年开辟了鳗苗出口渠道后,随着多项试养成鳗的研究取得成功,1974年亩产量162千克增加到1977年1108千克,到1993年年产量已达5.9*10^7千克,超过日本。1997年以来,成鳗年产量稳定在16*10^7千克左右,占世界养鳗总产量的75%,年创汇约6.5亿美元。2007年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鳗鲡养殖产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年产鳗鲡约1.6*10^8,约占世界产量的2/3以上。
药用价值
鳗鲡属下的日本鳗鲡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日本鳗鲡的血、骨、内脏均可入药,其血主治疮疹入眼生;其鱼骨有杀虫、敛疮的功能,主治肠风、崩带、恶疮、痔漏;其内脏煮出的浮油可制成鳗鲡鱼膏,有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恶疮、耳内肿痛。
相关文化
相传日本鳗鱼节是土用丑日,即每年夏天,7月19日至8月7日之间的一天。据说这一天吃鳗鱼的习惯全因江户时代的“万事通”——学者平贺源内的一句话。“土用丑”日语中的“土用”是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前的18天,18天中十二地支的丑(牛)支这一天称为“土用丑”,在日本就流传着“土用丑,请鳗鱼”的说法。所以每年“土用丑”前后,民间会举办各种各样的传统活动,商家也会借机举办鳗鱼促销活动,特别是夏季的“土用丑”鳗鱼的消费更加集中。为此,人们俗称日本的“土用丑”为“鳗鱼节"。
对于日本人而言,鳗鱼和“蛇”一样,都是水中灵物。关于鳗鱼的神奇传说也有很多,日本人把鳗鱼当成神物看待,认为吃鳗鱼能强身健体、补虚养血,尤其是到了夏季的土用丑日,气候炎热,吃鳗鱼可以补充体内消耗过多的元气。据说日本古时候高畸市菊地町流行天花时,一位名叫松本三右卫门长夫的两个小孩染上天花,他求神保佑孩子早日痊愈,一天晚上神灵化作大爷出现在他的梦里,和他说“你如此诚心,天花会转到鳗鱼身上的”。过了几天孩子痊愈,当他去神社还愿的时候看到神社池塘里的鳗鱼身上起了白色斑点。于是这个传说就流传开了。
参考资料
Anguilla Schrank, 1798.ITIS.2023-08-13
Anguilla - Genus.iucnredlist.2023-08-13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8-13
2023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8-13
鳗鲡属.species.2023-08-13
Japanese Eel.iucnredlist.2023-08-13
European Eel.iucnredlist.2023-08-13
鳗鲡保护国家行动计划在长江口实施增殖放流.中国鳗鱼网.2023-08-13
重拳!保护“水中软黄金”!行政处罚非法捕捞7人.中国鳗鱼网.2023-08-13
鹿儿岛、爱知、宫崎三县致力于鳗鱼资源保护.中国鳗鱼网.2023-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