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荠菜
荠(学名:Capsella bursa-pastoris L.)属于十字花科(Brassicaceae)荠属(Capsella)植物,别称扁锅铲菜、地丁菜、野荠菜、地菜、荠、靡草、花花菜、菱角菜、地米菜。其在全世界温带地区广布,生于田野、路边及庭园等处。
野荠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10-50厘米,无毛、有单毛或分叉毛。主根细长圆柱形,白色,支根多数。茎直立,常单—或茎中上部分枝。基生叶丛生,呈莲座状;茎生叶长圆形或狭披针形,基部箭形抱茎。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多数;萼4片,卵形,具白色边缘;花小,花瓣4,白色,匙形或倒卵形;短角果倒心状三角形。花果期3-6个月。
野荠菜以幼嫩茎叶作蔬菜食用,具有特殊的清香气味,营养价值高。荞菜种子含油20%~30%,可用于治皂和油漆。全草入药,长期食用荠菜有利尿、止血,清热、明目的作用。
形态特征
野荠菜属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10-50厘米,无毛、有单毛或分叉毛。
根、茎
主根细长圆柱形,白色,支根多数。茎直立,常单—或茎中上部分枝。
叶
基生叶丛生呈莲座状,大头羽状分裂,长可达12厘米,宽可达2.5厘米,顶裂片卵形至长圆形,长5-30毫米,宽2-20毫米,侧裂片3-8对,长圆形至卵形,长5-15毫米,顶端渐尖,浅裂、或有不规则粗锯齿或近全缘,叶柄长5-40毫米;茎生叶窄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6.5毫米,宽2-15毫米,基部箭形,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
花
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果期延长达20厘米;花梗长3-8毫米;萼片长圆形,长1.5-2毫米;花瓣白色,卵形,长2-3毫米,有短爪。
果实和种子
短角果倒三角形或倒心状三角形,长5-8毫米,宽4-7毫米,扁平,无毛,顶端微凹,裂瓣具网脉;花柱长约0.5毫米;果梗长5-15毫米。种子2行,长椭圆形,长约1毫米,浅褐色。
物种分布
荠菜生长在山坡、田边及路旁,野生,偶有栽培。中国各省区均有分布。
世界分布:阿尔巴尼亚、安道尔、奥地利、白俄罗斯、比利时、波黑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丹麦、爱沙尼亚、法罗群岛、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意大利、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摩尔多瓦、黑山、荷兰、北马其顿、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瑞典、瑞士、土耳其、乌克兰、英国。
生长习性
生于田野、路边及庭园等处。花果期3-6月。荠菜属耐寒蔬菜,喜冷凉湿润的气候,种子发芽适温为20-25摄氏度,生长适温为12-20摄氏度。气温低于10摄氏度,高于22摄氏度时,生长缓慢,湿度高,品质差。荠菜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是肥沃疏松的土壤能使其生长旺盛,叶片肥嫩,品质好。对土壤ph值要求为中性或微酸性。
品种分类
生产上主要两个品种:板叶荠菜和散叶荠菜。
板叶荠菜
板叶荠菜又叫大叶荠菜,粗叶头。叶肥大而厚,叶缘羽状缺刻浅,浅绿色,抗旱耐热,易抽,不宜春播,产量较高,品质优良,风味鲜美。
散叶荠菜
散叶荠菜又叫细叶荠菜、碎叶头、百脚荠菜。叶片小而薄,叶缘羽状缺刻深,绿色,抗寒力中等,耐热力强,抽薹晚,适于春秋两季栽培、品质优良,香气较浓,味极鲜美,但产量低,栽培少。
繁殖方式
荠菜多用干籽撒播法,在栽培内有较充足的底情况下撒种,如底墒不足,应播前浇透地块造墒,种子撒播力求均匀,撒后浅耙、镇压,使土壤与种子密接,以利种子吸水,保证出苗。亦可先浇水,待水渗下后撒种,再覆细土1厘米,春播用种量11.25-15.00kg/hm2,荠菜种子有休眠期,当年的新种子不宜利用,因未脱离休眠期,播后不易出苗。
栽培技术
栽培季节
栽培季节荠菜春秋均可栽培,一般以秋季栽培为主。秋季气候凉爽,适宜荠菜生长,播种和收获时期比较长,但以8月份播种的产量为高。9月中旬到11月上旬陆续收获。春荠菜在2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种,4月上旬至6月中旬收获。
整地播种
整地播种、播前耕翻土地15厘米施足基肥,整细粑平,做成2米宽的高畦。荠菜种子细小,播种时可将种子与细沙土或细炉灰拌匀后撒播,播后用脚踩实,小水勤浇,保持哇面湿润,10天左右可出苗。秋播一般每亩用种量1.0~1.5公斤,春播每亩用种量0.7公斤。
田间管理
荠菜出苗后继续保持湿润,轻浇勤浇。荞菜生长期短,一般追肥二次。第1次追肥在幼苗有2片真叶时进行,每亩施稀释的腐熟人粪尿1500公斤或硫酸铵10~15公斤,第2次追肥在15~20天后进行,用肥量与第1次相同。秋播荠菜,生长期长,般要追肥四次。
病虫害防治
荠菜的病虫害是病毒病和呀虫,防治措施主要是进行合理的轮作,清除田间禾本科杂草,及时用40%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菊类农药灭呀。防治呀虫也有利于减少病毒病发生。
采收
采收荠菜采收要求严格,要用小刀或小嵌挑采,采收时要留小挑大,留稀挑密,使留下的苗生长一致,分布均匀。早秋荠菜,在10个13片叶时就可采收,可陆续收获4~5次,亩产量总计可达2500~3000公斤。迟播的秋荞菜生长缓慢,可采收3次,亩产量总计1500~2000公斤。春荠菜一般采收1—2次,亩产量总计为1000公斤左右。
留种
一般选用早春播种的植株留种,收获时选留具有本品种特性、生长健壮的无病害植株,密度以不使基生叶互相接触为宜。留种田应适当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4月开花结实,5月可收获种子。当种英由青转黄,七八成熟时为采收适期。种子成熟后要及时采收,以防脱落。每亩可收种子75公斤左右。
用途
食用营养
野荠菜以幼嫩的茎叶供食用,具有特殊的清香气味,营养价值高,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5.2克、脂肪0.4克、糖类6克、钙420毫克、磷73毫克、铁6.3毫克、胡萝卜素3.2毫克、维生素B20.19毫克、维生素c55毫克还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BL尼克酸和粗纤维。荠菜炒食、作汤和作菜馅均佳。
生态应用
荞菜种子含油20%~30%,可用于治皂和油漆。
药用用途
《孙思邈医学全书》((唐)孙思邈著)中描述,芥菜味辛、温,无毒。归鼻,除肾邪,大破咳逆,下气,利九窝,明耳目,安中,久食温中,又云寒中。其子:味辛,辛亦归鼻,有毒。主喉痹,去一切风毒肿黄帝云:芥菜不可共兔肉食,成恶邪病。
危害
多数食用野菜性寒味苦,多吃会伤及脾胃,引发胃痛、恶心、呕吐等轻微中毒症状。有些野菜如野荠菜、水芹、香椿、马齿苋等还是光敏性食物,过敏体质的人食用这些野菜后若晒太阳,极易诱发日照性皮炎,“光敏体质”的人就更容易中招。通过和菠菜的对比检测,发现荠菜和马齿苋的草酸含量比较高。草酸溶于水,建议在食用野菜前焯一下水,时间控制在1分钟。这样既可以减轻草酸的摄入,又不会让维生素流失。
农田杂草是作物生产中重要的有害生物,与作物争光、争水、争肥、传播病虫害,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麦田杂草主要有野荠莱、菵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野燕麦、节节麦、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和猪殃殃、播娘蒿、繁缕、牛繁缕、老鹳草等阔叶杂草。杂草防控要立足麦草秋防、综合防控,根据小麦种植区域、杂草种类与分布特点,开展分类指导。
植物文化
人文背景
荠菜也叫“野菜”,是生活化的叫法,“荠菜”体现出文化性,中国两部最古老的诗歌集《诗经·谷风》和《楚辞·悲回风》中都有荠菜的身影,以荠菜喻君子,以之表明君子志向高洁。荠菜象征着不畏严寒、隐忍低调不张扬,诸多文人墨客为它作赋。宋代词人严仁《玉楼春·春思》说“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胡蝶乱”。暮春的风光只在庭园的西边,荠菜花开得正好,蝴蝶也飞来飞去忙乱。
苏轼则有《与徐十二书》:“今日食荠极美……虽不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其法取荠一二升许,净择,入淘米三合,冷水三升,生姜不去皮,捶两指大同入釜中,浇生油一砚壳,当于羹面上……不得入盐醋,君若知此味,则陆海八珍,皆可鄙厌也”。明人滑浩的《野菜谱》:“江荠青青江水绿,江边挑菜女儿哭,爷娘新死兄趁熟,止存我与妹看屋”,却多多记录了同为食荠的人间辛酸史。
民间风俗
民谚有云:“上巳节,荠菜当灵丹。”自古以来就有“三月三,荠菜煮鸡蛋”的习俗,据说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的传统来源于 2000 多年前的古老节日——上巳节。古时这一天要举行重要仪式以消灾辟邪,祈求吉祥平安。
参考资料
荠菜.河南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2023-08-13
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08-13
荠 Capsella bursa-pastoris|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种信息系统.植物物种信息系统.2023-08-13
荠 - 物种明细页面.在线中国植物志.2023-08-13
荠菜_荠菜的养殖方法/荠菜的养护知识 - 花卉网.花卉网.2023-08-16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IUCN.2023-08-17
注意 野菜不能随便采 吃错可能会致命.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08-13
专家提醒:路边野菜别乱采 小心重金属超标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中国经济网.2023-08-13
2020年农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_芜湖市政务公开平台.芜湖市政务公开平台.2023-08-13
野菜也有大妙用!《诗经》里的野菜春蔬你吃过哪些.河南卫视.2023-08-17
荠菜文化背景_荠菜文化概述 - 花卉网.花卉网.2023-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