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刘巧儿

刘巧儿

《刘巧儿》是一部中国评剧作品,由王雁改编自袁静创作的秦腔剧本《刘巧告状》和韩起祥创作的陕北说书《刘巧团圆》。该剧讲述了陕甘宁边区农村少女刘巧儿在父亲的欺骗下与未婚夫赵柱儿解除婚约,被许配给地主王寿昌的故事。刘巧儿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坚决与包办婚姻作斗争,最终在地区马专员的帮助下实现了自由婚姻。

该剧由新凤霞张德福薛恩厚赵连喜、赵雨蓉等人主演。剧中“刘巧儿”的原型取材自陕甘宁边区华池县女青年封芝琴的婚姻上诉案。《刘巧儿》将原本以普法为主题的戏剧改编为以婚恋为主题的戏剧,推动了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的宣传普及,塑造的人物“刘巧儿”逐渐成为争取婚姻自主、妇女解放的象征。

《刘巧儿》将青年的恋爱婚姻与社会制度的变革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赞美边区新的气象和年轻人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志愿精神。剧中刻画了刘巧儿这一热情爽朗、积极向上的角色形象,展现了她对爱情的追求。剧作呈现了当时的生活氛围和时代特色。该剧是中国评剧院的保留剧目之一。1956年被拍摄成舞台纪录片。曾获文化部1957年公布的第一批戏曲奖。

作品内容

剧情简介

《刘巧儿》是一部描述1940年代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发生的故事。该故事以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陇东某村为背景,讲述了年轻姑娘刘巧儿勇敢反抗包办婚姻的经历。

刘巧儿幼年时被父母包办与外村的赵柱儿订了婚,但她对这种买卖式的婚姻安排不满意,希望能自己选择自己的伴侣。因此,她与赵柱儿解除了婚约。在区上开劳模会期间,巧儿遇到了一位英俊的男青年并与他相爱。后来才发现,这位男青年竟然就是之前与她订婚的赵柱儿。然而,刘巧儿的父亲刘彦贵为了贪图财礼,利用巧儿对包办婚姻的不满,与赵柱儿解除了婚约,私下安排巧儿嫁给了比她年长许多的地主王寿昌。赵柱儿的父亲得知消息后,连夜赶到巧儿家,将巧儿抢回并成为了亲事。刘巧儿的父亲将对方告到县里,县司法处判决赵家聚众抢亲,因此巧儿与柱儿的婚姻无效。

这场婚姻引发了复杂的纠纷和反复的诉讼。幸运的是,专署马专员下乡调查访问,及时发现了问题,并深入了解情况后认为政府应该支持婚姻自主。他对王寿昌进行了处罚,对刘彦贵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了教育,并批准了巧儿和柱儿的自主婚姻合法。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主要角色

参考资料来源于

主创人员

参考资料来源于

创作背景

素材来源

《刘巧儿》故事的原型是一位反抗父母包办婚姻的女子,她的原名叫封芝琴,乳名捧儿,出生于庆阳华池县城壕乡。她的父亲将她许配给悦乐乡张湾村的张柏为妻,由于两家是亲戚关系,两人经常来往并相互喜欢。当张柏18岁时,封芝琴的父亲封延贵认为张柏家庭贫穷,无法提供嫁妆,坚持要取消这门亲事,并将封芝琴嫁给了朱家。然而,封芝琴坚决反对这门亲事。

为了防止朱家从中阻挠定好的亲事,张家族人集结起来,夜间闯入封家,将封芝琴带回与张柏完婚。由于封家收取了朱家的彩礼,第二天封家向华池县政府控告张家实施了"抢劫民女"的行为。司法机关进行了深入调查后,宣布婚姻无效。然而,封芝琴和张柏对此不服,而且群众也强烈反应。为了争取婚姻自主权,封芝琴不顾山高路远,徒步八十里山路来到了边区政府陇东行署所在地-庆阳城,找到了行署专员马锡五,向他口述了事情经过,并请求他做出公正裁决。不久后,马锡五亲自前往华池县,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访问,弄清了事实真相。随后,县政府按期召开了群众大会进行公开审判,最终使封芝琴和张柏这对有情人能够合法结合。

创作过程

1943年,袁静根据刘巧儿的故事创作了剧本《刘巧告状》,保安处秧歌队在延安以秦腔形式首次演出。1944年3月13日,延安市的《解放日报》刊登了关于马专员审理包办婚姻案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陕北地区的盲艺人韩起祥将这个故事编成了陕北说书《刘巧团圆》,在陕甘宁边区广为传唱。

1949年,新凤霞和所在剧团的演员们受到歌剧《白毛女》的感动,决定创作并演出一部以《白毛女》为题材的剧目。与此同时,新凤霞作为主演一直希望有机会扮演一个具有解放区新型妇女形象的角色。恰好在这时,北京市妇联主席张小梅给了新凤霞一本韩起祥的说书本《刘巧团圆》。于是,新凤霞和剧团的演员们开始根据这本说书写出了一个提纲。在当时,是没有专门的剧作家撰写剧本,也没有导演指导排练,演员们按照传统方式演出,每个演员接到任务后,在上台前需要自己思考要唱的词句和如何表演,上场后即兴编唱、表演。主演新凤霞在最初在天桥上演的《刘巧团圆》的对白和唱词都是由自己编写的,尽管新凤霞是一位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民间艺人。《刘巧团圆》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排演出来的。

然而,观众对这种形式并不满意,因此剧团决定改变方法,穿上漂亮的衣服,加上舞蹈动作,使演出更加精彩。音乐方面加入了小锣,地主王寿昌的唱腔根据《锯大缸》的调子进行修改,刘巧儿的几段唱词也固定下来。后来,剧本又根据袁静创作的秦腔剧本《刘巧儿告状》加入了一些戏,特别是在《桑园》一场加重了唱。虽然观众对修改后的演出反响热烈,但在剧团从天桥搬到室内后,在一个短时内并没有继续演出该戏。

1950年,王雁提议重新整理《刘巧儿》这部戏,根据袁静的《刘巧告状》剧本进行修改,结合之前演出的一些场子和歌唱。王雁将剧本改编为评剧剧本,并邀请夏淳担任导演。在导演的统筹下,进行了服装、美工、灯光等方面的设计,并有了布景。通过剧本分析,剧团的演员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主题思想,明确了宣传的目标和社会效果。与《刘巧告状》相比,明确了个人的年龄、职业、人物语言及其性特征,又增添了众多人物。故事一波三折,更为完整曲折复杂。除刘巧儿、刘彦贵、刘媒婆、王寿昌、赵柱儿等角色,还增添了王老胡、妞子、助理员、张金魁等人物角色,时间也改为“抗日战争时期某一年的春天”,人物形象更具体。这次排演之后,剧名正式改为《刘巧儿》,伴随着新中国《婚姻法》的颁布,评剧《刘巧儿》开始在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舞台上演出。1956年,该剧又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改编为同名舞台纪录片《刘巧儿》,并陆续在全国与国外放映。

艺术特色

唱腔特色

《刘巧儿》在唱腔设计上与传统评剧有所不同,采用了欢乐明快的喜调,与常见的低沉悲剧相反。演员们在一些唱段中运用短促跳跃的唱腔,生动地表达了刘巧儿这个天真活泼的农村少女在不同心情中的悲喜变化。例如刘巧儿出场的“小桥流水”唱段进行了较大改动。唱词表现了刘巧儿在送线的路上边走边想,偷偷地爱上了劳动模范,一路上心情愉快,对所见之物充满喜悦。为了表达这种喜悦心情,音乐上采用了欢快的双板打法,去掉了大梆子,改用两个木鱼,并加入了小锣铙钹打击乐器,以欢快的节奏展现了刘巧儿的喜悦心情。另一个例子是“巧儿我自幼许配赵家,我和柱儿不认识怎能嫁他,在劳模会上我爱上了一个人,他的名字叫赵振华。”这一段耳熟能详的唱段让人们往往会想起刘巧儿挽着竹篮、抡着瓣梢的轻盈动作和欣喜的表情。

剧情设计

《刘巧儿》的剧情中,重点展示了巧儿对自由婚姻和幸福家庭的追求,将"巧儿送线"情节扩展为一场重要戏剧场景。剧本增加了刘巧儿和赵振华在麦场相遇的情节,以展现这对年轻人为争取婚姻自由而奋斗的决心。通过这对新人,尤其是刘巧儿的形象,剧本不仅抵制封建陋习,还展现了新时代人们崭新的精神风貌。整个剧情围绕刘巧儿的婚事展开,矛盾冲突曲折复杂,反映了社会新旧交替时期的复杂性。马专员最终的宣判也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服装设计

在剧中,刘巧儿的服装经历了显著的改进。最初刘巧儿的造型,是穿着红裤子绿袄,脚上穿着一双绣花鞋,按照北方人的习惯,裤脚上扎着黑腿带子。后来,根据美术家郁风的建议,使用了民间的蓝印花布制作了上衣,使刘巧儿这个角色穿上后既显得大方又展现了乡土气息。这次改进使得蓝印花布这种乡间手工制作的土布首次在高雅的舞台上亮相,并一直延续至今。

改编电影

195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根据评剧《刘巧儿》的广泛成功,拍摄了同名电影《刘巧儿》。原舞台剧改编成电影后,为了追求影片的真实性,许多技巧动作如巧儿送线、过桥、跳步、要线、打鸟、摘花、照水影、卧鱼、大翻身、怕羞、错步、圆场等场景并未保留。然而,电影通过自由的时空转换,使情节更加集中紧凑,更有利于深入刻画人物形象。影片利用电影艺术的特点,突破了舞台的限制,通过大量中近景与特写镜头展示了评剧演员们动人的演技和风采。

《刘巧儿》的电影改编进一步扩大了原剧的影响力。该片以新中国妇女的形象代表,展现了刘巧儿追求婚姻自主与幸福的故事,深受全国观众的广泛欢迎。影片中由新凤霞演唱的经典唱段如“巧儿我自幼儿”“小流流水”等,反映了大众们的审美情趣,成为五十年代中期北方城乡流传广泛的戏曲唱段之一。

重要演出

1950年春节期间,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在北京中南海观看了由中国评剧院演出的新评剧《刘巧儿》。观看完毕后,毛泽东主席称“看到巧儿住在陕北密洞很高兴”,周恩来总理还察觉到了主演新凤霞纺线动作的不对,并坐在纺车前教其纺线。

1950年3月8日,北京市妇联主席张晓梅中山公园举行了庆祝大会,并邀请了中国评剧院演出《刘巧儿》的露天表演。这次演出吸引了北京市各界妇女的参与,甚至有很多来自农村的妇女前来观看。在演出进行到一半时,突然下起了雨,而刚好这场戏正是描绘巧儿在桑园向马专员诉说父亲贪财卖女的情节。这个场景需要演员在台上唱上四五十分钟,然而观众却在雨中淋湿。尽管舞台的后部有顶盖,新凤霞和其他演员并没有被雨淋湿。然而,演员们注意到观众们都在雨中淋湿,便决定主动移动到舞台前半部分,靠近观众的地方,与观众们一起淋雨,成为了一个落汤鸡。

作品影响

评剧《刘巧儿》是中国戏曲现代戏的经典之作,属于新中国第一批创作的戏曲作品。该剧将原本以普法为主题的戏剧改编为以婚恋为主题的戏剧,推动了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的宣传普及,塑造的人物“刘巧儿”逐渐成为争取婚姻自主、妇女解放的象征。《刘巧儿》通过对劳动伦理的政治化处理,提升了小生产者婚姻观念,原本只依靠劳动来实现“立业成家”的想法得到了升华。在这个基础上,爱情和婚姻的叙事成为整个阶级翻身和追求幸福的核心叙事,奠定了该剧在人民文艺中的地位。

参考资料

刘巧儿 (1956).豆瓣电影.2023-08-18

第14集 刘巧儿.北京数字文化馆.2023-08-18

『启微』新书速递 | 她是《刘巧儿》的原型,真实经历远比剧中更勇敢.澎湃.2023-08-18

刘巧儿.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8-22

【红色故事】马锡五公断“刘巧儿”案.微信公众平台.2023-08-18

《刘巧儿》.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8-18

《刘巧儿》故事的演变及其时代意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2023-08-18

评剧《刘巧儿》溯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2023-08-18

马锡五:人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人民法院报.2023-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