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县
西和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陇南市下辖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端,地处长江流域西汉水上游。截至2022年年底,常住人口34.88万人, 全县面积1858平方千米,县人民政府驻汉源镇。
西和县境内平均海拔1692米,年平均气温8.4摄氏度,无霜期183天,降水量为533毫米。据《元一统志》,因宋、金讲和而命名为和县,又因与安徽的和县重名,故加西字。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西和已有人类生活。先秦时期,西和县境北部是秦人的活动区域,先后为西丘、西垂、西县所辖,是秦人养马发迹之地;县境南部为氐羌所居。明洪武十年(1377年),改州为县,移治于今城;崇祯九年(1636年)因战祸移治上城(西峪乡上坪村)。清代,康熙帝七年(1648年)直隶巩昌府;康熙帝四十三年(1704年),扩建南城,又移治今城。中华民国,改巩昌阶道为陇南道,辖西和等县,旋改渭州道,治天水市;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制,西和属天水专区。解放后,西和先属武都专区;1956年改属天水专区。1958年9月,西和、礼县合并为西礼县;1961年恢复原西和建制;1985年改属陇南市,即今陇南市2004年,撤销大柳、赵五、河口、喜集4乡;2018年3月,撤销苏合镇、稍裕乡、卢河镇、西高山镇,设立苏合镇、稍裕镇、卢河镇、西高山镇。2020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西和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西和自然资源丰富,是最适宜马铃薯生长的地区之一,被称为“半夏之乡”。境内有中药材358种489味;亚热带、温带、寒带树木1000多种,森林覆盖率38.6%;拥有铅、锌、锑、铜、金等矿产资源,南部铅锌矿区为全国第二大铅锌矿带――西成铅锌矿带西延部分,崖湾锑矿为全国第三大锑矿。截至2023年8月,探明铅锌保有金属量90万吨,锑金属量2.7万吨,黄金探明保有金属量约125.6吨。 截至2022年,西和县地区生产总值44.41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21.14:22.04:56.82。
西和县民俗文化丰富。流传千年、独具特色的“陇南乞巧”,集合了信仰崇拜、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节日民俗文化活动。西和县被誉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中国女儿节”“乞巧之乡”,境内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有云华山、八峰崖和仇池山等多处旅游景区,其中晚霞湖为国家级AAAA级旅游景区。
历史沿革
根据宁家庄遗址考古发现,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西和已有人类生活。宁家庄遗址也是陇南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人类遗址,属仰韶文化范畴。
先秦时期,西和县境北部是秦人的活动区域,先后为西丘、西垂、西县所辖,是秦人养马发迹之地;县境南部为氐羌所居。
汉末时,白马氐族重聚仇池。
魏晋南北朝时期,白马氐族以仇池山为中心建立地方割据政权“仇池国”,前后达358年之久,行政区划也因战争频繁而变化多端。
隋唐时期,北部置长道县,属秦州,南部先后置上禄、汉禄县,属成州。
北宋,置长道县,并改为岷州所辖。
南宋时期,关陇一带为宋金战的前沿,1139年,南宋朝廷被迫移岷州治所于长道县白石镇(今县城北部)。1142年,宋金议和,因岷州“岷”字犯完颜阿骨打完颜的名讳,遂将原和政郡(岷州)首字改为和州。后因淮南西路已有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将此“和州”前冠以西字,加以区别,故名西和州。此后政局域界历经变迁,但西和之名仍沿用。
明洪武十年(1377年),改州为县,移治于今城;崇祯九年(1636年)因战祸移治上城(西峪乡上坪村)。
清代,康熙七年(1648年)直隶巩昌府,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扩建南城,又移治今城。
中华民国,改巩昌阶道为陇南道,辖西和等县,旋改渭州道,治天水市;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制,西和属天水专区。解放前,西和、礼县部分地区先后交错划治。
解放后,西和先属武都专区,1956年改属天水专区。1958年9月,西和、礼县合并为西礼县。1961年恢复原西和建制。1985年改属陇南地区,即今陇南市。
2004年,撤销大柳、赵五、河口、喜集4乡。调整后,西和县辖6个镇、14个乡。2008年末,西和县总面积1856.3平方千米。农村人口7.64万户37.24万人。辖6个镇、14个乡,384个行政村,1757个村民小组。2014年,汉源镇、长道镇、何坝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同年,撤销马元乡、大桥乡、西峪乡,设立马元镇、大桥镇、西峪镇。2016年9月,撤销十里乡、石堡乡、兴隆乡,设立十里镇、石堡镇、兴隆镇。2018年3月,撤销苏合乡、稍峪乡、卢河乡、西高山乡,设立苏合镇、稍峪镇、卢河镇、西高山镇。
2020年11月21日上午,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宣布西和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部,西秦岭南侧,系长江流域西汉水上游。东临徽县、成县,南依武都、康县,西北与礼县交界,东北与礼县、天水秦州区接壤。面积为1861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西和县地处西秦岭南侧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上游,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属梁沟壑区,地表起伏平缓,土质肥沃,东南属岭南山林区,峰峦叠障,山岭陡峻。境内平均海拔1692米。
气候
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属暖温带半湿润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4℃,平均无霜期183天,平均日照期为1842小时,年均降水量为533毫米。
水文
西和县境内有西汉水、漾水河等有大小河流8条,年径流量12亿立方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西和县境内主要为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上游,有大小河流8条,地下水资源约1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
西和县有铅、锌、锑、铜、铁、金、银、大理石、石灰石、水晶石、硫及油母页岩等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截止2008年,铅锌矿探明的储量为3350万吨,金属量264万吨,属全国第二大铅锌矿带——西成铅锌矿带向西延伸部分;锑矿已探明储量为520万吨,金属量15万吨;黄金资源散布全县。
植物资源
西和县境内有亚热带、温带、寒带树木1000多种。截止2008年,西和县森林覆盖率41%,面积为1100万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阳芋、荞麦为主,经济作物有白云豆、胡麻、油菜籽等,中药材以半夏、多序岩黄耆、党参、波叶大黄、当归、北柴胡、西贝母为主的约1000多种,种植面积5.4万亩;薇菜、蕨苗、木笼头等食用药用菌和山珍食用野菜100多种。
动物资源
西和县境内有包括大鲵属(娃娃鱼)、红腹锦鸡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在内的野生动物300多种。
行政区划
截止2018年3月,西和县辖16个镇、4个乡,
镇:
乡:
人口民族
人口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西和县常住总人口36.5662万人。
2014年末,西和全县总人口42.84万人,出生率13.08‰,死亡率6.81‰,人口自然增长率6.27‰。常住人口42.1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9万人,城镇化率为25.26%。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西和县常住人口351069人
民族
西和县有汉族、回族、黎族、土族、白族、苗族、羌族、满族、朝鲜族、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鄂伦春族、俄罗斯族、锡伯族、哈尼族、侗族、布依族等民族分布。
政治
经济
综述
2010年,西和县生产总值为16.5亿元,比2009年增长13.3%。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35亿元,比2009增长7.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2亿元,比2009年增长12.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95亿元,比2009年增长16.4%。西和县人均生产总值4308元,比2009年增加668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6.4:25.5:48.1。
2011年,西和县生产总值19.12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1.86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为26.36:25.46:48.18。
2012年,西和县生产总值为23.56亿元,同比2011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50.03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46.5%;大口径财政收入2.61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2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2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20.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7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56元,同比2011年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00元,2011年增长41.3%。
2013年,西和县全生产总值为27.27亿元,比2012年增长14.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6亿元,比2012年增长6.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19亿元,比2012年增长22.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2.47亿元,比2012年增长1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69.21亿元,比2012年增长40.4%;大口径财政收入为3.25亿元,比2012年增长25.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67亿元,比2012年增长19.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98元,比2012年增长39.9%,城乡差距较大。
2014年,西和县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7.54亿元,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28亿元,全年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4.6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042.9元和3667.8元。
2020年11月21日上午,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宣布,西和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2020年,西和县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635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速3.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6795万元,同比增长5.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1784万元,同比增长3.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07778万元,同比增长2.5%。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23:15:6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580元。
第一产业
西和县总面积1861平方公里,耕地60.21万亩。
2012年,西和全县农作物总面积91.33万亩,产量27.14万吨,粮食、主要经济作物和特色作物;畜禽饲养量达到99.6万头(只),牛存栏1.31万头、羊存栏2.81万只、生猪存栏6.56万头、鸡存栏42.73万只,牛出栏0.82万头、羊出栏1.21万只、生猪出栏8万头、鸡出栏36.28万只,肉蛋奶产量达到10900吨;养殖水面2600亩,水产品产量达到47.6吨;农机总动力达到19.6万千瓦。农村经济方面,2012年完成新增土地流转面积9000亩。全县农产品加工率25%;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共106个。
2014年,西和县粮食种植面积为68.34万亩,油料种植面积4.5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6.4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9.57万吨,其中:夏粮4.72万吨,秋粮14.85万吨。全年肉类总产量达0.85万吨,药材产量达到0.66万吨,水产品产量51吨。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9.7万亩,水平梯田总面积40.67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1.84万千瓦。
第二产业
西和县工业有水泥、化工、农机、食品加工等,有铅、锌、锑等矿藏。
201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56亿元,比上年增长45.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15亿元,比上年增长68%;产品销售收入3.58亿元,同比增长37.6%,实现利润1933万元,同比增长3.5倍,实现税金2957万元,同比增长6.5%。生产锑锭1631吨,同比下降5.8%;电力供应量1387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3.1%;水泥19500吨,同比下降56.7%,铅精矿含铅量7315吨,同比增长44.9%;锌精矿含锌量32209吨,比上年增长55%。
2013年,西和县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19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户、民营企业41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亿元,比2012年增长25.4%。完成了5个污染源废水治理工程。成立石堡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管委会。
第三产业
2010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274.54万元,比2009年增长18.8%,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365万元,比2009年下降16.8%;邮政业务总量796.54万元,比2009年增长48.6%;移动业务总量5487万元,比2009年增长18%;联通业务总量1629万元,比2009年增长6.6%。2010全年接待旅游人数24万人次,比2009年增长37.8%。旅游综合收入4817万元,增长66.1%。
2012年,西和县年接待游客24万人,创旅游综合收入4817万元。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新建改造乡村农家店185家,覆盖了全县95%的乡镇和48%的行政村;销售家电下乡产品5049台(部),落实家电下乡补贴资金107.6万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41.9亿元,贷款余额达到13.5亿元。
2013年,西和县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2.47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5.2%。2013年全县共接待游客52.5万人,创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
文化
名称由来
据《元一统志》,因宋、金讲和而命名为和县。又因与安徽的和县重名,故加西字。
历史文化
乞巧文化
乞巧,是一个流传甚广,历史悠久的古老民俗,它源于汉文化中织女、牵牛、河汉三种天象。最早见于后汉崔寔的《四民月令》。晋朝葛洪的《西京杂记》中也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古文献中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智慧的意思,乞指乞讨,巧则指心灵手巧或有巧思妙想。
西和“七夕”又称“巧娘娘节”,是指农历六月三十至七月初七,独由女性欢度祈福的节日。西和县乞巧活动,源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乞巧中的“巧娘娘”是王母娘娘的第七个女儿,即七仙女。据考证《史记·秦本纪》:“颛顼之苗裔孙女修,女修织,燕科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为秦人之祖,传说中的秦人始祖女修,就是以织而闻名,传于后代。织女的传说同周人始祖中发明了牛耕的叔均传说结合在一起,形成中原地区古代农村社会男耕女织经济结构反映的牛郎织女的传说。随着西和礼县交界处的大堡子山秦文公墓的出土,说明秦人发祥于西、礼二县一带,因此“乞巧”风俗是秦人古老遗风。
西和乞巧节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西和乞巧节启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期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与妇女发展国际论坛于2014年8月1日在北京举办。
其他文化:秦文化、始祖文化等。
习俗
西和主要习俗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主要有春节的拜年、元宵的社火、二月二的种子、清明的烧纸、端午的艾蒿手链、七月七的乞巧、中秋的果实、腊月的冰块等。
美食
杠子面、锅盔、面皮、麻烧饼、洋芋丸子、浆水面、罐罐茶、散饭鱼、凉粉、揪片、火烧子、小火锅、洋芋角、漏鱼子、莜麦粥、咂杆酒、长面、醪糟。
社会
教育
2010年末,西和学校总数287所,专任教师3763人。在校学生数82064人,其中:小学在校生52849人,普通中学在校人数2921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18%,其中:女童入学率99.16%。初中升学率达到57.3%,全县高考本科上线率达11.6%,高职以上总上线3146人,上线率82.12%。
2014年末,学校总数327所,教职工4293人。其中,专任教师4033人。在校学生数72207人,其中:小学在校生32257人,初中生20227人,高中生7494人,中等职业学校2518人,幼儿园567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8%,适龄初中入学率99.7%。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合格率分别为99.6%、98.4%、91.4%。高考二本以上上线556人。
科技
2010年,西和县共投入科技资金68万元。其中,科技三项费用20万元,新上科技项目10项,实施项目10项,取得成果10项;举办科技培训班60期,培训人数76000人次;专利申请量6件,授权1件,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250万元。
文化事业
截止2014年,西和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46个,全年演出930场,观众达15万人次;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文化古迹23处,其中:省级4处、市级2处;文物藏量1793件,其中:一级文物14件。
医疗卫生
2010年末,西和县有医院2个,卫生院23个,妇幼保健站1个,疾病防控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医院、卫生院拥有病床位860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691人,乡镇卫生院拥有病床位449张,卫生技术人员289人。
2014年末,全县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个,其中县级以上综合医院1个、中医院1个、疾病防控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站)1个,卫生监督所1个,乡镇卫生院20个。拥有病床位673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88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55人。
基础设施
截止2010年,西和县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7.6万册;博物馆1个,文物藏量1794件;档案馆1个。
截止2011年,西和县公路总里程达1234公里。330千伏和110千伏变电所各1座。沼气池1.9万座,梯田6.4万亩,开发土地0.6万亩,安全人饮工程41处。
乡村振兴
2021年8月27日,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乡村振兴局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旅游
获得荣誉
中国甘肃网8月15日讯据甘肃经济日报报道日前,全国新一轮重点镇名单公布,西和县的汉源镇、长道镇、何坝镇三个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据了解,入选全国重点镇的条件包括人口达到一定规模、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潜力大、服务功能较完善、规划管理水平较高、科技创新能力较强6项。入选的重点镇将在政策、土地及项目安排上获得扶持。同时,国家有关部委还将建立全国重点镇动态调整机制,指导和支持全国重点镇建设发展。
2020年9月29日,被交通运输部、财政部确定为“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地区”。
2021年6月21日,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8月,入选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西和县位列第114名。
2021年9月,西和县上榜2021中国公平教育百佳县市,位列第19。
参考资料
2023年西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西和县人民政府.2024-09-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4-01-28
西和简介.西和县人民政府.2024-01-27
2022年西和县主要人口数据通报.微信公众平台.2024-01-28
甘肃地方史志.甘肃地方史志网.2024-01-28
甘肃陇南市西和县历史沿革.中国小康网.2024-01-28
历史沿革.西和县人民政府.2024-01-27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批准镇原县等8个县退出贫困县的通知.甘肃政务服务网.2024-01-27
2022年西和县经济运行情况.西和县人民政府.2024-01-28
历史沿革.西和县人民政府.2021-9-1
西和简介.西和县人民政府.2020-02-29
特色产业.西和县人民政府.2020-02-29
人口区划.西和县人民政府.2020-02-29
政协西和县十届一次会议胜利闭幕.西和县人民政府.2022-02-11
经济产业.西和县人民政府.2020-02-29
甘肃75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人民日报.2020-11-21
(陇南市)西和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红黑统计公报库.红黑统计公报库.2022-01-27
西和县表彰奖励教育工作先进个人.中国甘肃网.2020-02-29
凤凰山.西和县人民政府.2020-02-29
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公布_中国政库_.澎湃新闻-The Paper.2021-08-29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地名介绍.博雅地图.202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