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咸安坊

咸安坊

咸安坊坐落于武汉汉口历史风貌区内,位于江岸区南京路与胜利街交界处,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石库门建筑群之一。

咸安坊建成于1915年,为民国早期里坊式建筑群。房屋最初系由集资而建,建成后由公司对外出租。分属英、俄租界,此路段房屋多为欧式建筑,租界遍布教堂、公寓、餐厅、商店、曾是汉口典型的“洋街”,为汉口高等住宅区。如轮船巨头卢作孚、药业大王陈太乙、汉剧大师陈伯华等都曾居住于此。咸安坊全长320米,宽6米,水泥路面,门牌为1~46号,由原同仁里、德永里、启昌里、咸安坊合并而成。

咸安坊先后被列入不可移动文物、武汉市一级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名录。作为汉口里分和石库门式建筑的代表,是武汉市近代城市记忆,彰显了武汉的人文地域特色,

命名

咸安坊是汉口早期的高等里巷住宅建筑,名取“富贵咸安”之意,是当年华人的高级住宅区。

发展历程

建设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武汉汉口租界周边逐渐出现由业主共同投资,成片兴建的石库门式里弄建筑。随着各租界不断扩界和越界,石库门式里弄建筑也延伸到各租界区。该建筑形式集西方低层联排式住宅和中原地区传统的四合院式建筑于一体,是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标志。

建设历程

咸安坊约建于1915年,为民国早期里坊式建筑群。房屋最初系由原法租界复兴街房产业主张光雯、张金签及其弟媳田九群等,集资组建汉口和中公司,并购的英租界咸安坊地皮一块,经英籍债权人斐律师向租界工部局“挂旗”而修建的房屋,建成后由公司对外出租。

1949年后,咸安坊收为国有,作为公房,安置了包括南下干部、国家企事业单位职工在内的众多居民。

2009年,因为修建过江隧道,咸安坊部分房屋被拆毁。

建筑布局

建筑规模

咸安坊包括两层或三层砖木结构或砖混结构房屋61栋,其间数条巷道纵横交错。大部分为整齐划一的石库门天井式,石门框,黑漆门(或红漆门),门上有铜钉跨过石门槛(有的是石阶),进门有天井,天井两侧是两层砖木楼,里面铺木地板,旧时的居者常给地板上蜡,上下两层皆为阔大长窗,玻璃窗加木百叶窗;小部分为欧式联排体式,另外有独幢大楼和个别带小花园的独体楼(即公馆)。

设计理念

咸安坊单体建筑吸收了独立体别墅住宅的特点。楼房上下两层都开有阔大长窗,于巷道之间采光通风;窗扇有里外两层,里为玻璃窗,外为木制百叶窗,夏季隔热,冬季挡寒;临街大窗全部装有钢铁花栏杆。咸安坊的两层砖木结构小楼内的天井两侧为居屋,室内空间很大,全铺木地板。小部分为欧式联排体式,另外有独幢大楼。说是1949年前一家公司的办公楼,还有和个别带小花园的独体楼(即公馆)。

当年的咸安坊一个单元只住一户人家,一楼客厅、餐厅、活动室、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二楼为卧室,避免楼下客人来访以及巷道行人过往的干扰。老人和子女或是主人和仆人分住。

建筑特色

整体设计

咸安坊整体是石库门式建筑,但脱离石库门式建筑的单一模式,风格呈现多样化。典型特征是联排式,排列的组合是里份形式,单体有别墅的特点,远看是相连的;近看栋与栋之间是独立的,单元式的。建筑采用砖木结构,墙体是400毫米厚清水红砖,住宅内部冬暖夏凉,隔音良好,居住舒适。由于土地紧张,咸安坊被分为若干不规则的几何部分,产业和居住建筑混杂期间。咸安坊的开发商为了最大化利用土地的价值,将用地范围内的里分住宅颇费心思地紧密‘镶嵌”在周边建筑之中,使住宅排列展现出一种“咬合”的意象。里分总体布局为综合式,主巷道路呈“Y’字型结构,道路断面宽达6米,可通汽车,主巷将住宅群分成三个组团,组团间结构紧凑,内部次巷排列的疏密有致,这种紧凑式的布局在规划上借鉴了西方几何构图的传统手法

户型设计

此外,作为集中式开发的里分住宅类型,咸安坊的建筑采用了标准化的建筑设计,主要为“两间式”(占总户数的73%)、“三间式”(占总户数的12.5%)两种标准住宅户型和由此衍生出的若干变异型式,并按照单元联排形式将它们进行组合。根据地形、规划布局和市场需求的不同,户型并不是简单的复制和重复,而是有变化。有的户型是根据业主需求‘‘量身订做”的;有的是依据地块范围走势,设计成异形平面。

装饰风格

咸安坊是汉口早期住宅建筑,带有卫生设备,早年民间对高等住宅的认定标准主要是四个字“钢窗蜡板”,即金属窗户和打蜡的地板。在咸安坊巷道中,可以看到那种带装饰图案的钢窗几乎每家都有,坚固实用。多数房间有较好的采光,建筑物立面构图完整,由地面向上直至檐口下部,外装修采用水泥砂浆划分成块,合理的比例使建筑立面耐看,在住宅外墙临巷道阳角处,进行了圆弧防撞处理,反映了当时设计者的严谨态度,体现了建筑形式与功能的完整统一。

开发与保护

1993年7月,咸安坊被确定为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实行一级保护。

2016年,华发集团外滩荟项目启动,包括对咸安坊修缮。

2018年,咸安坊启动修缮工程,变为一个融历史文化与时尚潮流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将引入品牌旗舰店、米其林餐厅、黑珍珠餐厅、奢侈品买手店、复合式书店、文创空间等业态。

2022年9月,当地综合运用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激光扫描、数字可视化等技术,在咸安坊开展了历史建筑数字化全面测绘学建档试点工作。

2022年,经保护性修缮后,咸安坊于重新面世。建筑外观、内部结构,构件经过修缮完整保留,修旧如旧。在招商过程中,倾向于选择与老建筑相符的品牌。

历史遗存

咸安坊内保留有一口百年古井。经过考证,该古井是汉口作为“东方茶港”和中俄“万里茶道”起点的活见证,是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一处遗存实物。

文化活动

2023年5月10日,法国摄影师提耶尔·维松摄影展《南法卡马格》在汉口咸安坊外滩荟一栋石库门艺术展厅开展。展览是2023年中法文化之春武汉站视觉艺术类的重要展览之一。本次摄影展将摄影作品中所表达的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结合到咸安坊翻新后的百年里份建筑里,以生态综合体的形式,唤醒人们觉知万物,探索与自然的共生。

2023年9月1日,独立艺术家作品《你好啊,大艺术家》湖北首展暨华发外滩荟试营业开幕仪式在咸安坊内举办。包括文森特·威廉·梵高叼着烟斗置身金色麦田、萨尔瓦多·达利带着两撇胡子与月亮门同框、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卡通造型。

社会价值

明清后,武汉市成为当时中国重要的商业物流贸易中心,形成了“天下第一镇——汉口镇”和“天下第一街——汉正街”,全国各地的商品荟萃武汉,再由武汉行销全国,十分繁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汉口正式开埠,随着国外势力的进入,武汉地区开始出现大量西洋建筑。武汉地区出现了一种中西结合的新型民居建筑——里份。

即多栋低层联排式住宅与街道相结合的居住区组织方式,被人们称为“里份,随着时间的发展,里份逐渐跃升为近代武汉市的一种主要民居建筑类型。咸安坊这样的里份是西方低层联排式住宅和中原地区传统的四合院式建筑的结合体,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是“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标本。

社会评价

当人们从喧嚣的街道走进咸安坊,弄堂里的清静和整洁,会让人觉得恍如时光倒流。几步之遥,却可以感受着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身心得以洗涤。这里虽然谈不上什么恢宏气势,但以比较幽僻而滋润的生活方式给予着人们。(《汉口咸安坊》评)

咸安坊不拘泥于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制,出现了44号住宅这样‘标新立异”的锐角户型平面;同时还有很多精心的室外空间处理,如6号住宅在临街山墙处开门,通过退让在人口处加强了‘领域感”,避免了均质街巷的单调,令主巷的空间序列更加完整。这样的设计让人赞叹。(《荆楚文化丛书》评)

咸安坊作为某个时期的主要住宅类型,推动近代武汉建筑的发展。它们的装修与建筑造型的个性,尤其是内在感情交流空间是现代建筑缺少的。在里中穿行,就像抚摸着城市掌心中纵横交错的纹路,那构成城市建筑图画中的线条与底色使人可以直接感受到生活气息。(《长江论坛》 评)

参考资料

修旧如旧,江岸区历史建筑“焕新”底蕴留存-腾讯新闻.武汉晨报.2023-09-05

武汉市青岛路片优秀历史建筑咸安坊·项目前期研究.武汉文化遗产网.2023-09-05

汉口百年里份咸安坊焕新迎客.荆楚网.2023-09-05

咸安坊.武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2023-09-05

汉口咸安坊: 小里弄大光彩.武汉市档案馆.2023-09-05

重生的咸安坊有了数字测绘档案.长江日报.2023-09-05

汉口历史风貌区持续焕新留住城市记忆.武汉文明网.2023-09-05

腾挪空间筑“新”巢 有机更新引“凤凰” 城市更新打开江岸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央广网.2023-09-05

央媒大咖走览汉口历史风貌区:有记忆、有活力、有烟火气.长江日报.2023-09-05

展现法国南部火烈鸟景观,这个摄影展在汉口咸安坊开展.长江日报.2023-09-05

来百年里分咸安坊邂逅梵高和戴珍珠耳环的少女.长江日报.2023-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