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自媒体

自媒体

自媒体(We Media),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由美国作家丹·吉尔默(Dan Gillmor)在2002年对“新闻媒体3.0”概念进行界定时首次提出。它是指,一种普通人通过数字技术,参与新闻传播并分享个人见闻的途径。2003年7月,谢因·波曼(Shayne Bowman)和克里斯·威理斯(Chris Willis)联合提出的研究报告,首次给予了“We Media”一个权威的学术定义,“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

进入现代社会后,个人受多样化信息需求和“自我中心”思想影响,意欲开拓个人发声渠道,由此促进了自媒体的产生20世纪70年代,自媒体在互联网、电脑出现后进入以BBS为代表的初始发展阶段,但受经济和技术水平限制未能普及。21世纪后,自媒体发展已具雏形,随着博客、新浪微博的相继出现,同步实现了大众化和全民化。2010年前后,自媒体发展达到新的高度,平台间的竞争与合作推动了其自身的功能优化和自我革新。

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活动,自媒体呈现出传播主体平民化、传播内容多样化、传播途径圈群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自诞生以来,自媒体已凭借多元且自由的表达渠道改变了媒体的传播格局,在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融合趋势中快速发展。作为商业运营平台,它催生了“网红经济”“种草经济”等多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又拓宽了文化生产和传播的深度、广度,并实现了文化生产权利的下放。但是,自媒体领域仍存在可信度低、内容低俗、违规盈利等问题,对领域生态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基本概念

2003年7月,谢因·波曼(Shayne Bowman)和克里斯·威理斯(Chris Willis)联合提出的“We Media”研究报告,将“自媒体”定义为:“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A way to begin to understand how ordinary citizens,empowered by digital technologies that connect knowledge throughout the globe,are contributing to and participating in their own truths,their own kind of news)。”美国新闻学会副主任戴尔·帕斯金还曾将“自媒体”定义为:“一种普通人参与到新闻中来,分享自己所见所闻的途径,是在全球范围内通过数字技术链接起来的分享的途径。”因此,自媒体可以被看作,一种普通人通过数字技术,参与新闻传播并分享个人见闻的途径。

中国学者对“自媒体”的定义众说纷纭,但保持着基本一致的核心内容,即“自媒体是指传播者通过互联网平台,以点对点或点对面的形式,将自主采集或把关过滤的内容传递给他人的个性化传播渠道。”此外,刘阳在著作《自媒体终极秘诀》中曾对广义自媒体和狭义自媒体两个概念作出区分。狭义自媒体是指以单个个体作为新闻制造主体进行内容创造且拥有独立用户号的媒体。广义自媒体的概念界定则重点强调其与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渠道、受众、反馈渠道等方面的差异,该语义环境中的自媒体不再局限于个人创作,群体创作、企业微博等都可以纳入其范畴。

发展历程

概念发展

美国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Dan Gillmor)将媒体的发展划分为旧媒体、新媒体和自媒体三个阶段。他在2002年定义“新闻媒体3.0”概念时首次提出”自媒体”。他认为,新闻媒介1.0是指报纸、广播、电视等单向线性传播的传统媒介;新闻媒介2.0是指传统媒体的网络版及新闻门户网站等新媒体,虽然新闻的呈现形式已发生较大变化,但其传播仍保持着一对多的模式;新闻媒介3.0则是指以点对点和互动式传播为特征的自媒体。

2003年1月,丹·吉尔默在《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下一代的新闻业:自媒体来临》的文章。同年7月,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出版了由谢因·波曼和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提出的“We Media”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自媒体是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

中国学者邓新民最先从新媒体发展的角度展开研究,发现日益发展的新媒体都具有自媒体的特征,于是将自媒体看作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2008年,张斌发表的《对“自媒体”的概念界定及思考》一文,基于吉尔默和美国新闻学会研究报告对“自媒体”的定义和描述,重点强调媒介工具的作用,将“自媒体”概念细化为“利用博客为代表的网络新技术(包括SMS、可摄像手机、在线广播、P2P、RSS等)进行自主信息发布的那些个体传播主体。”2012年,雷蔚真重点关注到自媒体领域用户原创内容的重要性,将其定义为“任何由非职业媒体机构生产的可供人们消费的内容,产品和平台。”

历史发展

产生背景

在大众媒体出现之前,人们传播信息的方式是单向的、点对点的传播,例如口口相传、鸿雁传说、书信往来等方式。它的主要特征是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少数人,信息的传播是有明确指向性的,传播模式属于小众传播,特别是一对一的传播。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工业时代,人们对信息传播的要求更高。于是,大众媒体开始出现并得到了快速发展。大众媒体也被称为传统媒体,它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以纸、墨为媒介的报纸,以图像为媒介的电视和以声波为媒介的广播等。1615年创刊的《法兰克福新闻》一般被看作是大众传媒的起源,其后,广播和电视得到了迅速扩散。传统媒体的主要特征是信息的生产者是少数,而消费者是多数,其传播模式属于典型的点对面的大众传播,传播的受众开始趋向多样化。

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的传播更加方便、快捷,也使得消费者接受信息的方式和端口逐渐朝计算机工具转移,于是大量门户网站开始出现。各个传统媒体也纷纷建立起自己的新闻网站。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传播速度更加快捷(网站可以随时更新),传播方式也更加多样化(除了文字传播外,还增加了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方式),但其传播模式仍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点对面传播。

现代社会中,个人对多样化、及时性的信息存在较高需求,同时受“以我为中心”思想的影响,意图开拓个人的发声渠道。此时,传统媒体的传播行为也因受到来自行政与市场的双重压力而式微。面对敏感的社会问题,传统媒体的传播行为出现滞后和不透明的情况,导致受众的知情权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得到满足。在这样的背景下,自媒体凭借其传播速度快、准入门槛低等优势,逐步进入大众视野。

萌芽阶段

自媒体,最早可追溯到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的互动栏目。比如,电视节目中,主持嘉宾与观众的互动;报纸中,某版块与读者的互动。该阶段发生在互联网产生之前,期间形成的互动行为表现形式单一、普及程度有限、涵盖范围有限,且时效性较差。

初始阶段

互联网和电脑出现后,自媒体进入初始阶段,但受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所限,电脑的高昂费用和使用难度导致自媒体难以实现大众化和全民化。该阶段的典型代表是互联网电子信息服务系统BBS,BBS于1978年诞生于美国,当时受技术水平限制未能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媒体。1984年,电子公告板FIDO的产生让BBS开始具备自媒体的基本特性。该阶段下,以BBS为代表的自媒体,凭借较强的交互特性催生了部分网民的自媒体参与热情。1995年,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在《数字化生存》中提出一个新的名词——“我的日报”(The Daily Me)来与“我们的日报”向对比。他想象出一个完全以电脑为媒介的系统,该系统能从所有的有用新闻源中自动、动态选择(无须人工编辑)需要的材料,以满足每个读者的信息。

雏形阶段

21世纪后,自媒体的发展进入雏形阶段。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开始追求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上网成为公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自媒体的发展实现了大众化和全民化。个人网站是早期互联网自媒体的典型应用,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和网络媒介运营成本下降的情况下,个人网站开始有别于传统媒体、门户网站等媒介,展现出个体的话语权和表达权。但受平台等各方面的约束和限制,其影响力有限。博客的普及标志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博客的雏形是1997年一些程序员在网络上发布的超链接形式日记,后来才成为公众普遍认知中的博客网站。2008年,博客达到全盛时期,仅中国就有1亿的博客注册用户。而该阶段的另一个典型代表——微博,相较传统博客而言,具备简短的特点,它作为一种分享和交流的互动平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随意性。

繁荣阶段

2010年前后,自媒体发展进入了新的高度,自媒体平台通过相互竞争与合作,实现了功能优化和自我革新。2012年7月,微信正式推出微信公众平台,次年8月又实现了微信公众平台的升级。诸多自媒体平台的出现和比较,将自媒体发展带入了新的高度。同时,该阶段还与自媒体移动智能终端的应用密切相关。智能手机与互联网的融合为自媒体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Facebook于2012年收购Instagram,在丰富原本服务网站的同时,推动了移动客户端的出现;微信、微博等平台移动端也相继得到开发、使用。此外,公民新闻网站也在2010年后开始兴起,它象征着自媒体走向成熟并全面进入普通公众的生活。

自媒体时代下,短视频与直播成为最具特色的信息传播方式。其中,短视频在2020年前后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快速扩张。美国作为短视频发源地竞争尤为激烈,同时期的欧洲与东南亚等地区也在全球化浪潮中实现了短视频领域的快速发展。2022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正式突破10亿人,使用时长占据网络使用时长排行榜首位,该领域真正成为中国的流量高地。此外,直播也因低门槛、高收益的优势得到了公众的追捧和热爱,呈现全民直播的发展趋势,尤其是直播在电商传播领域的应用将其带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特点

总的来说,自媒体传播具有信息传播多样化、信息传播即时化、传受关系一体化和传播方式网络化四个特点。

传播主体

自媒体的传播主体呈现平民化和自主性的特点。对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而言,媒介成立需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层层审批,媒体运作也需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远非个人能够完成的事。但随着自媒体的出现,互联网参与者也逐步呈现平民化的趋势。而且,与传统媒体专业化、组织化及机构化的传播特性相比,自媒体的信息采集者、编辑者、发布者一般为普通个人,且常集三者于一体。此外,自媒体“自”的本质决定了传播主体的自主性特征。传统媒体中的传播者一般隶属于某一媒介组织,其采集信息、编辑信息及发布信息的行为均代表所属组织,而自媒体信息采、编、发的个体则摆脱了其隶属某一组织的身份标识,他们在自媒体上的发布行为和发布内容也不具有组织行为特征,仅代表传播者本人。此外,自媒体参与者还能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实现信息传播者和接收者身份的互换。

传播受众

自媒体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传受关系。雷蒙·鲍尔在经典研究《顽固的受众》,卡茨、布拉姆勒、格里维奇在经典论文《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均强调了受众的主动性,自媒体传播过程中,受众实现了从接收信息到解读信息再到主动创造信息的转变,一改早先的被动地位,从而兼具信息接收者和信息传播者的双重身份。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众基于个体心理意识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接受,这种心理意识包括基于自媒体娱乐的狂欢意识、求同心理和求异心理,以及信任危机下的情绪宣泄。此外,诸多受众的聚合,逐渐形成了群体依赖、群体模范和群体规范的趋同等群体意识。

传播理念

自媒体作为一种平民化、私人化的传播,坚持平等对话、信息共享的理念。立足于普通公众的自媒体成为主流媒体的信息来源之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引导舆论走向的作用。比如,许多大众媒体直接从新浪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获取信息源;新闻网站会将新闻分享到微博入口;许多官方机构也都会注册自媒体账号。自媒体越来越成为民情民意的表达途径,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主流媒体的关注,因而逐步在信息传播和舆情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

传播内容

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固定受众,及由此产生的固定性传播内容,自媒体的信息传播呈现出内容多样化的特点。自媒体传播内容既可以是个人的内心表达,也可以是对社会现象的观点评论,还可以是任何发布者感兴趣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此外,自媒体传播内容还倾向于原创和简短,优质的原创内容是自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内容时长和信息量的人性化设置,则是充分考虑到缩短受众收看时间和节省用户流量的结果。但是,自媒体的传播内容不免出现片面化的特点。随着信息量的快速增加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信息传播者和接收者都对信息缺少充足思考和有效辨别,自媒体制作者的主观性将带来传播内容的片面化。而且,基于受众的娱乐化取向,自媒体制作者存在有意迎合受众的倾向,这也导致了传播信息的片面性。

传播途径

自媒体的传播途径主要表现出圈群化和复杂化的特性。在自媒体尚未出现的早期阶段,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大众传媒是信息传播的唯一起始点,决定着传播信息的一切特征。此时的传播路径是典型的点对面、一对多的形式。后有学者提出,自媒体的传播路径却受到交际圈群的影响,信息往往在该圈群内以点对点或点对群的形式传播。从宏观结构来看,复杂化是自媒体传播的显著特征。通过自媒体传播的信息,常在极短时间内被不同的网络传播平台复制、扩散,同时又以多方向、多线条的传播途径向外传播。其传播路径已经打破了以往大众传媒的特殊地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已逐步成为现代传媒的基本模式。

传播过程

自媒体的信息传播过程呈现出速度快和范围广的特点。自媒体的信息传播不需要层层筛选和审批,其新闻生产也并无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流程要求,自媒体制作和发布者可以实现新闻的即时制作、快速传播。其次,基于网状传播模式,自媒体可以通过节点共享实现传播范围的几何倍数地扩大。只是,如新浪微博、微信等具有封闭受众群的自媒体平台可能存在传播范围有限的情况,开放的智能分发平台则会拥有更大的传播范围。

主要载体

博客

博客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可以说是最早的自媒体形态。“Blog”是“Weblog”的简称,后被翻译为“博客”。1998年,在全世界仅有30多个博客网站时,首个博客现象就此产生,后于2000年开始流行。2002年前后,方兴东受国外Blogger网站启发,与王俊秀一同将“博客”概念引入中国,于同年8月推出中国首个专业博客网站“博客中国”。博客出现的时间段正处于自媒体发展的雏形阶段,其与自媒体发展的大众化、平民化实现了相辅相成。

微博

2006年3月,伊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创建的Obvious公司推出“大微博服务”。2009年,新浪融合Facebook和Twitter的特质,推出中国首家提供微博服务的门户网站“新浪微博”。2014年6月,新浪微博正式推出微博自媒体激励计划,为具有一定原创能力和影响力的认证用户提供经济报酬,报酬数额根据发布内容的实际效果而定。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微博在短时间内促进诸多自媒体人成长为新的话语传播者,微博本身也已成为当下最活跃的自媒体代表。

即时通讯

最早的即时通讯产品是由以色列特拉维夫的Mirabils公司在1996年11月推出的ICQ。中国于两年后推出了自己的即时通讯软件QQ。2011年,同为即时通讯智能平台的微信正式上线。以上种种即时通讯产品的出现,让自媒体进行语言、文字、图像等媒介信息传播的速度明显加快。

网络论坛

网络轮胎(BBS),全称为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公告板)。它是互联网上的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用户可以在公告板上发布信息、发表观点或者搜索信息等,是一种交互性强、内容丰富而即时的自媒体类型。

手机媒体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不再是单一的通话工具,同时集音乐播放器、收音机、录音机、游戏机、照相机等多功能于一身,因而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之一。1992年手机短信的出现让手机获称“第五媒体”,多媒体短信业务的开发实现了视频片段、图片、声音的传送,以及网页浏览、电子邮件、会议电视等多种高速数据业务。手机之间、手机与互联网之间的信息传递已具备即时性。

法律规范

现有有关自媒体的侵权行为主要集中在对著作权和名誉权的侵犯上,对此,中国建立如下法律法规对两种权利进行保护。第一,对网络著作权的保护。2001年,中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进行修改,特别添加了网络传播权的相关内容;2005年,国家版权局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制定《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2006年,开始施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对网络名誉权的保护。现有有关网络名誉权保护主要体现在《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

局限

可信度低

自媒体的平民化和准入门槛低等特点以及网络的匿名性,给予了自媒体人高度自由的表达空间。但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部分自媒体存在发布谣言信息、虚假信息和有害信息的情况,严重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要求,降低了自身的道德底线,从而也降低了传播信息的可信度。比如,在经由网络传播的部分刑事案件中,警方尚未取证调查,自媒体就已经可以清晰阐述案件的来龙去脉,并通过伪造文字、图片、视频予以“佐证”,甚至还存在自媒体冒充官方账号进行权威发布的情况。

专业性差

多数自媒体的信息采编者缺乏专业的采编技能,致使传播内容专业性较差。除少数凭借专业的信息传播脱颖而出的自媒体外,大多数自媒体的表达仍局限于个人的情感抒发,这种狭隘的内容取向以及信息的大量产出,可能导致自媒体信息传播给社会带来负面效益。

内容低俗

自媒体领域内的传播内容存在低俗化趋势,部分自媒体人通过吞灯泡、炸牛粪、喝尿等低俗恶搞行为博眼球,并引发大规模网民的模仿和二次创作。比如,2015年在快手注册账号的直播搞笑红人刘金,不过两年就拥有了100多万的粉丝,但是其视频内容多为淋大粪、捧跟头、掉水等低俗内容。又比如,拥有众多粉丝追捧的芙蓉姐姐、凤姐等,他们以反常为正常、以低俗为通俗、以恶俗为本色,通过低俗恶搞的表演迅速成名。

违规盈利

法不责众的心态与网络空间的匿名性,让诸多自媒体为获得巨额利益铤而走险,通过蹭热点、造热点和利用弱势群体等方式不当牟利。蹭热点主要指部分自媒体通过发布不当言论、胡乱解读和片面曲解某些公众政策和热点事件获取热度,借机达成推销、售卖的目的。造热点的方式主要表现为,部分自媒体针对重大事件恶意挑动公共情绪和社会舆论,通过发布高敏感度、高关注度的话题制造社会矛盾。此外,还存在利用老年人、未成年、残障人士牟利的违规行为。2023年安徽省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依法处置了32个存在违规营利行为的自媒体账号。比如,“羊羊土XX”通过直播“约架”蓄意炒作,扰乱传播秩序;“奔跑的XX”为博流量,编造、炒作打架斗殴类不实信息;“杰克XX”为博流量,长期拍摄并发布虐待动物视频等等。

监管缺失

法律法规层面,中国现有针对自媒体账号和自媒体平台的管制法令,大部分仍停留在网站管理层面,存在权威性较低、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其对自媒体的规范、监管与引导仍需继续完善。平台监管层面,新浪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主体责任缺失问题,对平台内自媒体账号疏于管理或管理不善,这也是种种自媒体乱象产生的原因之一。

整治行动

2018年10月20日起,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针对自媒体账号存在的一系列乱象,开展集中清理整治专项行动,依法依规处置了包括“唐纳德说”“紫竹张先生”“有束光”“万能福利吧”“野史秘闻”在内的9800多个自媒体账号。11月12日,国家网信办依法约谈腾讯微信、新浪微博等自媒体平台,要求各平台坚决清理涉低俗色情、“标题党”、炮制谣言、黑公关、洗稿圈粉,以及刊发违法违规广告、插入二维码或链接恶意诱导引流、恶意炒作营销的问题账号。同时在长效治理中,采取有力措施控制自媒体账号数量,修订账号注册规则,改进推荐算法,完善内容管理,健全各项制度,坚决遏制自媒体乱象。但是,此番整治后,部分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自媒体账号又以公布“小号”或跨平台注册“转世”账号的方式重现。两日后,网信办再次集体约谈百度集团、腾讯、新浪今日头条搜狐、网易、UC头条等10家客户端自媒体平台,要求进一步完善“黑名单”制度并协作行动,杜绝上述现象。各平台负责人均表示,将本着对网民和社会负责的态度,按照法律法规和网信办要求,全面整治平台自媒体。

基于早前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的“自媒体”整治行动,自媒体账号乱象已得到初步遏制,但仍不乏散布虚假信息、歪曲党史国史、宣扬错误价值观、恶意营销、敲诈勒索等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现象。对此,国家网信办于2020年7月29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再次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自媒体”基础管理专项治理行动,相应负责人表示,将对问题账号进行全面排查和清理,重点推进以微信、新浪微博等13家主要平台公众账号为代表的分级分类管理,强化落实平台、用户、属地三分的管理责任,从而为“自媒体”账号的属地管理、精准管理和信用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1年8月27日起,国家网信办针对部分商业网站平台及其“自媒体”账号违规发布财经新闻的乱象,开展清朗·商业网站平台和“自媒体”违规采编发布财经类信息专项整治。一方面,肃清网络上违规发布的财经类信息;另一方面,严惩此类商业网络平台并封停其自媒体账号。

2023年3月2日起,中央网信办按照“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计划要求,以整治“自媒体”乱象、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强化“自媒体”监管为工作目标,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其主要任务包括:第一,坚决打击“自媒体”发布传播谣言信息、有害信息和虚假消息;第二,坚决取缔假冒仿冒官方机构、新闻媒体和特定人员的“自媒体”;第三,全面整治“自媒体”违规营利行为。

影响

信息传播

相较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自媒体信息传播凭借多元且自由的表达渠道充分调动了受众的参与和互动意愿。在拓宽新闻渠道的同时,改变了传播媒体的传播格局。在传播内容方面,自媒体以社会大众为目标群体,传播内容更加接地气,更加符合大众偏好和取向,同时也会给大众留下参与信息传播的空间。在传播对象方面,信息的传播者和受众在自媒体时代实现了相互融合,打破了两者的旧有界限,使得信息传播的范围和影响力不断增大。此外,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诸多传统媒体选择在自媒体平台开通官方账号,借助早年积累的影响力收获粉丝。而且,传统媒体受新闻采集、新闻编辑复杂程度的限制,与自媒体进行发展融合已成为大势。

经济发展

自媒体本身不具有商业性质,其传播者的界定也不受有无商业目的限制,但是,其作为商业经济的运营平台,仍可助运营者达到商业目的。首先,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网络用户可以凭借分享价值获得流量,同时实现流量变现,由此造就了“网红经济”这一全新的经济形态,并较长时间维持成熟和平稳的盈利状态。其次,自媒体平台的发展为自媒体传播者的产品推销提供了有力渠道。随着“达人”“博主”等自媒体人推荐商品等行为的普遍化,“种草经济”应运而生,被“种草”受众的消费水平也因此升高。自媒体行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2020年左右进入爆发时期,诸多自媒体人借此成为公司所有者或大规模媒体公司的合作品牌。自2015年起,中国自媒体行业规模也在不断攀升,后于2019年突破1593亿元,在2021年超过2500亿元。

文化发展

自媒体时代下,以网络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型自媒体形态拓宽了文化生产、传播和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不仅将传统媒体时代仅精英拥有的文化生产权利充分释放给所有自媒体人,还试图通过此次文化革新让文化生产重新回归到日常生活。就具体方面而言,自媒体在展现中国乡村生活、传播乡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一反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社会和乡村文化所表现的衰落情况。同时,自媒体的出现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无论是身居异国他乡的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宣传,还是其他国家的自媒体人对本国文化的宣传,都在自媒体平台获得了交流与碰撞的机会。

娱乐生活

大众传播媒介使娱乐实现了社会化,人类几乎所有的娱乐内容和方式都呈现在这个媒介群体中。同时,大众传播又创造了或者改造出许多属于自己的独有的娱乐样式。目前,自媒体的发展主要是娱乐,自媒体用户可以在WiFi环境或移动网络下用不同的APP随时观看新闻、电影、电视剧以及玩游戏等,凸显了自媒体的娱乐功能。

群体共识

自媒体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有益于群体共识的达成。原属于不同群体的个人,基于相近的兴趣爱好、职业背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对自媒体传播中的某一话题形成共同关注,由此产生群体间的认同和归属感,以及群体互动的源动力。

参考资料

会展业在自媒体时代的传播和整合营销.中国经济网.2023-09-09

从“参与式新闻”谈起:自媒体概念的演变.人民网.2023-09-25

“自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挑战.网易新闻.2023-09-09

读书分享类微信公众号在后自媒体时代的发展与转型路径.人民网.2023-09-25

欧洲短视频发展现状及趋势.流媒体网.2023-09-14

「聚合生态 出海共赢」:抢滩东南亚01期——优质体验打动泛娱乐用户.腾讯云.2023-10-09

聚焦数字经济和短视频行业,2023中国新媒体蓝皮书发布.现代快报网.2023-10-11

运用自媒体传播地方志文化的尝试与思考.荣县人民政府.2023-09-10

自媒体传播特点和现状分析.中国网信网.2023-09-23

方兴东: “博客教父”的光荣与梦想.清华大学校友总会.2023-09-24

“微传播时代”的内涵与外延.人民网.2023-09-25

互联网前沿追踪:新浪微博推进自媒体激励计划.人民网.2023-09-11

微博开“稿费”拉拢自媒体 互联网平台内容争夺战.中国科技.2023-09-11

微信怎样诞生:张小龙给马化腾的一封邮件.网易.2023-09-25

流量狂欢下的冷思考!一副自媒体众生相:娱乐至死会毁掉几代人.澎湃新闻.2023-10-12

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安徽公布100起典型案例.环球网.2023-10-12

国家网信办“亮剑”自媒体乱象,依法严管将成为常态.中国网信网.2023-09-26

国家网信办约谈客户端自媒体平台 主体责任不容缺失.中国网信网.2023-09-26

国家网信办开展“自媒体”基础管理专项治理-新华网.新华网.2023-09-09

国家网信办启动清朗·商业网站平台和“自媒体”违规采编发布财经类信息专项整治.中国网信网.2023-09-23

关于开展“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的通知.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3

高盛报告称自媒体经济是一个2500亿美元的巨大市场.网易.2023-10-11

自媒体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296亿元增涨至2021年的2500亿元.百家号.2023-10-11

巴黎功夫刀削面新店即将开张,自媒体博主用短视频推动中华文化“出海” 丨我在海外当博主2.大河报.202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