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黄侃

黄侃

黄侃(1886年4月3日-1935年10月8日)生于成都,字季刚,号量守居士,别名乔、乔馨,笔名病禅、运生等,名乔鼐(nài),湖北省蕲春县人。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先驱、著名语言文字学家。

黄侃于1886年4月3日出生于士宦之家,早年因生于侧室不受重视导致性格古怪,后就读于武昌普通学堂,1905年赴日留学,师从章太炎,为章氏门下大弟子后黄侃参加了包括同盟会在内的各种革命团体。辛亥革命时期,黄侃为革命派报刊宣传。章太炎主编《民报》时,黄侃在该报发表了《专一之驱满主义》《哀太平天国》《哀贫农》等文章。从日本回到湖北后,黄侃任汉口《大江白话报》特约撰述,为该报撰写了《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等短评,武昌起义后,黄侃主编民社机关报《民声日报》,革命之后,黄侃退出政治舞台并与1914年受邀担任北大教授,1919年,黄侃与刘师培编撰《国故》月刊,来反对新文化运动。同年秋季离开北京大学,后转教武昌高等师范学院写下了《说文》《尔雅》《广韵》等著作,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等校任职,1928年,黄侃任中央大学教授,并在此期间致力于对文字、音韵、训等传统进行了总结,并有所成就,1935年10月8日黄侃因饮酒过度在南京病逝,年仅49岁。

黄侃一生治学严谨,并且主张“为学务精”“宏通严谨”。黄侃将毕生精力都集中于《说文解字》的研究上,同时将训诂学、音韵学整合出相关的研究方法。后人将他与章太炎、刘师培并称为“国学大师”,也把黄侃与章太炎称之为“乾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和“传统语文学承前启后的人”。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黄侃,原名乔馨后改名为侃,字季刚,号量守居士,笔名病禅、运甓(pì)生,庠名乔鼐(nài),1886年4月3日出生在成都,其父为知名经学家黄云鹄,黄侃自幼承江书海问学,后被其父送到蕲春附近的私塾读书,黄侃九岁时每天可以阅读经书几千字,被人们称呼为“圣童”,虽然黄侃自幼接受良好教育,但由于生母是侧室致使黄侃不受重视,导致性格古怪,13岁黄侃丧父,15岁参加乡试没有中举,1902年,黄侃考入武昌文普通学院,在校期间黄侃结交了宋教仁黄兴等多位未来的革命党人,黄侃也开始接收革命思想,在入学期间黄侃与同窗好友多次议论时政,抨击当局而遭到开除。

日本求学

1905年,开除后黄侃以故人之子的身份获得张之洞资助留学日本,8月,同盟会在东京成立,黄侃加入并成为了一名革命党人,后还参与日知会等革命团体。1906年5月,章太炎抵达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并被任命为《民报》的总编辑,1907年,黄侃在《民报》发表了《专一之驱满主义》《哀贫民》《释侠》等文章获得了章太炎的赏识并与章太炎结交,后正式拜师章太炎,学习了三年小学。1908年,黄侃因为母亲生病回家看望过母亲,但是因为清廷缉捕革命人士,也就没有在家多待就回到了日本。之后黄侃便一直待在东京,继续以文学鼓吹革命,后来日本政府答应了清政府的请求,以其他理由封闭了民报馆,禁止民报刊行。

革命生涯

1910年黄侃归国起事革命,并研究了起事时机,黄侃认为当时应该多做舆论工作,以扩大革命的形式,于是黄侃便奔走在蕲春和武汉市之间来组织革命准备工作,并组织“孝义会”,在辛亥革命前期,黄侃的名号就已被鄂州东部和安徽交界的民众所熟知。

1911年春,黄侃在河南省为布政使江叔海的师爷,并兼任豫河中学堂国文教员,因为在讲坛上公开宣扬革命而被解聘,1911年7至8月,用笔名“奇谈”,写下了《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此文引起《大江白话报》案,引起各地舆论,清廷惊恐,《大江报》也被查封,黄侃因《大江报》主编顶罪从而没有被捕,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黄侃回乡组织义军来解汉口之围,但遭事情败露,失去了时机,不久辛亥革命爆发,清代统治被推翻,辛亥革命之后,黄侃被迫前往天津市担任秘书长一职,就职两个月后便辞职去往上海主持《民声日报》。

北大生涯

1914年秋,黄侃应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邀请担任北京大学教授之聘,讲授辞章学及中国文学史,讲义有《世纪文库:文心雕龙札记》《诗品疏》等,对待来求问的弟子也是来者不拒,《中国现代学术经典 黄侃 刘师培卷》主编刘梦溪认为,黄侃虽然喜欢饮酒赋诗,但是教学非常严谨。1917年以前,黄侃关注的是骈文散文之争,但是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黄侃的兴趣也渐渐转变为新旧之辩,同时黄侃为守旧派,同为北大教授的胡适和陈独秀关系不好,黄侃曾经就在1918年就写下《驱蝇》《杂兴》来攻击新文化运动,并且每次遇到胡适都要嘲讽一二甚至痛骂一番,但同时新文化运动的大势所趋也让黄侃深感痛苦,也有了南归之意,并在1918年七月写下《南望篇》,1919年,黄侃与刘师培编撰《国故》月刊,来反对新文化运动,同年9月黄侃正式离开北京大学

晚年生活

1919年黄侃转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在这里写下了《说文》《尔雅》《广韵》等著作,并肆力于小学,同时对音韵学、文字学和训诂学多有研究,七年后,黄侃接受北京师范大学的招聘。1926年5月,黄侃出任国立武昌大学(武汉大学)校务维持会主任。1927年,黄侃长子病逝,黄侃迁居到沈阳,担任东北大学教授,半年后,受到汪旭初邀请前往南京中央大学任教,从事研究和著述,1935年10月8日黄侃因饮酒过度,胃病发作,逝世于南京,时年49岁,逝前讲授《说文部首》及史汉文例。遗稿有《尔雅郝疏订补》《说文注》《广韵注》《切韵表》《集韵声类表》《古韵谱》等除了从事学术研究外,黄侃还致力于藏书,并收藏了三万册的图书。然而,由于南京沦陷,他珍贵的藏书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主要作品

书籍作品

参考资料:

思想主张

黄侃一生名士作派,学者性情,黄侃认为保存传统学术文化才是维护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当华族面临亡国灭种危机之时,黄侃以治学来“存种姓,卫国族”。他曾作《勉国人歌》号召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帝国主义,而且督促学生“当时时以国家民族为念”。黄侃为学刻苦,秉持“学问应从困苦中来,徒恃智慧无益也”的精神。此外,黄侃格外尊师重道,自1906年从章太炎游后,26年间执弟子礼,始终恭敬。同时黄侃殷勤传教,对有志学术的青年才俊多所提携,爱才似渴,诲人不倦。

语言文字学思想

黄侃主张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应以《说文解词》和《广韵》   两书为基础,他重视系统和条理,强调从形、音、义三者的关系中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黄侃以愚自处,主张“为学务精”“宏通严谨”。在文字学领域,黄侃已经完整搜集了当时出土的文字材料,并将其与传统的文献文字学进行对比,从而获得了许多系统性的学术成果。

同时,黄侃的训诂学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对语言解释语言的定义,并将训诂和训诂学进行了区分,同时对训诂学涉及语言文字的系统和根源进行总结。同时他提出了从三个不同角度观察训诂材料的思想,并总结出了10种关键的“小学”专书,准确地证明了连绵词的起源问题。他运用了“绝缘无佐证”的词源论来否定了“托名标识”的说法,这些创见形成了他系统的训诂方法论。

黄侃的批校方式与其他清代儒者有所不同,他把注重点放在《广韵》音系的整理上。他归纳了《广韵》韵部与古代韵部的关系,梳理了《广韵》中的又音,探索了《广韵》韵字与《说文解字-附音序笔画检字》的关系。黄侃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阐释了汉字的乳变易过程,最终努力实现了音韵、文字、训诂三者的融合,使得研究成为一个系统。因此,黄侃不仅仅是对《广韵》进行了校勘,还通过校勘《广韵》进行了音韵和文字的综合研究,以探讨《广韵》编撰时可能存在的问题。黄侃的文献循此思路,将研究焦点放在他与陈澧的《广韵》音系比较上。此外,他还就陈的《切韵考》中的《广韵》韵部与增加字等问题与黄侃的批校之间的关系做了深入探讨。从而展现了黄侃的音韵学思想,总结了他在校勘方面的得失。

经学和史学思想

在经学领域,他重新研读了礼学和《周易风水》,两次亲手批注《白文十三经》,从章句到义理对旧有的经学进行了整理,并特别关注了纬书的内容。在史学领域,从1929年一直到生命的尽头,他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仍坚持浏览了《尚书》至《清史稿》的全部内容,多次细读明清时期的考证笔记,尤其对中国神话和大量的野史进行了特别关注。

黄侃礼学,其要在于反复通读、圈点笺识礼经白文,保持对经典文献的熟悉和整体感知,在博通之中理解礼经本义,这也是传统经学的治学要义。黄侃遵从顾炎武“读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张之洞“由小学入经学,其经学可信”的原则,他留下《礼学略说》一文,概述礼学大纲,揭示治礼门径方法,结合语言文字学与注疏学的“辨字读、析章句;审名义;求条例;括纲要”四步治礼法。该“四步治礼法”传统小学向现代语言学转变的体现,其目的在于准确发明古义和理解礼学传统。这种“发明之学”让黄侃的礼学立足于经典注疏,又不拘泥于注疏,重视礼文和礼具,而不沉溺于考据,务实求真而不是一味追求新颖,以积极的姿态维护礼学传统。黄侃经学思想既有别于清代礼学,也与疑古辨伪、崇尚实证的新史学不同,成为礼学传统的守护者。

文学思想

黄侃在充分吸收和纠正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文心雕龙》进行了220多处传统的校注,并将研究重点转向了理论研究,特别是创作论的理论研究。他运用了忠实原文的理论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参照其他六朝文论)、实证法(联系具体作品)、整体研究法(重视篇章联系),并以中和的批评态度阐释了刘勰的折衷之旨。同时,黄侃还采用了广求善本对《文选》进行校勘,详细考察了群书他校、使用李善注本进行校对、细致研究文本理校,并借助小学等各种方法,独立校得了800多条校勘结果。他不仅对《文选》正文进行了分章断句、字词训诂、文史考证、义理解析、文学批评、参证《文心雕龙》等工作,还深入研究了李善注及其他旧注,推动了“传统选学”向“现代新选学”的转化。

此外,黄侃参与晚清民初的桐城派、《文选》派和朴学派的三大文派之争。他坚定反对桐城派,并吸收了章太炎朴学派学说,对《文选》派的理论进行了修正。在这个过程中,黄侃也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即通过借鉴《文心雕龙》来表达宏通的骈散观。在随后的北京大学新旧文学之争中,黄侃坚决反对白话文和新文学,展现其对传统文化的坚守。黄侃一生创作了诗一千五百余首,词四百余首,文一百五十余篇。

政治思想

黄侃的政治思想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的自我改善的宣扬,即“仁、义、礼、智”的仁政。把“仁”作为政治的核心,以“义”作为原则,他主张政治的实质在于“礼”,而“智”是政治的领导者必备的聪明才智。黄侃认为,只有把“以义治国”一条实践应用,才能在较高的民心程度上更好地实现政治效果。

同时,黄侃的政治主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积极唤起民众的革命热情,倡导排满思想,大力宣扬革命的重要性。其次,他批评立宪派,为革命正名,撰写了《大乱者,实今日之救中国之灵药也》,有力地驳斥了立宪派对革命的抨击。并且黄侃也直接参与排满革命的实践活动。与当时其他革命舆论领袖有所不同的是,黄侃在宣扬革命思想的同时,积极参与了革命斗争的实际行动。

相关人物

人物影响

学术与教育影响

黄侃也是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先驱、语言文字学家。黄侃曾在北京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山西大学等任教授,后人称他与章太炎刘师培为“国学大师”, 称他与章太炎为“乾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

黄侃是现代训诂学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建立了科学且完备的训诂学理论体系,并进行了一系列训诂实践探索,使训诂学真正从经学中独立出来。相对于音韵学和文字学,他在训诂学领域取得的成就最高,他将传统语言学的研究以训诂为中心,把文字和音韵视为他研究训诂的工具,他主张以《说文解字-附音序笔画检字》和《广韵》为基础进行中国传统语文学的研究,注重系统性和条理性,强调在形、音、义三者的关系中研究语言文字学,将音韵贯穿于文字和训诂之中。他著述众多,其中重要的著作包括《音略》《说文略说》等数十种。 黄侃对古文字学的研究主要可以在《音略》《声韵略说》等论著中找到。他在上古声韵系统方面的贡献包括提出古声十九纽说、古韵二十八部说等。他综合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自己的古声韵系统,即古音学体系。他的成就使得清代古音研究工作得以完善,确立了他在古音学领域的领先地位。此外,作为他语言文字学研究的一部分,他还通过几十种表谱对古代汉语进行了详尽地分析。。

黄侃在传统语言学的文字、音韵和训诂等领域做出了较大贡献。他特别致力于《说文解字》的研究,毕生精力都集中在这一领域,他在大徐本《说文解字》上的注释和解释达到了约数十万字的数量级。黄侃拉开了《文心雕龙》研究的现代序幕,自1919年离开北京大学后,黄侃将《文心雕龙》的课程带至国立武昌高师、武昌私立武昌中华大学等高校,为之后武汉大学文心雕龙研究奠基。此外,黄侃对有志学术的青年才俊多所提携,培养了傅斯年、范文澜金毓黻等有杰出成就的学生。

人格影响

黄侃不仅在学问上育人,他的人格也影响了后世的学者文人。他尊师重道,殷勤传教。在黄侃逝世后,其门人弟子莫不感念师恩,谨记师训,将黄侃的人格学风发扬光大,形成了著名的“章黄学派”。另外黄侃一生不慕权贵,史学家胡小石曾言黄侃“治学的取径,不为富贵所动,不因环境改变,确乎其不可拔”,并达到了 “ 遁世无闷” 的境界。现代学者李靖认为,黄侃这种不因饥寒而改变气节的精神,不为名利而乱真诬善的态度,值得所有后世所有学者文人传承与发扬。

重要争议

任职争议

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教授赵灿鹏《黄侃年谱缺失的一页》认为,黄侃曾在暨南大学担任过教授。但是武汉大学四库学研究所的司马朝军在《〈黄侃年谱缺失的一页〉质疑》一书中发表质疑,认为黄侃根本没有出任过暨南大学教授。

感情争议

黄侃一生经历九次恋情,饱受争议,《黄侃真性情》的作者愚夫认为,黄侃的好色也是真性情,但是近代著名学者汤国梨认为黄侃是有文无行,为人所不齿,无耻之尤的衣冠禽兽。

人物评价

国学大师章太炎曾评价黄侃:“常言学问进展,如日行千里,今汝是一日万里也。”

武汉大学原校长陶德麟是这么评价黄侃的:“黄先生学问渊博,淹贯古今,涉猎甚广,在经学历史学、哲学、文学等领域均有很深造诣,尤精于文字、声韵、训诂之学。”

现代学者程翔章曾评价黄侃:“黄侃先生的学问广博、精深,功力深厚、扎实;且文思敏捷,感情丰富,才华出众。故其词作不仅格律严谨,音韵谐调,语言隽永,极富文彩;而且形象鲜明、生动,文笔自然流畅,用典贴切,恰到好处,耐人咀嚼,韵味无穷。”

原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潘重规在《黄季刚先生遗书影印记》中评价黄侃将一生的爱国之情寄托于学术和文辞之中。

学者孙郁曾在《民国名人丛书黄侃》中评价道:“才气过人而桀骜不驯的青年”

吕振羽黄侃一起在北京大学任职的周作人也说:"他的国学是数一数二的,可是他的脾气乖僻,和他的学问成正比,说起有关他的有些事情来,着实令人不能恭维。"

近代著名学者汤国梨在《太炎先生轶事简述》评价黄侃:“有文无行,为人所不齿,无耻之尤的衣冠禽兽。”

新文化运动发起人胡适曾在《申报》发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七——章炳麟》一文,其中胡适对黄侃的描述是:“有一个黄侃学得他的一点形式,但没有他那‘先豫之以学’的内容,故终究只成了一种假古董。”

后世纪念

纪念活动

1995年9月10日,为纪念黄侃诞生110周年、逝世60周年,由武汉大学主办的多所高校联合蕲春县政府发起的95黄侃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

2016年,武汉大学文学院举办了两场学术研讨会,分别纪念国学大师黄侃诞辰130周年,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斗士闻一多殉难70周年。

故居

黄侃的故居坐落在湖北省蕲春县青石镇大樟树村,位于笔架山前台的仰山堂湾西南。这个村庄因一棵百年大樟树而得名。

墓址

黄侃墓前面是由砖砌成的四层墙围,墓地朝东北朝向西南,呈鼻型封土。墓碑中央是一个高1.5米的白麻石墓碑,呈长方形,高度为1.4米,宽度为0.5米,厚度为0.35米,上面刻有用小篆阴刻的“蕲春黄君墓”五个大字。1992年12月,该墓地被湖北省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轶事典故

名士脾气

黄侃曾在北京大学、北女师大、武昌高师、中央大学等多所学校担任教授。在北大任教期间,他有一个有趣的习惯:在课堂上讲到关键内容时,会突然停下来,制造一些悬念,然后说:“在这里有一项重要的信息,但仅凭北大提供的薪酬,是无法分享的。如果想听我继续讲下去,就得另外请我吃顿饭。”有一次,上课铃声响起,学生们都在教室里等待着老师上课。然而,黄侃却静坐在教员休息室,一动不动,似乎毫无意愿前往教室。学生们在教室里等了一段时间,但老师仍然没有出现,于是他们赶紧报告给教务处。教务处的工作人员了解到黄侃有些古怪的个性,便急忙前去请他上课,谦卑地说:“教授,上课时间已到,应该开始上课了。”然而,黄侃抬头仰望着天空,冷静地回应道:“是的,时间到了,但薪酬还未到账。”原来,学校没有及时支付他的薪水,这是他表达不满的方式。于是,教务处迅速代他领取了薪水,然后黄侃才走进教室开始上课。

拜师章太炎

1906年5月,章太炎抵达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并被任命为《民报》的总编辑。那时,东京有超过一万名中国留学生,纷纷聚集在章太炎的门下,寻求学业指导。黄侃也随着这群留学生前来求学。刚一踏入章太炎的门前,他注意到壁上悬挂着一幅大字,上书:“我若仲尼长东鲁,大禹出西羌,独步天下,谁与为偶。”这是引用东汉戴良的名言。黄侃看到这句话后,觉得章太炎的自信有些过分,很难接近他。

1907年秋天,章太炎听说黄侃即将返回国内探亲,他告诉黄侃:“在追求知识时,找到一个好老师至关重要。当你回国后,要为找到一个懂得教导你的老师而努力。回到国内后,能够指导你的老师并不多,杨惺吾(守敬)治理地理非常精通,但也许并不希望教导你。此外,瑞安的孙仲容(诒让)先生还在,你可以去拜访他。”黄侃没有立即答应。章太炎继续说:“如果你不立即返回国内,但仍想寻找一位老师,那么我也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黄侃突然站起来,当天就前去拜访章太炎,并称自己为弟子。他随后和苏曼殊一起搬到了章太炎位于小川町的住所,每日跟随章太炎学习音韵和说文,同时积极为《民报》撰写文章。章太炎也因为黄侃的聪慧和领悟力异于常人而感叹不已,曾说:“常言道学问如日行千里,但你的进展犹如一日万里!”

文人长谈

据《广和居到同和居》一文中记载道,1934年黄侃和章太炎两位同来北京聚餐,就去了同和居,因为章太炎讲的是一口绍兴话,很多人都听不懂,就由黄侃在纸上写了下来,直到太阳快落山了,大家才散去。并且黄侃一顿饭能从中午吃到晚上,晚上吃到半夜,饭很少吃,但大多都是谈,陆颖明作为黄侃的学生曾经感叹道,有次陪同黄侃去游玩名胜古迹,晚上一顿饭也是吃到半夜,陆颖明以为黄侃回去应该倒头就睡了,但是他早上起来发现黄侃已经起床并且批阅好了卷书。

“钉鞋”教授

黄侃穿着雨天穿的"钉鞋",用报纸包裹着,走出校门。一名新来的校卫看到他,觉得他看起来土气,腋下还携带着一包东西,于是上前盘问并要求检查纸包。黄侃放下纸包,摆了摆袖子,然后径直离开了。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一直没有去上课。系主任注意到黄侃连续几天都没有上课,以为他可能生病了,于是亲自上门拜访。但当系主任和黄侃见面后,黄侃仍然保持沉默。系主任感到困惑,回来后立刻向校长汇报。校长亲自前来,反复询问,黄侃才开口说道:“学校之所以被尊重在于对待教师应该有尊重。贵校甚至对教师的一双钉鞋都要进行检查,这等于是在搜查我们的身体,这种做法不合体统。我们能够容忍一些事情,但也有容忍的极限。”校长深感抱歉,并多次道歉,后来还请来众多知名人士前来劝解,但都未能改变黄侃的决定,黄侃愤然离开中央大学。

对客挥毫

训诂学家陆宗达曾经回忆道,有一次有人请黄侃代写一篇碑文,事先约好了五天来取,而他四天都没动笔,等到了第五天,取文稿的人来了他才一边研墨一边打格子,等格子打好,黄侃提笔一挥,连上下款带正文,刚好最后一格,一字不差,又有一次,中国大学哲学系教授陈映送来一幅扇画,请黄侃提字,黄侃一气呵成了五言律诗,又是刚好写到了扇面的最后止笔。

五十不著书

黄侃有一句经典名言:五十之前不著书。这句话半个世纪后还在武汉大学校园内广为流传,成为他治学严谨的证明。黄侃生前,章太炎曾多次劝他著书立说,但黄终不为所动,1935年10月6日,黄侃由于饮酒过度逝世,终年49岁。

平生三怕

民国作家刘禺生曾记载,黄侃生平有三怕,怕兵、怕狗、怕雷,并且有事为例,怕兵:在1920年代,当黄侃在武昌区的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时,有一次哨兵在大街上巡逻,吓到他不敢出门,结果一个星期都没有去上课。晚年在南京市,有一次听说日本军舰可能会来下关,黄侃感到非常惊慌,举家出走,将一堆书稿和杂物托付给一个学生看管,最终被学生带着财物离开。事后,黄侃说,宁可失去财物,也不敢面对军队。

怕狗:在武昌的某一次,有朋友请他吃饭,黄侃乘坐车到了朋友家门口,但看到一条狗朝着他狂吠,他急忙命令车夫掉头返回。朋友听后,牵着狗来找他,并约定将狗栓在大门外,才让黄侃安心与朋友赴宴。

怕雷:同样是在一次宴会上,黄季刚与几位朋友正在讨论音韵问题,正在敲击桌子与其他人争辩,突然传来一声巨大的雷声,房屋剧烈晃动,大家四处张望,却找不到黄侃的身影。原来,他早已蜷缩在桌子底下。大家开始取笑他,刚才还在争辩中,如今怎么又屈服了,黄侃摇摇头说,迅雷烈风,这是大自然的预兆。就在说话的同时,又传来一声巨响,黄侃再次蜷缩在桌下不敢动弹。

艺术形象

影视形象

民间形象

黄侃在《文化怪杰》一书中的封面形象。

参考资料

“名士”黄侃开的国学书单 你读了多少.凤凰国学.2023-09-21

蕲春黄侃故居考察记-中华读书报.光明网.2023-09-15

历任领导.武汉大学.2024-01-05

黄侃国学讲义录.豆瓣读书.2024-01-05

黄侃国学文集.豆瓣读书.2024-01-05

新华网.新闻传播与辛亥革命爆发--兼说辛亥前后蕲春籍报人.2023-09-21

大举办研讨会纪念黄侃与闻一多.武汉大学新闻网.2023-09-21

黄侃的特立独行--党史频道-人民网.人民网.2023-09-15

觉醒年代.豆瓣电影.2023-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