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山汉墓
龟山汉墓位于中国江苏省徐州市九里经济开发区境内的龟山的西麓,为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的夫妻合葬墓。该墓葬于1981年2月因当地群众开山采石首次发现。随后,南京博物院和徐州市文化局在1981年11月和1992年11月先后对北墓道和整个墓葬进行了发掘和清理工作。
龟山汉墓是一对并列相通的夫妻合葬墓,由南墓和北墓组成。南墓是楚襄王刘注的墓,北墓是他的夫人的墓。这两座墓葬均采用了横穴崖洞式的结构,墓口位于龟山西麓,呈喇叭形状。墓葬包括南北两条墓道,墓室是人工开凿而成的。每条通道长56米,高1.78米,宽1.06米,其开凿的最大偏差仅为5毫米,精度较高。每条通道由26块重达67吨的塞石分为上下两层堵塞。墓室15间室室相通,总面积达700余平方米。
自1981年江苏徐州龟山汉墓被发现后,学者在对其进行考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精度谜团、影子谜团、乳钉谜团、墓穴谜团四大谜团,龟山汉墓的这些不解之谜尚未得出一个权威的论断。
名称由来
龟山汉墓位于中国江苏省徐州市九里经济开发区境内的龟山的西麓,为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的夫妻合葬墓,因此被称为龟山汉墓。
考古挖掘
1981年2月,当地群众进行开山采石时首次发现龟山汉墓。同年11月和1992年11月,南京博物院与徐州市文化局先后对墓道和整个墓葬进行了发掘和清理工作。在1985年的文物普查工作中,征集了从该墓出土的龟纽银印,在印纹印刻小篆体“刘注”二字,表明龟纽银印为楚王刘注私印,从而确认了龟山汉墓的墓主人为楚王刘注。
地理环境
龟山汉墓位于徐州市西北约7公里的九里区拾屯镇。龟山是一座海拔73.5米的石灰岩山丘,形状呈圆状起伏,被称为“龟山”因其形状像一只卧龟。龟山的东南方是小孤山,西南方是大孤山,南面与九里山脉相连。龟山实际上是九里山的一部分,其西侧平坦如纸,一览无余。龟山汉墓内有楚王刘注和王后的陵墓,陵墓坐东朝西,建在西山脚下。
陵墓布局
龟山汉墓整个墓葬依山为陵,全部由人工开凿而成,南为楚襄王刘注墓,北为其夫人墓,两墓均为横穴崖洞式。墓葬东西长83米,南北最宽处达33米,总面积为700余平方米。共有15间大小不一、功能齐全、主次分明的墓室。甬道长56米,延中轴线开凿最大误差仅为5毫米,精度达万分之一。两条甬道相距19米,夹角为20秒,误差仅为1/16000,也就是说如果将汉墓南北两条甬道向西无限延伸的话,交点将处在1000公里以外的西安附近。整个排水系统由高到低,由东至西,经专家测量,墓室比甬道口高出527毫米,整个地势呈10/1000的自然坡度倾斜,利于墓室内积水通过水槽排出,注入地下岩石裂隙,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
龟山楚王和王后陵基共有15个基室,其中有多个基室的面积超过40平方米,而最大的一个基室面积为64.33平方米。除了北甬道旁和南甬道旁各有一个耳室,以及两侧的室外,其余的基室都是在甬道的后方凿穿而成。这十一个基室连在一起,南边是楚王的墓室,北边是楚王后的墓室,它们之间有相通的过道。基室的顶部造型不同,大多数是拱形顶和两面坡顶,耳室则是平顶,个别基室则拥有双拱形顶。
主要基室中都有方形的擎天柱,这些柱子是由山石凿成的,最大的柱子边长接近1米。与甬道一样,室内也开凿有宽度和深度均为10厘米的排水沟。在第14个基室内还有一个集水井,根据各个基室地面的高差,形成了完整的排水系统,将水流向前和向中集中在甬道内的排水沟中,然后流出基墓之外。此外,楚王后的第2个基室的东西两侧各有一个长方形的。这两个龛的形状相似,高度为1.75米,宽度为1.05米,深度为0.25米,相对称,距离南侧墙壁0.80米。另外,在距离西北方向1米的地方,还有一个方形的小壁龛,长、宽、深度分别为0.20米,下沿距离地面0.10米。
墓室介绍
出土文物
刘注银印
刘注银印见印高1.7厘米,边长2.1厘米,出于龟山楚王墓第六室。该印方台龟钮,龟首自若,四足站立,背甲阴刻龟斑纹,龟的鼻眼凸显,四肢与印台处有孔可系缨绳,印纹阴刻小篆体“刘注”二字,此为楚王刘注私印。
歌舞陶俑
龟山汉墓出土了大量的歌舞俑,陶俑皆为女性。她们右手上举,左手下垂,双袖随舞姿摆动,翩翩起舞,十分优美。这批歌舞俑再现了东汉时期歌舞表演的盛大场面,并直观模拟了乐人的当时的舞姿。
说唱俑
龟山汉墓出土了一件说唱俑,其为红陶制成,陶俑造型生动活泼,单膝跪地,右手高举过头顶,左手放在身后。此说唱俑以写实主义的手法刻画出一位正在进行说唱表演的艺人形象,象征着东汉时期塑造艺术的成就。
开发与保护
1992年,徐州市人民政府、铜山区人民政府决定实施龟面汉露保护工程,市、县、乡共出资30余万元,对龟山汉墓的墓室室进行了清理,在两座墓室口处建立一座序厅,并成立龟山汉墓陈列馆著名书法家沈鹏题写馆名,由铜山县拾屯乡人民政府负责管理。2005年11月,对龟山汉墓序厅进行改扩建工程,2006年建成。扩建后的序厅为仿古式现代建筑,总面积1109平方米,上下二层,上层设有文物展厅、导游服务处;下层设有多媒体放映厅、接待室等。该建筑物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面汉墓的真实性。
2013年,龟山景区进行经改造升级。龟山景区西起襄王路,东至平山路,南起九里山西路,北至北三环路,占地约120公顷。主要包括龟山汉墓景区、龟山小镇、龟山民间博物馆区和龟山文化产业园四个项目。其中,龟山汉墓景区项目占地22公顷,主要包括龟山汉墓、圣旨博物馆、点石园、珍珠湖、绿化改造提升等内容。
相关研究
龟山汉墓较为壮观,但留下九处不解之谜,主要有四大谜团。
精度谜团
龟山汉墓是一座古代墓葬,由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墓道和甬道均为露天开凿,甬道内部有光滑平整的石壁和水槽,构成了排水系统。汉墓的两条甬道,南甬道长为55.665米,北甬道长为55.784米;南北两甬道长度差仅为11.90厘米。两条甬道平行度的误差更是微乎其微,若将两甬道北壁东西端点看作一条直线,则南北两甬道北壁平行度差仅为5″,其平行度的误差之小,大约需要一直延伸到西安才能使两道相交。同时墓室内有多间精雕细琢的房间,墙壁上有方形石柱,顶部采用菱形结构,雕刻着精细的线条。按当时的技术水平,这座墓葬的建造方法和精确度至今仍然是个谜团。
影子谜团
在第六墓室,其北壁最西面的墙上,显示着一个真人般大小的阴影,酷似一位老者,身着华服,峨冠博带,面东而立,正欲趋步而西,作揖手迎客之状。这一现象显现在楚王刘注墓中,人们就把这一现象称为“楚王迎宾”。据说这个影子是基室开放后才形成的。
乳钉谜团
龟山汉墓中刘注夫人的墓室与楚王的墓室相比,刘注夫人的墓室更小,但装饰更丰富。墓室中的柱子采用了柔和的曲线,突出了女性的柔美。刘夫人墓室的前厅和棺室及石柱上分别留有乳头状石包共22个,分布走向呈不规则排列,从现场的情况来看,它们不是工艺性的装饰,也不是工程施工的点。有人认为它们代表上天星宿的分布,但由于墓室中有木结构房屋的阻挡,这种解释不太可信。还有人认为乳钉可能是墓葬工程施工中的技术关节点,但也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这一点。对于这些乳钉的存在和意义仍然存在很多疑问。
墓穴谜团
龟山汉墓是一座崖洞墓,总面积达到700多平方米,容积达2600多立方米。根据专家的勘察,刘注墓的棺室的室顶正对着龟山的最高处,御用府库中的大石柱位于南北甬道的中轴线上。这引发了人们的疑问,龟山汉墓的工程人员是否利用了特殊的勘探技术来了解龟山的山体结构。对于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答案。
塞石研究
龟山汉墓的塞石研究表明,南甬道由26块长方形大石块,分上下两层,每层13块,用于填充甬道以防止盗墓。这些巨石每块重达七吨,很难移动。然而,研究人员发现,甬道内的上下两层塞石接缝非常严密,连一枚五分硬币都无法塞进去。这些塞石与龟山的石质相同,都是石灰石。虽然还有其他墓葬的塞石是就地取材的例子,但目前无法确定龟山墓的塞石是否也来自本地。
1992年9月,铜山县文化局在清理南墓道及甬道时,发现了一则刻铭。这则刻铭位于南基甬道口部,刻于甬道上列第一块塞石的最前端,塞石的宽、高均近一米,文字全部位于上半部分。全石共 48 字,分为两部分,两部分间以大片空白间隔。前一部分“第百上石”四字,为塞石编号,与甬道中其它塞石上的刻铭内容略同;后一部分 44 字,分 9 行,每行 37 字不等。塞石上的古文意思是这墓是某一诸侯的墓,墓主保证里面没有什么金银财宝,所以你们也不要去盗墓了。刻字较为粗糙,非汉墓中常见的石刻。
壶门研究
龟山汉墓的壶门研究表明,这座合葬墓只有一个过道,被称为壶门。壶门的特点是东壁平直,而西壁呈曲尺形,从北面逐渐向南面缩小。考古专家认为,这种不规则的门可能暗示了使用者的性别变化,因为壶门连接着两位主人的墓室。
但一些专家对壶门的构造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这是一个“误凿”的门,因为壶门的另一侧是整个墓室中最精美的门饰。他们认为,壶门是特意为夫人预留的通道口,北口的宽度可能是由于在凿建夫人墓室时发生了误凿,后来才进行了纠正,形成了曲尺形的壶门。但并未得到证实。
参考资料
龟山汉墓.江苏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2023-09-22
汉墓棺室墙上影子是谁?千年谜团即将破解(图).中国新闻网.2023-09-23
在徐州吃美食、感受汉文化的魅力!.新浪网.2023-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