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促性素
绒促性素(英文名:Chorionic Gonadotrophin;别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尿促卵泡素)。可以用于青春期前隐睾症的诊断和治疗;垂体功能低下所致的男性不育症,可与尿促性素合用;垂体促性腺激素不足所致的女性无排卵性不孕症,常在氯米芬治疗无效后,联合应用本品与尿促性素合用以促进排卵;用于体外受精以获取多个卵母细胞,需与尿促性素联合应用;女性黄体功能不全的治疗;异常子宫出血、妊娠早期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
其不良反应包括:用于促排卵时,较多见诱发卵巢囊肿或轻到中度的卵巢肿大,少见严重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等;用于隐睾症时,偶见男性性早熟等;其他,较少见乳房肿大、头痛、易激动、精神抑郁、易疲劳;偶见注射局部疼痛、过敏性皮疹等症状。此外,儿童应慎用;孕妇应禁用;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应停止哺乳;老人用药应考虑潜在诱发与雄激素有关的肿痛的可能性,并由于生理机能低下而减量。
绒促性素的主要剂型为注射剂,被列为医保甲类。
医学用途
适应证
用法用量
成人
儿童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绒促性素:(1)500单位/瓶;(2)1000单位/瓶;(3)2000单位/瓶;(4)3000单位/瓶;(5)5000单位/瓶。
药理机制
绒促性素为促性腺激素药,对女性能促进和维持黄体功能使黄体合成孕激素。与含有促卵泡刺激素(FSH)成分的尿促性素合用,可促进卵泡生成和成熟,并可模拟生理性的促黄体生成素(LH)的高峰而促排卵。对男性能使垂体功能不足者的睾丸产生雄激素,促使睾丸下降和男性第二性征的发育。
药代动力学
绒促性素肌内注射后6h可达血药峰值,而皮下注射后达峰时间较长为16~20h。主要分布在性腺。下卷肌内注射的消除呈双相形式,半衰期分别为11和23小时,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约为12小时,120小时后降至稳定的低浓度,给药32~36小时内发生排卵。24小时内10%~12%的原形经肾随尿排出。
风险与禁忌
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
特殊人群用药
禁忌
注意事项
给药说明
风险提示
美国FDA妊娠期用药安全等级为X。X级是指动物或人的研究中已证实可使胎儿异常或基于人类的经验知其对胎儿有危险对人或对两者均有害而且该药物对孕妇的应用其危险明显地大于任何有益之处,故该药禁用于已妊娠或将妊娠的妇女。
历史
1919年日本医生广濑(Hirose)发现人胎盘与黄体酮之间存在激素联系,并将其命名为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使用情况
1973年3月5日,绒促性素首次被美国FDA批准上市。
2001年4月3日,宁波人健药业有限公司的原料药绒促性素在国内首个获批上市。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的数据,全球绒促性素市场规模在未来几年内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数十亿美元。亚洲地区是全球绒促性素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其中中国、日本和韩国是最大的市场。同时,欧洲和北美地区也有不断增长的趋势,特别是对于天然有机的绒促性素产品更受欢迎。
在兽医临床上,绒促性素可用于诱导母畜排卵、同期发情,以及治疗牛的卵巢囊肿、马和犬的隐睾症等。
化学信息
绒促性素(Chorionic Gonadotrophin),分子式为C1105H1770N318O336S26,分子量为25719.70,为白色至黄白色无定形粉末,可溶于水。绒促性素可从胎盘中提取,也可以从妊娠期妇女尿中获得,效价大于或等于2500U/mg。
参考资料
绒促性素.国家医疗保障局.2023-10-10
注射用绒促性素-非处方药化学药品目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10-13
美国紫皮书.药智数据.2023-10-12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GMP认证公告(第43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10-12
绒促性素市场分析: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数十亿美元.东方财富网.2023-11-04
注射用绒促性素.兽药网.202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