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李倍雷

李倍雷

李倍雷本名李蓓蕾,重庆人,中国共产党党员。艺术学博士,当代学者、油画家、艺术史论家、艺术评论家。

人物简介

李倍雷(本名李蓓蕾),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重庆人,中共党员。中国艺术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传略入编《世界名人录》、《世界美术家传》。兼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教授、艺术学硕士生导师;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兼艺术委员会顾问。中国艺术学学会筹委会发起人之一。1994年至2002年执教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雕塑系,副教授;2003年任大连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提出了“比较艺术学”学科的建构,并致力于比较艺术学的研究工作和构建工作,从事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与研究。

生平经历

16岁参军,1983年9月考入西南师范大学美术系(现西南大学美术学院),1987年7月毕业,获美术学学士,同年分配长沙铁道学院工作。1991年9月考入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1994年7月毕业,获美术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油画系、雕塑系。硕士研究方向为油画技法创作,导师著名油画家谌北新王国伟武永年,毕业油画作品15幅,硕士论文:《油画创作的自由与限度》,连载《西北美术》。2001年考入东南大学艺术学系,2004年9月毕业,获艺术学博士学位。博士研究方向为艺术原理与艺术史,博士生导师为中国艺术学主要创始人、著名艺术学家、民艺学家、原国务院艺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张道一先生,博士论文:《中国山水画与欧洲风景画比较》(荣宝斋出版社出版)。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油画艺术创作、艺术原理研究、中外美术史研究、中西美术比较研究、艺术批评,以及文学、诗歌、古典文论、艺术美学、艺术人类学、艺术考古学、艺术语文学、中国艺术文化史等研究。出版专著《中国美术史》(安徽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山水画与欧洲风景画比较研究》(荣宝斋出版社2006年版)、《现代与后现代艺术反思》(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专著《国宝春秋·书画篇》》(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专著《中国当代艺术研究》》(光明日报出版出版社2011年版);专著《中西比较美术学》(江西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出版专著《国宝春秋·书画卷》(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专著《西方美术史》(重庆大学出版社)、参与撰写《大学艺术》、副主编并参与撰写《艺术学》。

李倍雷教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课题《比较艺术学体系研究》;主持国家教育部课题《基于艺术学理论的中国艺术史学研究方法》、《中西比较美术学》、《艺术化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3项;主持和完成省市级《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图像、文献与史境:中国美术史研究方法》等课题6项,油画作品、论文等获奖10余次。专著《现代与后现代艺术的反思》获得第三届辽宁省政府奖三等奖;举办“大象无形”李倍雷个人油画艺术展(大连市)。专著《中西比较美术学》获教育部第六届人文社科奖三等奖;论文《中国当代艺术图像所指》获江苏省第二届文艺评论奖一等奖;论文《构建中国艺术理论学术话语》获江苏省第八届社科联哲学社会科学奖一等奖。专著《中西比较美术学》获江苏省第八届高校哲学社科奖二等奖

艺术观点

李倍雷认为艺术创作是一种心情,更是一种心境。作品中的物象随心情心境而生,生发出的意象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是一种通过物象而传达出的存在方式。艺术对我不是目的,只是一种“存在”方式之手段。“志于道,具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通过“艺”,“游”出的是人与人的某种和谐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游”手段也。艺术的“成教化”,这是“游”的一种儒家方式。而心与物游是对艺术本体观照的“游”。那么,真正具有哲学本体的内在生命的审美体验方式的“游”,是庄子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游”乃“坐忘”乃“澄怀味象”。“澄怀味象,卧以游之”是审美方式,仍是生命“存在”之形态。因之,心与物的关系就格外受到关照,而绘画艺术中画面的“物体”或曰是“什么”,在此就并不显得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绘画语言通过物象所生发的具有生命的意象群,体现生命的“存在”与“生存”方式,凸现的是人与自然宇宙的亲切交流,与“物”的对话。吾语便是物语,物语亦是吾语。若有“心与物游”的好心境,何以不“游”呢?这便形成了李倍雷有关“物语”的系列作品。

成就贡献

李倍雷还从事艺术原理研究、中外美术史研究、中西美术比较研究、艺术批评的研究。在全国核心期刊《美术》、《美术研究》、《荣宝斋》、《美术与设计》、《艺术百家》、《典藏·古美术》(台湾省)《西北美术》、《雕塑》、《美学与艺术学研究》、《东南大学学报》、《中国教育学刊》等共发表学术论文、译文共100余篇,被CSSCI、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朵云等检索、转载;发表和参展美术作品100幅;出版专著《中国美术史》(安徽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山水画与欧洲风景画比较研究》(荣宝斋出版社2006年版)、《现代与后现代艺术反思》(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西方美术史》(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主编《中国美术学博士文丛》专著4部(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获中国美术图书奖“金牛奖”铜奖);副主编《艺术学》(高等教育版社2009年版);出版《21世纪中国优秀艺术家·李倍雷作品集》(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一册;参写《海外藏中国雕塑》上、中、下三卷(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获中国美术图书奖“金牛奖”特等奖);出版专著《国宝春秋·书画卷》(江西美术出版社)等。

李倍雷提出了构建“比较美术学”的学科和体系。李倍雷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课题《比较艺术学体系研究》;主持国家教育部课题《基于艺术学理论的中国艺术史学研究方法》、《中西比较美术学》、《艺术化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3项;为比较艺术学学科的构建在我国首次作出了又意义的探索与积极学科建立。此外李倍雷还主持和完成省课题5项,大连市(副省级)等课题3项。油画作品、学术论文等获奖10余次。专著《中国山水画与欧洲风景画比较》获得第二届辽宁省政府奖三等奖;主编中国当代美术学博士文丛专著获“中国第十七届图书金牛奖美术优秀图书奖铜奖”。参与编写《海外藏中国古代雕塑》获“中国第十五届图书金牛奖美术优秀图书奖特别奖”。论文《中国当代艺术符号的所指》获江苏省第二届文艺评论奖一等奖;论文《构建中国艺术学理论学术话语》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六届优秀论文奖一等奖;专著《中西比较美术学》获江苏省高校文人社科哲学奖二等奖;专著《中西比较美术学》获教育部第六届人文社科奖三等奖

主要科研成果

专著:

《比较艺术学》

中国山水画与欧洲风景画比较研究

现代与后现代艺术的反思

《国宝春秋·书画篇》

西方美术史

《中西比较美术学》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艺术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海外藏中国古代雕塑》3卷本(合著)

教材:

中国美术史》(合著)

《艺术学》(副主编)

《立体构成》(主编)

《景观设计基础》(主编)

《POP广告设计》(主编)

《大学艺术》(参与)

主编:

《中国当代美术学博士文丛》专著4部

作品:

《21世纪优秀艺术家油画作品集·李倍雷卷》

参加“中原地区四季”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铜奖。

参加“中国百人油画家海峡两岸大展”

参加“第二届全国水粉水彩展”

参加“第二届全国油画景物展”

参加“中国美术大记事三周年暨中国美术家文献展作品邀请展”

论文:

在《美术》、《美术研究》、《民族艺术》、《美术与设计》、《东南大学学报》、《艺术百家》、《设计艺术》、《艺术探索》、《美苑》、《文化杂志》(澳门)、《典藏·古美术》(台湾)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朵云》等全文转载。

主要课题类

1、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艺术学体系研究”课题(09AB011)。

2、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艺术学理论的中国艺术史学方法研究”(13YJA760022)

2、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中西比较美术学”课题(07JA760009)。

3、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基金“艺术化的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0JDNJD027)。

4、主持并完成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图像、文献与史境:中国美术史研究方法”(w2010056)。

5、主持并完成辽宁省社科基金“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L08DWW018)。

6、主持并完成辽宁省社会科学联《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审美教育研究》课题(2008lslktwx-02)。

7、主持并完成辽宁省社科联《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与动慢人才的培养——以辽宁高校为例》课题(007LSLKYTWX-06)。

8、主持并完成辽宁省社科联2006年度《当代审美观念的变化对辽宁省美术的影响》(2006LNSKLKTTYK-24-03)课题。

著作、论文获奖情况:

1、著作《中国山水画与欧洲风景画比较研究辽宁省2005-2006年度哲学会社科学成果奖(第二届政府奖)3等奖(lnskj-(2005-2006)-3-123-1)。

2、著作《现代与后现代艺术的反思》辽宁省2007-2008年度哲学会社科学成果奖(第三届政府奖)3等奖(lnskj-(2007-2008)-3-118-1)。

3、论文《现实主义:民众意识的自觉》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共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厅颁发优秀奖

4、主编丛书《中国美术学博士文丛》(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十七届国家图书美术类图书金牛奖铜奖。

5、论文《中国当代艺术符号的所指》获江苏省第二届文艺评论奖一等奖

6、论文《构建中国艺术学理论学术话语》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六届优秀论文奖一等奖;

7、专著《中西比较美术学》获江苏省高校文人社科哲学奖二等奖

8、专著《中西比较美术学》获教育部第六届人文社科奖三等奖

学术活动

1、参加第一届“中国金陵百家国画展·高层论坛”(南京·2005年)

2、参加第二届“中国金陵百家油画展·高层论坛”(南京·2006年)

3、参加第三届“中国金陵百家国画展·高层论坛”(南京·2007年)

5、参加第四届“中国金陵百家油画展·高层论坛”(南京·2008年)

6、参加第三届“全国艺术学年会”(南京·2007年)

7、参加第四届“全国艺术学年会”(济南·2008年)

8、参加第五届“全国艺术学年会”(太原·2009年)

9、参加澳门“像应神全——中原地区明清人物画国际学术探讨会”(澳门·2008年)

10、参加“中国美术大记事三周年暨中国美术家文献展作品邀请展”论坛(北京·2008年)

11、参加“第七届中华美学学·新中国美学建设回顾会议”(沈阳·2009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