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刘屈氂

刘屈氂

刘屈氂[máo](?―公元前90年),又作刘屈牦,沛县(今属江苏)人,西汉宗室,汉景帝之孙、刘胜刘胜之子。官至丞相,封澎侯。

刘屈氂的早年经历史书记载不详,汉刘彻征和年间任涿郡太守,公孙贺被罢免后,刘屈氂代替公孙贺成为左丞相,被封为澎侯。征和二年(前91年),巫蛊事起,刘据[lì tài zǐ]刘据被江充所诬陷,杀死江充,带兵冲入丞相府,刘屈氂仓皇逃走。在汉武帝的命令下,他率军在长安内与太子大战,死伤数万人。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刘屈氂与李广利李广利暗中勾结,共同谋划立刘髆刘髆[liú bó]为太子。内者令郭穣[ráng]告发刘屈氂的妻子在祭祀中多次诅咒汉武帝,武帝下诏彻查,刘屈氂和李广利的阴谋彻底败露。刘屈氂被装在运食物的车上示众,最后押往长安东市腰斩

刘屈氂是武帝后期李氏政治集团的重要人物。他政治背景深厚,以宗室的身份晋升为丞相,抑制卫子夫刘据一派的外戚势力,最终因谋立刘贺被武帝所诛杀,代表着武帝对李氏政治集团的清算正式开始。

人物生平

入朝为官

刘屈氂是刘彻异母哥哥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他的早年经历史书记载不详。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春天,汉武帝认为丞相公孙贺利用权位肆意妄为,强占良田,收受贿赂中饱私囊,不能体察百姓士兵的疾苦,致使农民贫困、军队疲软,下诏罢免公孙贺,把丞相长史分为两府,任命涿郡太守刘屈氂为丞相,并等候有合适的人选再任命右丞相。刘屈氂封为澎候,封户二千二百户。

平定叛乱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秋天,江充诬陷戾太子刘据,称太子与巫蛊案有关。刘据杀死江充,带兵冲入丞相府。刘屈氂丢掉相印仓皇出逃。这时汉武帝正在甘泉宫避暑,丞相长史骑着驿站的快马飞奔至甘泉宫,将此事上奏武帝。武帝因为刘屈氂没有立刻发兵而大为恼火,下诏书命令刘屈氂效访周公诛杀管叔蔡叔度之事,包围叛军,捕杀叛乱者;把牛马当作盾牌,尽量避免与叛军直接交战导致士兵伤亡;坚守城门,以免叛乱者逃出长安城。

太子杀死江充后,向外宣称武帝在甘泉宫病重,自己发兵是因为怀疑京城有变,有奸臣想要作乱。此时,武帝从甘泉宫返回长安,停留在长安城西的建章宫遗址,下诏征发京兆尹、左冯、右扶风三辅靠近长安各县的军队,部署中二千石以下官吏带领,左丞相刘屈牦兼任将军。太子也派遣使者假传诏令,赦免长安城中关押的囚犯,征发看守武库的军队,任命少傅石德和门客张光等人分别统领;让长安城内的囚犯如侯持节征发长水和宣曲的胡骑,带着武器到长安城中集合。

侍郎莽通奉令出使长安城,追捕如侯,并告诉胡骑调兵的节有诈,不要相信如侯。然后莽通斩杀如侯,带领胡骑进入长安,并征用驶船士兵交给大鸿胪商丘成统率。当时汉朝调兵的符节是红色的,而太子持有红色符节,难以区分,因此后来皇帝的符节上还会加上染成黄色的牦牛尾以便区别。太子征召监北军使者任安调动北军兵,任安接受调虎符节后,紧闭北军军门,拒绝响应太子。太子领兵离开北军,带着几万长安百姓来到长乐宫西阙下面时,正好碰上了刘屈氂的军队。两方混战五天,死伤数万人,太子兵败,从长安城南的覆盎门逃出城外。

当晚由丞相司直田仁带领的军队负责把守城门,他认为太子与皇帝是父子关系,不愿意逼迫太急,太子得以逃出城外,田仁因此获罪。刘屈氂想要处死田仁,被御史大夫暴胜之阻止。暴胜之认为田仁身为朝廷两千石高官,处置他理应先奏请皇帝,不能擅自处死。刘屈氂听从了他的建议,释放了田仁。刘彻听说这件事后大怒,派人责问暴胜之为什么擅自阻止刘屈氂处死田仁。暴胜之十分惶恐,随后自杀了。北军使者任安由于接受了太子调兵的符节,和田仁都被判处腰斩

谋立太子

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李广利李广利率兵攻打匈奴,刘屈氂设宴为他饯行。到渭桥时,二人暗中谋划,准备立刘髆刘髆为太子。昌邑王是李广利的妹妹孝武皇后的儿子,而李广利的女儿是刘屈牦儿子的妻子,两人是儿女亲家的关系,所以两人都想立昌邑王为太子。

获罪被斩

巫蛊之祸”结束后,刘彻受到多方面压力,开始清查巫蛊事件,内者令郭穣告发刘屈髦[máo]的妻子因为刘屈氂多次受到皇帝的指责,指使巫师在祭祀土地神时诅咒武帝,刘屈氂还与李广利共同祷告,想立昌邑王为皇帝。有司将此事上奏,请求审讯。一番调查之后,刘屈氂与李广利谋立刘髆为太子的计划败露,办案官员认为刘屈氂的罪行已经称得上大逆不道,武帝下令将刘屈氂装在运食物的车上示众,往长安东市腰斩,刘屈氂的妻子在华阳街被斩首示众。李广利的妻子和儿女也被捕入狱,李广利听说后投降了匈奴,族人全部被处死。

历史评价

明末学者黄道周认为刘屈氂的经历与夏言相似,生于明君执政之时却无故被诛。刘屈氂被诛杀是刘彻过度疑心的结果。

明末思想家王夫之对刘屈氂总体持负面评价,认为武帝只是让刘屈氂寻找机会解散刘据的军队,而刘屈氂执意带兵与刘据战斗,将他逼入死地,以扶持刘髆为太子。刘屈氂的恶行并非一日累积起来的,任用他这样阴险的人能做丞相,是汉武帝过分亲近李夫人、李广利的后果,以至于发生“巫蛊之祸”,戾太子刘据丧命的惨案。刘屈氂后来被处死,正说明害人性的奸人是没有好下场的。

南宋理学家、史学家黄震:戾太子之变,使宰相得人,明太子之无他,察江充之倾危,抗章武帝,身任安危之托,犹庶几也,而使屈牦当之,悲夫。

演义小说作家、历史学家。蔡东藩:太子据死,刘屈牦及李广利一诛一叛,是正所以促武帝之悔心,使之力图晚盖。

人物争议

打压外戚

武帝与太子在治国理政中多有争端,早有另立太子的想法。刘彻任用刘屈氂为宰相,可能是为了打压卫子夫及太子势力,借刘屈氂之手废黜太子。

政治斗争

有学者认为,“巫蛊之祸”实际上是李氏政治集团向卫太后及太子刘据发起的政治事件。而刘屈氂以涿郡太守的身份出任丞相,很有可能出于李广利的推荐,二人之间既有政治联系,也有婚姻关系,同样属于“李氏政治集团”,因此刘屈氂在“巫蛊之祸”的缘起和发展中都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刘屈氂在太子闯入丞相府后仓皇逃走,是故意撇清自己与这次祸乱的关系,并把责任全部推给戾太子以激起武帝的反感。戾太子刘据在发动兵变后宣称朝中有奸臣作乱,“奸臣”很可能就指刘屈氂。太子逃出长安,而刘屈氂想要立刻斩杀田仁,可能是因为刘屈氂授意田仁放走太子,再杀之灭口。

被诛原因

对于刘屈氂被判处腰斩,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这是汉武帝晚年醒悟,悔及对太子刘据的过失,厌恶李广利、刘屈氂利用自己陷害太子,酿成无法挽回的政治灾难,因此把李氏政治集团一一诛灭,间接平反太子冤案;另一种认为汉武帝只是在舆论压力下被迫清查巫蛊案,把责任全部推给了李氏政治集团的刘屈氂、李广利等人,诛杀刘屈氂是武帝为推脱责任、平息舆论所做的妥协。

人物关系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刘屈氂.中国历代名人图像数据库.2023-11-08

..2023-11-08

..2023-11-08

..2023-11-08

电视剧《汉武帝》(1996)片尾3:字幕.优酷.2024-07-09

《汉武大帝》.豆瓣.202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