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
杜宇(生卒年不详),第四代在古蜀国建国的君主,号曰望帝。杜宇有多种头衔与身份,主要有“杜主”“杜主君”“蜀王”“望帝”和“蒲卑”等称呼。杜宇国存在时间约为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
杜宇是在蚕丛、柏灌、鱼之后,第四个在成都平原上定都立国的蜀王。蜀王杜宇助武王灭商,也因功被周封为四方望之一,杜宇遂号称“望帝”。杜宇在位期间教导民众务农,国力增长,慢慢扩张成为西南大国。晚年时,蜀国洪水为患,杜宇使其相鳖灵治水。鳖灵观察地形,测定水势,疏导宣泄,水患平定,蜀民得以安居。杜宇感谢鳖灵治水功劳,让帝位于鳖灵,后来杜宇退位隐居西山。
传说杜宇在他去世后化身为一只鹃鸟,每逢农历三月,鹃鸟会以它特有的叫声来催促古蜀人趁着农时进行播种。这个传说流传至今,成为了人们对杜宇的纪念和缅怀的方式。学者刘道军评价杜宇,西周至春秋时期,无论是中原的中原地区还是西南的蜀地,都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也是国家和社会制度的巩固与完善时期,杜宇无论文治武功还是教化之德,在古蜀国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为了纪念杜宇,直至如今在巴蜀的不少农村地区依然有“杜主庙”,并且保存有春耕之前拜祭杜宇的风俗。
人物生平
建立国家
杜宇是古蜀国(今四川省一带)的第四代开国君主。《蜀王本纪》记载,古蜀王三代分别为蚕丛、柏濩和鱼凫,此三代古蜀王各自统领蜀地数百年。在杜宇之前,统治古蜀的是鱼凫一族,鱼凫有一天前往湔山打猎,但却在那里突然“仙去”,他的子民也都随他而去。《太平御览》中《蜀王本纪》记载,有一位叫杜宇的男子突然出现在古蜀国,他自立为蜀王。与此同时,朱提城中出现了一位名叫”利”的女子,她从江源的井中冒出来,二人结为夫妻。《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了一个名叫杜宇的人,他致力于教导人民务农,被尊称为杜主。当时,朱提地区有一位姓梁的女子名叫利,她来自江源,杜宇对她产生了好感,并迎娶她为妃。杜宇建国后,除将国都定在郫外,还把瞿上定为别都,以便更好地管理其他地区。有七个国家都称杜宇为王,而杜宇自称为帝,取名望帝,后来改名为蒲卑。
治理政务
杜宇统治期间,领导族人搬迁到汶山下,由山区迁居到平原,教导民众务农,由渔猎发展到农业。以往的蚕丛、柏灌氏等建立的政权结束后,他们的人民也跟随国王而去,因此使得蜀地的人口稀少。经过杜宇的治理,成都平原及周边地区的一些部族如“蚕丛氏、柏灌氏、鱼凫氏”等逐渐与杜宇达成和平并相互合作,蜀国的势力逐渐扩大。
杜宇在取代了鱼凫氏政权之后,实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因为协助武王灭商朝,被周代封为四方望之地,因此被尊称为望帝,在西南地区威震一方。杜宇先后统一了成都平原以及周边地区。《华阳国志》记载杜宇首先是把川西平原的腹心地带作为建立政权的基础,其次完成了对成都平原的统一,然后开始了对平原周边的山地进行征服和控制,最终使南中也成为古蜀的附属地,虽然南中不是直接受古蜀统治的领土,但也臣服于古蜀。古蜀国的疆域北接秦国和西戎,东连巴楚等地。
禅让隐居
杜宇在统治期间遇到鳖灵并任用其为相,委以政事。杜宇虽擅长于农耕,但对于治理洪水并无办法,古蜀国曾经遭受着严重的洪水威胁,而杜宇对于治理洪水却束手无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杜宇决定委任他的宰相鳖灵来负责治理岷江的洪水。鳖灵凿巫峡通水,古蜀国摆脱水患,治水成功。杜宇认为鳖灵治水有功,为了表彰他的功绩,杜宇决定将王位禅让给鳖灵,作为对他的奖励。自己则选择退位隐居在岷山中,过上了宁静的生活。
人物争议
统治时间
《蜀王本纪》中记载杜宇统治时间为“积百余岁”而已。学者贾雯鹤从《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的记载得出杜宇是继鱼凫而王。鱼凫氏的年代约相当于有商一代(公元前17世纪至前11世纪)。杜宇时代的上限应该在商周之际的公元前11世纪。取代杜宇王蜀的是开明氏,共王蜀十二代。开明王朝最终被秦所灭亡,时间是公元前316年。以十二代开明氏的统治时间计算杜宇时代的下限在公元前616-676年之间。据此,学者推测杜宇和开明的政权交替时间大约在公元前650年上下。由此推测出杜宇王朝存在时间约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50年左右,其统治时间约为四百年左右。
朱利争议
《水经注》卷33《江水·南安县》记载她的名字是朱利,来自江原(今四川崇庆县一带)。《太平御览》卷八百八十八另引《蜀王本纪》中记载她是来自朱提(今云南省昭通一带)的女子名利,《升庵文集》卷76引《蜀本纪》则记载她是梁氏女利。
杜宇禅让争议
《华阳国志》《蜀王本纪》《水经注》等典籍中记载杜宇禅位于鳖灵,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鳖灵功高;二是杜宇德薄。学者杨梅则认为鳖灵是古蜀国的相,他发动政变取代杜宇的地位。关于杜宇“禅让”的传说,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统治的合法性而编造的虚构故事。
人物影响
杜宇在位时一直鼓励、教导巴蜀百姓务农,带领巴蜀人民走出蛮荒时代,对巴蜀农业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纪念杜宇,百姓建了许多寺庙,直至今日在巴蜀的农村地区依然有“杜主庙”,并且保存有春耕之前拜祭杜宇的风俗。
文学与民间形象
文学形象
根据《说文·佳部》和《四川通志》卷二〇一的记载,蜀王与丞相妻子淫乱后,感到羞愧离开,曾试图重返自己的王位,但未能成功,最终死后化为了杜鹃鸟。蜀人之所以将先主杜宇幻化为杜鹃鸟,是因为杜鹃鸟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杜鹃鸟,又称布谷鸟,是农林益鸟。据师旷的《禽经》记载:“杜鹃鸟出现在蜀中,每到春末就开始鸣叫,田间的农民会根据它的叫声来判断农事的时机。”这种传说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神话,更是蜀地人民对先主的感恩和对他所代表的良好统治的向往的体现。通过将先主化身为杜鹃鸟,蜀人将他与祥瑞相联系,寓意着对于先主的美好祝愿和对蜀地的繁荣盛世的期望。这个传说在蜀地流传至今,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杜鹃的叫声独特,且有杜宇死后幻化为了杜鹃这一传说,使“杜宇”“望帝”“杜鹃”成为了诗人们经常使用的意象和典故。历代诗人学者描绘杜鹃的形象往往以悲恨为情感基调,用来表达游子思妇的思归之情和离别之恨。
民间形象
《中华神话传说词典》所记载的一个民间传说讲述了古蜀国时期的故事,其中杜宇是一个为民除害,却为贼臣所害的英雄形象。在岷江上游,曾经有一条恶龙,经常引发洪水,给人民带来灾害。龙妹决定前往下游的嘉定山泄洪水,而被恶龙关在五虎山的铁笼中。一个名叫杜宇的猎人,为了解决治水问题,遇到了一位仙翁,得到了一根竹杖,并被嘱咐前往救助龙妹。杜宇拿着竹杖与恶龙进行了激战,最终战胜了恶龙,并成功救出了龙妹。龙妹帮助杜宇平治了洪水,两人最终结为夫妻。杜宇也因为他的功绩而受到人民的拥戴,成为了国王。
然而,杜宇身边有一个贼臣,曾经是他的猎友。这个贼臣一直嫉妒杜宇能够得到美丽的妻子,还能登上高位,于是心生害意与恶龙谋诡称恶龙要与杜宇夫妻和好,引诱杜宇到山中并将其囚禁起来。贼臣趁机篡夺了杜宇的王位,并逼迫龙妹成为他的妻子。龙妹不从,也被囚禁起来。杜宇被困在山中无法脱身,最终在那里死去。他的灵魂化为一只鸟,回到了他们曾经的宫殿,在妻子身边飞舞,并不停地高唱:"归汶阳!归汶阳!"汶阳是汶水的阳光之地,即《蜀王本记》所提到的"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杜宇的妻子龙妹听到他的声音后,也感到悲伤而死去,她的灵魂也化为一只鸟,与丈夫一同飞走。
四川省民间文学资料彭县集成卷上的一则《鳖灵的故事》里的杜宇则是一个无情抛弃儿子,后来改过自新的形象。鳖灵是杜宇在四十多岁时得到的一个儿子,然而由于占卜预示不吉利,鳖灵被无情地遗弃了。鳖灵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还战胜了彭国的可怕敌人九头虎开明兽,成为了彭国的国王。在鳖灵征服了蜀国的人面鱼身吃人怪物亦鐇后被杜宇认回并任命他为蜀国的宰相。此后,鳖灵又解决了堵塞天彭门的孽龙和郫邑的水患,因此杜宇决定将王位传给鳖灵。
人物评价
唐朝诗人胡曾在自己的作品《成都》中感叹,杜宇曾经是古蜀国的帝王,死后化为禽鸟飞去,旧时统治的首都已经荒芜。杜鹃年年回来啼叫直至口中泣血,好似在向春风诉说自己的国亡悲伤之情。
唐朝诗人杜牧在《杜鹃》中描写杜宇,感叹他究竟是有何种冤屈,年年都化为杜鹃鸟在蜀门啼叫。
学者刘道军评价杜宇,西周公国至春秋时期,无论是中原的华夏还是西南的蜀地,都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也是国家和社会制度的巩固与完善时期,杜宇无论文治武功还是教化之德,在古蜀国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
人物关系
轶事典故
传奇降生
据传说,有一位名叫望帝杜宇的神人,他被认为是从天而降的存在。成为了蜀王历史上第一个自称为帝的君主。
鳖灵治水
当时的四川地区,河道大多淤塞,形成了一个几乎完全封闭的盆地。盆地内有岷江、涪江等大河,然而由于川西雪山融水无处排泄,导致盆地内经常发生洪水,巴蜀人民一直都在避水逃难。杜宇修建堤坝和开辟渠道,并带领人民上山躲避洪水,但灾难依然无法平息。后来,有一位名叫鳖灵的人从下游的湖北地区来到了这里。望帝杜宇任命他为相。鳖灵担任古蜀相后,将蜀地治理得更加有序。并带领川中的百姓们,在巫山一带开凿石壁,成功开凿了巫峡,使原本淤塞横流的川内江河,都能够顺利流经巫峡,水患治理成功。
禅位于鳖灵
鳖灵通过有效治理水患,赢得了民众的高度赞誉和崇敬。望帝杜宇按照当时的习俗,主动将君主之位让渡给了鳖灵。鳖灵成为古蜀地新的君主,号“开明”,又称为“丛帝”。
化为杜鹃
相传古蜀地的人民深深怀念他们敬爱的君主望帝杜宇,而杜宇的魂魄也无法离开他们。为了让人们能够感受到他的存在,他化身为一只鸟,日夜不停地鸣叫着,发出凄切的声音。这种鸟的声音悠扬动听,让人们心生敬意和怀念。因此,川中人民将这种特殊的鸟叫做“杜鹃”,以表达他们对望帝杜宇的深深怀念之情。
后世纪念
望丛祠位于成都市西北郫县城西南部,是纪念古蜀国两位著名君主望帝和丛帝合葬的墓地和祠宇。每年农历端午节,附近民众都要聚集在这里举行“赛歌会”。
参考资料
望帝春心托杜鹃-望丛祠,杜鹃花,的故事,杜鹃啼血,传说中-北方网-新闻中心.北方网.202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