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东藏记

东藏记

《东藏记》是当代女作家宗璞创作的小说,是宗璞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时期的历史为背景而创作的长篇系列小说《野葫芦引》(包括《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中的一部,是小说南渡记· 东藏记的续篇。作品取“东躲西藏”之意,从1993年开始创作,2000年完稿,200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以父亲冯友兰为原型,结合自己在西南联大生活的经历,意图重述西南联大时期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由此创作出这部小说。小说以抗日战争为背景,通过描写明仑大学南迁昆明市之后明仑大学历史系教授孟一家和师生们艰苦的生活,刻画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以孟樾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的精神气质和思想追求,表现了一批胸怀家国的知识分子在漂泊与危难中坚定不屈的崇高人格和永不放弃的人生信念。

小说具体情节大致为明仑大学历史系教授孟樾,夫人吕碧初和女儿孟离己、孟灵己因战争原因,随迁校的明仑大学一同迁居到昆明,后因敌军轰炸,又随校迁于龙尾村。在龙尾村中,认识了邻居钱明经教授、犹太夫妇米先生米太太、美国驻华官员麦保罗等人。随着时间变化,孟樾的两个女儿、侄女澹台玹、侄子澹台玮等人大学毕业,因感情选择、就业工作等发生了一系列事情,最终在民族危难的背景下实现了自我成长。故事的最后,因时局动荡,明仑大学再次面临迁校的问题,明仑大学的师生面对侵略者,共同发出“决不投降”的呼声。

2005年,《东藏记》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19年9月23日,《东藏记》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创作背景

《东藏记》的作者宗璞全名是冯宗璞,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冯友兰的女儿。宗璞曾自述自己长期陪伴在父亲身边,几乎与父亲朝夕相处,更是父亲书斋中的亲密助手。在冯友兰晚年,宗璞协助其父亲写作,整理父亲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宗璞深受父亲冯友兰精神气质、知识品格的影响,一生从事于与文学相关的工作,在散文、小说等多个体裁范围内屡有名篇产出。正是由于宗璞与其父的感情深厚,她才会以父亲作为原型创作小说人物。

宗璞的创作中,一直关注着知识分子有时势格局的关系,如小说《知音》《米家山水》。早在20世纪50年代,宗璞就想写一部反映中国读书人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生活的长篇小说,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动笔。直到80年代,中国的政治气候发生了巨大变化,宗璞也进入了熟练驾驭长篇小说的创作阶段,1985年宗璞开始了《东藏记》的创作。

《野葫芦引》系列小说故事背景来源自宗璞9—17岁的少年时期的经历,彼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时期,北平市沦陷,当局决定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到长沙市,而后辗转到昆明市一起办学,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宗璞随任清华大学教授的父亲辗转于北平— 昆明—北平,在西南联大度过了长达八年的青春岁月,完成了小学和中学的基础教育。

生活于校园之中,宗璞有机会与当时中国各界顶尖的知识分子有所交流,其中相处点滴无形中影响着宗璞,胸怀家国天下的知识分子在战火逆境中的坚韧与坚守给年少的宗璞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也成为她以后文学创作中的素材和灵感来源。因此,重述包括父亲和诸多叔伯在内的西南联大时期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是宗璞的夙愿。宗璞曾在采访中表示,“我写这部长篇小说,很希望通过对几代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记载,起到一点历史的借鉴作用”“我很想真实地写出当时的精神是什么精神”“我也想写出那特定时代的人生遭遇”。

同时,经历过战火动荡的年代,宗璞感受着其中的颠沛流离和民族危机感。作为亲历社会政治文化变迁的一位知识分子,宗璞感受着时势的变迁,她曾说:“抗战这段历史对我在童年和少年的印象太深了,要把它用小说的形式记录下来。”因此她选择将父亲冯友兰“文学化”,创作出以父亲为原型的大学教授孟樾,他的诸多言行经历与冯友兰本人的回忆录相符。《东藏记》以宗璞自己的家庭生活为原型、以知识分子为主线、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主要活动场地、以昆明市生活为背景,展现着父辈知识分子身上的追求学问、热爱自由的精神气质和渴望民族解放家国情怀。

内容情节

《东藏记》描述了大致1938年至1944年间,以抗日战争时期西南南联合大学的生活为背景,刻画了明仑大学南迁之后,面临在简陋环境下艰苦办学和躲避日本侵略军的空袭轰炸的挑战,明仑大学的学者在险恶的环境里坚持培育和陶冶着下一代,展现着中原地区知识分子的人格操守和情感世界。

初到昆明

抗战全面爆发后,明仑大学在长沙市与另两所大学合并办学,1938年又与之一起迁至昆明市。明仑大学历史系教授孟樾一家住在昆明当地一位军界人士的聂氏宗祠里,其时,孟樾的二姨姐夫澹台勉也将其电力公司迁至昆明远郊,孟樾的大姨姐夫严亮祖是滇军的一员猛将,曾在台儿庄区立过赫赫战功, 后因一次战斗失利而在昆明休整。迁居昆明之后,孟樾一家开始了一段平静的生活,孟樾继续在明仑大学任教,妻子吕碧初操劳家务,大女儿峨(孟离己)则在明仑大学读书,期间遇到多次日军的轰炸。孟樾的大姨姐吕素初在自己 45 岁生日那天,请孟家和澹台家去聚会,席间严亮祖接到岳父吕清非在北平市辞世的讣告,吕家三姐妹难过不已,吕碧初受到打击,在回家后不久就因此病倒。

迁居乡村

孟家的房子在一次轰炸中损毁尽,临时被安顿在大戏台。因敌机轰炸频繁,明仑师生疏散到乡间,孟樾一家也由昆明市城内搬到龙尾村,与中文系教师钱明经家隔街相望。澹台勉的女儿澹台玹(玹子) 为庆祝在空袭中未中弹,在冠生园点心店请客,遇美国驻华使馆官员麦保罗,二人谈论起关于时局的看法。为当教授,钱明经游说中文系江教授和甲骨文专家白礼文,成功成为明仑大学的教授。暑假里,孟家次女嵋(孟灵己)在去打针时,结识了流亡的犹太夫妇米先生和米太太,获得了很多新鲜的见识。孟家前年从明仑奔赴延安市的外甥卫葑被组织派回明仑大学工作,并携妻子凌雪妍一同前来,卫葑在延安参加了革命工作,吕碧初从凌雪妍口中才得知父亲因不愿为日本人效力屡屡受到逼迫,最终选择自尽守节。

子辈成长

1940年,国际战争和国内战争的形式都十分紧张,明仑大学的教授展开一系列的专题讲座,学校师生爱国热情十分高涨。澹台玹及孟家长女峨(孟离己)大学毕业,峨的同学仉欣雷对她心仪已久,而峨的偶像却是生物系教授萧子蔚。麦保罗与澹台玹在相处中越来越关系密切,他向澹台玹求婚,但澹台玹要等考虑好后再作决定,随后到省政府做翻译工作。开学后, 明仑大学中文系教授白礼文没按时给学生上课,中文系主持工作的江昉大怒,让钱明经接替了他。澹台勉的儿子澹台玮从重庆市昆明市上大学,澹台玮在学校里遇到明仑大学物理系教授庄辰之子庄无因,两人互诉近况,嵋的同学殷大士钟情于澹台玮,常借各种理由去找他。

迁校挑战

香港沦陷时,财政部长孔祥熙把运送文化人离港的飞机用于运狗,学生愤怒地游行示威。中国国民党宣传部门一重人去明仑作报告,强调领袖的脑壳是最优秀的,抗战大业、建国宏图都要靠蒋委员长的脑壳,引起学生们的愤怒和嘲讽。学校对此不加干涉,又引起当局的不满,孟樾分析宋朝腐败问题的几篇文章,也被认为是在攻击中央政府,被两个军官模样的人带走,旋即放回。凌雪妍生下儿子卫凌难,在产后身体稍恢复后就去小瀑布洗衣,不幸溺水而亡。战局好转后,疏散到郊外的人陆续返城。开学后不久,为躲避战争,学校提出了再次迁校的计划,教育部则决定征调四年级学生去滇西、滇南战场服务。人们一起谈论时局,谈论到底该不该迁校。数学系教师梁明时和校长秦衡都表示不屈服,在《东藏记》的最后,明仑大学的师生共同的发出了这样的呼声:“我们也许搬走,也许留下,也许会和敌人周旋。前途不能确定,更加艰苦是必然的。”

主要角色

孟樾

孟樾是明仑大学的历史系教授,字弗之。他学识渊博,造诣颇深,极具文人书卷气,远在延安市时就有人知其大名,要与他谈《红楼梦》,昆明市当地土司也因仰慕而送来财物,在明仑大学时刻面临着遭空袭的情况下,他仍每天很早便去学校图书馆读书。孟樾为人宽容大度,温柔体贴,心疼妻子体弱多病,总想让她少点干活,并盘算着怎么努力挣更多的钱,能买到好米熬粥给她吃,见妻子因家事操劳憔悴,他自责而无奈“无论如何要买一两斤好米,给碧初煮粥用”。对待子女也是循循善诱,和蔼可亲,成为两个女儿的人生导师。

吕碧初

吕碧初是孟樾的妻子,作为一位典型的家庭妇女,她温柔贤惠,心地善良,坚韧勇敢,体现着东方女性所特有的气质。作为母亲,她慈爱而严格,教子有方,细致关照孩子的衣着饮食,关心孩子的学业和身心健康。作为妻子,她温柔体贴,深明大义,理解丈夫忙于教学,一人承担起整个家。即便吃不饱,穿不暖,也从不抱怨丈夫。作为女儿,对父亲一片虔孝之心,得知父亲辞世的消息后,满怀愧疚,自责没有留在父亲身边尽孝,以至于大病一场。

峨(孟离己)

峨是孟樾的大女儿,性格孤僻古怪,常常透露出与家庭和社会的格格不入。她将自己的内心包裹严实,别扭地表达感情与关怀。峨本对一切事情都漠不关心,但在遭遇到敌人刺刀挟持之后, 回到家里她情不自禁地同家人倾诉了自己的遭遇和悲愤。从那以后,峨意识到了民族危难之际,自己应该承担一点力所能及的责任,逐步成长为有担当的青年。

嵋(孟灵己)

嵋是孟樾的二女儿,她活泼可爱,深得众人喜欢。嵋常以笑容示人,她的乐观开朗总是感染着周围的人,说话带着孩子气,招牌动作便是歪着头说话。嵋好学好问,常常想出新颖奇特的点子,对待同学十分爱护。在学校里是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的学生,在国家民族面临危险、最需要青年人的时候,她又能成为一位优秀的青年人,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舍弃牺牲自我。

卫葑

卫葑是明仑大学物理教师,孟樾的外甥。他积极进取,能力出众,在抗战全面爆发后,只身离开北平后去延安市,之后又被组织派回明仑大学工作。在延安,能胜任多方面的工作。同时,他忠于爱情,品行端正,在延安时,面对诸多妙龄女郎的追求,不为所动,对妻子凌雪妍始如一。即使在延安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在昆明市过着艰苦的生活,他也坚守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好品行。

主题思想

家国情怀

作者通过塑造老中青三代知识分子形象,从其中不同性格倾向和精神面貌,来发掘他们共有的家国情怀。作者以宁静、温馨的笔调,细细地叙述逃难师生和战火中的人们倔强而坚韧的生存态度,描写了明仑大学的知识分子在战火中“东躲西藏”艰苦办学的经历,即使在敌机的轰炸和艰苦的条件下,他们的生活也过得有情有义、有滋有味,展示了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在抗日爱国情怀指引下致力于兴办教育、传承中华文化的精神。笔下的知识分子各具特色,各有专长,有俗人特性,例如学有专长但又贪图享乐的白礼文;生性风流、爱沾花惹草且虚伪功利的钱明经;虽博学多闻但又生性刻薄、爱互相吹捧、以讥刺人为乐事、迂腐庸俗的尤甲仁、姚秋尔夫妇,但他们都关注民族存亡,在流离漂泊中依然坚守着一个读书人的职责,表现了一批胸怀家国的知识分子在漂泊与危难中坚定不屈的崇高人格和永不放弃的人生信念,在战火逆境下胸怀家国天下的境界。

女性书写

作者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塑造了小说中刚柔并济的女性主体形象,展现了作者在书写过程中女性意识的自然流淌。《东藏记》中有兼具传统东方女性与现代知识分子蕙质的知识分子女性群体,她们善良温柔,独立自主,自尊自强。以峨、嵋、澹台玹为代表,在特殊的时代中,不断成长进步,蜕变成具有独立精神的青年女性,而以碧初、慧、惠杬为代表的中华女性,她们兼具学识,更显示出丰润的母性,默默地为家庭奉献一切,成为是丈夫和孩子心中的精神港湾。

艺术特色

人物塑造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十分鲜明的,作者笔下女性形象充满特色,例如吕碧初温柔贤惠、心胸开阔、乐善好施,吕素初一心向佛、与世无争,凌雪妍坚贞温柔,峨孤僻清冷,嵋美丽机灵、温和坚韧。宗璞笔下的知识女性既具有传统女性温柔、善良、贤惠的美德,又有现代女性独立、自尊与坚韧的品格,塑造了在民族危难的历史背景下,带有一定社会意识的女性形象。

除了鲜明的女性角色外,小说塑造了具有时代品格的知识分子,以具有民族气节与家国情怀的传统名士、怀抱理想与传承文化的高校教师、具有爱国情怀与甘于奉献的青年学生三个群体为代表,展现了知识分子们在面临家国危难时的生活境况和心灵历程。小说以吕姓为中心,叙述了吕清非、孟樾、卫葑等三代知识分子在民族苦难和个人困难面前所的坚守与奋进,用不同的行动表现来诠释自己的家国情怀。以吕清非为代表的老一代知识分子,在民族安危前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舍生取义,孟樾则是安贫乐道,始终坚守在明仑大学教书育人,而作为青年一代知识分子代表的卫葑,则选择参加革命,以自己的革命热情和对党的忠诚来展现他的家国情怀。

叙述视角

在小说中,作者采用第三人称,并有全知视角统筹整篇小说,将战乱背景下迁居西南的知识分子生活上的艰难和他们为学处世的精神品质相结合。读者可以随时关注到人物的心态和动向,男性知识分子的刚强和软弱,女性的柔美和忍耐,孩子们的纯真和坚强都得到全面展现,比如空袭后孟弗之急于检查自己的书稿情况,庄卣辰为了仪器连命都不顾,小娃从掩埋自己的土里爬起来时想到自己的外公、战争、飞机和炸弹而意识到自己的重生,这些都能使我们从全知视点的角度感知到宗璞所塑造的知识分子的生动丰满。

小说中,在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描写时,采取视点变换的原则。例如深入吕碧初的内心描写时,作者借用被炸毁的腊梅树林来展现吕碧初内心的坚强,又借助一个婴儿的自白,表达战争带给普通百姓的无奈与伤害,并穿插一个犹太人的视角,来展现战争的残酷和生存的艰难。小说视点变化的使用,使得读者可以更深入地透视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同时,内外视点的穿插使用,使得读者从中感受到作者在小说创作中的感情和态度,丰富了小说的表现内容。

语言

小说继承了宗璞优美温婉的语言风格,清丽典雅。小说开头对于昆明市的景色描写,充满自然情趣,“这是一种不可名状的蓝,只要有一小块这样的颜色,就足以令人赞叹不已了。而天空是无边无际的,好像宇宙之外,也是这样蓝着。蓝得丰富,蓝得慷慨,蓝得澄澈而光亮,蓝得让人每抬头看一眼,都要惊呼:哦!有这样蓝的天!”

作品成就

作品评价

当代作家雷达评价《东藏记》,认为小说虽处于战争大背景,描写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一段往事,突出的是中国知识者在国破家亡中的铁骨丹心,对正义、自由、民主、节操的追求。

南京大学教授陈进武解析《东藏记》时,他认为《东藏记》以浓郁书卷气优雅记叙了西南联大时的一段往事,直面知识分子节操与人生选择,可以说是一雅超百俗。

第六届矛盾文学奖授予《东藏记》奖项时,在获奖评语称道:小说风格典雅隽永、委婉细腻、柔中寓刚、意蕴丰厚、平淡却又耐读,是一部文化含量厚重的长篇佳作。

参考资料

社会历史批评视野下的《东藏记》.知网.2023-11-15

“十字路口”情结的执拗和超越——论从《红豆》到《东藏记》话语系统的融合形态.知网.2023-11-17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出炉 五部获奖作品出人意料-新闻中心-南海网.南海网.2023-11-17

..2023-11-23

什么是小说家的责任-文摘报-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11-15

宗璞:玉精神兰气息.知网.2023-11-19

《野葫芦引》的修辞分析.知网.2023-11-19

..2023-11-19

..2023-11-17

宗璞:写作对我来说像春蚕到死蜡炬成灰那样自然.中国作家网.2023-12-17

读宗璞的《南渡记》和《东藏记》.知网.2023-11-19

..2023-11-23

描写战争硝烟的婉约文本——评宗璞的《东藏记》.知网.2023-11-17

..2023-11-19

宗璞《东藏记》的创作理论研究.知网.2023-11-17

..2023-11-19

著名作家宗璞先生受邀回乡.今日头条.2023-11-19

..202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