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格
刘太格,新加坡人,1938年生,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主席,新加坡大学建筑系咨询委员会主席。著名国际城市规划大师,被称为“新加坡规划之父”,是新加坡“花园城市”和“居者有其屋”理念的实践者,新加坡规划设计经验的典型代表。1962年毕业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随后前往耶鲁大学,攻读城市规划硕士,1965年毕业,并获颁帕森纪奖。1969年加入新加坡建屋发展局,1979年任建屋局局长,1989年任新加坡重建局局长与总规划师。在刘太格领导下,重建局完成了新加坡概念图的调整方案,国内外都认为这是一套具有前瞻性而且切实可行的发展指导蓝图,也是一套能引导新加坡迈向一个卓越现代城市的规划方案。
刘太格先后参与中原地区30多个城市的规划设计,为中国带来先进的设计理念和风格。
人物经历
在中国,刘太格是山东省、北京市、天津市、南昌市以及其它七个城市的规划顾问,1992年受聘于上海市陆家嘴街道中心地区规划及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委员会高级顾问委员会委员,1999年担任上海经典建筑评选委员会委员。2005年着手规划南昌市红谷滩区CBD中央商务区规划编制。
1962年,刘太格以一等生的荣誉毕业。之后,他前往美国,攻读城市规划硕士。
1965年,这个来自亚洲的小伙子从耶鲁大学毕业,顺利地进入纽约的贝聿铭事务所工作。
1969年,刘太格回到了年轻的新加坡共和国,在建屋局进行公屋的研究和设计。
1977年,在建屋局副局长任上的刘太格,说服他的上司,把组屋的定位从“low”转换成“public”。
1979年,刘太格成为建屋局的最高长官。建造组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解决严重的房荒,所以早期组屋定位比较廉价。
1985年,刘太格再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优越服务奖章。
1989年,新加坡规划部和国家发展部的研究数据中心合并,组成新的城市重建局,刘太格被任命为局长兼总规划师。
1992年,刘太格先生从城市重建局退休。他现在的主要职务,是担任新加坡雅思柏(RSP)的董事,这是新加坡最著名的一家设计事务所,工程遍布欧亚地区。
建筑大师
刘太格是华人,祖籍永春县湖洋镇。上个世纪初,刘的祖父从中国移民到马来西亚,为亲戚经营商店和橡胶厂。“由于经济环境不错,祖父可以让儿子到中原地区,拜在刘海粟先生门下学习绘画。”刘太格说,“后来父亲又去巴黎呆了6年,一直到30年代才回来。”“我的母亲来自一个中国清代家庭,我出生时家境已经十分贫寒。不过,至少我是在艺术和文化的氛围下长大的。我也受到母亲的兄长的影响,他也是一位画家和书法家。”自然地,刘也想成为艺术家。中学毕业时,新加坡并没有象样的大学,于是他打算象父亲一样,回中国深造。但因故未能成行。
“后来母亲告诉我,大洋洲的新南威尔士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有一个半工半读的建筑学课程,让我考虑一下。为了满足母亲的愿望,我同意了,但提出也要学画画。”
在UNSW读书时,刘太格同时在读东悉尼技术学院的在职绘画课程。“然而到了第4年,我突然意识到建筑才是我要选择的职业,因此我决定专攻建筑。虽然我一直都对绘画和书法抱有很大兴趣,但我没有后悔。”
刘太格学的是6年的半工半读课程,他在课余同时为悉尼的3位建筑师工作。“一位是JohnNesbitt;一位是ClementClancy,他对我很好;另一位是MiloDunphy,他对我的思维起了很大影响。我不是一个运动型的人,但我经常在丛林散步,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跟MiloDunphy跋涉了一星期,到塔斯马尼亚州的摇篮山去。这些经历使我关注环境,也促使我推动对旧建筑物的保留,以及新加坡沼泽地和次级森林的保护。”
此后,刘太格的道路异乎寻常地“幸运”。1962年,他以一等生的荣誉毕业。之后,他前往美国,攻读城市规划硕士。3年后,这个来自亚洲的小伙子从耶鲁大学毕业,顺利地进入纽约的贝聿铭事务所工作。
刘太格先学建筑,后修规划,所以他特别强调住宅建设要和规划紧密地结合--在东南亚的同行眼里,这已经成为他的一个个人标签了。
当渡过最早的“房荒”,刘太格开始提出组屋开发的系统规划概念。“我认为,新加坡的组屋开发应该结合卫星镇的概念来做。当然,卫星镇开发是西方的概念,他们的卫星镇比较小,最多3、4万人。而我们的卫星镇起码要住20万人。”刘太格说,“要适应新加坡的情况,就要有相当的修改。我们组织了不同的研究小组,社会学的、经济的、技术性的,分别进行专门的研究。”在刘和他的同事的努力下,新加坡的卫星镇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现在,新加坡市有数个25-30万人规模的卫星镇,其完备便利的功能、科学合理的规划,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学习研究的范例。
由于其卓越成就,1976年,刘太格被授予新加坡国庆日行政管理金质奖章。1985年,他再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优越服务奖章。1989年,新加坡规划部和国家发展部的研究数据中心合并,组成新的城市重建局,刘太格被任命为局长兼总规划师。
这个时候,刘太格把他在建屋局任内实践的卫星镇开发思路,提升到城市整体规划的高度,来重新检视新加坡的规划。“我们可以利用卫星城镇的开发,来重新结构城市,给旧的城市布局注入新的活力。”城市重建局的一个大胆的举措,就是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大力发展区域中心。
一直以来,以莱佛士码头和乌节路为中心的南部是新加坡最繁华的老城区,商业密集、人口聚集,给交通、环境和旧城区的保护带来很大压力。“而我的想法是,通过地铁和轻轨,从南部中心向全岛辐射,建立几条‘城市走廊’,以减轻中心区的人口压力。”刘太格解释他的构想:“我们特别在地铁远端的站点,结合卫星镇开发,营建区域中心,通过商业和服务设施,来吸引人流向各个方向离散。”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刘补充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对老城区的保护,而不是过度的利用和开发。”1991年,新加坡赢得了联合国“世界居住环境奖”。
“居者有其屋”的口号,是刘太格为之奋斗了20年的理想。这20年里,他为“居者有其屋”的实现倾注了满腔的心血、献出了最宝贵的年华。因此,尽管他离开建屋局已经十年了,但只要一谈起组屋问题,刘太格仍然是抑制不住的激动。
“公屋腐败是很流行的。新加坡不同,我们不让中间人赚钱。”刘显得很激动,“我们从一开始,就制定了一整套严密的申请手续,保障普通公民购买组屋的权利。而且,一旦发现业主有欺诈行为,建屋局有收回组屋的权力。”
“我们做事非常踏实,因为我们的资源很少。我们建设组屋,只有两个标准,一是适合人居住,二是面向那些能够付得起房租的大多数国民。其实,很多问题本身并不复杂,关键是看你有没有决心去贯彻。我觉得,新加坡的组屋政策之所以成功,只是因为我们是真心去考虑为市民解决房荒的问题。”
1992年,刘太格从城市重建局退休。他现在的主要职务,是担任新加坡雅思柏(RSP)的董事,这是新加坡最著名的一家设计事务所,雇员超过500人,工程遍布欧、亚两地。
“现在新加坡的地价涨得太厉害了。”刘太格感叹道,“1969年地价仅占成本的20%,现在有的项目地价已经超过3/4。”
人物成就
1976年获新加坡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行政管理金牌奖。
1985年再获国庆日优越服务奖章1990年国际建筑师学会向建屋发展局颁发Sir Robert Mathew Prize,以表彰刘太格为改善人类居住质量所做的贡献。
1991年,联合国居住机构表彰新加坡市区重建局通过创新的方法和土地政策,以其私人参与完成可持续的市区重建计划。
1993年获亚细安成就奖,以表彰刘太格对建筑界的杰出贡献。
2001年新加坡建筑师协会金奖。
人物评价
现代城的潘石屹说:“有两个人对我影响很大,一位是张永和,他给了我全新的设计概念,还有就是刘太格先生,他是我在规划设计方面的老师。”
从1969到1989年,刘太格先生在建屋发展局服务了整整20年。在这20年间,建屋局完成了50多万个住宅单位建设,现在,有86%的新加坡人住在政府开发的组屋里。作为建屋局的老局长,刘太格功不可没。
刘太格:“福州市首批荣誉市民”。
刘太格系新加坡雅思柏设计事务所董事。自1988年起担任福州市政府市规划顾问,积极投身于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的工程设计,为推进福州市向国际化都市迈进做出积极的贡献。在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刘太格提出“中心城的土地利用规划”和“核心区的详细规划”,认为一个现代化城市要有核心,周围为新镇,各个镇自我平稳。在城市交通方面,提出3个道路网加3个环网的设想,主次分明、急缓合理,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好评。
刘太格还主持并领导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候机楼的初步设计工作。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刘太格为使机场设计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又富有民族风格和福建省侨乡的特点,不辞辛劳考察国际和国内不少机场,组织新加坡有关设计机构进行认真严谨的设计,并多次听取中方的意见,加以修改和完善。在福州长乐国际机场航站楼等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审查会上,大家一致认为,新加坡雅思柏设计事务所的航站楼初步设计平面布置合理、工艺流程顺畅、功能齐全、各项设施先进,造型也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达到目前国际水准。
参考资料
新加坡"规划之父":中国城市别太急于建标志建筑.新华网.2024-01-24
刘太格博士.新华网.2024-01-24
“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把脉晋江、永春城乡规划.东南网.2024-01-24
科学规划助推揭阳城市发展——访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新浪财经.2024-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