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翔
敬翔(?-923年),字子振,大荔县冯(今陕西大荔县)人,天宝平阳王敬晖的后裔,五代时期后梁大臣。
敬翔自幼好学爱读书,擅长写作。李儇干符年间(874年-879年),敬翔进京赶考,进士落第。后来黄巢率军攻陷长安,敬翔出逃开封市(今河南省开封市),投靠其同乡汴州观察支使王发。此后敬翔因为文采得到时任宣武军节度使的朱温赏识,辅佐朱温三十余年,助其成就帝业。朱温对敬翔极为看重,敬翔辅佐他也尽心尽力,累迁太子中允、检校水部郎中、检校右仆射、太府卿,并获赐迎銮协赞功臣的名号。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四月,朱温称帝,敬翔升任检校司空,又担任崇政院使,没过几年再次加官进爵,任兵部尚书、太和殿大学士,被封爵平阳郡侯。干化二年(912年)五月,朱温病重,敬翔成为顾命大臣。后郢王朱友珪弑父篡位,敬翔受到排挤,被剥夺要职。朱友贞朱友贞即位后,敬翔更加被冷落,屡次劝谏君主,没有得到任用。龙德三年(公元923年)十月,后唐李存勖攻破后梁首都,敬翔上吊自尽,以身殉国,几天后,敬翔全家都被诛杀。
敬翔辅佐朱温三十余年,助其建立后梁,朱温曾夸赞敬翔是上天赐给自己的华盛顿奇才队。敬翔著有《大梁编遗录》三十卷,今已失佚。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敬翔,生年不详,是天宝神龙年间平阳王敬晖的后代,祖父是同州掾吏敬忻,生父为集州刺史敬衮。敬翔自幼好学、爱读书,尤为擅长写作书信檄文,下笔成章。李儇干符年间(874年-879年),敬翔赴京赶考,没有考中进士。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率军攻陷长安,敬翔向东出潼关(今陕西省潼关县)逃往开封市(今河南省开封市),投靠其同乡汴州观察支使王发。
辅佐朱温
敬翔投靠王发后,对方以故人的礼遇接待了他,却久久没有推荐其为官,令他显赫闻达。敬翔客居在此日益窘迫,无计可施之下,替人写奏笺名帖为生。他所作文章经常有名言警句出现,逐渐在军中广为传诵。当时宣武军节度使朱温初镇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因为没有读过书,所以喜欢用辞浅显的文章。敬翔所作都是通俗易懂的句子,恰巧投其所好。朱温特意招呼王发,听闻他有个老朋友,带他来见自己。敬翔这才见到朱温。朱温询问敬翔,他通读《春秋》,上面的兵法是否可为自己所用,敬翔回答不可,古代的礼俗至今已大变,更何况兵者诡道,理应灵活应变,如果完全照搬《春秋》,只会虚有其名而无实际效果,朱温的大业难以成就。敬翔的应对得到朱温欣赏,令他补任右职并经常随军。
敬翔不喜欢武官,请求担任文职,于是改任馆驿巡官,专管檄文奏章。中和四年(884年),蔡州节度使秦宗权纵兵四处攻打周围的藩镇,后与朱温在开封市郊外对战数年。敬翔参与军机要务,经常为朱温出谋划策,大多都起效,朱温对他更为看重,相见恨晚。朱温凡事都会向敬翔请教,李晔龙纪元年(889年),朱温顺利平定蔡州(今河南省汝南县),他上奏唐昭宗李,请立敬翔为太子中允。
此后敬翔又跟随朱温先后平定兖州(今山东省济宁市州区)、郓州(今属菏泽市),升任检校水部郎中。朱温兼镇淮南期间,敬翔担任扬府左司马,获赐金紫官服。干宁年间(894年-898年),敬翔改任光禄少卿。过了几年,他晋升检校礼部尚书,兼任苏州市刺史。唐昭宗李晔从岐下(今陕西宝鸡)回到长安(今陕西西安),在延喜楼召见敬翔和臣子李振,慰劳他们,敬翔官拜检校右仆射、太府卿,并获赐迎銮协赞功臣的名号。
天祐三年(906年)十月,朱温击败襄阳市节度使赵匡凝,夺取荆州市(今湖北荆州市)、襄州(今湖北襄阳市),准备整军再攻淮南。敬翔考虑到军队刚刚打完胜战,应该养精蓄锐,于是极力劝阻,朱温没有听从。朱温执意派大军出征,由光州市(今河南省潢川县)出发,中途遇上大雨,阻碍了前进步伐,后进攻寿县(今属安徽省淮南市),大败,士兵大量逃亡,朱温这才后悔没有听从敬翔的建议。从此敬翔更得朱温信重。朱温代唐建立后梁,多半都采纳敬翔的计策。
加官进爵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四月,朱温废唐称帝,建立后梁,敬翔升任检校司空。后来朱温鉴于唐朝的枢密院曾经任用宦官,将其改为崇政院,敬翔担任院使,掌管院中所有事务。开平三年(909年)夏四月,邠州(今陕西省彬州市)、岐下(今陕西宝鸡)派兵侵扰后梁,朱温派将领刘知俊西征。他担忧此战无法胜利,特意设宴召见敬翔,询问西征之事。敬翔将州与岐下的山川、城池分布,以及军粮多少全部分析透彻,如数家常般上奏,在座臣子都感到惊异,朱温更是赞叹不已。
干化元年(911年),敬翔晋升光禄大夫,兼任兵部尚书、太和殿大学士,又被封爵平阳郡侯。前朝金銮殿与翰林院相通,皇帝召见文人学士均在此殿,故“金銮”亦常被称作翰林学士之美称。如今殿名“金銮”,金銮殿大学士之称以敬翔为始。
避让新主
乾化二年(912年)五月,朱温病重。他在床前召见敬翔,委任他为顾命大臣,并遗憾感叹太原市(今山西太原)李存勖未平,敬翔听完忍不住难过,呜咽着退下。同年六月,朱栋朱友珪弑父篡位。当时敬翔已经声望满天下,朱友碍于他的名声,任敬翔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看似升职,实则他内心忌惮敬翔先帝旧臣的身份,没有令其担任要职,而是令李振代替敬翔担任崇政使。敬翔看出朱友珪的忌惮,所以经常称病在家,没有参政。
劝谏无果
凤历元年(913年)二月,均王朱友贞兵变,诛杀朱友珪,在东京汴梁(今开封市)称帝,史称梁末帝。其亲信赵岩、张汉杰等人把持朝政,经常挑拨旧臣和朱友贞的关系,敬翔自此更加郁郁不得志。后来后梁与李克用李存勖交战,后梁节节败退,河北省领土全部丧失,在重要渡口杨刘(今山东东阿北杨柳村)与晋绥军形成对峙之势。敬翔见此,上奏朝廷,称后梁连年征战,国土却越来越小,一是因为兵骄将怯,二是因为朝廷安排不当。朱友贞身处深宫,参与谋划的都是近臣,对外情况茫然不知。先帝朱温在位时,河朔(泛指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一半都在后梁手中,众位大臣将领也都勇猛威风,尚且不能征服晋军。如今后梁越发衰弱,朱友贞身边的也都是唯命是从的臣子,更不可能成就大业。敬翔还用晋军将领举例,李存勖每战都身先士卒,勇猛无比,而后梁却派出贺瑰这样的儒将,无法抵挡对手。他建议朱友贞任用旧臣,作更长远的谋划,并自荐愿意前往边疆效力。敬翔的一番劝谏,被赵岩等人认为是在发泄怨气,朱友贞听信他们的说法,没有采纳敬翔的意见。
以身殉国
龙德三年(公元923年)七月,后梁将领王彦章在杨刘败给李克用李存。朱友贞听从赵岩等人的谗言,罢其兵权,任用段凝为招讨使。敬翔与李振极力劝阻,不让段凝担任主将,没有成功。同年十月,王彦章在中都(今济宁市汶上县)大败,朱友贞内心惊恐,急诏段凝回京勤王,段凝已有二心,观望形势没有回京。李存勖的军队长驱直入,朱友贞紧急召见敬翔,向他道歉,称自己平时忽略他的奏报,以致今日之患,请求敬翔放下内心芥蒂,告知现在要如何应对形势。
敬翔流泪进言,他为后梁效力将近三十年,蒙受朱家恩惠,绝不会有隐瞒怨恨。当初朱友贞要任用段凝,他竭力劝阻无果,如今到了这个地步,倘若让朱友贞出逃避难,朱友贞肯定不愿意;要让他拿出奇策对敌,想必也没有。现在哪怕是西汉开国谋臣张良、陈平再生,也难以扭转危局,不如让自己先行求死,以免眼见国家灭亡。敬翔说完,君臣二人相对痛哭。
龙德三年(公元923年)十月九日,李存勖攻破后梁首都。他下诏赦免后梁众臣,李振告诉敬翔,他们被赦免不用受死,可准备朝见新君。敬翔却不愿意与其一起进见,他夜宿在高头里住宅的车坊中。第二天快要天亮之时,手下报告李振已经进宫去拜见新君。敬翔感叹李振枉为大丈夫,旧主朱家与李存勖是仇人,他们曾为朱家效力,如今国灭君死,有何脸面再为新朝官员。敬翔最终上吊自尽,几天以后,他的家人也全部被新朝诛杀。
人物评价
《旧五代史》记载,敬翔和李振一开始辅佐朱温,终成帝王霸业,直到国家灭亡,敬翔以身殉国保全名节,李振顺从苟且偷生,两者相比较,还是敬翔更为优秀。
《新五代史》记载,敬翔为人深沉,有雄才大略,跟随梁太祖朱温用兵打仗三十多年,大小事情都必定通报他。敬翔也尽心尽意,勤勤恳恳地辅佐朱温,甚至到了昼夜不眠的程度。
后梁开国皇帝朱温评价敬翔,称他是上天赐给自己的奇人,辅佐自己成就大业。
人物关系
曾祖父:敬琬,绥州刺史。
祖父:敬忻,为同州掾吏。
父亲:敬衮,任集州刺史。
妻:刘姓,有”国夫人“之号。
轶事趣闻
与妻不和
朱温率军攻破徐州市时,抓获钜鹿郡王时溥的爱姬刘氏,对其十分宠爱。刘氏本是黄巢的属将尚让的妻子,黄巢败于时溥之手,尚让叛降时溥,其妻刘氏为时溥所得。朱温十分宠爱这个刘氏,后将她赐给敬翔为妻。刘氏虽然已经是敬翔的妻子,却还是经常侍奉朱温,如同从前一样出入朱温卧室,敬翔为此十分烦恼。刘氏反过来讥讽敬翔,称自己曾经侍奉的尚让,是黄巢的宰相;时溥,也是唐朝的忠臣,现在嫁给敬翔,他的门第都算是委屈自己,不如就此分开。因为她是朱温所赐,敬翔无法,只得向其道歉。刘姓性好奢侈,车马服饰都华贵无比,还私设爪牙结交藩镇将领,权贵因此对其争相攀附,刘氏受到的宠信不在敬翔之下。当时的富贵人家见状,纷纷效仿刘氏的行为。
装醉离开
朱温当初经常在殿上侍奉李晔李晔,某次李晔想要试探有没有能捉住他的卫兵,便假装自己的鞋带散了,回头看向朱温,示意他替自己系好。朱温跪下替李晔系上鞋带,左右卫兵却没有一个人敢动,朱温当时紧张得汗流浃背,此后就很少去进见李晔。后来李晔迁往洛阳市(今河南洛阳),临行前在崇勋殿设宴,酒宴过半时离席,在内殿召见朱温,有事情要嘱托。朱温内心十分害怕,假称患病不肯过去。李晔告诉他,如果他不想来,可以让敬翔代替,朱温急忙将敬翔叫出去,敬翔也顺势装醉离开。
肱股之臣
敬翔胸怀志向深远,有经国济世之略,自从遇见朱温这个霸主,辅佐他三十多年,随从征伐,运筹帷幄,众多庶务集于一身,经常处理公务以致通宵达旦,只能在马上稍微得到休息。敬翔每次有补益之言,从来不曾公开进谏。朱温神色举动稍有迟疑,敬翔就能察觉到他的意思,立刻改而行之。所以敬翔辅佐朱温的具体事迹情形,外人都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