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天妃灵应之记》碑

《天妃灵应之记》碑

《天妃灵应之记》碑,又称《天妃之神灵应记》碑,俗称“郑和碑”。

历史背景

《天妃灵应之记》碑是由郑和王景弘等人在明朝宣德六年(1431年)十一月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夕,为了等待季风开洋而在长乐区停留时,重修长乐南山天妃行宫、三峰塔寺并新建三清宝殿后,镌刻而成的。碑文详细记录了郑和七次率船队下西洋的时间和所经诸国,是研究郑和航海史的重要文献。

形态特征

《天妃灵应之记》碑采用黑色页岩制作,高1.62米,宽0.78米,厚0.16米。碑额篆书“天妃灵应之记”,两旁阴刻如意云气纹,正文四周镌刻缠枝番莲花纹。碑文楷书31行,刻文1,177字,除了少数文字磨损外,其余均可辨识。碑文记述了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六年(1405-1431年)间,郑和带领船队七次下西洋的经历。

文物保护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避免战争破坏,该碑被运至南平市保存。战后运回长乐区,并迁至长乐师范附小院内。196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新建碑亭加以保护。后来,碑被移置长乐市南山郑和史迹陈列馆内。

碑文内容

正文

《天妃灵应之记》碑文详述了明代统一全国,超越历代王朝,统治范围遍及四方。海外诸国纷纷朝贡,皇帝派遣郑和等人率领船队多次下西洋,传播中华文化,促进国际交流。碑文特别提到妈祖之神妈祖的护佑,使得船队能够安全航行。此外,碑文还记录了郑和一行人在海外的活动,包括平定叛乱、打击海盗等事迹。最后,碑文强调了郑和等人对朝廷的忠诚和对神明的虔诚。

今译

《天妃灵应之记》碑文的现代汉语翻译,详细描述了郑和船队在海外的行动,包括与各国的交往、文化交流以及维护和平的任务。碑文表达了对天妃之神妈祖的崇敬之情,并列举了郑和船队在不同年份的具体行程和事件。

参考资料

\u003c参考百科1\u003e

参考资料

福州郑和史迹陈列馆旅游攻略 之 天妃灵应之记碑(.相约久久旅游网.2024-09-17

【原创摄影】长乐《天妃灵应之记》碑(郑和碑)的探索.新浪博客.2024-09-17

长乐太平港《天妃灵应之记碑》的史学价值.道客巴巴.202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