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显国
刘显国,1944年生,现为深圳市东方英文书院教科所所长,特级教师,全国反馈教学法研究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学研究会会长。撰写专著《教学艺术丛书》等20余册,500多万字,发表教学论文200多篇,有多篇获奖,并主编了100多万字的大型工具书《中小学教学艺术实用全书》。
个人简介
刘显国从1984年开始,反复探索,不断创新,设计出一套 新教法──反馈教学法,并在全国推广实验,现已发展到20多个省、市、自治区1 000多所学校10 000多个实验班。
人生经历
刘显国十几岁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一边翻山越岭挑黑炭养家,一边顽强地念完初中。毕业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入县城中学读高中,成为当时全县的佼佼者。高中时的他由于成绩拔尖、初露锋芒的组织能力,历任班长、团支部书记等职,这在当时事事讲家庭出身的年代可算是不小的新闻。
儿时
儿时的刘显国有一个美好的作家梦,课余他常常和同学们一道创作剧本和小说,撰写诗歌和散文,积极向杂志社、编辑部投稿,还发表了不少作品。然而,命运把他送进了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大门,学习数学,使他具备了逻辑思维严密的大脑。
毕业后
刘显国毕业后,来到大巴山区的一所乡村中学教书。初为人师,他就深深地爱上了教师这一行。他从心底发出一个信念:我要用自己的一生,去塑造每个学生的鲜活灵魂。如果说,作家唤起了人们的灵魂,那么,教师则塑造了人们的灵魂。
有了正确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念,不管是环境的恶劣,还是生活的艰辛;不管是个人的荣与辱、得与失,还是恩与怨……他都始终如一、坚定不移地情系教育,心系孩子。
在黑白颠倒的日子里,学校成了争斗的场所,读书无用的思潮到处泛滥。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把自己反锁在小屋里,苦练教学基本功,深钻教育教学理论,他认定这些东西终究有一天会派上用场的。奇迹出现了:他练就了一手漂亮的富有个性魅力的书法,学会了绘画,这为他板书、板画艺术奠定了基础,还学会了摄影,这为他后来登上中国当代摄影家大典做好了准备。他所作的十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心得体会为他的教学研究积累了深厚的理论素养。他曾受到批判。然而,他经常用陈毅的一首诗来激励自己: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983年9月,刘显国因出色的才华被调到了省四川省教育厅参加创办《少年百科知识报》的工作。在这期间,他既当编辑又当记者,为该报的创刊不知疲倦地四处奔波、摇旗呐喊,不断开拓新局面,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得到了上级的赞赏。在这里,他本可以有人生的另一次选择,或许离当作家越来越近,实现儿时的梦想;或许从此走上仕途,实现人生的另一种价值;或许……但是,他始终魂牵梦绕的是他的教学科研、他的教改实验。在这里仅仅工作一年,他就要求调回了他原来的教研工作岗位。
从省里调回以后,又有县委、法院的领导亲自找上了门,热切地希望他能到政府机关工作,并提出了非常诱人的条件。但刘显国都没有动摇过,因为他和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教研中翱翔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醒了沉睡多年的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呼声深入人心,它给教育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刘显国负责筹建了县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室,任主任。从此,刘显国展开了他那舒展的翅膀翱翔于教育科研这一片广阔的天空中。
上任伊始,刘显国就和他的同事们一道对全县近200所中小学的教学情况进行了系统、彻底地调查和分析,并对教学质量进行了摸底和评估。他们深入学校和课堂听课、座谈,针对普遍存在的讲的多练的少、知识传授的多能力培养的少、注入式教学的多启发式教学的少、死记硬背的多创造思维的少等问题,刘显国提出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才能使教学出现新的希望和活力。
为实施教育科研促教学改革、教学改革促教学质量的计划,在刘显国的主持下,对全县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和领导进行了教育科研的培训。受过培训的学校领导和教师有的成为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的积极倡导者,有的成为学科带头人,有的在不少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有的成为县里的拔尖人才,有的还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省劳模……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刘显国深知这个道理,他正是充分利用了契机,通过骨干的力量,把教育科研悄悄地送到了全县各中小学,使大部分学校的教研活动由无到有地开展起来了。
刘显国在抓教研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实践的作用,从不摆花架子。因为他明白:只有把教研成果迅速转化为教学成果,教研才能够受到学校的重视和广大教师的拥护,也才能够有更强的活力。在他的积极建议和周密计划下,得到了教委的支持,对全县13个区进行了教学“四认真”检查,旗帜鲜明地把教研促教改、教改促教学的思路深入地贯彻了下去。在刘显国的带领下,他们不辞辛劳,吃在乡区、住在乡区,和广大教师打成一片。他们工作扎实,或深入课堂听课、或召开座谈会、或作专题讲座、或举行研讨会、或查阅教案和作业……难怪有些同志风趣地说:“和刘显国一起工作要掉几斤肉。”的确,刘显国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他总是以身体力行来影响和带动同事们。也难怪,和刘显国一起工作过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
“四认真”检查所到之处,受到了当地政府的欢迎、学校的欢迎、家长的拥护。县教委主任在看了刘显国的报告后,不无感慨地说:“没想到,一个教研室在下面的威信和影响比教委的都大。”他成功了,他把教研和教改之火点燃到全县的各个角落,深入到广大师生的心。在刘显国的带领下,全县大兴教研和教改之风,大大小小各个层次各个学科的教改研讨会有专题的、有座谈的、有交流的等多种形式,越来越红火,越来越有实效,各种形式的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竞赛课等经常举行。老师们互相切磋、取长补短,课越上越精湛,越上越精彩。不管是哪一学科的研讨会、公开课等,不管再忙,刘显国都亲自主持,并抓住时机,针对问题,或作专题报告,或作公开评课,或作专题讲座等引深教学研究。他总是能充分利用每一次机会,及时地向广大教师传输最新的教研和教改信息,敏锐地发现问题,并能准确地把握问题的关键,给老师们指点迷津,成为广大教师的良师益友。在长期的教研和教改实践中,刘显国得到了老师们的信任并享有很高的声誉。
为使教研和教改工作更加深入、持久地发展下去,刘显国逐渐探索出一条有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教研之路。在县教委的支持下,全县建立了教研组织网络:以县教研室为中心,成立了学科研究会,配备了20多名中小学ㄖ敖萄性保?涸鹑?刂行⊙У慕萄泄ぷ?3个区以教办为中心,成立了联合教研组和科研室,各区配备了两名专职教研员负责全区教研工作。63个乡以乡中心校为中心,按学科分年级成立了420个学科教研组和63个科研室。还在中小学骨干教师中聘请了130名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研究能力、热心教研工作的兼职教研员组成县、区、乡三级教研网络。从而使教研工作工程化,教研组织网络化,教研效率高效化,教研过程最优化。在此基础上,刘显国起草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把教研教改工作由自发的不自觉状态纳入科学的制度化管理轨道。
由于他在推进教研和教改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1985年5月,刘显国带着他多年教研的成果,参加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家教委、中央教科所联合举办的“亚太地区语文数学改革研讨会”。这天,会场上鸦雀无声,充满了一种凝重的学术气氛,来自国内外的专家、教授、学者济济一堂,关注着一位中年教研工作者的发言。他就是刘显国。他的关于走自己的路、搞好教研工作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受到了一致好评。会后,一家《教研员》杂志的编辑立刻表示要刊用。
在多年的教研工作中,刘显国明确提出了教研室工作的五个中心职能作用:教学研究的中心、提高教师业务的中心、开展教育科研的中心、交流教改信息的中心、推广教学经验的中心。围绕这五个中心,全县形成了以教育科研引路、教改先行的格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85年被评为“基本无文盲县”,1986年被国家教委授予“基础教育先进县”的光荣称号。1988年又被国家教委定为全国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县,自恢复高考以来,全县高考成绩每年都在地区排名第一,在全省也是名列前茅……可以说,这些成绩的取得,刘显国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的。但他把这些都看得很开,在他看来,家乡人民养育了他,惟有以最有效的工作才能报答养育之恩。
教改中扬帆
20世纪70年代,刘显国就在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教改之路上开始了 艰苦的跋涉。1972年,当他还在乡村教小学时,就被抽调到县里培训教师,由于他的教学效果突出,被当时的教育局长看中,直接调到了县教师进修学校。他走出机关,频繁地活动在最基层的学校,搞起了教学实验。他选中了东柳的竹园大队小学和解放大队小学两所农村学校作为他的试验点。他真抓实干,深入学校,经常驱车几十里亲自参加实践活动,使这两个学校,在当时成为名噪一时的省、地、县的先进典型。他所撰写的有关教育改革的探索性文章,有的在当年的《四川日报》上刊登,有的还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电波传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这对他以后坚持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教改之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刘显国真正在浩渺的教改的海洋中扬起风帆,那还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教改中,他广交朋友,团结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教改积极分子,他们中有第一线的老师,有基层的教研工作者,还有专家、学者、大学教授、新闻媒介的记者、编辑、行政领导等。
十几年前的一个夏天,闷热的空气如往常一样,笼罩在四川盆地的上空,然而,位于四川盆地东侧的大竹县却显得很不平静,这里正聚集着全国四面八方的教改探索者们,有老师、领导,有中科院的专家、学者,有久负盛名的教学改革家,有大学教授共几千人,为了同一个目标,他们冒着炎炎烈日,不顾旅途的艰辛,乘飞机、坐火车、乘汽车、坐轮船,千里迢迢地赶到了被称作“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四川省,来到了名不见经传的一个小城,召开了具有纪念意义的“小学数学教改研讨会”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在刘显国精心筹划和组织下,有专家讲学和学术报告,有教改信息交流,有来自全国的教改名师授课……这些活动甚至引起了一些其他行业的人的浓厚兴趣,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它也给刘显国以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他看到了人们对教改有厚望,对教改所给予的极大热情和支持。于是在四川万县召开的第二次教改研讨会议上,刘显国提出了成立领导、组织、发动、引导广大教师进行教改探索活动团体的提议。他的这一提议,立即得到了教改探索者们的积极支持,在这次会议上,由一些教改积极分子和有一定影响的代表人物正式组成了“小学数学教改协作组”,刘显国任组长。
从此,刘显国在教改的大潮中鼓起风帆,奋力拼搏、勇往直前。这一组织成立以后,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每年举行一次大型的教改研讨及交流大会,从没间断。会议从四川盆地的小县城开到了成都市、天津市等大城市,从北国的长春市开到了南国的深圳市,从渤海之滨的大连市开到了西北的乌鲁木齐市……参加的人数越来越多,教改的成果、影响的范围也越来越大,研讨会的质量也越来越高,申请举办的单位提前两年就开始了预定。
路,在脚下延伸
1995年,已是50多岁的刘显国,在深圳的一所学校的多次盛情邀请下,踏上了南去的新的征程,负责组建一所教科所。深圳,这个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对于刘显国来讲并不陌生,早在80年代初,他就几乎每年几次应邀前来讲学。但这次的意义却不一样,因为他将把自己的后半生交给特区的教育事业。刘显国把这看作是人生的另一条起跑线,他始终认为:人有生老病死,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党的事业却是永远年轻的,他正是把对事业的热情,以年轻人的勃勃生机,投入到了他那熟悉的、孜孜以求的教育教研事业中……
在这里,将会是刘显国事业的另一次高峰;在这里,将会是他探索道路的延伸;在这里,将会是他人生内涵的新的体验;在这里,将会是他书写人生的另一个舞台;在这里,将会是他奋斗、拼搏的另一个战场……
事实作了最好的答复:在深圳市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刘显国就创办了一份《东方报》。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参与了《学校教学实用全书》和《中国教育教学改革实用全书》两部大型的权威性的工具书的编写工作,担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