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河鳗

河鳗

河鳗(Eel),又称鳗鱼、花鳗鲡鳗鲡、白鳗、白鳝、青鳝、青鳗、毛鱼、流鳗、鳗鲡、日本鳗,是鳗鲡目鳗鲡科鳗鲡科的鱼类。体形细长,前部呈圆筒状,后部稍侧扁。头中等,眼小,嘴尖而扁。下颌长于上颌,鳞小埋于皮下,呈席纹状排列。臀和尾鳍相连,胸鳍小而圆,无腹鳍。体背为灰黑色,腹部白色。产于海中,可溯游到淡水里生活,成熟后又回到海里产卵。其营养丰富,肉质鲜嫩。属脊索动物门,鱼纲,鳗鲡目,鳗鲡科动物。鳗鱼体细长,可达60CM,前部呈圆筒状,后部侧扁。它的性别受环境因子和密度的控制,当密度高,食物不足时会变成公鱼,反之变成母鱼

形态特征

河鳗体细长,前部呈圆筒状,后部稍侧扁。头中等,眼小,嘴尖而扁。下颌长于上颌,鳞小埋于皮下,呈席纹状排列。臀和尾鳍相连,胸鳍小而圆,无腹鳍。体背为灰黑色,腹部白色。身体表面有很多粘液,十分光滑;它的皮肤特别薄,在皮肤上布满微小血管,血液中的气体可以通过皮肤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也称皮肤呼吸。

分布范围

河鳗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闽江珠江海南岛及江河湖泊中。

生活习性

河鳗与海鳗是同一种类,产卵于江河,没有洄游到海的就生长于江河成为河鳗,属江河入海洄游鱼类。河鳗喜暗怕光,昼伏夜出,离水时用潮湿的皮肤呼吸,属湿水性鱼类。生长需要适宜的水温,水温上升或下降到一定程度则极少摄食,或处于停食状态,冬季不摄食,潜入泥中越冬。河鳗为一种肉食性鱼类,以摄食小鱼、虾、田螺、蛏、蚬、沙蚕、虹蚓、水生昆虫等动物为主。到了秋季,成熟的雌鳗会随同河口地带生活的雄鳗大批迁徙,途经数千里到海里产卵。

用途

河鳗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有补虚扶正、祛湿杀虫、养血、抗痨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久病羸弱、五脏虚损、贫血、肺结核、妇女崩漏带下病小儿疳积、小儿蛔虫病、痔疮、直肠脱垂等症。. 鳗鲡体内含有一种很稀有的西河洛克蛋白,具有良好的强精壮肾的功效,是年轻夫妇、中老年人的保健食品。河鳗被称为鱼中极品,筵席佳肴。锅烧河鳗是宁波十大名菜之一。此外,河鳗也可清蒸和红烧,宁波市还有一种传统做法是用咸面卤清炖。河鳗肉质细嫩,含有丰富的优质脂肪和维生素a,健康且美味。同时,河鳗因其肉、骨、血、鳔均可入药。传统医学认为,河鳗性味甘平,可治疗久病羸弱、五脏虚损、风湿、贫血等病症。李时珍也说过:“鳗鲡所主诸病,其功专在杀虫去风。”

养殖

选种

因为鳗鱼的价格也是比较昂贵的,所以在选择鱼苗的时候就要特别的自信,尽量从根本上降低养殖的成本,优质的鱼苗是养殖成功的基本条件,一般我们会选择规格比较整齐的、比较丰满的、体表比较光滑的、背部颜色为墨蓝色而腹部颜色为白色的、没有病伤害的、比较活跃而且食量较大的、比较健壮的鳗鱼苗进行养殖,这样养殖的成活率能得到很大的保障。

水质

鳗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非常的高,所以水质的管理是在养殖过程中需要非常注意的一个地方,通常我们会选在海口附近使用网箱进行养殖,其中水的温度要保持在八度到三十度之间,海流的速度不能过急,海水的比重要在1.01到1.02左右,同时还适量的添加增氧剂,或者是利用化学用品来调节水质。

密度

鳗鱼养殖的密度也是我们要注意的一点,因为不同的鳗鱼品种我们所放养的密度就会有差异,同时放养的密度还和鳗鱼的大小有关,一般幼鳗每平方米可以投放一百五十尾,而黑仔鳗一般是每平方五百尾左右,其次等到饲养一段时间之后我们还需要根据鳗鱼的生长情况以及强弱情况等来进行分箱管理,这样有利于鳗鱼的生长的繁殖。

消毒

鳗鱼养殖的消毒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就是鳗鱼放养之前我们需要将鳗鱼苗进行消毒,其次就是在放养之前以及放养之后我们都需要对养殖场进行消毒,最后就是还需要不定期的更换网箱,并且对网箱进行消毒,这样才能保证鳗鱼的健康生长。

喂食

在喂食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的就是有固定的时间去进行喂食,一般情况下每天需要进行两次喂食,因为鳗鱼它是一种喜暗怕光的生物,所以喂食的时间分别是在每天在早上的五点以及晚上的八点左右,由于冬季比较寒冷,水温也比较低,所以鳗鱼的摄食量会比较少,一般只要在每天晚上八点左右喂食一次即可。其次我们要注意的就是喂养的时候在固定的地方,不然鳗鱼找不到,然后就是要确保饲料的质量,最后就是饲养的饲料量也要固定,主要要根据鳗鱼的种类和大小来决定饲料量。

管理

管理需要注意的就是每天都需要对养殖区域的水质进行检测,其次就是要时刻注意气象、水温等的变化,并且最好记录,发现有变化的预兆时要及时的最好预防准备,然后就是观察鳗鱼的适量以及生长情况,如果发现和平时有什么不同要即及时的进行处理,最后就是要做好防病虫害的准备,同时可以在饵料中混入适量的抗生素来增强鳗鱼的体质,从而达到一个抗病虫害的特性。

参考资料

河鳗.科普中国网.2024-06-06

味蕾上的江苏·本土美食志 日历|红烧河鳗:水中人参,肉肥味美.今日头条.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