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氏矮海豚
海氏矮海豚(学名:矮海豚属 heavisidii)体小而粗壮,头部钝圆。背鳍呈明显三角型,体色为醒目的黑、白、灰相间图案。体前部呈深灰色,有一深蓝色斑纹从嘴喙和背鳍的中间延伸至腹侧。腹下的白色斑带形成似三叉戟的图案。胸部有偏菱形的白色斑块,胸鳍前有较小的类钻石状白斑。喷气孔附近有深蓝黑色线条延伸至披肩部位。
海氏矮海豚出没于南非与纳米比亚西部,沿海岸线约1600公里的海域分布。已知的分布范围南起南非好望角,向北可能延伸至安哥拉南部。它们通常栖息在离岸8~10公里、水深不及100米的沿岸海域。海氏矮海豚有纺锤形(或鱼雷形)的身体,可以保持高速游动,藉此躲避天敌和捕捉猎物。它们会一次性“护送”某些小船达数小时,期间展示船首乘浪和船尾乘浪等姿态。根据有限的观察推测至少有些群队有固定的活动范围,而且可能不会游离得太远。
每年南非与纳米比亚岸边的近海渔网都会缠往一些海氏矮海豚;也有人们使用手持渔叉或枪枝射杀少数个体充作食物。
形态特征
海氏矮海豚嘴喙不明显。头部呈现锥状,前额平坦。眼睛周围有深色的椭圆状眼圈。喷气孔附近的深色部位有深色线条延伸至披肩部位。胸前有钻石型的白色斑纹。胸鳍小,末端圆钝明显朝后。腋窝呈白色。背部呈暗蓝灰色。腹面呈白色。身体前半呈现一致的灰色。体后两侧皆有淡灰色的条纹。体腹部的白、黑或灰部位之间的界限鲜明。背鳍位于体中央稍偏后方,呈明显的三角形(有个体差异);背鳍基部宽广;背鳍的前缘通常较尾缘长(背鳍通常具有平直或略微内凹的尾缘,以及具有前突的前缘)。体后部有手指状白色突起图案指向尾部。尾鳍后缘向内凹;尾鳍中央缺刻明显。
上、下颌每侧各有 枚牙齿。
大小量度:成体平均长1.74米;成体重60~75千克。初生仔豚均长约85厘米。
栖息环境
海氏矮海豚生活在近岸海域,栖息水深通常不超过100米(最深观测记录为180米),适水温度9~15℃(19℃水域也有发现)。该种多于87%的观察记录来自本格拉寒流区。
生活习性
海氏矮海豚生性谨慎,有时颇腼腆。很少见到跃身击浪,但已知能跃离水面达2米以上,可快速前空翻,然后在海面上以鲸尾击浪结束整个动作。高速游行时可能会豚游。对船只的反应各不相同,已知会靠近船只一段距离,然后在船侧随同伴游几个小时,期间也会船首乘浪与船尾乘浪。
群体:海氏矮海豚具有社会性,最普遍的海豚群由2~3只个体组成;单个个体或一组4~10只的群体也常出现。最大海豚群体由30只个体组成,其中一般包含10%的幼年海豚。海氏矮海豚在凌晨开始活动,从日出到正午时段主要游弋在近岸水域,其余时间活跃在远岸。它们日常的群体行动方式也反映出被捕食猎物的类型,尤其狗鳕,它们在夜间迁徙至水层上方。在白天,此类海豚群体在近岸的活动同休息、社交和躲避天敌有很大的关系。
领域范围:302~1,990km²。
食物:狗鳕和羽占海氏矮海豚饮食来源的近49%;第二大食物来源是八腕目(Octopods)动物,约占22%;其余为无鳔石首鱼科、鰕虎鱼和鱿鱼。
分布范围
繁殖方式
该种海豚每2~4年繁殖一次,繁殖期从春季到夏末。妊娠期10~11个月,雌性子宫容积有限,故每胎仅产一崽。初生仔豚长约85厘米。哺乳期未知。雌性5~9年性成熟;雄性6~9年。
亚种分化
单型种,尚无有效亚种。
种群现状
全球种群未量化。推测(非基于调查数据)其全球种群数量约在800~1,000(Carwardine 2002)只。根据非洲南部离岸5海里以内的观测记录估计,其种群密度为4.69只/100海里,而离岸更远的观测案例则相对稀少(Best 1984)。
保护级别
列入《保护迁徙野生动物物种公约》(CMS)附录Ⅱ。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鲸目*其它鲸类)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红色 List):数据缺乏(DD),2008年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