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
《团圆》是巴金创作的关于抗美援朝题材的中篇小说,于1961年8月5日在《上海文学》上发表。
小说《团圆》讲述了30多岁的王成来到朝鲜,水土不服身体不大好,这个团在完成了上级给的任务后,友军也终于赶到了,只是王成没有能回来,他最终勇敢地在山头牺牲了的故事。
1961年8月,小说《团圆》发表后,长春电影制片厂在1964年改编成了电影《英雄儿女》。2023年7月27日,巴金的《团圆》手稿复制件等在“坐标——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革命文物特展”中展出。
创作背景
1952年,巴金在朝鲜开城前线,对志愿军65军582团做战地采访。巴金作为志愿军慰问团成员,在朝鲜战场呆了很长时间,冒着极大的危险,终日在战壕里与志愿军指战员同甘共苦。河北省军区原司令员张振川作为团长兼政委向巴金介绍了我团三打‘红山包’战斗中2营6连副指导员赵先友和战友们坚守67高地视死如归、壮烈牺牲的事迹。巴金被赵先友等的英雄壮举深深感动,最终写出了小说《团圆》。
出版历史
1961年7月20日,巴金在上海完成了小说《团圆》,1961年8月5日,该作品发表在《上海文学》上。1961年12月,作家出版社推出巴金短篇小说集《李大海》,其中包括《团圆》。
内容情节
《团圆》开头描写雪夜在山坡上行走差一点滑倒的细节,在巴金1952年3月刚入朝不久的日记中也曾有类似记录:“十一时半坐卓部长小吉普车回宿舍,卓部长和王部长陪我在黑暗中上山。通讯员在半山接我,我几乎跌下山去,幸而他把我扶住。”
作者把一个骨肉离散又重逢的脍炙人口的故事放在朝鲜战争的背景上来描写,英雄战士王成在无名高地牺牲了,而政治部主任王东恰在这次战役中找到了女儿王芳。一个普通中国工人的家庭失去了儿子,而一个更大的革命家庭却更加兴盛起来,这个颇具象征意义的故事感动了万千读者的心。
角色介绍
参考资料
作品特点
《团圆》并不能算是最有巴金思想艺术特点的作品,但其重要性在于这是巴金创作社会主义文学的尝试,也是一个现代作家转向“当代”的尝试,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之交,很多作家都在努力做出这样的转型,但只有少数几个人成功了。《团圆》是将巴金特有的生命热情融入了创作中,而从巴金研究的角度来说,这篇作品及其创作的历程也可以让读者看到,巴金对新中国与社会主义的认同以及他努力追随时代创作潮流的步伐,这是一个与五四时期和上世纪80年代不同的巴金,也是人们需要尊重并深入理解的巴金。
作品改编
1961年8月,小说《团圆》发表后,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夏衍责成长春电影制片厂1964年改编成了电影《英雄儿女》。
作品影响
王蒙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文学名作文库:1949-1999·中篇小说卷》(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7月推出的贺绍俊、李云雷、丛治辰主编的《建党百年百篇文学短经典·第二卷:崛起东方新中国》中,《团圆》都入选。
2023年7月27日,巴金的《团圆》手稿复制件等在“坐标——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革命文物特展”中展出。
作品评价
《团圆》是巴金关于抗美援朝题材创作的代表性作品,巴金成功地将宏大叙事转换成个人话语,并以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出来。(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巴金研究会副会长 评)
参考资料
巴金小说《团圆》中王成的原型 .人民网.2024-06-23
一代文学大家巴金两次入朝,《团圆》绘出志愿军崇高精神面貌 .百家号.2024-06-23
《团圆》绘出志愿军崇高精神面貌.中国作家网.2024-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