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核试验
微核试验是一种用于检测染色体或有丝分裂器损伤的遗传毒性试验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关注那些没有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段或者因为纺锤体受损而丢失的整个染色体,这些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会留在子细胞的胞质内形成微核。最常见的微核试验是在啮齿动物的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中进行的。通过对啮齿类动物施加待测物质,随后处死并取出骨髓,制作切片、固定、染色,最终在显微镜下计算PCE中的微核数量。如果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PCE微核率显著增加,并呈现出剂量-反应关系,则表明该待测物质可能是哺乳动物体细胞的致突变物。对于接触环境致突变物的人群,可以通过人外周淋巴细胞微核试验来进行监测和危险性评估。
发展历史
微核试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Howell与Jolly在猫和大鼠的外周血中发现了被称为Howell-Jolly小体的小体,后来被认为是微核。1959年,Evans等人首次报告了辐射诱导MN形成的效应,并推测MN来源于染色体异常。1970年,Boiler和Schmid提出了使用骨髓嗜多染红细胞中的MN发生率作为微核试验基本指标的想法,并正式将其命名为MNT。在此之后,Schmid及其团队的研究工作为MNT的理论和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应用与方法
微核试验作为一种直观有效的遗传毒性评价方法,在遗传毒理学、医学、食品、药物、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微核计数具有经济、快速、简单的特点,无需特殊技能即可操作,并能够统计更多细胞,甚至可通过计算机自动计数。微核试验的技术种类丰富,包括常规微核试验、细胞分裂阻滞微核分析法、荧光原位杂交试验以及利用脱氧核糖核酸探针和抗着丝粒抗体染色等方法。
目的与意义
许多化学物质都能导致染色体异常,而染色体承载着遗传信息,其异常可能会严重影响生物体的生存。轻微的突变可能导致疾病,严重的异常则可能导致死亡。对肿瘤细胞的研究显示,大多数肿瘤细胞都有染色体异常。此外,先天性染色体异常会导致多种遗传性疾病。微核试验是检测染色体异常的简便方法之一,尤其是小鼠骨髓红细胞微核检测方法,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能够获取大量客观数据的化学物质遗传毒性评价体系。
方法
微核试验的方法主要包括动物体内细胞微核试验,如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以及细胞培养微核试验。此外,还有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其中使用的蚕豆品种为松滋青皮豆,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后,进行镜检以观察微核的发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