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李水生

李水生

李水生,武汉睿升学校董事长、校长,原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校长,湖北省中学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津贴;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校长,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第二届“孺子牛”金球奖获得者,湖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省直中小学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副主任。

工作经历

1962年7月至1977年7月 华师一附中任教

1977年7月至1984年2月 华师一附中副校长

1984年2月至2002年7月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校长

2002年7月至今 武汉睿升学校校长 华师一附中名誉校长

1984年至2007年 湖北省人大代表(第八、九、十届)

2002年至今 湖北省政府参事(全省28人,中学仅李校长1位)

2004年至今 武汉市名人协会第一届常务理事(全市81人,中学仅李校长1位)

2005年至今 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协会副会长。

他人评价

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人,以创造性的工作鼓舞人。人称“扳命校长”的李校长与华师一附中几代人卓越奋斗,在教育管理、办学理念、教育成果等诸方面都走在时代前列。李校长也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先进的办学理念、丰富的办学经验、骄人的办学业绩、奋进的办学风格,声名远播。

公办教育: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甘苦数十载,事业成功筑辉煌!

华师一附中四十年,辉煌成就载入全国教育史册!

办好华师一附中,为湖北省基础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李水生校长将全部的心血都倾注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

他在华师一附中担任校长长达18年,这样的教育生涯在全国重点中学也不多见。

他教育思想理念先进,办学经验丰富,抓高考有方全国闻名。

他在中国基础教育界德高望重,威名远播。

他把办好学校当作毕生的追求。

在华师一附中的四十年间,他殚精竭虑,坚韧不拔,勇于开拓,敢为人先,多项改革开全国基础教育之先河。

首创“年级负责制”:率先变革校内管理体制,成为全国普通中学管理体制改革典范。

首试“校内不完全聘任制”:率先进行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全国不少同行来华师一取经。

首创“素质学分制”:率先改革高中生评价机制,凸显素质教育导向。华师一附中实施该制后的首届(99年)毕业生,高考600分以上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55%,重点本科率达92%,一名学生夺全国理科桂冠,创造了全国重点中学高考史上的奇迹。教育部召开全国现场观摩会,李岚清副理两度视察华师一附中。

民办教育:

——睿升学校拓展近十年,成就民办教育新典范!

全新理念根植武汉睿升学校,续写教育新篇章!

办好武汉睿升学校,为湖北民办教育闯出成功之路!

李校长是一位与时俱进,不断超越的拓荒者。

2002年始,李校长肩负新使命,投身睿升兴学征程。

省、市内一批重点中学名师、教学骨干齐聚其麾下,

众精英齐心协力,共举武汉民办教育大旗。

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

李校长(以其)远见卓识,充分发挥民校优势,

为睿升构建了全新的办学理念、管理体制机制和教育模式。

有效推进学校多样化、特色化、优质化教育,

为学生架起成长“立交桥”。

专家冶校,名师执教。

在睿升,李校长的睿智得以升华,鸿图业已展现。

短短10载,睿升以校风正,学风浓、师资强、成绩好赢得各方肯定。

2011年在校生人数超过2000人,突破办学规模。

武汉睿升学校这颗民办教育之星已熠生辉,

成为基础教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2011年5月,武汉市基础教育界首次为一名校长举办专题会议——

“李水生教育理念与实践研讨会”,

交流推广其办学思想、经验、业绩,

中国教育学会、省市教育界有关领导高度评价,与会同仁反响颇大,

公认李校长为我们身边的一位教育家型校长。

四十年 倾心打造华师一,施改革 创举国知名品牌

挥大旗 聚八方教育精英,建睿升 创民办教育典范

情系特色民校

李水生是个很普通的名字。

但在武汉甚至全国教育界,这个名字却是响当当的:因为在李水生的“捣腾”下,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从默默无闻到全国闻名;62岁退休后,李水生开办了武汉市睿升学校,并让这所民办校因复读而迅速走红,开办两年便成为武汉市的市级示范校,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上个更好的大学慕名而来。

当初开办武汉市睿升学校,李水生投入了400多万元,他的资产现已经不能仅从表面上来评估,那些无形资产就是李水生最有底气的资本。

但是,李水生的目标,不是办所复读学校,实现家长短期相对功利的想法,他希望办一所真正的好学校,实现他“因材施教”、教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夙愿。

儿时私塾“板子教育”不好受

李水生是地道的黄陂区人,无论什么时候,都听得出他的黄陂口音。

幼时在家乡黄陂,他跟村里一位老先生念了一段时间的私塾。

“那时每天就是识字、背书,内容单一枯燥,根本谈不上全面发展,还经常挨板子,对先生很恐惧。”李水生说,总结起来,就是一种典型的“板子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李水生与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的缘分开始了。他在华师一附中接受了系统、正规的高中教育。1962年大学毕业后,又回到华师一附中当数学老师,1977年开始任副校长,1984年任校长,一直到2002年卸任。

全国首创素质学分制遭家长抵制

1984年,已在华师一附中工作了22年的李水生升任校长。

有感于应试教育的缺陷,他开始摸索新的教育方法,在全国首创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学分制,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特长,全面发展能力和个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交给学生”。

那个时候,高中改革是个“禁区”,李水生当年的改革立即招来不少家长的抵制,有十几位学生家长联名写信质问他:“学校拿我们的孩子做实验,如果实验失败了,学校就是我们全家的‘千古罪人’。”

李水生回忆,压力肯定是有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大家也就认同了。

“结果证明这种搞法不错。一位从上届高三转下来的老师说,实验班的学生真是一点就通,上他们的课我感到很轻松。1987年高考,上省线的达80%以上,名列全省第一,这更坚定了我向这条路走下去的决心。”李水生说。

当年的素质教育尝试大获成功,使得华师一附中在全国声名鹊起,迅速成为全国知名的重点中学。

办民办校回应社会质疑

2001年末,在武汉市举办的中外校长论坛上,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作为湖北省唯一的代表学校发言。当时还在任的李水生校长作为代表讲话。

他的报告结束后,在互动环节,一位中学校长提了个“很刁”的问题:华师一附中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因为前期就招到全省最好的学生,这种“先天”优势其他学校没法比,好学生本来就好教,普通学校根本就没有这种好生源,如果您在普通的学校当校长,还能教出这么优秀的学生吗?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就是李水生的回答。一年后,李水生用行动回应了这样的质疑。

2002年7月,62岁的李水生卸下华师一附中校长的职位,进入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武汉市睿升学校校长。这是一所从小学到高中的民校学校,“这也是当年辜胜阻副市长建议的,他希望我办一所不同于公办校却有特色、有成绩的民办学校”。

“当时我们一共5个人,筹资400多万元。”李水生说,第一年招生很困难,一共只招到了100多人,根本不能跟1620名在校生的规模相比,面对空荡荡的校园,他依旧坚定着自己的想法。

走复读之路异军突起

2010年6月底,高考分数出来后,武汉市爆出一条醒目的新闻:一名高考639分的考生要求到武汉睿升学校复读。这一方面说明复读市场越来越红火,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睿升复读的名气。

“复读的想法还是当年的辜胜阻副市长和谭仁杰局长提醒的。”李水生说,因为公办学校按规定不能接受复读生,这是个不小的市场。

“复读学校不好办!”李水生说,打算办复读班的时候,武汉市场上的复读学校要么已经垮掉,要么奄奄一息,多数复读校是冲着赚钱去的,“其实这应该作为事业来办”。

因为李水生长期在高中的优势,因为他对这份事业的认真执着,不少复读学生有了大幅进步,最终进入理想的大学。

志在特色民办校不在复读

睿升复读火了。但李水生并不希望睿升学校打出的牌子是复读,他更希望通过他的教育理念,培养出更多更全面的学生,教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于是,他很努力地把重点放在每年的应届生招生上,把优秀的师资放到应届班里,根据学生特点,让他们选择美术、播音主持、体育或科技发明方向,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2007年以来,学校不少学生在省市奥赛中获奖;升学率不仅叫板一本线,更是冲着600分以上而去。这在过去的民办校里,是不敢想像的事。

2010年以来,睿升学校逐渐走出外语特色教育、心理特色教育、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等特色之路。“要让一流的学生成为尖子,让中等的学生成为一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提高。”李水生说。

拒招超低分学生

作为市级示范校,每年中考招生时,李水生都严格划定了分数线,“分数太低的,不能要”。

在录取学生时还是做了一定的选择,这是不是和他当初说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提法相悖?

“我这不是歧视低分生,也不是违背我的诺言。”李水生解释,低分考生大多数是在小学和初中时没能养成好习惯,教育需要一个周期,仅靠高中三年很难扭转,很难达到目标。而且,这样的学生并不适合参加高考进入更高学府学习,职业教育等途径或许更适合他们。“所以说,教育也是很脆弱的”。

李水平在针对复读生这部分,也长期建议,高考分低于340分,就不要选择复读。

突出问题是留住师资

办学校做管理搞教育,对李水生而言都不是难事。当记者问他在办民办校这些年有无遇到困难时,这位乐观的老爹爹想了一会,说“好像都还好”。但交谈中,记者却感觉到,民办校的师资少流动,是令他考虑得最多的部分。

在民办校当老师,没有公办教师的身份,工作总会有不稳定的感觉。而且,就是因为没有身份的限制,他们可以今天在这所学校任教,明天到另一所学校任教。

对此,李水生称,对于在学校工作满5年的教师,一次性奖励最高5万元,首先从收入方面稳定教师们。

“我也会让老师们在这里工作有信心,让他们觉得有希望。”李水生说,让老师有成就感是很重要的,务必对他们进行人性化管理。

活到老干到老不想退休

“您想过什么时候退休吗?”记者问。

“退休?”李水生说,加拿大有位94岁的市长,“他管着一个70万人口的城市,还是群众推选他当的市长”。“我从没考虑过今天干明天不干的事,我会尽心尽力在这个岗位上”。

一年365天,李水生只有过年3天不在学校,其余时间每天与学生同吃同住,“生活很有规律”。

“我有一副强心剂。”李水生神秘地对记者说。他乐呵呵地掏出相机:“你看!你看!这就是!”记者看到的,是一张张正在认真读书的学生的镜头。

每天早上5点半,李水生都起床和老伴一起到学校操场转,让他感动的是,每天都会在操场上看到成批的学生拿着书本晨读,近些日子天亮得晚,学生们就聚集在灯下晨读。“学校没有做任何组织,全是自发的”。

“这就是我的强心剂!”李水生笑着说,看着这些学生心里就特舒服,就想一直把学校好好地办下去。

姓名:李水生 年龄:71岁 籍贯:湖北黄陂

职务:武汉市睿升学校董事长、校长

初次见到李水生校长,是2003年,那时他已经从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的校长岗位上退下来,正全心创办睿升学校。这位老爹爹给人的感觉和蔼可亲,说话总是一脸笑容,别人说话时,他总是在认真倾听。中间几年,报社有活动邀请他参加,六十多岁的老人总会欣然接受,认真准备,现场激情演讲,每次向他道谢,他总微笑着说:“我要感谢你们对学校的支持!”

这次再见李校长,他还是如2002年建校一样,一如既往的低调、朴实,依旧是浓浓的黄陂口音,办公室门外挂的牌子是“办公室”而非“校长室”,铺着最简单的复合地板,办公室的装饰物就是一个地球仪,墙上挂着他参加全国教育工作会的两张照片。还有一幅学生李辉送他的字画:“读书能见道,入世不求名”。

采访不时被各种状况打断,他总是亲自去招呼学校老师来处理——这明显比在公办学校里当校长要累多了、麻烦多了,但一说起他的学校,他的学生,这位已经71岁的老人,仍然神采奕奕,充满激情。

谋事不谋官

一个校长捧红三所名校,多年来与学生同吃食堂、同上早操。

[三所名校指: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湖北华一寄宿学校武汉睿升学校]

看,被学生簇拥着的李水生,笑得多开心

什么样的校长是教育家型校长?昨日在武汉睿升学校举行的“李水生教育理念与实践研讨会”上,来自我省和武汉市教育部门的负责人和众多校长,一同探讨了这个问题。 72岁的李水生是全国优秀校长,从教五十载,捧红了三所名校。1984年,他担任华师一附中校长,在全国率先实施了“素质学分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将该校带上了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快车道。1997年,他创办湖北华一寄宿学校,如今该校已成为学生和家长争相选择的学校。2002年,63岁的李水生又创办武汉睿升学校,如今九年过去,睿升学校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迎来好评如潮。

总结50年教育生涯,李水生的体会颇深。他说,“校长谋事不谋官,想当官的人不要当校长,当校长就要埋头做事。”数十年来,他除了每天8小时睡眠,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一日三餐与师生同吃大食堂,与学生一起上早操。他认为,办教育就是要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学习风气,释放每个学生的潜能。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推进器,学校须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争取各方支持。

在华师一附中校长张真看来,昔日的老领导善于“扳命”创新,境界高。“几次学校分房,他都放弃了自己应有的名额,为的是让利群众,便于工作”。

参考资料

对话中国当代教育改革家李水生校长:学生能力培养是教育的本质目标.百家号.2024-06-09

学界巨擘 守望精神家园.www.ruisheng.cc.2024-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