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府
青州府为古九州之一,汉设青州刺史,魏晋南北朝置青州,治益都。
隋朝初,改青州为北海郡,唐复改称青州,属河南道,辖益都、临淄、博昌、寿光、千乘、临朐县、北海七县。北宋属京东东路。金改称益都府,属山东东路。元设益都路,辖益都、临淄、临朐、高苑、乐安、寿光六县及潍、胶、密、莒、沂、滕、、博兴县八个州。明设青州府,治益都县,辖益都、临淄、博兴、高苑、乐安、寿光、昌乐县、临朐、安丘市、诸城、蒙阴十一县以及莒州(州辖沂水、日照二县)。清雍正12年(1734年)割青州府之莒州暨沂水、蒙阴县、日照三县改隶新置之沂州府,同时新设博山县。迄清末,计辖益都、博山、临朐、临淄、博兴、高苑、乐安、寿光、安丘、昌乐、诸城等十一县。民国初废府改道,青州府遂废。
历史
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元代益都路为青州府,辖潍州、莒州、胶州三个州和益都、临淄区、博兴县、寿光市、昌乐、临朐县、安丘、诸城、蒙阴、沂水县、日照市、昌邑、高密、即墨、高苑、广饶县(广饶)16个县。后将潍州、胶州、高密、昌邑、即墨划归莱州府,仍领13县1州。府的长官为知府,另设同知、府判等官。知府掌管“一府之政,宣风化、平狱讼、均赋役”,同知为知府的副职,通判仅负责粮运及农田水利之事。
清代,青州府下辖益都、临淄、博兴、高苑、乐安、寿光、临朐、安丘市、昌乐县、诸城、沂水、日照、蒙阴县等13县,并辖安东卫和沂州。雍正年间,设立沂州府,析出沂水、日照、蒙阴和安东卫归属之。同时,析出益都县的颜神镇和孝妇、怀德两乡,成立博山县。青州府仍辖11县。府署有知府、同知、通判等官员。
民国初(公元1912年)废青州府,设立胶东道,益都县隶属胶东道。1927年,废道,益都县直属于山东省管辖。
军事
顺治十八年(1661年)设山东提督,驻青州府(康熙四年1665年移驻济南府)。
康熙帝六年(1667年)设青州分巡道,后改为青州海防道。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又改称登莱青道,初治青州,后迁往莱州。
雍正八年(1730年),在青州市建立驻防满洲旗兵城,设将军一员,副都统一员,统率八旗兵马甲2000人,步甲400人,是清朝派驻山东的满洲八旗兵主要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