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原名成都气象学院气象系,是学校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始于1951年),建设有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在读本科生1500左右,全日制研究生近260人,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360余人。“大气科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大气科学专业教学团队”是四川省省级教学团队,“大气科学”专业获批2013年“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立项建设.
学院概况
大气科学本科专业的开办始于1979年,是国务院首批学士授权点,是教育部地理科学教指委大气科学分委员会成员单位、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四川省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教育部“2011计划”单位:中国地质灾害防控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是中国气象局局校合作气象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之一、解放军第二炮兵、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大气科学专业“国防生”培养单位。
历史沿革
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气象干部训练大队,主要为西南培训气象技术干部,并为西北、中南输送人才,属于军队编制
1954年:改名为“交通部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干部学校”,直属中央气象局领导
1956年:定名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开设气象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1978年: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设气象通讯、气象雷达、高空气象、气象等4个本科专业学制4年。
1984年:气象系建系,下设天气动力学、高空气象两个本科专业(大气科学学院最早四个的本科专业之二)
1986年:天气动力学专业更名为气象学专业,举办气象专业新疆民族班,同年6月,《成都气象学院学报》创刊。
1999年:增设环境工程本科专业,气象学专业更名为大气科学专业
2000年:学校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气象系更名为地球环境科学系
2003年:学校获得气象学、环境科学2个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
2004年:学校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部队签署合作培养干部协议;同年气象学专业被批准为四川省重点建设学科,开始招收大气专业国防生
2005年:地球环境科学系分为大气科学系和环境工程系,大气科学系下设气象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和大气科学本科专业
2007年: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二级学科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2008年:增设应用气象学本科专业
2010年:中国气象局和四川省签约共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同年,大气科学本科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2011年,“大气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获省级“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项目
2013年,“大气科学专业”获第二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
2015年,学校正式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气电结合,以电为主”办学方针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2016年,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签署协议,共建我校大气科学学科群
学科建设
学院现有大气科学和应用气象学两个本科专业,大气科学1个一级硕士学位授位点,并开展了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2011年开始招收专业硕士。大气科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现有大气科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下设气象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气候变化风险管理、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四个二级学科,“气象学”是四川省重点建设学科。
师资队伍
大气科学学院有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且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科研教学队伍,现有教授17人,博士、副教授42人;其中博导8人、硕导26人,博士47人、在读博士4人。教师中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IPCC特聘评议专家、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委员、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WCRP中国GEWEX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评审组成员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等国家级和省部级优秀专家学者。
科研平台
建设有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有省级气象台标准的天气分析与预报实验室;建设有完备的气象观测场;建设有完备的大气模拟实验室、流体力学实验室、大气数值模拟实验室、应用气象学实验室;建设有气候与环境变化联合实验室、环境气象与健康研究院等。
科研团队
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团队
团队带头人:李国平
团队成员:朱克云、肖天贵、刘海文、白爱娟、韩 琳、王 伟、毛文书、文小航、陈科艺、封彩云、王 超、赵鹏国
研究方向:高原涡、西南涡数值模拟与数值预报技术研发、新源县资料分析及其在业务中的应用、雷电灾害与防护、灾害气象与防灾减灾
气候与气候变化团队
团队带头人:吕世华
团队成员:范广洲、巩远发、王 磊、向卫国、贾志军、李谢辉、冯鑫媛、华 维、蔡宏珂、胡 、张少波、陈栋、朱丽华、王炳、张永莉
研究方向:短期气候预测、高原与季风气候学、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气候数值模拟
气象应用与服务团队
团队带头人:王式功
团队成员:敬枫蓉、周筠珺、陈权亮、李 超、董一平、倪长健、袁淑杰、袁东升、程志刚、张 婕、肖国杰、曾胜兰、廖婷婷、赖 欣、施红霞、白彬人、齐玉磊
研究方向:专业气象服务、公共气象服务、工程气象、灾害评估
科研概况
目前学院承担科研项目18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行业专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国家级项目50余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横向项目100余项,科研经费约4000万元。获省部级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发表论文10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
科研奖项
教学成果
大气科学学院一贯重视高品质的教学质量,且以教书育人为根本,管理严格、治学严谨,非常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毕业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意识。学生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科技竞赛、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啦啦操”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普通物理知识竞赛等各项竞赛中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近年来,大气科学学院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连年保持近100%,人才市场需求旺盛,供不应求。学院的毕业生在全国气象系统、民航系统和部队系统的气象部门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校友中有院士、杰出青年、气象局领导等。大气科学学院已经为我国气象、国防、民航和环保等科研、教学和业务部门输送了一大批高层次的气象学术技术带头人、管理干部和业务骨干。
参考资料
历史沿革.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6-11-04
科研团队.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6-11-04
研究成果.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6-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