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北路街道
中山北路街道位于普陀区东部。东与闸北区毗连,西与朱家湾、石泉新村2街道接壤,南临吴淞江与普陀路街道,北与宜川新村、甘泉新村2街道相连。面积1.09平方公里。1963年5月建立街道,以中山北路命名,办事处设在中山北路1496弄4号,下辖18个居民委员会,共有居民1.6万余户,5.2万余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万余人。中山北路街道于1982年、1984年2次被评为市爱国卫生先进集体,1985年、1986年被评为市文明卫生单位。1985年起,仁义里居民委员会连续3年被评为市文明单位。1970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历史沿革
中山北路街道地境处于吴淞江、虬江与彭越浦交汇处,昔时大部分地区为河漫滩地,清代中叶,江流稳定,始有村落。自20世纪初起,沪宁、沪杭2铁路先后筑成,吴淞江两岸兴建工厂,苏、浙、皖等地前来谋生的劳动人民在江和彭越浦两岸搭草棚、滚地龙聚居,逐步形成潘家湾、潭子湾棚户区,与朱家湾、药水弄合称沪西“三湾一弄”棚户区而闻名于市。解放后,政府在此改建了街坊、道路,逐步完善水、电、卫生设施。为改善人民居住条件,先后在光新路东侧建造了以砖木结构2层楼房为主的光新一村和二村,在铁路西村、建民村、协记里、农林村等居民点,建造了一批3~5层的新住宅楼房;80年代,又在中潭路西、中山北路南侧兴建了14层的高层住宅楼房1幢,沪宁铁路南、光新路东侧兴建多层住宅楼房数幢;同时,有1700余户居民改建私房14余万平方米,逐步改善了居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但从全区比较,仍是一个居民密集而居住条件较差的地区。
交通环境
境内交通有吴淞江、彭越浦水运之便,吴淞江上有解放后改建的江宁路桥和昌化路桥与南岸相通,是沟通市区的要道。由于沪宁、沪杭两铁路横穿全境,使陆上交通经常受阻。1986年,建成跨铁路的中山北路交通路立交桥,此后又建成光新路人行地道,使交通有所改善。有7条公交线路经过设站停靠。
街道管辖
境内吴淞江沿岸,有大隆机器厂、上海造币有限公司、上海油脂工厂、新风铜网造纸厂、第三纺织机械厂等11家市属工厂,3家区属工厂。街道所属集体企事业单位有64家。商业网点集中在光新路、天助桥一带,近年紧靠铁路上海站的潘家湾地区,饮食、烟杂、旅馆、人力运输、打包托运等服务行业及综合性商业有了发展。境内有中学1所、小学5所、幼儿园5所、托儿所9所、街道医院1所、电影院1所及街道图书馆等文化设施。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