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民俗学者

民俗学者

民俗学者是专注于民俗学研究的专业人士,他们不仅收集整理民俗资料,还将现代社会科学理论应用于民俗研究。

历史沿革

早期发展

民俗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被引入中国,肇始于1918年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歌谣征集活动。1918年2月1日,《北京大学日刊》发表《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开启了中国民俗学的序幕。随后,1922年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主办的《歌谣周刊》明确了民俗学的学术目的。民俗学最初被视为石破天惊之事,但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期发展

20年代末,广州市中山大学成为民俗学发展的另一中心,1928年成立语言历史研究所民俗学会,并创办《民俗周刊》,出版了一系列民俗学调查与研究著作。中山大学时期的著作中,顾颉刚的《妙峰山》影响最大。妙峰山调查是北京大学风俗调查会1925年组织的一次考察活动,调查文章在《京报·副刊》上以“妙峰山进香专号”的形式分六期刊出,1927年顾颉刚将其汇集成册出版。妙峰山调查在学界影响甚大,被认为是打破“暮气”的霹雳。

近代发展

1937年抗战爆发后,北京大学的民俗学活动结束,中山大学的活动持续到40年代初期。在此期间,杭州市中国西南地区陕北地区等地都有民俗学相关的活动和研究成果。1949年至1979年,民俗学因社会政治原因而相对寂寥。民间文学受到了特别重视,民俗学的部分内容在其他领域得到应用。1979年以来,民俗学逐渐恢复并确立了学科地位,专业人才培养走上正轨,学术组织建立,学术著作不断问世,民俗博物馆相继建成,民俗学及相关术语广为人知。

现状与挑战

学科名称

民俗学的学科名称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话题,目前有“民间文化学”“民俗文化学”“民俗学”等多种观点。尽管国内外有改名的争论,但在中国,民俗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地位已经确立,学科名称不应随意更改。

民俗内涵

“民俗”一词的内涵扩张与学科外延的膨胀可能会影响民俗学的学科发展。民俗学的核心概念应该是民俗观念性现象,而不是所有民俗事象。民俗学的分支学科应该保持学科特性,避免失去民俗学的独特视角和研究方法。

学术素养

民俗学从业人员的学术素养是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民俗学专业人员需要掌握本学科知识,熟悉相关学科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田野作业和理论研究的方法。

研究专业性

民俗学爱好者众多,但专业研究人员不足;民俗学群众性学术组织虽多,但专业研究机构不健全;社会上民俗活动不少,但学术繁荣背后隐藏着学科的潜在问题。民俗学的繁荣不应掩盖学科的危机,民俗学者应对民俗活动有清醒的认识,防止民俗学产生不良印象。

发展前景

学科地位

1997年,民俗学在中国获得了独立学科地位,意味着可以在高校中培养专业人才。截至1998年底,已有8所院校获得培养民俗学博士、硕士的资格。1999年秋季,中国首批以民俗学名义招生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标志着民俗学高级人才培养步入正轨。

第三产业发展

未来,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为民俗学提供广阔的应用研究空间和就业机会,推动民俗学学科的发展。

全球经济一体化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将对民俗学产生影响。民俗学将在保护民族文化、了解异族文化、促进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作用。

经济发展动力

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教育大发展,将使民俗学在未来社会科学发展中受到更多的重视。

定义与发展

民俗定义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的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

文化现状

民俗文化在中国既有传统的一面,又有面临现代化冲击的一面。尽管某些民俗节日的味道有所减弱,但关键的传统元素仍在延续。同时,各种传统民俗活动也在继续开展,如祭黄帝陵、祭孔子庙等,显示了民俗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参考资料

艾伯华:中国对民俗的使用.豆瓣.2024-10-27

全国民俗学者.温州大学温州民俗博物馆.2024-10-27

民俗学者.知网空间.2024-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