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是指个体或群体之间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是社会学的基本分析单位之一。它不仅限于同种生物之间,还包括不同物种之间的交互,如儿童与宠物狗之间的互动。社会互动在个体层次、社会结构层次以及文化层次中起着关键作用,是从个体走向群体乃至更大社会组织制度的关键节点。

特征

社会互动具有以下特征:

1. 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之间。

2. 个体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在发生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时才会存在互动。

3. 以信息传播为基础。

4. 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

5. 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是非面对面的。

6. 将会对互动双方及其关系产生影响,并可能对社会环境产生一定作用。

7. 个体间的互动往往遵循一定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

产生与实质

社会互动的产生和发展与心智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形成以及社会组织与制度的建立密切相关。乔治·H·米德认为,心智的发展是社会互动的主要过程,也是社会互动产生的主要条件。社会互动的起点是“自我互动”,即“主我”与“客我”的互动。这种互动反映了从“主我”到“客我”的反思过程,是区分动物是否有社会性的标志。群体互动是自我互动的前提和必要环境。互动的实质在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这种沟通主要依靠符号,因此符号互动是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

互动要素

社会互动一般需要具备以下三个要素:

1. 至少有两个互动主体。

2. 互动主体之间必须发生某种形式的接触。

3. 参与互动的各方有意识地考虑到行动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主要理论

社会互动没有一个统一的互动理论。在欧洲,格奥尔格·西梅尔被认为是首位互动理论家。而在美国,乔治·H·米德的研究重点是行动,即个体在某种情境下的全部反应。乔治·米德强调人类互动是以文化所定义的符号的意义为中介的。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其他动物也同样具有意识,因此也会进行有意识的思考。符号互动论、本土方法论、角色理论、拟剧论、参照群体理论、社会交换论、个体互动理论、自我预言论等都是社会互动的不同理论视角。

互动类型

社会互动可以根据互动情境、互动维度、互动方式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互动类型包括友好互动、敌意互动、情感无涉互动、合作互动、竞争互动、冲突互动、强制互动、服从互动、平等协商互动、单一角色互动、多重角色互动、言语性互动、非言语性互动、个体间互动、群体间互动、直接互动、间接互动、正式互动、非正式互动、有组织互动、无组织互动、传统互动、习惯方式互动、现代、创新方式互动等。

互动理论视角

社会互动的理论视角包括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等。这些理论提供了对社会互动过程的深刻洞察,帮助我们理解社会互动的本质和演变。

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社会转型必须通过长期、广泛的社会互动来实现,同时社会转型也引起了互动情境和互动方式的根本变革。

参考资料

社会互动.喜马拉雅.2024-11-26

社会学概论社会互动.人人文库.2024-11-26

社会互动.新浪爱问知识人.20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