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游击队
从1943年到1944年,白俄罗斯游击队在戈梅利—列奇察战役、白俄罗斯战役等历次大规模军事行动中都与正规军积极配合,为取得伟大的卫国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1年大撤退时期,超过50万白俄罗斯人应征加入红军。整个苏德战争时期,前后总共有130万白俄罗斯人在红军中服役打击纳粹,包括19万4千名游击小队成员,他们是1944年白俄罗斯解放后正式成为正规军的。二战期间,白俄罗斯人获得了30万枚勋章与奖章。396名白俄罗斯人获得了苏联最高军事荣誉——“苏联英雄”的金星勋章。4名白俄罗斯人——П·Я·戈洛瓦丘夫、И·И·古萨科夫斯基、С·Ф·舒托夫和И·И·雅库鲍夫斯基——两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63名白俄罗斯人获得全部三个级别的骑兵光荣勋章。关于白俄罗斯在二战时期的死亡报告,不同的统计数据得出的结果也是不同的。现在通常相信,当时每4个白俄罗斯公民就有1个死于二战战场,有些地区(维捷布斯克地区)的死亡率甚至高达1/3。白俄罗斯比任何一个二战参战国的死亡率都高。纳粹占领军对220万白俄罗斯人的死亡负有直接的责任。此外,还有38万白俄罗斯人被送往德国强制劳动——“东方劳工”。一些最新的统计报告把白俄罗斯在二战时期的死亡人数提升到“365万,而不是先前的220万。
简介
白俄罗斯人民反抗纳粹侵略者的斗争在战争早期就开始了。从不服从占领当局的安排到武装抵抗,斗争始终以不同的方式展开着。个人自发的抵抗行为和有组织的地下游击运动时刻冲击着纳粹新政权。另外,几乎所有的军事和政治抵抗力量都接受莫斯科的指示。对侵略者而言,游击队和地下抵抗活动是最大的麻烦。这些游击分遣队大都成立于敌后,其成员来自社会各阶层。他们包括侥幸在德军后方幸存下来的红军指挥员、受上级指示留在敌后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爱国市民,以及各类白俄罗斯苏维埃组织和准军事组织的成员等。
组建历程
到1941年中期,在白俄罗斯敌占区大约活跃着60支独立的游击分遣队和游击小组。每支队伍有25—40人,2—3人组成一个战斗单位。游击队的装备大都是战场上遗留下来的,或从敌人手里缴获的轻武器。
在苏维埃非敌占区也组建了许多游击分遣队。这样,在1941年7月到9月间,白俄罗斯东部非敌占区的短期游击培训中心和游击队训练营总共向敌后输送了430支游击分遣队,包括8000多名游击队员。
1942年4月,根据白俄罗斯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白共(布)中央)的决议,在弗拉季米尔地区开设特别课程。由于大部分学员都是白俄罗斯人,因此这些课程也被称为“白俄罗斯特种部队训练”(Osoby belorusski sbor)。大约3000人通过了这些训练课程,他们组成了15支游击分遣队和100支有组织的游击小组深入敌后。1942年5月30日,以白共(布)中央第一书记П·К·波诺马连科为首的游击运动中央司令部成立,隶属于苏联武装力量总参谋部。
1942年9月,本土司令部建立——游击运动白俄罗斯司令部,由白共(布)中央第二书记П·З·加里宁领导。游击运动白俄罗斯司令部负责处理新游击分遣队的组建、个人训练、向游击队供应武器弹药、安排战斗任务以及和红军部队协同作战等事宜。由于高度集权的中央领导体制,游击运动的战略重要性越发显现。1942年11月,“白俄罗斯游击队员训练学校”在“白俄罗斯特种部队训练”的基础上成立了。这个学校一次可以同时培训170到200人。1943年9月,该校被编入游击运动白俄罗斯司令部预备役训练中心。
在白俄罗斯敌占区活跃着许多不同的游击队单位。它们基本上都是按照军事原则组建起来的。最主要的战斗单位是一支游击分遣队,人数从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总共有1255支游击分遣队。每支分遣队下辖几个排和几个连。从1942年4月开始,许多分遣队又合并成了游击旅,以便共同执行战斗任务。对游击队来说,那是最合适不过的组织结构了。通常,一个旅包含3—7,有时超过10个分遣队。每个旅有600—800,甚至几千名战士。各个旅均配备炮兵连或迫击炮排,以及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后勤服务和野战医院。领导全旅工作的是旅司令部或旅指挥部,他们负责制定战斗计划和分配军事物资。一般情况下,在敌占区,每1—2个区就有一个旅在地下活动。每个旅负责建立自己主要的供应基地、防御工事、观察哨和情报网,并尽一切可能把当地的民兵自卫武装收编为游击分遣队。总共有199个游击旅被组建了起来。在一些游击队活跃的地方,还出现了游击团。在武器和人数方面,它们和游击旅没有显著差别。游击团主要在莫吉廖夫、明斯克和维捷布斯克地区展开军事行动。总共有14个游击团。1942年下半年出现了第一支由几个游击旅组成的游击编队。到1943年,当所有的游击编队组建任务都完成以后,白俄罗斯总共活跃着大约40支游击编队。
当地居民也给予了游击队不可估量的援助。战争期间,大约有40万白俄罗斯人通过了游击队的的预备役训练。
当德军在正面向红军发动大规模攻势的时候,游击队在敌后对纳粹卫戍部队和通讯设施的打击与破坏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所谓的“铁路战”,更是在解放白俄罗斯的“巴格拉季昂”军事行动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在这次行动中,敌人总共有220支卫戍部队及其岗哨遭到奇袭并被摧毁,211000公里长的铁路被破坏,2171节车厢、6列军车、32座水泵和295座铁路桥被炸毁。
游击队的打击对象不仅仅是警察和防御力量,他们还得面对德国正规军及其盟友。为了围剿游击队和当地平民(纳粹分子总共组织了140余次围剿),纳粹分子不惜出动10几个不同兵种的师,并且动用了空军力量、坦克部队和三个野战军。然而,即便是这支混成部队也不可能消灭游击队,最多是把他们暂时打退。
游击运动的蓬勃发展使大片领土得到解放,出现了大量游击队控制区。到1943年末,游击队控制了白俄罗斯108000平方公里的领土,占白俄罗斯总面积的60%。37800平方公里的土地已完全肃清了敌军。在20多个游击区里,经济已得到恢复,地、区和跨区党支部及共青团委员会又开始发挥职能了。
根据官方数据,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有373492人参加了白俄罗斯的游击运动。其中大约有194000名游击队员在1944年白俄罗斯解放后转为正规军。白俄罗斯游击队员分别来自将近70个苏联民族和许多欧洲国家:几百名波兰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几十名法国人、匈牙利人、比利时人、奥地利人和荷兰人。
У·Е·拉班诺克、Р·Н·马祖斯基、К·С·扎斯罗纳夫、В·И·卡兹罗夫、В·З·柯日、К·Т·马祖拉夫、М·В·季缅宁和П·М·马谢拉夫领导的游击小组在白俄罗斯最著名、最活跃。二战后,这些司令员大都成为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党和政府的领导人。
在被占领的城市、城镇和乡村,白俄罗斯居民英勇顽强地抵抗着侵略者。地下斗争和游击运动密切配合,在当地居民的支持下,开展得如火如荼。地下党员分发苏联的报纸和传单、揭露法西斯主义的宣传、通报前线战况、组织破坏小组、处决敌伪分子、破坏敌军设施、为游击队和红军搜集情报、营救战俘并把他们交给游击队。
除了群众自发的爱国行为和自行组织的爱国团体外,共产党、共青团等苏维埃组织也建立了一张庞大的反法西斯地下斗争网。分布在明斯克、维捷布斯克、莫吉廖夫、戈梅利、波列西耶和平斯克地区的89个党支部甚至在白俄罗斯被完全占领前就组织了地下党委。而戈梅利、明斯克、莫吉廖夫和平斯克,4个地区的党委在战争期间一直发挥着职能。总共有8000名共产党员和5000名共青团员留在了白俄罗斯敌占区,等候地下工作的特殊使命。
在白俄罗斯所有人口稠密的地区实际上都活跃着地下组织。其中明斯克的地下反法西斯主义活动最频繁。1941年11月在那里召开了地下组织代表会议,宣布成立白共(布)地下市委,负责领导反侵略斗争。有9000人属于明斯克地下组织。1942年发生了两起叛变事件,导致几百名地下组织成员,包括几名负责人被纳粹逮捕。不过,斗争在继续。《星》报出版了;传单散发了;各地地下组织的联系建立起来了。明斯克党委总共组织了1500多起破坏行动,大约有2200位战俘和几千位市民加入了游击队。
在莫吉廖夫,1942年春天,大约有40个地下小组合并为地下组织“协助红军委员会”。在维捷布斯克,1941年到1942年活跃着56个地下小组。
在戈梅利、奥西波维奇、鲍里索夫、博布鲁伊斯克、奥尔沙、日洛宾、别特里科夫、波洛茨克、布拉金、多布鲁什、卡林科维奇、莫济里等地,地下组织成员顽强地抵抗着占领军。地下战士们活跃在每一个大型车站的附近。
在西白俄罗斯,不同的政治力量都在打击纳粹占领军,这导致了一段时期内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现象。在这一地区,反法西斯组织主要由前西白俄罗斯共产党成员和白共(布)党员建立。1942年5月,有5个区的反法西斯小组组成了“巴拉诺维奇地区白俄罗斯反法西斯委员会”。波兰民族主义地下运动(尤其是“克拉约瓦军”)也在西白俄罗斯活动。它受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领导。
总共有大约7万名白俄罗斯人属于或参加了地下组织。10个地下党区委和10个共青团区委,以及193个跨区、区和镇白共(布)党委和214个“白俄罗斯列宁共青团”委员会在敌占区工作。
白俄罗斯风起云涌的地下抵抗活动使纳粹侵略者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不过,白俄罗斯爱国者也同样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力量悬殊的斗争中,数以千计的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白俄罗斯游击队员和地下抵抗力量成员在二战期间获得了14万枚战斗勋章和奖章。其中88人以他们的英雄事迹获得了“苏联英雄”称号。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