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成立于2018年3月22日,是北京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单位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2023年9月21日,“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机构名称变更为“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

研究所一期位于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科学园路26号二期为主要办公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医科路9号院3号楼。研究所总面积6.6万平米(一期1.3万平米,二期5.3万平米)。二期作为中心永久办公地点,于2022年8月投入运行,已建成35个实验室和10个辅助技术中心。

研究所宗旨是瞄准世界神经科学前沿和国家在脑科学研究领域的战略急需,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整合脑科学领域优势资源,搭建脑科学研究综合性实验和研发平台,汇聚全球顶尖人才和优秀科研团队,开展科技攻关,在脑科学领域产出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建设成为面向科技前沿的世界一流脑科学研究研发机构。研究所重点聚焦脑认知原理解析、脑重大疾病、神经科学新技术、神经计算与神经编解码研究等四大研究方向。

发展经历

2018年3月22日,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标志着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建设工作全面启动,这既是落实关于设立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的战略部署,也是北京加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又一项重要举措。

主要职责

北京中心作为新型研发机构,将以一种更加创新的机制凝聚全球的创新资源,以跨学科交叉的形态创造出更多重大成果,形成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北京中心未来将瞄准世界神经科学与类脑研究前沿和国家在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的战略急需,通过建立协同创新、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汇聚全球顶尖科学家及其创新团队,整合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优势资源,搭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综合性实验和研发平台。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将围绕首都“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以及国家脑科学计划“一体两翼三大需求”的重点研究方向,结合北京的工作基础和优势特色,通过机制体制创新,汇聚和培养一批国际顶尖专家团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进脑科学领域高水平研究创新,产出一批“领跑型”原始创新成果,实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化等环节的有机链接,将北京中心建成世界一流的神经科学研究机构,发挥北京中心在国家脑科学计划中的引领作用,将北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脑科学研究中心。

管理团队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理事会举行第一次会议,推举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饶毅教授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罗敏敏资深研究员担任研究中心联合主任,饶毅教授为北京中心法人代表。

北京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军事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8家单位共同签署了《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八方本着“战略引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从建立存量资源整合与新增资源共享机制、人才互补与双聘双赢机制、科研成果与知识产权共享机制、联合招生与人才培养机制、共同争取国家重大项目落地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北京中心建设,为国家创新战略做出贡献。

最新报道

2022年7月23日消息,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二期装修改造工程已完成99%,计划2022年7月竣工。

组织机构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成立于2018年3月22日,作为北京市重点推进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之一,由北京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共建,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设理事会、评估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和中心主任,下设专家委员会、多个独立实验室及辅助中心、科研事务部、研究生管理部及行政服务部门,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

参考资料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2024-03-16

关于“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机构名称变更为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的公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2024-03-16

联系我们.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2024-03-16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2024-03-16

成立.新华网.2018-03-24

上半年北京未来科学城44项重大项目加速推进.千龙网·中国首都网.2022-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