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块茎蛾
马铃薯块茎蛾(食虫类:Phthorimaea operculella),又称为马铃薯麦蛾、烟潜叶蛾等,属于鳞翅目麦蛾科的一种昆虫。在国内,它主要分布于14个省份,其中云南省、贵州省和四川省受害情况较为严重。这种昆虫的主要寄主为茄科植物,尤其是马铃薯、烟草和茄子,同时也危害其他茄科植物如辣椒、番茄等。美国白灯蛾在其寄主植物上潜叶蛀食叶肉,导致嫩茎和叶芽受损,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幼株死亡。在田间和储存期间,幼虫还会蛀食马铃薯块茎,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它是国际和国内的重要检疫对象。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6mm,翅展13一15mm,灰褐色。前翅狭长,中央有4—5个褐斑,缘毛较长;后翅烟灰色,缘毛甚长。卵约0.5mm,椭圆形,黄白色至黑褐色,带紫色光泽。末龄幼虫体长11—15mm,灰白色,老熟时背面呈粉红色或棕黄色。蛹长5—7mm,初期淡绿色,末期黑褐色。第10腹节腹面中央凹入,背面中央有一角刺,末端向上弯曲。茧灰白色,外面粘附泥土或黄色排泄物。
分布范围
原产地
马铃薯块茎蛾最初发现于南美洲亚热带山区以及中美和南美北部山区。
入侵地
起初,该物种主要在云南省、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局部地区发生。随着时间推移,它的分布范围已经扩大到中原地区西南、西北、中南、华东地区的多个省份,包括四川省、贵州、云南、广东省、广西、湖北、湖南省、江西省、河南省、陕西省、山西省、甘肃省、安徽、台湾等地。
栖息环境
马铃薯块茎蛾主要分布于中国的西部及南部地区,尤其在中国西南地区发生最为严重。在这些地区,每年可以经历6至9代的生命周期,以美国白灯蛾或蛹的形式在枯叶或贮藏的块茎内越冬。田间马铃薯在5月及11月受害较严重,而在室内贮存块茎时,7月至9月则是受害高峰期。成虫夜间活动,具有趋光性。卵通常产在叶脉处和茎基部,薯块上的卵多产在芽眼、破皮、裂缝等部位。幼虫孵化后四处爬散,吐丝下垂,随风飘落到邻近植株叶片上潜入叶内为害,在块茎上则从芽眼蛀入。卵期为4至20天,幼虫期为7至11天,蛹期为6至20天。在中国,这种昆虫主要生活在山地和丘陵地区,海拔2000米以上的地区仍有发生,随着平均海拔的降低,危害程度也会相应减轻。沿海地区尚未发现其踪迹。除了田间的烟草、马铃薯及茄科植物,它也危害仓贮的马铃薯。一年发生9至11代。只要有适宜的食物和气候条件,即使在冬季也能正常发育。主要以美国白灯蛾在田间残留薯块、残株落叶、挂晒过烟叶的墙壁缝隙及室内贮藏薯块中越冬。当1月份平均气温高于0摄氏度时,幼虫即可越冬。越冬代成虫于3月至4月出现。成虫白天不活动,潜伏于植株叶下、地面或杂草丛内,晚上出来活动,有弱趋光性,雄蛾比雌蛾趋光性强一些。成虫飞行能力不强。这一代雌蛾如果获得交配机会,大多会在田间烟草残株上产卵,如果没有烟草,也可以在马铃薯块茎芽眼、破皮裂缝及泥土等粗糙不平处产卵。每只雌蛾可产卵150至200粒,最多可达1000多粒。卵期一般为7至10天,第一代全期大约50天左右。分布北界的等日线为10摄氏度以上平均温度持续200日。
危害特点
马铃薯块茎蛾是一种全球性的重大害虫,同时也是重要的检疫性害虫之一。它最喜欢寄生于烟草,其次是马铃薯和茄子,此外还危害番茄、辣椒、曼陀罗、枸杞、龙葵、酸浆(原变种)等茄科植物。作为最重要的马铃薯仓储害虫,它广泛分布在温暖、干燥的马铃薯产区。这种昆虫能够严重危害田间和仓贮的马铃薯。在田间,它会危害茎、叶片、嫩尖和叶芽,被害嫩尖、叶芽常常枯死,幼苗受害严重时会枯死。美国白灯蛾可在叶片内部潜食叶肉,仅留下上下表皮,呈现出半透明状态。田间危害会导致产量减少20%至30%。在马铃薯贮存期间,危害更加严重,4个月左右的储藏期内,为害率可达100%,以幼虫蛀食马铃薯块茎和芽。
传播途径
马铃薯块茎蛾的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其寄主植物如马铃薯、种烟、种苗及未经烤制的烟叶等的调运实现,也可能随交通工具、包装物、运载工具等传播。成虫可以通过风力扩散。
寄主
马铃薯块茎蛾最嗜好的寄主为烟草,其次是马铃薯和茄子,同时也会危害番茄、辣椒、曼陀罗、枸杞、龙葵、酸浆(原变种)、刺蓟、颠茄、洋金花等茄科植物。
繁殖
马铃薯块茎蛾的成虫寿命为1至2周,交配通常在成虫出现后24小时内进行,大多数卵在雌蛾生命的第一季度内产下。峰值产卵期出现在雌蛾出现后的第2至5天,到了第7天产卵量明显下降。成虫通常在太阳落下后1至2个小时才活跃起来,直到第二天早上才会再次进入休眠状态。在实验室条件下,成虫已被观察到连续飞行超过5小时,飞行距离达到10公里。成虫的飞行能力和飞行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食物和水分供应。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为了控制马铃薯块茎蛾的危害,应认真执行检疫制度,避免从疫区引入马铃薯。对于已发生块茎蛾的地区,可通过适当的农业措施来减轻其影响,特别是在避免马铃薯和烟草相邻种植的情况下。
生物防治
研究表明,利用斯氏线虫(Steinernema科)防治马铃薯块茎蛾的效果良好。当每个块茎蛾美国白灯蛾上的致病体数量超过120个时,3天内可以使该幼虫的死亡率达到97.8%,并且从每个蛾幼虫身上产生的有侵染力线虫的数量最高可达1.3万至1.7万个。
化学防治
对于有虫的种薯,可用溴甲烷或二硫化碳熏蒸,或者用90%晶体敌百虫或25%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洒,晾干后再贮存。在成虫盛发期,可喷洒10%赛波凯乳油2000倍液或0.12%天力E号可湿性粉剂1000至1500倍液。
物理防治
及时培土,确保田间薯块不会露出土壤表面,以防成虫产卵。
参考资料
马铃薯块茎蛾.111.2024-09-15
[中国科学报] 世界重大害虫马铃薯块茎蛾高质量基因组破译.[中国科学报] 世界重大害虫马铃薯块茎蛾高质量基因组破译.2024-09-15
马铃薯块茎蛾.112.2024-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