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
专精特新是指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特征,是中国政府大力鼓励和支持的新国策。专精特新中的“专”指专业化与专项技术;“精”指产品的精致性、工艺技术的精深性和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特”指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与特色化;“新”指自主创新、模式创新与新颖化。
2011年的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会议,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首次指出专精特新这个概念。2012年4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首次提出“鼓励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文化产业,走专精特新和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发展的道路,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2013年,工信部出台《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专精特新的内涵和工作部署,这是首个专门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政策文件。2016年,七部委联合印发《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首次在官方政策中将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两词放在一起,从此开始,“专精特新小巨人”成为一个专门的指向和体系。2018年,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要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工作。2021年7月的政治局会议,首次在中央层面提出专精特新,同月,六部委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领航企业”这一梯度培育结构。2022年,专精特新被2017年全国两会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支持民营中小企业走向“专精特新方向”已成为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截至2024年5月,中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4万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万家,并且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和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核工作也已经启动。
词源及含义
专精特新这个概念最早起源于2011年的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会议,由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在会议上指出。
专精特新有多层含义:第一,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政府大力鼓励和支持的新国策。第二,专精特新符合波特的竞争战略中的两个战略,也就是“聚焦战略”(专精)和“差异化战略”(特新),而且是两者的高度结合。其中,专精特新中的“专”指专业化与专项技术;“精”指产品的精致性、工艺技术的精深性和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特”指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与特色化;“新”指自主创新、模式创新与新颖化。而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的代表,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优势的中小企业。
概念提出
提出背景
专精特新这一理念借鉴了国际经验,如,德国培育“隐形冠军”来支持中小企业国际化、使其成为细分行业领域的强者,以及日本实施的“一町一品”计划。
从内因来看,中国中小企业规模庞大、贡献突出,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但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去杠杆、去产能等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加大。中小企业作为制造业产业链中的重要参与者,对市场需求反应灵敏。中国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解决各类“卡脖子”和瓶颈问题,畅通国民经济循环。通过扶持专精特新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服务“双循环”格局的重要举措。
从外因来看,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外部环境动荡。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受全球经济下行、疫情冲击等因素的影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贸易摩擦加剧。高新科技发展遭遇“卡脖子”,中国在一些核心、关键领域还受制于人。“卡脖子”问题的本质是“技术垄断”,体现了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些产业发展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这不仅制约了产业升级和发展,也卡住了国家经济的“命脉”。
正式提出
专精特新这个概念在中国国内首次提出是在2011年,由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在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会议上提出:“仅有大企业是不够的,还要培育一大批专精特新、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对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工业中小企业进行了一次概括。2021年7月30日,在政治局会议上首次将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升至国家层面,并将其与补链强链、解决“卡脖子”难题等战略相结合。
主要内容
具体释义
专精特新企业“小而专”。小,是指企业一般规模不大,主要是为大企业、大项目提供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配套产品,具有小配件蕴含高技术、小企业支撑大配套、小产业干成大事业的特点。专,指专注、专业。专精特新企业长期专注并深耕产业链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成长性好,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企业聚集于“双创”板块,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大部分企业集中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学工程、电子核心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中高端制造领域。
“专”指的是专业化,专注核心业务,提高专业化生产、服务和协作配套的能力,为大企业、大项目和产业链提供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产品和配套服务。
“精”则是指精细化,精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以美誉度高、性价比好、品质精良的产品和服务在细分市场中占据优势。
“特”指的是特色化,利用特色资源,弘扬传统技艺和地域文化,采用独特工艺、技术、配方或原料,研制生产具有地方或企业特色的产品。
“新”则是指新颖化,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企业梯次分类
在“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安排奖补资金,分三批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建立了多方位多层次的创新性企业梯次,主要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创新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具有良好的创新管理和文化整体技术水平在同行业居于先进地位,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和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
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则是企业中的佼佼者,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优势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拥有各自的“独门绝技”,其专注于产业链上某个环节,聚焦核心主业,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强,在产业链上具备一定的话语权。
专精特新“小巨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专精特新企业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是指长期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业。
申请流程
专精特新企业的申请程序可分为企业培育、企业自荐、企业评价、企业公示四个流程,由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制定专精特新企业申报条件及培育政策;企业根据相关标准自行申报并报送相关材料;各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对企业进行认定工作,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单项冠军企业由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申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复核通过后,向社会公众进行公示。
政策发展
2011年,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在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专精特新的概念。2012年4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首次提出“鼓励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文化产业,走专精特新和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发展的道路,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随后专精特新概念逐渐在高层取得共识,政策层面的支持也趋于完善。2013年,工信部出台《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企业〔2013〕264号),明确了专精特新的内涵和工作部署,这是首个专门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政策文件。2016年,七部委联合印发《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提出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是首次在官方政策中将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两词放在一起,从这份文件开始,“专精特新小巨人”成为一个专门的指向和体系。2018年,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工信厅企业函〔2018〕381号),首次提出要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工作。政策目标在于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促进其在创新能力、国际市场开拓、经营管理水平、智能转型等方面得到提升发展。
2019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第一批24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随后分别于2020年11月和2021年7月公布了第二、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2020年疫情期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表现出很强的抗风险能力,率先复工复产。在疫情发展迅速的3月中旬,湖南省、四川省等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复工率达到98%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复工。一些企业在市场订单萎缩、物流受阻的大环境下,依托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实现逆势增长。
截至2021年6月初,中国累积培育了183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96家单项冠军企业,带动了各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7万家,入库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3万家。2021年7月30日,在政治局会议上首次将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升至国家层面,并将其与补链强链、解决“卡脖子”难题等战略相结合,同月,六部委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分类制定完善遴选标准,选出“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领航企业标杆。这一文件明确了“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领航企业”这一梯度培育结构。2021年11月,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同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提出建立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聚焦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构建从孵化培育、成长扶持到推动壮大的全生命周期梯次培育体系。
2022年,专精特新被2017年全国两会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支持民营中小企业走向“专精特新方向”已成为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截至2022年4月,中国累计19个省区市推出专项政策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支持超40亿元。至2022年8月,中国已有接近5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公司共有389家。截至2023年8月,中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万余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9.8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达21.5万家。
2024年4月份,中国专精特新创新指数为286.4,比去年同期增长25.2%,新材料、生物两大产业保持较强创新活力,创新成果加速形成,且专精特新“小巨人”挂牌公司研发强度是市场水平的1.66倍。同时截至2024年5月,中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4万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万家,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时期目标,并且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和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核工作也已经启动。
各地实施
北京市
《北京市关于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力争到“十四五”末,北京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500家,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000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5000家。
支持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支持企业申请智能化、数字化和绿色化技术改造项目,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最高3000万元的奖励。定期开展企业“上云上平台”业务培训和供需对接活动。每年遴选不少于30家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加快“专精特新”集聚发展。要打造一批“专精特新”特色园区;鼓励北京市各区给予服务平台房租减免、运行补助等支持,对迁入本市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完善重点产业链配套。围绕龙头企业薄弱环节,组织企业开展揭榜攻关和样机研发,根据项目投入给予最高5000万元支持。按产业链梳理“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小巨人”企业围绕产业链布局开展并购重组,吸引上下游企业在京落地。
上海市
《上海市助行业强主体稳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指出,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茁壮成长。对入选市级、国家级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奖励全覆盖,由各区对新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给予不低于1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给予不低于30万元奖励。推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码上贷”,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行动,推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属服务包,在上海市企业服务云开设“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专窗,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一门式服务。
福建省
《福建省加大力度助企纾困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从提高资金奖励标准、鼓励实施技术改造、开展“专精特新八闽行”活动三方面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其中提出,对新认定的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由省级财政分别给予一次性20万元、50万元奖励。
湖南省
《湖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2021-2025)》提出,“十四五”期间,全省每年重点培育300家左右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一批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支持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长为上市企业,引领带动全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海南省
《海南省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工作实施方案(修订)》提出,到2025年,滚动培育30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家以上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结推广一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模式,打造一批在技术、市场、产品、管理等方面具有持续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群体。
河北省
《河北省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十四五”末,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500家,打造5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服务带动万家以上创新型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重点企业开展“制造业+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应用,对自动化设备购置与改造、信息化软硬件购置、系统开发与服务等费用,按照不高于实际投入额的10%给予支持,单个项目不超过100万元。推动企业数字化改造。开展智能制造模块、智能产线推广,帮助中小企业加快制造装备联网、关键工序数控化等数字化改造,推动实现精益生产、精细管理和智能决策,并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给予100万元奖励。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力争认定100户“隐形冠军”企业,建立“隐形冠军”企业数据库,进行重点培育,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推动“数字龙江”建设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每年认定中小企业数字化示范标杆企业50户,省级财政对每户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其中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注:以上政策仅选取部分地区,资料引用时间为2022年11月15日。
影响和评价
专精特新”政策将对入选的中小企业形成直接利好。一方面,除财政资金奖补外, 相关配套政策有助于降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创新成本,同时对入选企业带来品牌效应,吸引更多优质要素资源流入优质的中小企业,有助于中小企业专注于细分技术领 域进行持续创新。另一方面,政策支持中小企业与行业龙头协同创新,中小企业一定程度上可以借助行业龙头的平台、影响力及相关资源加快创新步伐,相当于为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加杠杆,提升创新效率。长远来看,专精特新 政策释放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加快中国补短板补链完善内循环,有助于促进“卡脖子”环节的突破,有利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有助于涌现更多优质上市公司,促进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的代表,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的特征。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生力军,持续提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是擦亮这块“金字招牌”的必然要求。
专精特新是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专精特新企业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是加快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力量,是加快产业链韧性锻造的重要环节,是加快产融协同的重点,是加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
相关文件
参考资料
营造良好环境有助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_首席观点_中国金融新闻网.中国金融新闻网.2021-09-13
“专精特新”诞生记.市场咨询.2024-05-25
什么是“专精特新”?.政府.2024-05-25
《中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报告(2022)》—— 一本系统解读专精特新企业最新政策的辅导书.未央网.2024-05-25
政策|31省市政策汇总!一文读懂专精特新概念及重点方向.太湖县科技经信局.2024-05-25
擦亮“专精特新”金字招牌.中国政府网.2024-05-25
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人民时评)--观点--人民网.人民网.2021-09-13
工信部:公示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和讯新闻.2024-05-29
「公示」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工信微报-百家号.2024-05-29
工信部:第一批24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示.证券时报-百家号.2024-05-29
“专精特新”企业,以专注铸专长.中国政府网.2024-05-25
31省区市“专精特新”政策汇总.百家号.2024-05-25
“专精特新”政策如何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粤企政策通.2024-05-25
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4-05-25
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 财政部 商务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 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中国政府网.2024-05-25
关于印发“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4-05-25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4-05-25
财政部办公厅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审计报告查验 完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服务管理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4-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