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皋
刘一皋,男,汉族,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著有《华北事变前后之农村社会分析》,《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北京市: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版。 《解放战争时期华北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农村政权》,《中共党史研究》(北京),1989年第1期。 《华北农民抗日救亡运动的形成发展》,《中韩抗日爱国运动研究论文集》(中国北京),1999年。
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1979年9月──1983年7月,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史专业读本科,大学毕业,获历史学学士。
1983年9月──1986年7月,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读研究生,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4年8月――至今,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工作,任副教授。
1988年9月――1994年8月,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工作,任讲师。
1986年8月──1986年9月,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工作,任助教。
研究方向
近现代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社会动员与群众运动;中国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台湾史(现代部分),抗战时期的知识分子。
个人作品
发表论文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研究的困惑――以梁仲华为例》,《历史学家茶座》第七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国家、市场、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初建时的认识――新中国成立前夕之临清事件个案研究》,《史学月刊》(开封),2005年第10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06年第2期刊载。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认识扭曲――“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标志性事件的个案研究》,《北大史学》11,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版。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认识扭曲――文化革命到改革开放的历史解释模糊》,《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韩国),第22辑,2004年7月。
《20世纪上半期社会动员的组织特征――华北农村的反抗斗争组织》,《史林》(韩国),2004年6月。
《20世纪中国社会动员的变换――以华北农村动员组织为例》,牛大勇主编:《中外学者纵论20世纪的中国》,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从全国“第一张大字报”和小岗“红手印”谈起》,《中共党史资料》(北京市),2003年第3期。
《工业化村庄中的组织重建》,《现代化研究》第1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合作化运动中的农村基层骨干作用》,《中共党史资料》(北京),第84辑,2002年。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新青年〉对中国社会的认识和描述》,郝斌、欧阳哲生主编:《五四运动与20世纪的中国――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建党前夕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解释方法――对〈马克思还原〉的分析与解读》,《史学月刊》(开封),2001年第4期。
《孙中山土地思想再探――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徐万民主编:《孙中山研究论集――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
《社会动员形式的历史反视》,《战略与管理》(北京市),1999年第4期。
《华北事变前后之农村社会分析》,《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版。
《抗日战争与社会发展》,《抗战胜利50周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1997年版。
《抗日战争与中国北方农村社会发展──战时华北抗日根据地社会变革及其影响》,《中共党史研究》(北京),1995年第4期。
《中国改革与农村社会──读〈中国的乡村,社会主义的国家〉》,《中国书评》(香港特别行政区),1995年3月总第4期。
《简论阎锡山的农村改造主张》,相从智主编:《中外学者论张学良、杨虎城和阎锡山》,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农村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发展演变》,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课题组编:《农民问题与当代中国》,1995年版。
《对查田运动研究的几点再认识》,《江西社会科学》(南昌市),1994年第2期。
《毛泽东与群众运动模式的选择》,《毛泽东思想论坛》(长沙市),1993年第2期。
《解放战争时期华北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农村政权》,《中共党史研究》(北京),1989年第1期。
《群众运动的动员模式及其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的发展・北京大学第一届历史学年会论文集》第一卷,1995年5月。
《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组织――台湾农会在社会发展转型中的作用及演变》,台湾东华大学大陆研究所合作项目“中国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报告之台湾经验部分,北京和花莲,1997年;《“中日韩三国关系与东北亚的和平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北京),1997年10月。
《20世纪上半期华北农村反抗斗争中的社会组织》,“亚洲与中国的现代化:1860―1960”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国北京)提交论文,1998年3月。
《苏南农村地区人口转移的城市化道路》,《战略与管理》资助“中西部人口流动与沿海城市带发展”研究项目报告之二,1998年。
《华北农民抗日救亡运动的形成发展》,《中韩抗日爱国运动研究论文集》(中国北京),1999年。
《文化大革命前的社会认同危机――国家概念与动员形式的模糊》,“思想史上的认同问题:国家、民族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香港)发表论文,2005年10月。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跳跃与局限――临清事件反映的历史真实与认识导向》,“1940年代的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北京)发表论文,2007年7月。
出版著作
《中华民国史》(第二册・志・政治卷》(编著),成都市: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村庄内外》(与王晓毅、姚洋合著),石家庄市: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二十世纪通鉴》第4卷(编著),北京市:线装书局,2002年版。
《进入一世纪的中国农村》(作者之一),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近代外国在华文化机构综录》(与郭卫东合编),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当代农民文化──“百村”调查纪实》(与成汉昌合著),郑州市:中原农民出版社,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