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毛藻属
角毛藻科的1属。壳面椭圆形或近圆形,有两根角毛。壳环面四角形(是常见的一个面),有两条明显的横纹。角毛藻属(Chaetoceros)有约400个物种,可能是海洋浮游硅藻中最大的一个属。角毛藻属里不同的物种较难辨认。许多人都在将这一庞大的属分类为亚属,但这一工作仍在继续。现已发现的物种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由于角毛藻属遍布各地,故应该还有分布在热带的物种尚未被发现。
形态特征
角毛藻(Chaetoceros)是一种小型的海洋浮游硅藻,细胞小,壁薄,多数单个生活。邻近细胞的角毛相连,使群体成链状。角毛的长度,常几倍于细胞体本身。链端角毛的形态,常和其他角毛不同,短而粗。细胞行多次间接分裂后,链内出现相异的角毛,于是就分成两条链。色素体两个或多个,有的种类角毛里也有色素体,是分种特征之一。生殖方法有:形成复大孢子、体眠孢子和有性繁殖。
在化石中出现的,常是其休眠孢子。角毛藻在海洋浮游生物中占重要的位置,是鱼类的良好食料。
生存环境
角毛藻在10℃~39℃环境下均能生长繁殖,最适温度为25℃~35℃,是一种沿岸性半咸水种类。与其他常用的单细胞藻类如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galbanaParke)、湛江叉鞭金藻(DicrsteriazhanjiangensisHu.)和扁藻(Platymonassubcordiformis(Wille)相比,它繁殖快又更耐高温。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高,在较好的培养条件下,其二十碳五烯酸(EPA)占总脂肪酸含量的10.20%。
地理分布
角毛藻(Chaetoceros)是海洋浮游硅藻的重要类群,也是我国沿海许多港湾的优势硅藻种群。相对于其它藻类而言,角毛藻生长快速,尤其是在春夏季节,常常成为浮游植物的优势类群。角毛藻的角毛上有倒刺,会刺伤鱼鳃,对养殖鱼类造成伤害。但大部分角毛藻是海洋浮游植物群落中的有益类群,是许多海洋动物的饵料生物,因此,其种类组成和细胞丰度对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其它生物以及海洋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重要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危害
引发赤潮:扁面角毛藻属于温带沿岸种,低温季节很普遍,在我国沿岸均有分布,旋链角毛藻属于广温性沿岸种类,暖季分布较广,在我国的东海、南海和渤海均有分布。其中,扁面角毛藻曾在南朝鲜的Jinju湾、Jaran湾和Gamak湾等地多次发生赤潮,也曾在我国的大亚湾引发赤潮,该两种角毛藻是我国胶州湾、长江口、大亚湾等海域是常见的赤潮生物种类。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