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家荡村
俞家荡村位于长兴县东南部。距县城8公里。村北紧靠洪桥港,与洪桥村、排田漾村为界;东临十字港,与王家坝村为界;西靠长洪公路,与屠家浜村相连;南靠弁山,与李家巷相接。据清代《长兴县志》载:“俞家荡属平定区十二图六十九庄,距城十八里”。50年代初属洪桥乡六村。1956年与洪桥、屠家浜合建洪桥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1年与洪桥、屠家浜分开,建立俞家荡大队。1984年改名俞家荡村,隶属洪桥镇。辖俞家荡、袁家浜、周家浜、赵家浜4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俞家荡。1992年有340户,1156人。村东北临太湖,南望弁山,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水乡平原村。
新农村建设
俞家荡村历史上是太湖西部典型的农业村。1977年前,全村赖以生存的是1479亩水田、150亩山地及130亩水塘,生活温饱但不富裕。1977年,在村党支部委员王木金带领下,拿出合作化以来积累的3万元资金,拆除了6间大队办公用房,创建村办企业--洪桥耐火器材厂。1986年与杭州锅炉厂联营,投资80万元,进行扩建,更名为杭州锅炉厂长兴耐火材料分厂。后又与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联营,并与北京锅炉厂、上海四方锅炉厂等7家单位协作,生产锅炉耐火材料。生产的“金丹牌”粘土质耐火制品,获1987年度湖州市“飞龙奖”,行销国内近20个省市,部分产品出口菲律宾、新加坡等国。企业利润年平均递增率达36%以上。1992年,固定资产达60万元,当年又投资250万元,用于开发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新产品。产品打入了美国市场。是年,美国碳化硅集团带来质量检测信息,称该产品耐磨性已超过美国标准ASTMC704,质量领先于美国多数同类厂家。同年,创税利140万元。
1992年春,俞家荡村党支部经过全面分析和充分论证,通过各种渠道落实资金、技术及设备、原材料,并得到了北京燕山石化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工程师王甫成(俞家荡村人)的支持和帮助,兴办长兴化工助剂厂。于是年3月动工兴建,固定资产总投资97万元,连流动资金共170万元,1992年11月6日一次性投产成功,年生产600吨桶装增塑剂,产品质量经有关部门检测超过了国家技术标准,生产能力超过设计能力,投产不到1个月,创产值40万元。
1992年,全村有长兴锅炉耐火厂、洪桥保温耐火器材厂、杭长耐火厂、硅藻土保温材料厂、石粉厂、长兴化工助剂厂等6家企业,其中前3家为镇村联办。全村运输业也较为发达,有百吨以上铁驳船3艘,运输能力800吨以上,手扶拖拉机38辆。是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近770万元,比上年增290万元,增长60.4%,其中工业总产值630万元,纯利润80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业总产值140万元。
共同富裕
俞家荡村在花大力气发展工业的同时,紧紧抓住粮食生产不放松。1984年以来,全村投资2.65万元,对全村所有低压线路进行全面整修,并新增设了低压线4000米;新建8座农用小机埠。1985年实行贴农金制度,规定村民每亩水田由村补贴3元;随着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贴农金额逐年提高。还规定,村民脱粒电费、职工农忙的误工费悉数由村负担,村民生活照明用电电费按平价收取。1992年投资8000元购置了3台轴离泵,增强了抗旱排涝能力。粮食单产1985年为1433斤,1986年达1503斤。同时还发展了家庭畜牧业、渔业、工副业等,全村初步形成了农工商、牧副渔全面发展,多种经营并举的经济格局。村民人均收入1983年为431元,1986年为720元,1992年达到2000元。彩电、冰箱、录像机、摩托车等高档消费品日益增多。1992年,全村安装了17门程控电话,90%以上村民盖起了楼房。
1986年,村捐资3000元帮助镇中心小学改善办学条件。1988年,全村中小学生开始享受免费教育,学杂费用由村负担。1984年投资6500元,新建俱乐部用房4间,购买电唱机、扩音机,添置书籍和活动器材,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1986年投资4万元,全村安装了自来水。架设了有线广播线,户户装上了喇叭。为提高全村电视机普及率,村规定,各户不论购买何种电视机,其费用均可报销20%。至1986年底,全村基本普及了电视机,报销总额达2万多元。1987年开始实行老年补贴制度,规定凡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定期由村补贴5元,特别因难户特殊照顾,使老人们老有所保,幸福地安度晚年。
村党支部自1984年至1992年(1986年除外)连续多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党支部。1990年,俞家荡村被评为长兴县村级经济建设“十面红旗”村。村党支部书记金木苟善于统筹全局,带领全村人民勤劳致富,由于工作出色而多次被评为湖州市、长兴县优秀共产党员;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主任陈阿章经营头脑灵活,他负责的硅藻土保温材料厂效益年年上新台阶;党支部委员、村经济联合社社长徐土平主管全村农业生产,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发展。俞家荡村就是依靠廉洁奉公、开拓进取的村党支部、村委会,走上富裕的道路。
文化特色
俞家荡村,历史悠久,有着浓郁的文化特色。文曲戏 俗称“曲子”、“文词调儿”,清代流行于境内。初为坐唱形式,后仿汉剧的分行和表演,并吸取其音乐、配上锣鼓登台演出,渐成剧种,1981年出版《中国戏曲曲艺词典》确认为“文曲戏”。曲调有文词、南词、四板、秋江、平板及其他常用曲牌小调。旋律优美清新,音调柔婉中见深沉,伴奏力求渲染乡土气息。道白初期使用汉语,后期现代戏用九江官话加工提炼:古装戏则分大白与小白,大白为戏曲韵白,小白为九江方言,使之更加地方化。
采茶戏 原名“茶灯戏”,俗称“茶戏”,进入半班形式后称“采茶戏”。明末清初,广泛流传于境内及九江府辖各县,故《中国戏曲志·江西卷》定名为“九江采茶戏”。曲种分南河、北河两大流派,县内采茶戏属南河派。声腔可分平板、花腔、汉腔、杂调和曲牌五大类。演出时,不用丝竹乐器,而以打击乐手居台中市天幕前落座,演员于打击乐器前演唱,台后众人帮腔。后受黄梅戏及其他剧种影响,俞家荡村将打击乐移于台侧。传统剧目有《告经承》、《香珠记》、《白扇记》和《王氏劝夫》 、《乌金记》等“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
田歌 农民惯于一边田间劳动,一边唱歌,以歌助兴,尤以涌泉、新塘等地最为风行。音阶属五声调式,曲调高亢、悠长、朴实、奔放,演唱多一领众和。歌词可根据劳作活动程序,自然配套成组歌形式,如“开秧门”、“活马”、“洗马”;“牵号”、“消号”等。
以茶待客,是俞家荡村一种极讲礼仪的待客行为。宾客光临,男主人陪坐,女主人奉茶,泡茶不宜太满,俗云:“茶泡浅,酒斟满”,又云“姨婆(不懂礼者)泡茶满盅盅,大姑(懂礼者)泡茶大半盅”。接待贵客,茶料须下得丰富,所泡之茶要做到“麻子盖面,菊花跑边,上不见水,下不见底,一吹三个浪,一刷三条巷”。向客人敬茶,侧身上前,同时道声“请吃茶”,上完茶后,退时侧身而退。客人吃茶也有一定规矩,接茶要用双手,茶碗一般端在手中,暂时不吃,不能随意放地上应放在桌子或茶几上,茶吃完,应自行将茶碗送回茶盘,告辞时应讲“多谢茶”。
茶俗广涉百姓的生老病死,迎亲嫁女诸方面。修水县人每遇红白喜事,主人都设一茶房,请几位妇女专门准备茶水,不时给亲朋好友敬茶此活称“司茶”。旧时,民间青年男女有以“送茶”相亲的习俗。相亲是婚姻第一道程序,俗称“看大姑”。相亲之日,男方4-10人至女方家,女方奉上一盘待客茶。此时,男女双方见面,男方不同意,可以告辞,女方不中意,则不传第二次定情茶双方中意,女方在传定情茶时,男方放礼金 于茶盘内,称“压茶盘”,女方则设午宴招待男方来宾,婚事便算初定。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