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镛
刘宝,中国导弹总体设计领域的专家,1936年1月出生于天津市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同年,刘宝镛任职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分院总体设计部。长期从事飞行力学和弹道导弹总体设计工作。曾参与中国第一代液体近程导弹及第一代固体导弹的研制,并担任多个国家重点工程的总设计师。200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科研工作中表现出色,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等荣誉。
人物经历
1936年1月13日,刘宝镛出生于天津。
1951年,考入天津第一中学。
1954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同年,任职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分院总体设计部。
1966年,任弹道、气动、载荷工程组组长。
1979年,任“巨浪一号”固体导弹副总设计师。
1981年,任二院四部副主任。
1986年,主持第二代战略武器的研制工作。
1987年起,任国家某重点型号工程总设计师。
1989年起,任航空航天工业部总设计师。
2001年,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员会顾问;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刘宝镛在中国导弹事业的初创时期,参与了仿制和自行设计,夜以继日地翻译文献资料和计算。在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的导弹研制工作中,提出并成功运用了非中心T分布检验理论,开创了液体导弹最大耐程的检验工作。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参与中原地区新一代固体型号武器的研制工作,建立了新的弹道计算方程,为成功研制该型号作出了突出贡献。自1987年以来,担任国家基重点型号的总设计师,大胆采用新技术,攻克了13项重大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技术管理措施,确保了关键技术的工程化和安全可靠性。他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并截至2016年4月,已获得国家级特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奖3项等奖项。
学术论著
刘宝镛编著的学术论著包括《全尺寸模型弹水下发射试验的有关问题》和《加速发展先进的战略武器》等。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刘宝镛为人谦和、作风严谨、工作扎实、精益求精、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作为国家某重点型号工程总设计师,他经常带领研制队伍深入研制生产第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行综合技术分析,研究新工艺、集智攻关,急国家之所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狠抓质量、可靠性,促进度,确保了型号飞行试验的成功,创造了中国新型号研制的奇迹。他被《卫星与网络》评为中国航天事业的第一代开拓者和重要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北京大学工学院评价他为无私奉献、勇于开拓进取的学术带头人,为中国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寄语学生
刘宝镛经常对年轻人说:“一定要打好自身学科的基础,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很难在以后的研究中取得成绩。科学技术上的成就不能速成,必须靠扎实的工作和不断的积累。”
家世背景
刘宝镛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家中除了他还有一个正在牙牙学语的姐姐。尽管家境艰苦,父母节衣缩食供两个孩子读书。刘宝镛和姐姐从小就在一个班里上课,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刘宝镛的妻子是朱秋莲。
参考资料
【红色地标】北京南苑:中国航天从这里腾飞.国务院国资委.202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