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引力坍缩

引力坍缩

引力缩是恒星演化初期或者末期的一种猛烈变化过程,包括恒星形成中、恒星衰亡中和II型超新星的三种引力塌缩,三种不同引力塌缩的过程是不同的,包含的物质变化也有区别,在引力坍缩过程中,恒星中心部分形成致密星,并可能伴有大量的能量释放和物质的抛射。

科学定义

中文名称:引力坍缩

溴化铒:gravitational collapse

定义:天体在压力不足以与自身引力抗衡时的急剧收缩过程。

应用学科:天文学(一级学科);天体物理(二级学科)

简单介绍

引力坍缩是天体物理学恒星星际物质 在自身物质的引力作用下向内塌陷的过程,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恒星本身不能提供足够的压力以平衡自身的引力,从而无法继续维持原有的流体静力学平衡,引力使恒星物质彼此拉近而产生坍缩。在天文学中,恒星形成或衰亡的过程都会经历相应的引力坍缩。特别地,引力坍缩被认为是Ib和Ic型超新星 以及II型超新星 形成的机制,大质量恒星坍缩成黑洞 时的引力坍缩也有可能是伽玛射线暴的形成机制之一。由于在引力坍缩中很有可能伴随着引力波的释放,通过对引力坍缩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以预测其释放的引力波波形是当前引力波天文学 界研究的课题之一。

主要分类

恒星形成

恒星形成于星际间尘埃和气体构成的巨型星云,这些星云中的粒子通常状态下以高速随机运动,彼此间的引力不足以将它们压缩到一起。但当外界条件(例如临近的超新星爆发或者其他激变事件的发生)允许时,这些星云被足够强的压力压缩以至于引力能够克服这些粒子的运动使它们彼此靠拢。于是星云开始引力坍缩的过程,并且其速度越来越快,由于角动量守恒的制约最终从原先庞大的星云中分离出许多小的但更致密的星云,这一过程也经常称作引力凝聚(gravitational 凝结)。这些星云继续在自身的引力作用下发生坍缩,同时坍缩的能量不断转化成星云的内能,在星云内部产生向外的辐射压,这个辐射压能够通过平衡向内的引力逐渐减缓并最终停止引力坍缩。当辐射压与引力彼此平衡时,星云坍缩为一个具有一定密度的球体,这被称作原恒星

一个约大于1/10倍太阳质量的原恒星能够具有足够高的温度和密度发生氢核聚变,从而能够演化为主序星,在主序星阶段提供恒星辐射压的主要来源就是这种氢核聚变。而小于这一质量的原恒星只能形成褐矮星或次恒星天体,它们不能进行氢核聚变,但有些可以进行核聚变;更小的原恒星只有成为行星的可能,正如太阳系中的大行星那样。

恒星衰亡

由于支持恒星的辐射压来自于恒星内部轻元素到重元素的聚变而产生的热量,当恒星的核燃料消耗尽后,恒星的温度会逐渐冷却,辐射压从而逐渐不能平衡恒星自身的引力而产生坍缩,而恒星的半径会逐渐减小。这种坍缩可能会因恩里科·费米简并压力的存在而停止,即由于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存在,恒星的任意两个电子都拒绝继续接近,这种因电子简并压力而获得支撑自身引力的星体即是伴星

而有些星体的质量过大以至超过了钱德拉塞卡极限(1.4倍太阳质量),电子的简并压力不足以平衡向内的引力坍缩,此时恒星的半径会进一步减小,电子和质子合并产生中子和中微子,这一过程叫做不可逆β衰变。最终中微子全部飘散,恒星坍缩成一颗依靠中子简并压力平衡引力并且典型半径只有10千米的中子星。中子星的光度非常低,但常常具有高速的角动量和高强度的磁场,这样的中子星被称作脉冲星,最早于1967年被发现。脉冲星所释放的电磁脉冲具有高度的方向性和规律性。关于描述中子星的状态方程人们至今还并未完全了解,但普遍认为质量过大的中子星没有一个稳定的态,它会在引力的作用下持续坍缩为一个黑洞,这个临界条件(大约在3-4倍太阳质量)叫做奥本海默-沃尔科夫极限。

II型超新星

II型超新星是大质量恒星引力坍缩的结果。一般认为质量在9倍太阳质量以上大质量恒星核聚变反应的最后阶段会产生铁元素的内核,其内核的坍缩速度可以达到每秒七万千米(约合0.23倍光速),这个过程会导致恒星的温度和密度发生急剧增长。内核的这一能量损失过程终止于向外简并压力与向内引力的彼此平衡。在光致蜕变的作用下,γ射线将铁原子分解为氦原子核并释放中子,同时吸收能量;而质子电子则通过电子俘获过程(不可逆β衰变)合并,产生中子和逃逸的中微子。

在一颗典型的II型超新星中,新生成的中子核的初始温度可达一千亿开尔文,这是太阳核心温度的6000倍。如此高的热量大部分都需要被释放,以形成一颗稳定的中子星,而这一过程能够通过进一步的中微子释放来完成。这些“热”中微子构成了涵盖所有味的中微子-反中微子对,并且在数量上是通过电子俘获形成的中微子的好几倍。大约1046 焦耳引力能量——约占星体剩余质量的10%——会转化成持续时间约10秒的中微子暴,这是这场事件的主要产物。中微子暴会带走内核的能量并加速坍缩过程,而某些中微子则还有可能被恒星散逸层物质吸收,为其后的超新星爆发提供能量。

内核最终会坍缩为一个直径约为30千米的球体,而它的密度则与一个原子核的密度相当,其后坍缩会因核子间的强相互作用以及中子简并压力突然终止。向内坍缩的物质的运动由于突然被停止,物质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反弹,由此会激发出向外传播的激波计算机模拟的结果指出这种向外扩散的激波并不是导致超新星爆发的直接原因;实际上在内核的外层区域由于重元素的解体导致的能量消耗,激波存在的时间只有毫秒量级。这就需要存在一种尚未了解的过程,能够使内核的散逸层区域重新获得大约1044 焦耳的能量,从而形成可见的爆发。当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作为这一过程基础的中微子重新升温、自旋磁场效应的组合研究。

原始恒星的质量低于大约20倍太阳质量(取决于爆炸的强度以及爆炸后回落的物质总量),坍缩后的剩余产物是一颗中子星;对于高于这个质量的恒星,剩余质量由于超过奥本海默-沃尔科夫极限会继续坍缩为一个黑洞(这种坍缩有可能是伽玛射线暴的产生原因之一,并且伴随着大量伽玛射线的放出在理论上也有可能产生再一次的超新星爆发),理论上出现这种情形的上限大约为40-50倍太阳质量。对于超过5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一般认为它们会跳过超新星爆发的过程而直接坍缩为黑洞,不过这个极限由于模型的复杂性计算起来相当困难。但据最近的观测显示,质量极高的恒星(~150倍太阳质量)在形成II型超新星时很可能不需要铁核的存在,而其爆发可能具有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理论机制。

引力辐射

由于超新星的引力坍缩并不是高度对称的,这一点已经在对超新星SN 1987A的观测中得到证实,超新星的爆发很有可能是一种重要的引力波源,按照不同情况可分为三类。

初期

超新星引力坍缩开始后形成中子星的最初期(~0.1秒),这个新生的中子星处于高度不稳定的对流状态,同时它也是高温并且是非球对称的,处于一种“沸腾”的状态。这种沸腾能够使中心炽热的核物质(~1012开尔文)上升到中子星的表面,并被表面的中微子流冷却。理论上这一过程中非对称的中子星的自转会产生相当微弱的并具有周期性引力辐射。据推测,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概在10个周期上的引力波,频率在100赫兹左右,强度在3*10-22 (30kpc|r)的量级(是超新星地球的距离)。这类事件由于有炽热的中微子流的存在,可以由中微子探测器与引力波探测器进行相关符合测量。

过程中

在超新星的引力坍缩过程中,转动会使坍缩的内核逐渐变得扁平,从而开始发生引力辐射。如果内核的角动量足够小以至于离心力不足以使坍缩在内核达到原子核的密度之前就停下,那么内核的坍缩、反弹以及之后发生的振荡很有可能是轴对称的。因此这期间会产生一种持续时间很短且无周期性引力波的突发信号(burst),并伴随有电子俘获和中微子输运的过程。但引力辐射的波形和振幅都很难从理论上预测,现在只有数值模拟的方法。这种突发信号可能频带很宽,中心频率在1千赫兹;或者有可能是在200赫兹到10千赫兹之间任意一个频率的周期性啁啾信号。理论上估计如果其发射的能量要大于0.01倍太阳质量,现在的地面探测器则有可能观测到发生在本星系团之内的这类事件。但事实上数值模拟的结果显示这部分引力辐射的能量非常少,一般认为辐射能量不会超过超新星总质量的 10-6 ,相应的强度在3*10-21 (30kpc|r)的量级之下,这对于现在的地面引力波探测器LIGO和VIRGO而言将无法探测到本星系群以外的此类事件。

如果在坍缩过程中内核的角动量足够大以至于它能使坍缩在内核达到原子核的密度之前就停下,则这过程中产生的动态不稳定性有可能破坏内核的轴对称性。内核有可能形成一种自转的棒状结构,并有可能碎裂成更多大质量的碎块。这个过程所形成的引力波强度有可能可以与双中子星旋近时的引力波强度相媲美。这种强度的引力波信号可以被现在的LIGO和VIRGO探测至本星系团之内(超新星爆发几率为每年几次),并有可能在下一代探测器中延伸到超新星爆发几率为每年几万次的范围。

经过氧燃烧的核反应阶段之后

形成恒星核心区经过氧燃烧的核反应阶段之后﹐如果质量大于昌德拉塞卡极限﹐并且由铁族核素构成时﹐它的等效多方指数γ接近临界值4/3(见恒星球的平衡及稳定)。这时恒星中心温度约为6×10K﹐它将发生引力坍缩过程。在这个阶段﹐恒星中心温度很高﹐各类中微子产生过程(例如光生中微子过程,电子对湮没中微子过程﹑中微子轫致辐射等)都会引起中微子将中心部分的能量迅速带走﹐使恒星核心区很快冷却﹐以致辐射压力不足以抵御自引力的作用﹐从而形成引力坍缩。

结果介绍

恒星中心密度足够大时﹐在引力坍缩中发生下列反应﹕e +(Z﹐A )→+(Z -1﹐A )。e 为电子。(Z﹐A )是质子数 为Z ﹐核子数为A 的原子核 ﹔为电子中微子。这种过程引起物质的中子化。在一定条件下(例如γ÷4/3)﹐引力坍缩过程中将出现强的激波﹐它引起恒星散逸层物质的抛射。但在有些条件下(如γ\u003e4/3)﹐坍缩过程并不一定伴有质量抛射。不同质量的恒星﹐在引力坍缩后有可能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致密星。引力无限坍缩这个概念,就象潘多拉 从“灾祸之匣”中放出的东西一样,它一经从“物理之匣”中放出之后,就再也没有能力将它收回了。总之,关于星体的最终结局的结论有两条:

1、发生引力坍缩,形成大量的致密天体。

2、致密天体大体有两大类

一是由有限坍缩形成的,例如伴星中子星,另一种则是由无限坍缩形成的天体。第一个结论就艾萨克·牛顿引力理论或广义相对论 来说都是一样。

第二个结论当然只能靠广义相对论来得到,因为牛顿的引力理论不适用于强场情况。先讨论第一个结论的观测证实。

坍缩与黑洞

黑洞物理学,作为广义相对论的应用发展,近年来人们对它的研究十分感兴趣。这里面涉及的内容很多,本文拟就史瓦西里洞作一概述,亚从球对称引力坍缩的计算,说明黑洞形成的

可能性。 1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真空方程为 R。、=口(1)真空球对称度规的标准形式为 ds”=B(r)dt‘一A(f)d/一/(d日’

抗衡力介绍

1场方程 假设恒星物质自身的磁场能量密度远大于组成恒星的流体压强,可将恒星物质作零压流体处理。在柱坐标系中,稳态轴对称时空度规的普遍形式为〔‘〕 ds,一exp(2甲)eZdtZ一exp〔2(必一伞)〕(dr,+dz,)一r,exp(一2少)a尹.(l)其中少,必仅是坐标r,z的函数。按照惯例(x0,xl,扩,x

参考资料

学社百科——引力坍缩.wiki.cnki.com.cn.2012-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