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华北驼绒藜

华北驼绒藜

华北驼绒(学名:Ceratoides arborescens (Losinsk.) Tsien et C. G. Ma)藜科驼绒藜属植物。别称白柳、白柳、优若藜。株高1-2米,分枝多集中于上部。叶较大,柄短;叶片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向上渐狭,通常具明显的羽状叶脉。雄花序细长而柔软。雌花管倒卵形,花管裂片粗短;果时管外中上部具四束长毛,下部具短毛。果实狭倒卵形,被毛。花果期7-9月。

为中国特产植物。分布于吉林、辽宁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南部)和四川省松潘县)。生长于固定沙丘、沙地、荒地或山坡上。

华北驼绒藜是良好的薪柴;花可入药,治疗气管炎肺结核;枝叶繁茂,营养丰富,是优良的饲用植物;可作山区有机肥来源之一。是干旱地区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的重要草本、蕨类植物。

形态特征

株高1-2米,分枝多集中于上部,较长,通常长约35-80厘米。叶较大,柄短;叶片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2-5-(7)厘米,宽约7-10-(15)毫米,向上渐狭,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圆楔形或圆形,通常具明显的羽状叶脉。雄花序细长而柔软,长可达8厘米。雌花管倒卵形,长约3毫米,花管裂片粗短,为管长的1/4-1/5,先端钝,略向后弯;果时管外中上部具四束长毛,下部具短毛。果实狭倒卵形,被毛。花果期7-9月。

生长环境

华北驼绒藜生长于固定沙丘、沙地、荒地或山坡上。抗旱、耐寒、冷瘠薄,适应性极强,各类土壤均能正常生长,但在土壤表层具浅覆沙的地块上生长更好。

华北驼绒藜生态幅度较广,分布于年降水量250-450毫米,≥10℃活动积温2200-3000℃的半干旱及干旱区,地带性土壤为栗钙土和棕钙土。耐瘠薄,除低湿的盐碱地、流动沙丘外,在有机质含量很低的各类土壤上均能生长。抗旱,发达的根系可充分吸收土壤浅层、深层的水分和养分,当沙地土壤含水量在2%时仍能正常生长发育。在黄土区土壤含水量持续下降到3-4%仍不凋萎。耐寒、抗热性强,能耐-27~49.5℃极端温度。当平均气温达2-3℃时,即开始萌动返青。

分布范围

华北驼绒藜为中国特产植物。分布于吉林、辽宁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南部)和四川省松潘县)。

繁殖方法

播种

采种:种子花管上着生的四束毛已伸长并呈放射状开展,由纯白色变成淡黄色时即成熟可采收,种子成熟的时间为9月末10月初,种子干后即脱落,应及时采收。采收期通常在15天左右。华北驼绒藜,种皮极薄,其环形胚极易被创伤,故不宜采用割取枝条碾打的方法采收种子,应以手捋的方法较为适宜,随捋随装袋。采收后放在通风室内阴干去杂,即可装袋贮藏。华北驼绒藜种子千粒重2.59左右。一般条件下,种子可保存3年以上。

播种:华北驼绒藜种子小而轻,在荒漠草原区直播很难成功,适宜育苗移栽。苗圃地选择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有灌水条件的沙壤土或轻壤土上,整地作或平床(床面宽2-3厘米,长度随地势而定),灌足底水,待土粒稍松散时播种。撒播、条播均可,条播行距25-35米,每亩播种量1.5-2千克。因种子带毛不便撒种,播前将种子与等量湿沙混合拌匀。其种子细小,顶土能力弱,覆土厚度宜在0.5厘米左右,先镇压后再覆土。播后如温、湿度适宜,4-5天即可出土。

苗期管理:早春4月下旬播种,3天后即可出苗,7天则苗可基本上出齐。在苗期要进行间苗,以使幼苗生长较为均匀。出苗后的1个月内生长迅速,当年植株高达60-70厘米,能够正常开花结实,但分枝较少。第二年株高达80-120厘米,株丛直径60厘米,形成高大而茂密的植丛。因此,以第二年春季移植为好。

插条

于春季4月初或秋季10月初,选用直径0.5-1厘米的1-2年生健壮枝条,剪成长20-30厘米插穗,浸入水中或埋藏于湿沙中3-5天后取出插。

栽培技术

直播造林

华北驼绒藜适宜生长在土质疏松的沙质地上,直播造林地应选择河流沿岸滩地、沟谷、丘陵坡脚、湖盆周围及固定、半固定沙地。造林前先进行水平阶或穴状整地,行距1.5-2米,然后开沟播种,覆土厚度1-2厘米。每公顷播种量7.5-15千克。春季播种在4月初进行,播后10天左右出苗,当年苗高可达59厘米,地径0.45厘米。在干旱地区,秋季播种效果较好。地势平坦、水分条件较好的干旱地区东部,可采用条播,行距30-40厘米,播种深度1-2厘米,亩均播种量0.5千克,4-8月均可播种。干旱地区直播,应趁阴雨天抢播种,覆土不宜过厚。

扦插造林

选择1年生健壮枝条,截成40-60厘米长的插穗,直接插入造林地即可成活。此外,每年春季挖掘蘖生苗进行造林,按1×1.5米的株行距移植到造林地,可提早成林,加速郁闭。

植苗造林

在营造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林时,要求造林当年见效,多采用植苗造林。造林密度为333-444株/亩。植苗方法分为截干和不截干两种。土壤墒情差又无灌溉条件,宜采用截干植苗法,即将地上枝剪掉,留茬7-10厘米;反之,可用不截干植苗。一般在沙区土壤含水量达8%时,即可移栽成功。由于其植株含水量及持水能力较低,所起苗木要及时造林。并防止苗木失水。另外,也可培育容器苗在雨季适时移栽。

抚育管理

新造幼林要及时除去杂草,以免影响幼苗生长。造林当年松土除草次数不少于2-3次,以后逐年减少。

直播建植的林草地,在播种后的2-3年内,要绝对禁止在林地放牧,但可每年割1次。饲料林如有灌溉条件每年平茬(刈割)两次,即6月1次、8月1次。立地条件差的地方,每年平茬1次,以获取优质饲料,或压青沤肥。薪炭林每3-5年平茬1次;水土保持林兼作种子基地,每5年平茬1次。

主要价值

饲料

华北驼绒藜枝叶繁茂,营养丰富,是优良的饲用植物。叶片经霜后不凋落,骆驼、马和羊四季喜食,春季母畜采食其叶及嫩枝后可增加泌乳量,秋季羊喜食其果实,为重要的催肥草;牛的适口性较差。人工种植时可在孕蕾前刈割调制干草。据内蒙古自治区畜牧科学院中心化验室分析,营养成分中以粗蛋白质无氮浸出物含量较高,又富含钙。结实期粗蛋白质含量为16.63%,粗脂肪1.23%,粗纤维30.63%,粗灰分12.85%,无氮浸出物38.66%,钙2.19%,磷0.16%。其营养成分与苜相差不多。氨基酸含量也较高,营养生长期亮氨酸含量达0.605%,赖氨酸0.481%。

肥料

另据山西省水土保持研究所1989年7月20日采样测定,嫩枝含N1.27%、P0.205%、K1.75%、Ca1.02%、Mg0.19%;嫩叶含N2.70%、P0.194%、K2.64%、ca(clo)260%、Mg0.86%;同年测定秋叶,N2.07%、P0.15%、K1.15%、Ca2.29%、Mg0.65%;可作山区有机肥来源之一。

生态

华北驼绒枝叶密集,冠幅大,能有效截留雨水,对控制水土流失具有一定作用。6年生人工林地,枯落物厚可达3.4厘米,平均每公顷有枯落物干重3吨,吸水量可达26.9吨,对减免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具有一定作用,林地较无林地提高土壤入渗速率75.9%。此外还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

其他

华北驼绒1-4龄枝条热值为18914.5千焦/千克,相当于标准煤的64.6%,是良好的薪柴。花可入药,治疗气管炎肺结核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