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一个真实的故事
《遗产——一个真实的故事》是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于1991年创作的一部长篇纪实小说。
在这部作品中,罗斯笔下的主人公不再是那些或孤僻、或怪诞的犹太人,罗斯将视线凝聚的焦点对准了他的父亲,一位身患重病、即将去世的平凡而卑微的犹太老人。
作品简介
菲利普·罗斯的父亲——八十多岁的赫曼·罗斯身患癌症,菲利普·罗斯不辞辛劳地为父亲奔走寻医,带着父亲前往医院接受治疗,在病榻前悉心照料着父亲的饮食起居,陪伴父亲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段生命历程。整部作品的亮点在于罗斯在父亲身患重病期间,对自己和父亲共有的一段段生活场景真实而细腻的描写。小说中充盈了如此的情节:为了消除父亲对于疾病和治疗的恐俱,为了不使父亲因年老而感到孤独无助,罗斯时常陪父亲谈天说地,既谈现实生活中的点滴琐事,也和父亲一起回忆过往的岁月,有时罗斯还像哄小孩一样地去哄父亲。另一面,罗斯的父亲也如同一个孩子般依赖着罗斯,这种父亲对于儿子的依赖既有现实生活中的依赖,也有情感上的依赖,父亲将所有的信任都寄托在儿子的身上。就这样,罗斯陪伴着重病的父亲安静而祥和地走过了人生最后一站旅程。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1981年罗斯正当四十八岁壮年时,母亲突然病逝;时隔七年,他八十六岁的老父亲赫曼·罗斯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半边脸瘫,再也难以恢复以前的模样,因为他脑子里长了一个瘤。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菲利普·罗斯从为他联系治病,试图帮他物色犹太老人居住社区,乃至手术后照顾他生活,最后送终,完成为人之子的责任,逐渐真正体会到自己对父亲深沉的爱。所谓“遗产”,正是父亲一生所给与他的爱,他要在父亲去世之前,用儿子对父亲的爱来报答。
而《遗产》,就是菲利普·罗斯在父亲身后献给他的礼物。他自己在该书结尾时透露,“在他生病、将死的时候,我一直在写”这本书。1989年,赫曼·罗斯去世。1991年,《遗产》由西蒙舒斯特出版社推出。
角色介绍
父亲
在《遗产》中,父亲这一形象散发出独特的光彩。承担着父亲、丈夫、职员角色的老罗斯,固执知足,坚强勤劳。他担负家庭的重担,承载着社会责任,是老一代奋斗者的形象。他是由波兰移民而来,自小家境贫寒,12岁就得外出找工作贴补家用。父亲是勤劳的,在纽约的人寿保险公司工作,每天晚上挨家挨户到纽瓦克贫民区收保险费,深夜带着一身酸味儿回家;父亲又是知足的,满足于这份靠自己辛勤劳动换来的工作和公司给他的退休金,丝毫不在意儿子所感觉到的大都会人寿公司歧视犹太人的潜规则;父亲是固执的,他会连招呼都不打,就把儿子少年时代积攒的邮票送人。这个倔犟老头让母亲几乎崩溃,“他过分的固执,或者说固执得过分,几乎让我母亲在她最后几年崩溃:自他六十三岁退休以后,她那有滋有味的家庭妇女的独立生活,就全让他烦人的颐指气使给毁了。”而到了晚年,两人竟然离婚。然而父亲是富有爱心的人,他对子女的关心,对朋友的热情让人印象深刻。父亲也是一个乐观的人,即使知道自己身患重病,仍然快乐地生活,他还组织老年乐队,认真排练演出。文中,罗斯用一个梦境总结父亲的一生:“……整个家族历史被压缩成梦境中的一个个无声电影胶片:他人生的每一个主题都被压缩其中,每一件对我和他都有重要意义的事情,从他父母坐着低等舱漂越大西洋移民开始,到他为了生存、为了抵抗重重阻力走向成功而苦苦挣扎抗争——在穷困的童年时代他被剥夺了上正规学校念书的权利,作为犹太人他又在那家歧视犹太人的保险业大公司工作——一直到他因为脑瘤而发生变化,走向衰弱。”在成为病人之后,父亲变得有些无助。但是成年的儿子用尽全力拯救着父亲,为父亲联系治病,帮他寻找住处,一直陪伴在父亲身边。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父与子”是美国犹太文学创作中的一个母题,欧文·豪曾说“老少之间的斗争主要在移民的土壤上进行,哪怕最难管束的儿子们,也还受到条件的限制、受到不该越出父辈文化轨迹的情绪左右。”由此可看出,“父与子”的冲突在犹太民族的发展史中贯穿始终,是美国犹太文学一个明显的特征。
“父与子”的关系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指的是父亲与儿子,宽泛地说是父辈与后辈。父辈接受的是传统教育,在与美国社会适应过程中,仍然坚守传统,并且对后辈也产生强大影响,要求他们也格守犹太传统和文化;后辈则是新生一代,生长在美国这个大熔沪中,他们更易接受新文化,不愿固守陈规,看到犹太文化落后的一面,坚决地抛弃传统,逃避、反抗家庭的影响。于是“父”与“子”的摩擦、争吵与冲突,甚至背叛不可避免。在《遗产》中,罗斯通过父子间的谈话和回忆,以及罗斯自己的感想带我们回顾了他的父亲与他过去压抑的父子关系。“记忆的追寻就是寻找身份的确定”,罗斯的父亲是典型的犹太父亲,他固执、坚强、勤劳、忠诚,时刻以家庭利益为重。但是与儿子的“这种隔阂,在我长大成人之后,就开始自然而然形成了。”罗斯坦言父亲的固执是他感觉压抑的根源。父亲总是无所不在地要控制,要求坚守传统,专横、威严、强权;儿子则极为反感那种专制的、总是要控制自己的爱。所以在赫曼重病前,赫曼与儿子的关系是紧张、压抑。
“父与子”的另一层含义指的是传统犹太文化与从传统犹太文化内部生长的犹太新文化。犹太新文化深受美国多元文化的影响,对传统的犹太文化有反叛和抵触;而传统的犹太文化就像是专制、严厉的犹太父亲形象,压制犹太新文化。二者分别以父辈与后辈为载体。换句话说“在犹太家庭里,父子不仅是血缘关系,也是社会结构和文化身份的符码。父辈是犹太历史的化身,是犹太传统的传递者,是子辈的精神向导,特别是在新的文化环境中,父子之间的文化意义超越了血缘关系。”所以说美国社会中,犹太家族里“父与子”的对立和冲突、罗斯与父亲赫曼·罗斯之前的紧张关系,其实是两种文化的对立和冲突,体现的是两代人的隔阂和两种价值观的不同。也正是在面对来自父辈的压力和不时的影响中,罗斯的反抗带来他对犹太文化和对美国文化的超越性理解与运用。
艺术特色
罗斯在《遗产》大量的描写了与犹太文化、家庭生活、父子关系密切相关的物品,并通过对物品的详细描述,把物品身后隐藏的深刻含义揭示给读者。
除了对物品的写实,罗斯还在《遗产》中大量使用了新闻写作中常见的特写手法,给予读者真实感和提高可信度。譬如,罗斯在小说的第一章对父亲的外貌和动作进行了特写:“一天前还是他的模样,现在不知道是谁的—那只坏眼的下眼睑外翻着聋拉下来;那半边脸颊毫无生气地松弛着,好像里面的骨头都被切成了片,原本好好的嘴巴也歪了……他只能用麦管吸水,不然液体会从他麻痹的半边嘴里流出来……他咕哝着,郁郁地盯着盘子。”寥寥数笔就刻画出了一个身患绝症、生活无法自理的老年人形象。
菲利普·罗斯在《遗产》一书中还使用了大量的独白和对话描写,时而深刻而令人发省,时而幽默而引人发笑,把一个普通犹太家庭的生活生动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例如,在书中第二章,罗斯幽默地调侃了加拉汉厅社交俱乐部的音乐演出:“他们都是体面人,活了这么大岁数,知道也忍受过不幸的事情。他们生来就是得接受宗教教育的犹太人,即使有人教养不好。所以,无论是谁拿起弓和琴—而不是弓和箭—他们都得向他表示尊重。眼见着接下来又是一场折磨,他们还得把悲苦放在心里,再回到座位上……”。寥寥几笔就把犹太人为了体面可以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的民族特性刻画得栩栩如生。
作品影响
在《遗产——一个真实的故事》出版后不久,即获得全美书评人大奖,成为非虚构类作品的当代经典。
作者简介
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1933年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的纽瓦克市,美国犹太裔作家。罗斯以短篇小说《再见,哥伦布》崛起,已获得美国多个主要文学奖项,1998年更是凭借《美国田园诗》一举获得美国普利策文学奖,电影《人性污点》即由他2000年出版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他也是近年来获诺贝尔文学奖呼声颇高的作家之一。
参考资料
菲利普·罗斯.易文网.201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