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剂
乳剂是一种非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其中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这些液滴被称为分散相或内相,而周围的液体则是分散介质或外相。乳剂的液滴具有较大的分散度,总表面积大,表面自由能高,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组成
乳剂主要由水相(W)、油相(O)和乳化剂组成。根据乳化剂的种类、性质及相体积比(φ),可以形成水包油(O/W)或油包水(W/O)型乳剂,也可以制备复乳(Multiple Emulsions),如W/O/W或O/W/O型,以及纳米乳等类型。
分类
乳剂根据乳滴的大小可分为普通乳、亚微乳和纳米乳。普通乳的乳滴大小一般在1~100 μm,呈乳白色不透明的液体。亚微乳的乳滴大小一般在0.1~1.0 μm,常用于胃肠道给药。静脉注射乳剂应为亚微乳,粒径一般在0.25~0.4 μm范围内。纳米乳的乳滴粒子小于100 nm,一般在10~100 nm范围内。
特点
乳剂的特点包括快速的药物吸收和药效发挥,较高的生物利用度;油性药物制成乳剂能够确保剂量准确性和使用便利性;水包油型乳剂可以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口服乳剂可以添加矫味剂;外用乳剂能够提高对皮肤、黏膜的渗透性,减少刺激性;静脉注射乳剂后分布迅速、药效高、具有靶向性,静脉营养乳剂是高能营养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乳化剂
乳化剂是乳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乳剂的形成、稳定性和药效发挥起到关键作用。乳化剂应该能够有效降低表面张力,促进乳滴形成,增加新生界面,维持乳剂的分散程度和物理稳定性。乳化剂还应该能够在乳滴周围形成牢固的乳化膜,以防止乳滴合并。乳化剂的选择应根据乳剂的用途、药物性质、处方组成、乳剂类型、乳化方法等因素综合考虑。
乳剂的形成理论
乳剂的形成过程涉及到降低表面张力和形成牢固的乳化膜。乳化剂可以通过吸附于乳滴界面来降低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从而保持乳剂的分散状态和稳定性。乳化膜的类型包括单分子乳化膜、多分子乳化膜和固体微粒乳化膜。
影响乳剂类型的主要因素
乳剂类型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乳化剂的性质、形成乳化膜的牢固性、相体积比、温度和制备方法等。乳化剂的分子结构和性质,尤其是亲水基和亲油基的比例,是决定乳剂类型的关键因素。相体积比也是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之一。
稳定性
乳剂是一种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均匀相分散体系,常见物理不稳定现象包括分层、絮凝、转相、合并与破裂、酸败等。乳剂的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乳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是最重要因素。
制备
乳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干胶法、湿胶法、新生皂法、两相交替加入法、机械法、纳米乳的制备和复合乳剂的制备。制备设备包括搅拌乳化装置、高压乳匀机、胶体磨和超声波乳化器。乳剂中药物的加入方法取决于药物的溶解性质。
质量评价
乳剂的质量评价包括乳剂的粒径、分层现象、乳滴合并速度和稳定常数。常用的质量评价方法包括显微镜法、库尔特计数器法、激光散射法和透射电镜法。
参考资料
乳剂.正保医学教育网.2024-11-25
乳剂.乳剂.2024-11-25
乳剂.科普.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