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比尔·布兰特

比尔·布兰特

比尔·布兰特(原名赫尔曼·威廉·布兰特,1904年5月2日 - 1983年12月20日)是一位英国摄影师和摄影记者,被广泛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英国摄影师之一。出生在德国汉堡的一个银行家族,布兰特移居英国,以其在《利利普特》和《图片邮报》等杂志上拍摄的英国社会形象而闻名;后来他拍摄了扭曲的裸体、著名艺术家的肖像和风景。他的雄心壮志是成为一位独立的专业摄影家,他在1936年出版了第一本书《在家的英国人》(the English Athome)。

个人经历

比尔·布兰特在德国汉堡出生,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德国人。布兰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长大,他的父亲作为英国公民被德国人拘留了六个月。布兰特后来否认了自己的德国血统,并声称自己出生在伦敦南部。战后不久,他患上了肺结核,花了大部分青年时期在瑞士达沃斯的疗养院度过。他前往维也纳接受精神分析治疗。无论如何,他被宣布治愈,并得到社交名媛尤金妮·施瓦茨瓦尔德的照顾。当庞德访问施瓦茨瓦尔德的住所时,布兰特为他拍摄了肖像。庞德据称感激地向布兰特介绍了曼·雷,布兰特随后在1930年访问了曼·雷的巴黎工作室和暗房。

1933年,布兰特搬到伦敦,并开始记录英国社会的各个层面。这种纪实摄影在当时并不常见。布兰特出版了两本展示这一工作的书籍,《英国人在家》(1936年)和《伦敦之夜》(1938年)。他经常为《利利普特》《图片邮报》和《哈珀斯巴扎》等杂志做出贡献。1940年,他受英国信息部委托,记录了伦敦地铁的防空洞,在11月4日至12日之间拍摄了39张照片,后来因感冒而不得不停止。这些照片是用一台罗莱福斯相机拍摄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布兰特专注于许多主题,如他在《伦敦的相机》(1948年)中所见,但在肖像和风景摄影方面表现出色。为了纪念1945年的和平到来,他开始了一系列著名的裸体照片。他战后期的重要著作包括《文学的英国》(1951年)和《裸体的视角》(1961年),随后是他最佳作品的汇编《光影的阴影》(1966年)。布兰特成为了20世纪英国最有影响力和国际上最受钦佩的摄影师。他的许多作品具有重要的社会评论意义,同时也具有诗意的共鸣。他的风景和裸体照片充满活力、强烈而有力,经常使用广角镜头和扭曲效果。

布兰特于1983年在伦敦去世。1984年,比尔·布兰特被追授国际摄影名人堂和博物馆的荣誉。2010年,在伦敦肯辛顿的艾尔利花园4号,为布兰特竖立了一块英国文化遗产蓝色牌匾。

作品风格

在三十年代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伦敦被炸之后,布兰特从社会现实主义的题材转向拍摄风光、人体及肖像。在四十年代初期,他得到一架木制负片照相机,并使用了早期生产的超广角镜头。近摄时的光学畸变和很大的景深导致了他对变形人体摄影的研究。开始时,他在室内拍摄人体,后来他使用现代相机和镜头在海滨拍摄,利用沙砾和岩石粗糙的肌理作为光滑,细腻的人体的陪衬,加强了人体的视觉效果。这些夸张的人体影象,失调的比例和生硬的反差形成了无性感的一个整体。

在一些方面,布兰特的摄影风格与他同时代摄影家,如卡蒂埃·布列松恰恰相反。一旦他认为某些方法对改善照片有效,他便会摆布被摄对象,使用附加光源,如闪光灯或使影象产生光学畸变。同时,他还通过暗室处理、修版提高照片的水平,甚至改变已发表作品的影调反差。

布兰特的兴趣是多变的,他不只是变换拍摄题材,他的摄影方法也经常在变。早期,他以细腻的影调强调气氛和自然的效果。而现在,如果他将同样的负片从新制作,就会去除它的中间影调,使照片产生边缘明确的绘画效果。他越来越多地使用高反差的相纸,使阴影浓黑一片,使高光更为突出。牺牲照片的细节和真实性,换取图案和形式的表现力。

在风景作品中,布兰特对对比的热情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布兰特舍弃了自然界中的各种灰色调。他印出了白色雪原中Stonehenge的黑色巨石,蜿蜒如白蛇般的闪闪发亮的河流,以及在湖中类似一个巨大的黑色三角形的防波堤。

布兰特所挖掘的最后一个题材是人体。在本世纪四十年代,他找到了一架有广角镜、可以无限聚焦的旧式伊士曼柯达公司箱形照相机,于是就开始用它来拍摄裸体。从镜头中看到的物体是这样的扭曲,甚至在布兰特印照片之前看起来就已经很抽象了。但是他还用在对比度很高的像纸上印照片的方法来加强照片的抽象效果。

作品评价

布兰特的照片中交缠不清“真实与虚幻的裂红”。摄影者一部分工作是比大多数人“看”得更热烈,他必须要具有新生婴,或初入未知国境的旅行者那样的眼光,并且保持其敏感及易受感动的特质。大多数摄影家都会不好意思承认,他们带有好奇的感觉,可是没有这种感觉,就做不出完美的东西来。”布兰特关于摄影家眼力的说法经常被人引用。对他来说,怎么观察对象,比怎么表现还要来得重要:“我们大多数人都太忙了,太忧心、太急切于证明自己是对的,以至于不能起而凝视对象,我们看到一件事就相信曾见过它,然而所看到的通常是自己的偏见、或者是过去的经验、或者是我们的期望。大多数人很少释放自己的思想,而光是为了看本身就有的乐趣去看——我们越是不这样看,事物的本质就会在我们身边隐藏得越久。”

简单地说:布兰特强调直觉。他认为太过于自省反而会阻碍与对象的沟通。直觉正是创作者下意识泄露出来的“心灵眼睛”,唯有它能看到事物的本质。为了把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内在本质表现出来,布兰特在暗房大做手脚,把景色原有的层次做了很大的增减曝光,使之呈现高度反差的效果——灰色调子极小,黑白利落分明。勤于各种实验的布兰特也曾在彩色底片发明时,做过试验。他那本最著名的专集《光之影》(Shadowfligt)的初版里,就有几张彩色照片,不过等再版时却又被抽掉了,从此布兰特就再也不去碰彩色了。

他希望自己的影像能够躲避大自然的丰富层次,因而每一本的再版时,都要求印刷厂增加反差,且一版比一版有更高的“不黑即白”的调子,不过这种手法往往会让不明究理的读者,以为买到了一本印坏的书籍。不管别人接受不接受,布兰德视“不黑即白”为“似是而非”的主题之最佳语言。评论家肯培尔(BrynCampbell)对这种风格给予相当好的评价:“布兰特利用锐利的黑白色调来孤立物体,使它们脱离原有的寓意,并带起一种视觉兴奋感,他开启了一个真实与虚幻之间的裂缝,并提供给我们一条跨过这条裂缝的管道。”

作品主题

布兰特的创作可明显的分成几个时期的主题,这在其他摄影家是很难得一见的,他从不把自己沉溺在已开拓出来的天地里,也不把自己的风格定型在一个特定模式中。三十年代他拍报导,四十年代开始蜕变,拍风景、肖像,五十年代集中火力实验变体探女,六十年代又由即物倾向迈向抽象领域。由此可知“主题”才是布兰德创作的泉源,他选择不同的对象来锻炼自己的眼力及表现技法。

他这么提到主题和自己的关系:“如果我拍照有什么方法,关键就在于:先看主题——可是千万别试着去强迫照片成为什么样式。跳开来,然后就有事情发生——主题会泄露自己。”当然啦,同样的景物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启示,布兰德在景物中所感受到最强的东西,不是外貌、不是结构,更不是内容的意义,而是气氛。这是一个不可捉摸的东西,唯有用纯粹的直觉才会领受到的,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布兰德是多么反对人的过度自省。他只在领受到一个时空的气氛之后,才开始思考——用什么样技法才能表现这股味道。

布兰特到底在他看到的世界中闻到什么味道呢?说穿了就是“乡愁”:“每一个人在某些时刻都曾感受到一个房间的气氛,这种气氛和我们的情绪、或者是和某一个人,过去、未来、甚至是梦中的景象有关。当气氛和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时,能产生一种非常尖锐的感情——儿子像是‘乡愁’的情绪。不过这个“乡愁”是广义的——“未来”是“现在”的故乡,“永恒”是“刹那”的故乡,“宇宙”是“个人”的故乡。布兰特在他悲从中来的乡愁催泪下按快门,放照片,希望别人了解他正念着故乡。

展览

布兰特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画廊中展出,其中包括:

- 1969年:比尔·布兰特,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由约翰·萨扎科夫斯基策划。

- 1970年:比尔·布兰特:摄影展,英国艺术委员会,伦敦

- 1975年:比尔·布兰特:早期摄影,1930-1942年,英国艺术委员会,伦敦

- 1976年:比尔·布兰特,马尔伯勒美术馆,伦敦[和/或纽约]

- 1981年:比尔·布兰特:回顾展,皇家摄影学会/国家摄影中心,巴斯

- 1982年:比尔·布兰特:肖像,国家肖像画廊,伦敦

- 1983年:比尔·布兰特:战争工作,伦敦摄影师画廊

- 1985年:比尔·布兰特:镜头背后,费城艺术博物馆,由迈克尔·E·霍夫曼和简·霍华德策划。

- 2004年:比尔·布兰特:百年回顾展,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由约翰-保罗·克诺特策划。

- 2013年:光影,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由莎拉·赫尔曼森·梅斯特策划。

- 2013年:比尔·布兰特,家庭早期作品,纽约埃德温·豪克画廊

- 2017年:比尔·布兰特,1940年代作品和《哈珀斯巴扎》作品,纽约威廉·霍尔曼画廊

- 2018年:比尔·布兰特复古作品,伦敦迈克尔·霍普画廊

- 2021年:比尔·布兰特,慕尼黑Kunstfoyer(Versicherungskammer Kulturstiftung)

- 2022年:比尔·布兰特:镜中之内,泰特大英博物馆,由卡罗尔·雅科比策划。

这些展览展示了布兰特在不同时期的作品,反映了他的艺术发展和多样化的摄影风格。通过这些展览,观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布兰特的创作理念和技术,以及他对摄影艺术的贡献。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