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宏渊
邵宏渊,南宋将领,河北东路大名府人。他曾参与抵御金帝完颜亮的入侵,并在隆兴北伐中担任主倡者及主要统兵将领之一。然而,邵宏渊与另一主将李显忠不合,间接导致了北伐的失败。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邵宏渊在建炎四年(1130年)作为鼎澧镇抚使程昌禹的裨将,以其勇武著称。他曾以百余骑搴旗,身先士卒,成功抵御了刘超的入侵。邵宏渊因功被韩世忠推荐,授阁门舍人。绍兴十五年(1145年),因与福建省措置盗贼官张渊不和,被杖责一百,贬为普通士兵。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十月,升任殿前司前军统制。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九月,调任添差荆湖北路马歩军总管。同年十二月,改任江东总管。
抗金经历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朝皇帝完颜亮御驾亲征南宋,邵宏渊在真州胥浦桥迎战金军,虽未亲自参战,但指挥得当,成功阻止金军渡河。随后,他在采石之战中与李显忠一同抵御金军,完颜亮遇弑,金军退兵。邵宏渊的战功被列为中兴十三战功之一。
隆兴北伐
隆兴元年(1163年),邵宏渊与李显忠共同主持隆兴北伐。在北伐过程中,邵宏渊因与李显忠不和,未能在关键战役中提供有效支援,导致宋军在符离惨败。事后,邵宏渊官降武义大夫,职仍旧。
后事
隆兴二年(1164年)五月,邵宏渊因北伐失败被贬为靖州团练副使、南安军安置,并追回其曾盗用的库钱。乾道三年(1167年)三月,邵宏渊奉旨提兵平乱,作战不利,上表待罪。乾道四年(1168年)七月,赵昚下诏称此败是因为诸将不和,邵宏渊无罪,迁为建康军都统制。乾道五年(1169年)九月,邵宏渊上《拜谢状》。
史籍记载
《宋史·本纪第三十三·孝宗一》记载了邵宏渊和隆兴北伐的详细过程,包括他在北伐中的军事行动和与李显忠的矛盾。
评价
范学辉在《宋金绍兴辛巳战事新探——以南宋三衙诸军为中心》中认为,邵宏渊在真州胥浦桥之战中确实功不可没,后来失势才被政敌抹黑为战时醉酒。明朝商辂在《御批续资治通鉴纲目》中则认为,二将不合之罪在邵宏渊,但邵宏渊建议用仓库犒军是对的,李显忠却怀私愤不从,因而加剧了邵宏渊的不满,所以也有过失。
参考资料
南宋中兴十三战之胥浦桥之战(八).微信公众平台.2024-09-05
隆兴北伐:不是宋军无能而是宋朝无能,宋朝的战争调性就是憋屈.微信公众平台.2024-09-05
《宋史》本纪第三十三 孝宗一.在线阅读网.201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