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崎昶
岩崎昶(1903年11月18日 - 1981年9月16日)是一位日本电影评论家、历史学家和制片人。他出生于东京,从东京大学的学生时代就对电影产生了兴趣。早期,他帮助将德国的实验电影引入日本,并在衣笠贞之助的作品《狂乱之页》在东京放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之后,他参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并开始致力于推广进步电影和评论。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写作或编辑了超过三十本电影评论、历史、理论和传记的书籍。他也参与了电影制作,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他在日本无产阶级电影联盟(Prokino)中担任核心成员,不仅是运动的理论大脑,与佐佐源寿一起,还是一位电影制作人。
在Prokino因《保安法》的警察压力被有效摧毁后,岩崎昶继续批评活动,与如土坂淳等思想家共同参与《唯物论研究会》,但最终于1940年因反对电影法被捕,这是战时唯一被思想警察逮捕的电影评论家。战后,他在满洲电影协会东京办公室工作,得益于根市勘一的帮助。
二战结束后,岩崎昶积极批评战争参与者。他加入了主要制作纪录片的日本电影公司(Nichiei),帮助制作了两部重要但不幸的纪录片:《廣島和长崎原子彈的影響》被占领军没收,以及由井文夫执导的《日本悲剧》,因批评皇帝裕仁而被禁。
从1950年代开始,岩崎昶继续担任电影评论家,包括与今村昌平关于电影现实主义的热烈辩论。他还帮助制作了今井正和山本讓的一些独立电影,这些电影是在许多左派人士在红色洗涤中被主要电影制片厂开除后制作的。
1974年,他担任第2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
人物经历
岩崎昶在1927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德国文学系,从事电影评论。1928年开始投身于日本的电影事业,1929年2月参与创立日本无产阶级电影同盟。以自己著作的版税购买16毫米电影摄影机,用三个月的时间拍摄了纪录片《柏油马路》,他用偷拍的方式,把东京普通人民毫无娇饰的现实生活生动地记录下来。
1930年主编了《第11次五一国际劳动节》(两本)。这次国际劳动节节集会多达3万人,摄制组分成6个小组冒着被警察逮捕的风险拍摄了集会实况。1931年主编了《第12次五一国际劳动节》。这是日本唯一现存的战前庆祝五一劳动节的纪录片。
1941年岩崎昶曾被军国主义当局以“违反治安维持法”的罪名逮捕入狱。战后,任日本电影社制作部长,主持《日本新闻》的拍摄。纪录片《日本的悲剧》,就是他这一时期完成的纪录片代表作之一。制作了《原子弹下的日本》(1946,今井正导演,被当局没收)。他是日本最早的独立电影公司之一的新星电影社(1950)的组织者,新星电影社为独立制片运动及其作品的发行提供了良好的阵地,后来因亏损过多无力支撑而不得不宣告倒闭。
岩崎昶和佐佐元十根据德语转译的《苏联蒙太奇》一书对日本电影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岩崎昶写的《日本电影史》也在1969年译成中文。岩崎昶是一位中日电影的友好使者。后来岩崎昶又先后成立了中央电影社、东京电影社,均因无法同大企业相抗衡而倒闭。
后来潜心著述,着力于理论建设工作,贡献良多。主要著作有:《电影与资本主义》《电影的理论》《现代电影艺术》《日本电影史》《现代电影》《被占领的银幕》。译著有《好莱坞的内幕》《编剧与电影剧本创作》《电影艺术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