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vWD),亦称为von Willebrand病,是以自幼发生的出血倾向、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黏附性降低、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缺陷,及血浆(vWF抗原)缺乏或结构异常为特点的一种常染色体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多为显性遗传。
vWD发病率为(1~10)/1000人。vWF基因突变引起血浆vWF数量减少或质量异常是vWD的主要致病机制。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1型(1C型)、2型(2A型、2B型、2M型、2N型)和3型。该病的突出表现是出血倾向,出血以皮肤黏膜为主,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瘀斑等,外伤或小手术(如拔牙)后的出血也较常见。可以通过出血筛选检查、诊断试验、vWD分型诊断试验等实验室检查辅助,并结合家族史、临床表现特征、血浆vWF水平等予以诊断。在治疗上,目的是纠正出血和血液凝固的异常。轻型无症状患者不需要治疗。应根据vWD类型和出血发作特征选择治疗方法,在出血发作时或围术期通过提升血浆vWF水平发挥止血效果,并辅以其他止血药物;对于反复严重关节、内脏出血者可以采用预防治疗。主要用药有去氨加压素(DDAVP) 、6-氨基己酸等。vWD作为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轻型患者多预后良好,重型患者易发生内脏出血危及生命。
vWD最先由芬兰内科医师冯·威利布兰德(von Willebrand)在1926年报道,冯·威利布兰德称之为“遗传性假性血友病”。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出血性疾病的发生是由于von Willebrand因子(vWF)的质或量的异常而造成。
分型
根据vWD发病机制,vWD可分为3种类型:1型和3型vWD为vWF量的缺陷,2型vWD为vWF质的缺陷。1型vWD有特殊亚型1C型,2型vWD又可分为2A、2B、2M和2N四种亚型。
其中,1型约占vWD的75%;2型vWF中,2A型约占2型的75%、2B型约占2型的20%。
病因和发病机制
vWF基因突变引起血浆vWF数量减少或质量异常是vWD的主要致病机制。
vWF主要存在于内皮细胞、巨核细胞及血小板,其主要生理功能是:(1)与FⅧ促凝成分(FⅧ:C)以非共价键结合成νWF-FⅧ:C配位化合物,vWF增加FⅧ:C稳定性、防止其降解,并促进其生成及释放;(2)vWF在血小板与血管壁的结合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血小板活化时,WF的一端与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结合,另一端则与受损伤血管壁的纤维结合蛋白及胶原结合,使血小板能牢固地黏附于血管内皮。
vWF基因异常,使vWF的合成或释放减少、多聚体形成障碍或出现vWF质的异常,导致vWD的发生。在止血过程中,血小板通过GPⅠb与vWF结合黏附于血管内皮下胶原,血小板活化后GPⅡb/Ⅲa与vWF结合,最终形成血小板血栓;vWF作为瑞斯托霉素辅因子,加速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vWF含量减少或与GPⅠb相互作用处分子结构改变,将影响血小板黏附于受损血管,出血时间延长。vWF含量减少或与FⅧ结合处分子结构改变将导致FⅧ:C灭活加速,出现二期止血障碍。
流行病学
该病发病率为(1~10)/1000人。不同人群中vWD的发病率也明显不同。由于血浆vWF水平受到性别、种族、生理及病理状态等多种因素影响,vWD发病率及临床表现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对某些特殊人群需加以关注。例如,女性vWD患者常因月经增多就诊,陈(Chen)等调查了中国台湾地区因月经增多伴缺铁性贫血女性的vWD发病率,以血浆vWF抗原测定(vWF:Ag)和血浆vWF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vWF:RCo)低于50%为主要标准并结合出血时间测定和vWF多聚体分析,在56例患者中检出9例(16.1%)vWD患者,其中8例确定为1型vWD。
病理生理学
资料来源
临床表现
出血倾向是该病的突出表现。其出血在临床上有以下特征:
检查诊断
诊断标准
曾明确诊断为1型vWD的患者,即便vWF水平恢复正常,因不能确定患者的出血事件是否随vWF水平的增高而减少,仍应诊断为vWD。
实验室检查
出血筛选检查
包括全血细胞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筛选检查结果多正常或仅有APTT延长且可被正常血浆纠正。
诊断试验
血浆vWF抗原测定(vWF:Ag),血浆vWF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vWF:RCo)以及血浆FⅧ凝血活性(FⅧ:C)测定。有一项或一项以上诊断试验结果异常者,需进行vWD分型诊断试验。
vWD分型诊断试验
ISTH-BAT(血管性血友病出血积分)积分异常者、有显著的出血病史或凝血检查结果异常者以及vWD患者的直系亲属, 建议行vWD诊断和分型诊断试验。
鉴别诊断
该病根据vWF:Ag测定可与血友病A、B鉴别,根据血小板形态可与巨血小板综合征鉴别。
血友病A、B
血友病A和B为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绝大多数患者是男性,女性患者极为罕见,通过详细地询问出血病史、家族史以及实验室检查可以明确诊断;FⅧ:C测定和FⅨ:C测定辅以基因检测可以确诊血友病A和血友病B,可根据结果对血友病进行临床分型;同时血友病患者vWF:Ag测定正常。
巨血小板综合征
是由于血小板膜GPⅠb(vWF受体)缺乏所致,也可出现出血时间延长、瑞斯西丁素(Ristocetin)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异常,但血涂片中可见到巨大血小板,血浆中vWF抗原水平正常,可资鉴别。
治疗
治疗的目的是纠正出血和血液凝固的异常。轻型无症状患者不需要治疗。在出血发作时或围术期,通过提升血浆vWF水平发挥止血效果,并辅以其他止血药物。应根据vWD类型和出血发作特征选择治疗方法。反复严重关节、内脏出血者,可以采用预防治疗。该病禁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双嘧达莫、噻氯匹定等血小板功能抑制药物。
去氨加压素(DDAVP)
通过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储备的vWF,提升血浆vWF水平。适用于1型vWD;对2A、2M、2N型vWD部分有效;对3型vWD无效;对2B型vWD慎用。推荐剂量:0.3μg/kg,稀释于30~50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脉注射(至少30分钟)。间隔12~24小时可重复使用,但多次使用后疗效下降。DDAVP副作用有面部潮红、头痛、心率加快等,反复使用可发生水留和低钠血症,需限制液体摄入;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慎用。
替代治疗
适用于出血发作或围术期的各型vWD患者,以及DDAVP治疗无效患者。选用血源性含vWF浓缩制剂或重组vWF制剂,如条件限制可使用冷沉淀物或新鲜血浆,存在输血相关疾病传播风险。使用剂量以vWD类型和出血发作特征而定。剂量标定以制剂的vWF:RCo单位数或FⅧ:C单位数为准。
其他治疗
抗纤溶药物:6-氨基己酸首剂4~5g,静脉滴注;后每小时1g至出血控制;24小时总量不超过24g。氨甲环酸10mg/kg静脉滴注,每8小时一次。抗纤溶药物偶有老年静脉血栓症危险,血尿禁用,牙龈出血时可局部使用。此外,局部使用凝血酶或纤维蛋白凝胶对皮肤、黏膜出血治疗有辅助作用。
特殊情况治疗
女性vWD患者的治疗
伴月经增多的vWD患者
首先需排除其他与月经增多相关的妇科学疾病。对于没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采用性激素治疗(复合激素避孕药或左炔诺孕酮释放宫内缓释系统)或者氨甲环酸。有生育需求的患者以氨甲环酸为首选。如单药治疗效果欠佳,可联合使用DDAVP、替代治疗等。子宫内膜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仅适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的vWD患者。反复月经过多患者注意评估缺铁和贫血状态,予以铁剂治疗。
出血性卵巢囊肿
部分女性vWD患者发生出血性卵巢囊肿或卵巢黄体囊肿破裂出血,引起急腹症。治疗方法包括vWF替代治疗、抗纤溶药物等,重症患者需急症手术治疗。术后口服避孕药可预防复发。
妊娠及分娩
vWD妇女可正常妊娠,但出血、流产发生率增高,多发生于妊娠期前3个月。分娩时可采用神经阻滞麻醉,目标vWF水平为50%~150%,并维持至麻醉结束后6h。1型vWD(某些2型和3型也适用)产妇,分娩后vWF水平和FⅧ∶C快速下降,存在产后大出血风险,需密切观察, 必要时口服氨甲环酸以预防出血,用药不影响哺乳。vWD产妇还需评估血栓风险,高风险患者应给予预防治疗(如弹力袜、低分子肝素)。
围手术期治疗
vWD患者进行大手术时,患者(如2型和3型)术后仅FⅧ∶C达标仍然不能充分止血,需维持FⅧ∶C和vWF水平保持在50%至少至术后3d。小手术或有创操作时,推荐用DDAVP或因子浓缩物提升vWF水平大于50%,同时联合氨甲环酸治疗,疗效优于仅提升vWF水平大于50%。大手术是指需要进入胸腹盆腔、可能出现严重出血、涉及关节的手术,还包括拔除第三磨牙以及危及患者生命的手术(颅脑、喉部手术等)。而简单拔牙、门诊手术和大手术之外的手术,则定义为小手术。采用重组vWF制剂行替代治疗时,在手术或操作前需要补充FⅧ。
vWD患者的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
当vWD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或血栓性疾病并需要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时,可以行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但如果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时,vWD患者表现出严重出血倾向,建议加用预防治疗。
预防治疗
对于频繁出血或者有严重出血病史的vWD患者,推荐预防治疗。预防治疗建议每周至少1次及以上的vWF替代治疗,每次40~80U/kg,持续至少6个月。
预防
对不明原因的出血患者应考虑到该病的可能,减少漏诊和误诊。对明确诊断者应强调预防出血的重要性,禁用阿司匹林,吲美辛等非甾体类血小板功能抑制药物,术前需使用替代或非替代治疗纠正止血功能缺陷,以防止围术期出血过多。
预后
vWD作为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其基因突变类型、临床出血表现程度、诊断与治疗水平等综合因素决定了患者的预后。轻型患者出血表现轻微,女性患者可仅表现为月经量增多;该类患者多预后良好,且随着年龄增长其出血表现有逐步减轻的趋势。重型患者常自幼发生,易发生内脏出血危及生命。
历史
该病最先由冯·威利布兰德(von Willebrand)在1926年报道。1924年冯·威利布兰德对芬兰的一个家系进行研究后发现,该家族多名成员存在轻重程度不等的出血表现,其出血特征与经典血友病有所不同: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出血,而不是关节腔或深部肌肉、组织出血;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而不是性染色体隐性遗传;出血时间延长。冯·威利布兰德推论这些患者可能存在有某种血小板功能的异常,因而称之为“遗传性假性血友病”。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出血性疾病的发生是由于一种血浆中的蛋白质,即以后命名为von Willebrand因子(vWF)的质或量的异常而造成。
公共卫生
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 (ISTH)vWF分会在2006年修订1994年制定的vWD分型标准。2008年,美国国家心肺和血液研究所(NHLBI)发布了第一个针对血管性血友病(vWD)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具有统一性和指导性。结合以往中国vWD诊疗指南和国际vWD研究成果,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制定了“血管性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2版)”,2022年发布《血管性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对中国vWD规范化临床诊治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资料
Von Willebrand disease.ICD-10 Version:2019.2024-02-22
Von Willebrand disease.ICD-11 for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Statistics.2024-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