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学
《创业学》是一本研究创业的书,作者是方世建。
本文回顾了过去25 年里的创业研究, 考察了各个关键主题和学者群体的产生与演进,探讨研究的共识水平、知识基础和未来的走向。
正文
作者:方世建
创业学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最近几年, 人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由于创业研究一直处于一种多学科参与的复杂局面, 不少学者都批评它缺乏学术共识、知识累积和统一的研究范式, 因而难以走向成熟。面对如此批评, 本文回顾了过去25 年里的创业研究, 考察了各个关键主题和学者群体的产生与演进。通过探讨研究的共识水平、知识基础和未来的走向, 我们对上面的批评给出了一个正面的回应。
早期历史
创业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自12 世纪始, “Entrepreneur”一词就已经在法语中出现了, 但当时,欧洲盛行的封建主义体制阻碍了创业和创新的发展。直到18 世纪, 封建主义逐渐被消除, 法律和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创业和创新才逐渐繁荣。
一般认为,企业家概念最早是由法国银行家RichardCantillon 在其1755 年的著作《商业概论》中提出的, 他分析了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家的角色。但在很长一段时期,源于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理论在经济科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这种理论并不强调经济体系中的企业家功能。直到19 世纪, 有几位杰出的经济学家打破了这种趋势, 开始关注企业家的作用, 包括法国政治经济学家Jean- BaptisteSay、英国伦理学家Jeremy Bentham和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John Stuart Miller。
19 世纪末美国逐步成长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 创业活动在新大陆上非常活跃, 于是一些美国学者延续了源自欧洲的创业研究, 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有FrancisWalker、Fredrick Hawley、John Bates Clark等。
20 世纪初, 人类步入工业社会。约瑟夫·熊彼特的理论大放光彩, 他在历史上第一次明确了创业者就是通过创新和提前行动制造变化与不均衡的人。然而, 随着大型公司在工业社会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 创业理论没能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除了熊彼特, 还有一些经济学家也为创业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Baumol、Dahmén、Leibenstein、Hayek、Mises和Kirzner。同时, 一些行为科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也对创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 世纪70 年代, 世界经济第一次显示出大型企业不一定总是长盛不衰。两次石油危机使许多大型公司被击垮, 失业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主要问题。大型企业被看作缺乏灵活性并且很难适应新的市场条件。结果, 类似于创业、创新、产业动态性和就业创造的主题成为政治争论的焦点, 像美国的里根总统和英国的玛格丽特·撒切尔都非常支持创业和小企业。在这种背景下, 许多学者投身到创业研究中。随着大量研究成果纷纷涌现, 创业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就这么开始了。
主题和考察
从前面的讨论中看到创业和企业家的概念由来已久,但创业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是从20 世纪80 年代才开始的。本文把1980- 2004 年25 年分成了4 个时间段,然后逐一考察创业研究的演进。根据对创业研究文献的被引分析, 我们着重考察三类具有影响力的创业学者。第一类是有影响力的内部学者。这些学者一直在发表有关创业研究的论文, 并且人们对他们的引用次数多、时间长。第二类是有影响力的外部学者。他们没有在期刊上发表过与创业有关的文章, 但却在多个时期里被内部学者大量引用。第三类我们称之为核心学者。他们既可以是外部学者也可以是内部学者, 只要他们在Cornelius 的分析里被引用超过50 次, 或者曾经于1996 年到2006 年间获得过瑞典的企业家与中小企业研究奖( The FSF- NUTEKAward) ①。在文献被引分析中, 50 次是一个相当高的引用次数, 说明该学者的研究吸引了许多人在其基础上展开了进一步的工作, 因此他是核心学者。而获得FSFNUTEK奖, 则代表学术界公认该学者为创业研究做出了基础性的贡献, 因此也是核心学者。一个学科领域里, 核心学者提出了关键性的问题, 奠定了研究的基础, 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2.1 1980- 1986 年间的创业研究
20 世纪80 年代初, 世界刚刚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西方各大国陷入了衰退之中。许多知名企业都在大面积裁员, 甚至破产倒闭。面对国际竞争力的衰弱和国内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居高不下, 西方学术界被迫开始反思现有的经济理论。就在此时, 人们发现小企业在吸纳就业和推动经济增长上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创业研究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段时期里,创业研究才刚刚起步, 呈现出高度分散的情况, 很难从中分离出独立的研究主题和学者群体。
本期高度被引用的学者们大致构成了三个网络。第一个网络由Collins、Moore、Cooper、DeCarlo、Lyons、Schwartz、Hornaday、Aboud、Wainer、Rubin 和Roberts 组成。这些学者的文章广泛讨论了企业家在心理与非心理方面的特质, 比如个性特征( 偏好和态度) 、年龄、教育、性别、民族以及创业动机、实现需要、权利等。而第二个网络则由McClelland、Brockhaus、Hull、bosley 与Udell 构成。这个网络主要关心创业者对工作的不满意程度、创业者承担风险的倾向、对金钱和名誉的兴趣、任务偏好、内部控制倾向、创造性和对成就的渴望等。第三个网络包括三个学者: Shapero、Roberts 与Wainer。他们探讨了社会因素和个人创业之间的关系。本期共出现了两位核心学者, 他们是Birch 和Cooper。Birch 于1996 年获得了第一届FSFNUTEK奖。虽然他在本期被引用的次数并不突出, 但是他的研究确实影响了整整一代学者。正是Birch 发现了小企业对就业的巨大作用, 唤醒了人们对创业研究的重视。他的观点甚至直接影响了美国和其他国家公共政策的制定。Cooper 早在20 世纪60 年代就已经在研究创业了, 他紧随Birch 于1997 年获得了FSF- NUTEK 奖。在本期, 研究的热点集中于企业家的个人特质。学者们认为, 企业家是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与心理特征的人。大量的研究都希望能够识别究竟什么人是企业家。同时, 也有学者在思考社会因素对于个人成为企业家的影响, 如教育水平、社会家庭背景和企业家经验等。为了从普通人中找出创业者, 学者们广泛使用了个性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分析方法, 分别研究了企业家个性和社会特质的不同侧面。但是这些研究不仅分散, 往往还相互矛盾。基于心理学的企业家研究没有抓住创业研究的重点, 也没有形成广泛的学术共识, 无法将这个领域真正推近创业理论。
2.2 1987- 1992 年间的创业研究
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 世界经济依然徘徊不前, 泡沫的破灭更是让日本持续忍受负增长的折磨。苏联和东欧的政治经济体制发生剧变, 冷战也随之结束,两个阵营的军事产业开始大规模解体和转型民用。全球的不确定性水平突然提高了, 而创业则被人们认为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有效手段, 人们对创业研究的热情更加炽烈了。与此相应, 本期研究创业的学者和文献迅速增多,出现了59 位有影响力的学者, 其中有14 人是外部学者。他们组成了5 个独立的学者群体和4 个分离的主题。
本期出现了13 位核心学者, 其中除了Porter 以外都是内部学者。学者们已经开始逐渐靠拢在一些关键学者周围, 导致了分离的研究主题和学者群体的出现。几个共识中心也在各群体内部逐渐浮现出来。这些分享着研究共识的学者们组成了所谓的无形学院( Invisible College) ,推动了创业研究的进步。
由于从个性心理角度研究企业家一直没得到有价值的成果, 上一期占主流的心理研究范式到本期开始衰落。Brockhaus 和Horwitz( 1986) 以及Low 和MacMillan( 1988) 就发现个人的心理特质对于创业决策基本没有影响。高德纳咨询公司(1985)将企业家分成了8 类, 却观察到企业家之间的差别和企业家与非企业家之间的差别一样多。从企业家特质的角度来研究创业, 不仅无法理解创业者, 也无法理解创业现象。随着个性心理范式的失败, 人们开始关注一些其他的概念, 比如社会、行为、环境, 等等。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
管理学开始纷纷介入到创业研究之中。这些学科各自引进了不同的分析方法, 导致创业研究范式不再统一。
2.3 1993- 1998 年间的创业研究
在里根时期, 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对科学技术进行了大量的投入, 这种国家战略到了20 世纪90 年代结出了意想不到的果实。以互联网、个人计算机和无线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开始改造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新的知识经济表现出和传统工业经济全然不同的特点, 企业归核化、组织结构扁平化、信息化、知识密集化,等等, 这些变化都为创业活动创造了条件。同时, IT 技术的发展又让创业的门槛大大降低了, 许多企业只需要几个人和几台联网的计算机就能获得丰厚的利润。克林顿政府强化放松管制的政策, 更是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的创业活动。像微软和英特尔这样的公司, 从企业初创到成为世界顶级公司, 只用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作为信息革命的发起者, 美国一举甩开了日本和欧洲, 再次领跑世界经济, 这种巨大的成功刺激了全球对创业和创新的关注。创业研究因此飞速发展, 学者人数和文章数量都在快速增多。本期一共有55位有影响力的学者, 他们形成了6 个学术群体。
创业研究本期出现了大发展。根据Cornelius( 2006)的搜索结果, 讨论创业问题的文章是上一期的4 倍还多,有影响力的内部学者也增加到了47 位, 同时外部学者的比例从上一期的24%( 14 /59) 降低到了15%( 8 /55)。本期20 位核心学者中有11 人是来自于上一期的。这些都说明, 是内部学者而非外部学者为创业研究做出了大量奠基性工作, 学者们在前期的研究之上开始建立起稳固的知识基础。
与上一期相比, 人们不再关注创业者个人特征这个主题了。而Porter 的著作本期则引起了学者们极大的兴趣。资源基础理论为人们从内、外部研究创业提供了一个客观的视角, 摆脱了从主观层面考察创业者个性的研究困境, 而且资源观与创业研究形成的界面又为大量实证研究提供了平台。异质性(Heterogeneity) 是创业与资源基础理论的共通点, 通过将企业家能力, 如灵敏与灵活的决策、创造力、独创性和远见等, 视为不可模仿的资源资产,资源观可以十分方便地将创业纳入其企业理论之中。在解释新创企业如何赢得竞争优势时, 资源基础理论也显示出了强大的说服力。因此, 战略分析变成了创业研究的主流范式。不过和这种范式的统一趋势相反, 本期的研究却呈现出一种很不稳定的状态。学者群体和研究主题在本期与上一期之间的连续性很差, 比如说上一期的第2 个主题本期就分裂成了3 个平行的主题, 而上一期的第3 个和第4 个主题到本期则退出了研究前沿。学者们虽然更紧密地围绕在各自的领军学者周围, 但却形成了一个个“概念孤岛”, 彼此之间缺乏相互启发。这一切都说明本期的共识水平比上一期降低了。
2.4 1998- 2004 时间段的创业研究
世界跨入21 世纪, 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的影响逐渐加深, 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正变得越发激烈。人们普遍认识到创业对于个人和公司来说, 都是应对“极度竞争性”环境的一个基本工具。世界各国对于创业在塑造未来国家竞争力上的关键作用已经达成共识。在这个最后的时间段里, 人们对创业的研究更加深入了, 一共出现了56 位有影响力的学者。他们构成了8 个分离的学术群体和7个主题。
在最后一期, 外部学者的比例从上一期的15%继续下降到了13%( 7 /56)。14 个核心学者中, 除了4 位新进入的学者, 其余都来自上一期。由此可见, 本期无论是研究主题之间的连续性, 还是学术群体内部的凝聚性, 都得到了加强。这说明共识水平正在提高。但是上一期的战略研究范式, 本期却失去了主导地位。虽然资源基础理论十分适合用来分析企业家的决策、机会认知、机会发现、组织能力与市场竞争优势, 也有助于解释企业家的资源转换过程, 但是它仍然不能解决如何将引入创新后的动态均衡进行模型化。为了能够将企业家纳入到资源分析中, 资源基础观点依赖于一个先验性假设———企业家具有更易于发现机会和有效使用资源的独特能力,这导致它在回答像“如何解释企业家更具动员资源的能力”这样的问题时显得无能为力。不难发现, 这种基于资源观的创业研究在创业机会和企业家异质性问题上陷入了巨大的困境。正是因为资源基础理论的这些重大缺陷,创业研究的战略分析范式本期被一些新兴的视角取代了, 比如机会研究、组织生成、社会资本以及认知心理学, 等等。创业领域又显现出了多学科参与的研究模式,奥地利经济学、金融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战略管理、行为科学、心理学、组织研究、社会学, 所有这些学科重新带来了多样化的分析方法。研究范式的统一前景再次难以预料。
全时段分析
3.1 核心学者与知识基础
纵观1980- 2004 年这25 年, 创业研究领域总共出现了26 位核心学者。这些核心学者提出了关键性的问题, 吸引了别人在其基础上继续研究。Light、Portes、Waldinger 和Bates 以及Aldrich 早期的研究为种族创业研究奠定了基础。而Aldrich 后来的工作则主要关注于创业与社会网络这个方向。Birch 的文章让人们注意到了小企业对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也让学术界开始讨论经济政策对创业的影响。udretsch 和Acs 的注意力则集中在企业的创新与企业规模和产业特征之间的关系上。Porter 虽然是外部学者, 但其研究为人们从资源基础的视角考察环境、资源与创业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打下了基础。Storey 的研究在欧洲更具影响力。人们通过他的文章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区域因素对小企业成败的影响。Becattini 和Sabel 则详细的考察了意大利工业区, 让人们第一次看到了产业集群和创业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Reynolds的贡献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他组织对创业领域的经验研究, 他也因此荣获了2004 年度的企业家与中小企业研究奖( FSF- NUTEK)。Kanter 的作品被研究公司创新与金融政策的文章广泛引用。而自雇佣研究则是Blanchflower 的兴趣所在。Baumol 一直致力于将创业纳入到正统的经济学理论之中。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当代旗手Kirzner 则研究了企业家警觉、机会、创业行为和市场过程之间的关系。受他启发, Shane、Venkataraman 和Zahra 等学者建立了创业研究的机会分析方法, 给出了一个目前最好的概念性框架。同时Zahra 还和Hitt 一起研究了企业战略性创业问题。高德纳咨询公司 则为创业过程的研究付出了大量的努力。Cooper的研究范围比较广泛。在早期, 人们竞相引用他关于技术企业家的文章。后来, 人们对他研究新创企业成长的文章更感兴趣, 而他自己还发表过探讨社会网络的论文。Hellmann 和Gompers 是风险资本研究的灵魂人物。MacMillan 也讨论过这个方向的问题, 但是他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将管理学和创业学交叉到了一起, 为后来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广阔的领域。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 尽管创业研究相当具有分散性, 但是学者们经过25 年的不懈努力, 确实为这个领域累积了知识、奠定了基础。
3.2 主题演进与研究走向
纵观全部4 个时间段里创业主题的演进, 我们发现了三点值得注意的情况。
首先, 创业研究虽然仍不稳定, 但是已经存在逐渐稳固的研究主题了。无论在哪个时期, 参与创业研究的学者都很多, 不过大多数学者对于这个领域的兴趣是短暂的,他们只在某个时期内发表了很少的几篇文章, 其文章也很少有人引用。这些学者追赶学术“时尚”的行为, 导致不断有新的研究方向受到追捧而旧的则遭遇冷落, 这不利于创业研究走向成熟。同时, 我们也发现, 创业领域里存在一批持续努力的学者, 他们不断吸引各种研究力量凝聚在其周围, 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学术圈。Reader 和Watkins( 2006) 通过对聚集在各主题下的学者们进行问卷调查, 验证了这种学术圈的存在。他们发现, 在每个学术群体的内部, 学者们不仅存在智力结构上的紧密联系, 还存在社会协作上的密切关系。
其次, 研究范式的统一趋势和研究的共识水平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在第一期,创业研究的主流范式是根植于心理学的, 而当时不存在稳定的主题, 研究结论也相互矛盾, 根本谈不上学术共识。到了第二期, 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广泛介入研究, 他们带来了多样化的研究范式, 导致本期没有哪个范式能够成为主流。不过不同的学科各自锁定了不同的研究主题, 而各主题下的共识水平则明显得到了提高。到了第三期, 战略研究范式几乎统治了创业领域, 但是本期的学者们很少达成共识。即便是研究同一个主题的学者, 彼此之间也很少互相引用论文。到了第四期,战略学的统治被瓦解。心理、经济、组织、金融、战略等各个学科, 又一次开始在创业领域圈定自己的研究范围。此时不存某个主流的范式, 但学者们却更紧密的团结在了核心学者的周围。这个时期的共识水平是4 个时期里最高的。尽管研究范式与研究共识存在着这样的张力, 我们还是发现了几个一直存在的共识中心: 对企业创业导向的研究; 对创业机会和企业家警觉的研究; 对创业的资源基础观的研究; 对企业家心理特征的研究; 对产业和战略如何影响创业绩效的研究; 对风险资本家的研究; 对社会网络的研究。
最后, 我们认为创业学正在走向成熟。25 年来,创业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分歧到共识、到再分歧、到再共识的螺旋演进过程。而研究范式又经历了一个从统一、到离散、到再统一、到再离散的曲折发展过程。在这个历程中,创业研究不仅没有被其他的学科所肢解, 反而吸取了综合科学的研究方法, 积累了知识基础, 培养了核心学者。一般来说, 一个正在走向成熟的学科需具备4 个特征: 自己能够从内部提出研究方向; 存在稳固的研究主题; 存在区分清晰的研究群体; 研究主题的专门化程度不断加深。对照前面的讨论,创业研究已经满足了全部4 个条件, 其未来应如Scott Shane(2001)所言: 成为一个与其他学科平起平坐的独立学科。
研究展望
创业学将继续处于多学科参与研究的状态, 不同的学科和分析方法在研究创业的不同问题上有着各自的优势。经济学的方法就比较适合于研究环境对创业的影响和创业本身的微观结果, 以及创业对宏观经济的作用。而心理学则能解释为什么某些人会进行创业而其他人不会。社会学则能站在宏观的高度上看问题, 考察创业与种族、文化和社会制度之间的复杂互动。历史学能够帮助人们识别以往的机会是什么, 并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纵向的视角。管理学则在研究创业的组织、流程和策略方面具有优势。
在这样复杂的多学科背景下, 学者们要想统一创业研究的范式, 就必须在整合所有这些研究方法的同时塑造自己独立的理论构架。这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人们在建设创业研究的概念框架上取得了一项非常重要的进展, 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机会分析方法。机会分析将创业研究归结为4 个问题: 机会的存在问题, 机会的发现问题, 机会的开发利用问题, 利用机会后的结果问题。该框架一经提出就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并且获得了学者们的广泛认可。不过尽管该框架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研究框架, 但它并不能全面反映所有的创业研究领域, 其本身也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比如机会源于何处? 机会如何测量? 等等。只有Ihrig( 2006) 等人开发了一种“知识基础”方法, 试图去融合机会的内生与外生两种概念。除此之外, 人们对机会的研究尚未取得其他的新结论。因此, 未来的研究趋势应该是: 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机会分析框架; 另一方面对现有的框架进行拓展, 以覆盖创业研究的其他领域。这都需要学者们去探索新的理论来源。可见创业研究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相对于西方, 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 与美国存在从学士到博士的创业教育体系相比, 我国尚未有创业学位授予。随着创业现象越来越受重视, 已有部分高校成立了创业研究中心并开设了创业管理和创业教育的课程, 其中吉林大学以蔡莉教授为核心的研究小组、西安交通大学以李垣教授为核心的研究小组、清华大学以姜彦福教授为核心的研究小组、南开大学以张玉利教授为核心的研究小组、浙江大学以王重鸣教授为核心的研究小组、中山大学以李新春教授为核心的研究小组非常出色。中国大量的社会科学研究院所纷纷展开对创业现象的研究, 与国外创业学术界的接触和交流也日益增多。在经济转轨和信息化革命的时代背景下, 中国的创业活动十分繁荣, 而区域之间在经济、教育水平和文化、生活习惯上的差异, 又使得我国创业机会的种类和创业企业的类型十分丰富。这就为国内的研究既提出了大量的现实问题,又提供了广泛的经验检验。我们未来的工作应在继续引进国外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以促进自身理论的发展。创业学-中国大学创业教育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 自1947年哈佛商学院的Myles Mace教授率先开设新创企业管理课程以来,美国的创业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从1968年只有4所大学开设创业方面的课程,到1997年,全美至少开设一门创业课程的商学院已超过400家,其中开设4门以上课程的有50家以上。美国的创业教育不仅限于本科教育,许多一流的商学院已把创业学设为工商管理硕士的主修或辅修专业。20世纪90年代中期,哈佛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已经开始培养有关创业学方向的工商管理博士,其中哈佛商学院有十几位教授专门从事创业学研究。
美国创业教育一方面是创业实践的蓬勃兴起的结果,同时,创业教育的研究也提升和促进了美国创业教育及其实践的发展。中国大学创业教育兴起较晚。1997年,清华大学发起的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拉开了创业教育的序幕。1999年1月教育部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2002年4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北京召开的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与会代表认为,在课程设置方面,要适当增开一些创业的课程。专业教育中也要渗透和贯彻创业教育的思想,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更要贯彻创业教育精神。教育部还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院校列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
中国大学在意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各项实践的同时,还应对创业教育本身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促进创业教育的发展。那么,中国创业教育研究取得了哪些进展?存在什么问题?本文从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用与“创业教育”有关的关键词进行组合检索,获得了上千篇有关创业教育方面的文章,对其进行筛选后得到具有代表性的46篇文章。笔者通过对这46篇文章进行分析,试图了解中国在大学创业教育研究方面的一个总体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现状描述
1.1 发表时间
对所遴选的46篇文章的发表时间进行统计,发现样本论文发表的时间主要集中在1999年至2004年。这与我国教育部对创业教育的正式反应始于1999年有关,有关创业教育研究论文自1999年开始呈上升趋势。
1.2 作者情况
56.5%的论文是作者单独完成,30%左右为合作完成。
我们把样本中能够统计的,且具有高级、副高和中级职称的作者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其中副高职称占主导地位,比例达到48.8%,整个样本呈典型的正态分布。
从研究领域来看,出现最多的是来自高等教育研究与管理领域,其次是科技哲学、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领域的。除此之外,其它领域都很分散,而能真正表明自己专门从事创业与创业教育的作者只有2人。因此可以推断,我国创业与创业教育在大多数高校并未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和学术领域。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大都是来自其它领域的研究人员。
1.3 发表刊物
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为标准,对46篇论文所发表的刊物进行统计后发现,其中有19篇发表在非核心刊物上,占总样本的41%。
对发表刊物的类别进行分析后发现,发表的刊物主要在教育类和高校学报,其中教育类的有 24篇,学报类的有13篇。
1.4 主题与内容
对所有的论文进行梳理后,其主题和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国内外创业教育的现状。其中有6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论述国内外现状的,而其它论文也有不少或多或少在论文的开头涉及到国内外创业教育发展现状的描述,但大多数是泛泛而谈。
对创业教育意义和目标的论述。创业教育的意义主要从对国家经济的贡献、高校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对大学生培育的重要性等方面来论述。还有一两篇论文着重论述了创业教育的目标。创业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方面的论文占了一定比例,至少有10篇左右的论文讨论了创业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实施。
对大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的研究是整个样本中最集中的,有10篇上的论文涉及到这方面的问题,并且其中有不少运用了调查问卷来获得一手资料。
国外创业教育经验的借鉴。样本中有7篇文章是专门介绍国外创业教育经验的,主要是介绍美国和日本的创业教育经验。
除了上述五个方面的内容之外,其它文章分别涉及到对有关创业教育方面术语和概念的界定、大学生创业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生创业教育的思考以及高校从研究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的演变。
1.5 研究方法
根据风笑天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一书,研究方法有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和实地研究四种方法,其中前两种一般属于定量分析方法,后两种一般属于定性方法。样本中有6篇进行问卷调查后做出分析,占总样本的13%,其余的都只能归于一般的定性的文献研究。从研究方法上看,我国创业教育研究处于发展初期,还停留在对问题的定性描述上。
1.6 外文参考文献
国外创业与创业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积累了很多经验,适当的借鉴将有助于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在统计样本的参考文献中,有外文文献的只有8篇,占样本总数的17.4%。其中最多的一篇引用了13篇外文文献,最少的引用2篇,平均引用6.4篇。
问题与对策
在我国,对创业与创业教育的呼吁早已出现,但从学术角度对其概念进行界定及研究,还是随着近几年创业实践的兴起,开始从国外引入的。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创业教育及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创业教育及其研究的主题与内容处于介绍和引进阶段。从梳理出来的论文主题和内容来看,主要还是对创业教育的现状和意义进行描述,还在讨论需不需要创业教育,且大多停留在表层的分析和阐述。虽然这些研究和论述对创业教育的发展都有裨益,但严格地说,其学术价值不大,对创业及创业教育的推动作用也极其有限。
二是从事创业与创业教育的专门研究队伍缺乏。由于我国大多数的高校没有设置相应的专业和课程,因此,多数研究人员是其它领域的,且专门从事该领域的研究人员不多。相比起来,国外从事创业与创业教育队伍庞大得多。以哈佛商学院为例,仅专业从事创业学研究的教授就有十几位,而全美创业领域的首席教授有200多人。
三是缺少创业与创业教育研究的平台。专业的期刊和杂志是创业与创业教育研究发表学术观点和相互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对学术领域的发展起着一个平台的作用。根据1991年美国的相关统计,有关创业和创业教育的刊物达几十种,其中公认权威的刊物有5种。然而,本研究的样本所发表的刊物没有一家是属于创业与创业教育领域的。
四是研究方法单一。从样本的研究方法来看,除了少数几篇用了问卷调查方法和简单的描述统计分析之外,大多是定性研究,且多数是泛泛而谈。其研究方法极少用到定量方法,缺少实证研究。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的普遍应用往往是一个学科领域发展和深化的条件与标准,从这点也可看出,我国的创业与创业教育还处于初期阶段。
我国要想在创业教育及其理论研究并占据一席之地,还需要在许多方面做出努力。笔者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拓展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根据全球创业观察(GEM)的报告,中国在全球创业活动中是属于活跃状态的国家,且中国的创业环境正在不断改善,不断发展的创业实践决定了我国未来经济对创业和创业教育的巨大需求。相应地,我们需要理论界将相关研究的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向前推进。研究不应停留在讨论要不要创业教育,而要开始深入研究如何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以及如何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理论和实践能力,并将其转化成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创业研究可以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推进。比如,创业及创业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创业与创业教育的制度建设、创业与创业教育的体系建设、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估、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育与评估等。
第二,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的发展。定性分析和阐述的较多,缺少定量分析方法。如果只停留在表面的泛泛而谈,在实证研究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将很难将创业与创业教育向前推进,并被广泛地接受为一门“科学”的学科。当然,这里不是否定定性分析的价值,定性和定量研究在研究范式、逻辑过程、理论模式、研究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各自有其优势和适用的范围。在我国创业与创业教育研究的起步阶段,大量运用实地研究、访谈、个案分析等定性研究方法可以为学科体系整体理论的构建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研究环境的营造。除了我国活跃的创业实践本身的推动之外,作为高校自身,应充分意识到创业与创业教育研究在未来高等教育和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在研究队伍的培育和学科体系的建设上提前做出规划,积极推进创业教育的发展。
第四,应建立我国大学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随着大学创业教育的发展,其相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已显得日益重要。创业教育评价是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和提高程度,以及其社会价值的实现等方面做出判断的过程。Vesper在多年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主要应当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评价:提供的课程、教员发表的论文和著作、对社会的影响力、校友的成就、创业教育项目自身的创新、校友创建新企业情况、外部学术联系(包括举办创业领域的重要学术会议和出版学术期刊)。我们应借鉴国外的相应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来建立一个大学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以便更好地引导和规范本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