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华中学
越华中学始建于1939年7月,当时广东省省教厅为收容由于广州市沦陷于日寇而流亡港澳的广州各中学的学生,在中山市湾仔乡设立了“广东省立中区临时中学”。越华中学位于公益圩上海街与海傍街的交叉处,临潭江而立,该校为红砖建筑,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分外引人注目。
基本介绍
台山市越华中学:潭江岸边耸立雄伟红楼
台山市越华中学位于公益圩,电视剧《风雨西关》曾在这儿拍摄,使这座古老的校舍重新焕发了青春。该校校舍通体由红砖建造,历经70余年风雨洗刷,仍保存得相当完好,这一江边的红楼也吸引了众多世人的目光。
越华中学和台山一中大江实验中学的教学楼一样,壮美恢宏,但二者的结构布局截然不同,越华中学地处潭江岸边、闹市之中,受空间限制,在结构布局设计上难以像台山一中教学楼那样舒展“铺张”,拘于空间,越华中学教学楼的平面布局呈“回”字形。如果说台山一中是一种外显的壮美,而越华中学则把“壮美”包藏于内。
从外观上看,越华中学的教学楼不失雄伟,校舍正门正对潭江,10根希腊式的爱奥尼亚柱分列于拱形大门两侧,拱形石门贯穿两层楼。为了欣赏江中美景,设计者特意注重正门阳台、廊的设计,阳台更侧重使用价值,而非仅仅用于装饰。该校教学楼的另一个独特设计在于对建筑物顶部的处理,教学楼“回”字型顶部的四个角上,分别建有一个中式绿瓦攒尖金字凉亭,顶部的前面是一个西式拱形圆顶大钟楼。据说教学楼建成时,里面有一口重250公斤的大铜钟,声震开平三埠,但早已不知去向;教学楼顶部后面是中式传统的金字硬山顶,和四间亭子互相辉映,和谐统一。
从教学楼的正门走进楼内,可以体会另一种壮美:楼内豁然开朗,因为教学楼中间镂空,抬头可以见到“方形”的天空,正是“回”字里面的“口”字,设计者的灵感是否来自中式建筑物的天井,我们不得而知,但天井式结构既利于空气的流通,又利于充分的采光,越华中学的这种结构,的确十分科学。
正对大门的是8根爱奥尼亚柱,柱体呈乳白色,柱子组成5个拱形门,均为金黄色的镶边,而柱子拱门则落落大方,典雅不俗,其后是大厅,有两根成年人才可以合抱的柱子,雄伟凝重。二楼的4根柱子直贯楼顶,为中式柱梁结构。
谈到越华中学的历史,就不得不先说公益埠。越华中学的教学楼原是伍氏胥山纪念堂,建胥山纪念堂时,公益已是潭江名埠,公益埠由著名侨商伍于政在20世纪初创办,短短几年时间,公益埠从一个荒凉之地变成商业繁盛的闹市,新宁铁路推动了公益埠商贸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伍于政等人为了让伍氏子孙受到良好教育,准备在公益埠闹市区建造学校。1926年,伍于政、伍于、伍理周等开始筹建胥山纪念堂,是伍氏宗亲为纪念伍子胥而建,当时伍于翕、伍理周等奔赴美洲、南洋、港澳等地捐款,共筹集建校白银24万元,于1928年春奠基,1930年竣工,1931年6月6日揭幕开始办学,1943年由于抗日战争被迫停办,1946年胥山纪念堂被租借给广东越华中学办学。
广东越华中学建于1939年7月,当时广东省教育厅为收容由广州市沦陷于日寇而流亡港澳的广州各中学的学生,在中山市湾仔乡设立“广东省中区临时中学”,当时没有校舍,搭盖葵棚为校舍,用竹木搭制架床,购置一些粗制的桌凳,设备非常简陋。不久,中山县沦陷,该校遂于1940年2月迁至澳门,由于敌伪特务严密监视,环境恶劣,同年5月又迁至香港特别行政区,借香港明德中学校舍临时使用,同年8月再迁至恩平市县城,借当地学社和梁、郑两姓的大祠宇为校舍。1946年,学校又搬迁至台山市公益埠,租借胥山纪念堂和中华酒店为校舍继续办学。从1942年到2003年,越华中学几经易名,但最终校名恢复为“台山市越华中学”。
“1945年9月28日对于越华中学而言,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历史时刻”,越华中学副校长蔡典民说,“当时越华中学(当时称胥山中学)见证了在江会日军的投降,投降仪式就在教学楼二楼会议室举行。”越华中学是抗战时期成立的学校,而又亲自见证了日军的投降,也是历史的一个巧合。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