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普晴
林普晴(1821年—1873年),字敬纫、俊兰,是清朝时期的女性,林则徐的次女。她嫁给了沈葆桢。1855年,沈葆桢在九江守卫时,太平军自吉安攻陷了贵溪和弋阳。沈葆桢在筹集河口军饷时,郡城变得空虚。林普晴紧急向驻玉山的饶廷选发出飞书请求援助。援兵迅速赶到,围困被解,民心安定,林普晴因此声名远扬。1873年,沈葆桢仍在船政任上,林普晴已在家居住了十年。因积劳成疾,她于八月十五日中秋之夜病逝在宫巷家中,享年53岁。林普晴的生平事迹展示了她的勇气和智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人物生平
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普晴与表兄沈葆桢结婚。沈家贫寒,一切家务她都得亲自去做。林普晴自幼不进厨房,但嫁入沈家后,她下厨房认真做好饭菜,很得婆婆的称赞。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沈葆桢入翰林,带林普晴到北京居住,生活较为艰苦。
林普晴与沈葆桢的婚姻具有一定的家族渊源。沈葆桢的母亲林蕙芳是林则徐的六妹,因此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外甥。福州城面积不大,沈家居住在宫巷,而林则徐母亲的娘家在文儒坊。林则徐的家庭最初位于左司营,后来迁至文藻山,两者距离三坊七巷均不远,因此彼此实际相当接近。可以说,虽然是远亲,但由于地理位置相近,互相走访非常方便。
沈葆桢外貌平凡,个子偏矮,且童年时期多病,经常面临健康危机。然而,林则徐将其女儿林普晴嫁给沈葆桢,表明林则徐早已看好沈葆桢的未来发展潜力。
沈葆桢在11岁时,其父亲沈廷枫中举人后,前往京城参加礼部考试,但途中将沈葆桢留在南京,而非直接前往京城。此时,林则徐在南京担任江宁布政使。沈廷枫随后北上参加考试,但未能中选,返程时将沈葆桢接回。沈葆桢在江南与舅舅一家人共同生活和读书了约半年。林则徐以其好学、务实和勤政的品格,对沈葆桢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正是在这段时间,林则徐可能看中了沈葆桢,并于次年安排了亲上加亲的娃娃亲。
沈葆桢有七子七女,其中林普晴生五子(沈玮庆、沈莹庆、沈瑶庆、沈瑜庆、沈璿庆)五女。
沈葆桢娶有如夫人潘氏和吴氏。潘氏生有一子沈庆,一女沈宝。沈葆桢另一位如夫人吴氏,生有一子沈琬庆,一女沈。林普晴对其他庶出的二子二女也视如己出,其中沈琬庆还娶了林普晴的外甥女、林聪彝第五女林步荀为妻。
林普晴自幼接受优良的家庭教育,贤淑端庄、知书达礼且颇具见识。婚后,她全心辅佐丈夫沈葆桢在读书和理事方面,大妻俩相敬如宾。道光二十七年,沈葆桢考取进士,被授予编修职务,后晋升为御史,曾多次上书论兵事,获得咸丰皇帝的重视。此时,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福建和江西战火纷飞。鉴于沈葆桢通晓兵道,他被派往江西广信担任知府。
沈葆桢带着夫人林普晴前往战火频繁的广信地区上任。广信府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辖有上饶市、玉山县、弋阳县、贵溪市、铅山县、广丰区、横峰县七县,府治在上饶。当时太平军已攻下金陵,正向四方扩展,广信府成为其攻击目标之一。由于当地兵力有限,沈葆桢上任后立即着手扩大兵力。
正当沈葆帧到各属县募兵筹饷,只留下夫人林普晴坐镇上饶时大批的太平军蜂拥而至,试图拿下上饶城。城中无主帅,大军医头无人敢于出面指挥军队护城,许多官员竟收拾了细软,携家眷仓惶出逃。有人劝沈夫人林普晴也赶快出城避难,然后再设法与丈夫会合;林普睛却不为所动,既然丈夫托她守城她自当誓死完成使命。左右的人好心地劝道:“夫人毕竟是女流之辈,如何指挥得了部队,何况城中兵力有限,太平军很快就会破城而入的。”
林普晴坚定地摇摇头,沉静地说:“你们可以逃命,我不能去,我决意与上饶城同在!”为了表示心意之坚,她指着院中的水井道:“倘若城破,这里就是我的安身之处。”
林普晴在受父亲和丈夫影响下,对用兵之道有所了解,其沉稳冷静的性格使她能够在危机中从容应对。她找到城中守军的指挥官,商讨守城策略,并打开府库,提供所有存粮以犒赏军队。守军在城墙上英勇奋战,林普晴亲自带领城中妇女送饭到城墙,感动了军中将士,他们誓言誓死守卫城池。
咸丰十一年(1861年),沈葆桢任江西巡抚,公务繁忙,凡是奏章、信札、密件等都由林普晴负责管理。
同治四年(1865年)二月,沈母病逝,沈葆桢回家守孝。
同治六年(1867年)正月,沈葆桢接办左宗棠创立的福建船政。
同治十二年(1873年),沈葆桢仍在船政任上,时林普晴已家居十年,因积劳多病,于八月十五日中秋之夜病逝宫巷家中,享年53岁。
林普晴的逝世引来了众多挽联,以表彰她的品德和贡献。在清末,绍兴的朱应镐在其所著《楹联新话》中记载了前船政大臣左宗棠所作的挽联:“家能孝,国能忠,一生大节昭昭,挽狂澜于既倒;来何因,去何果,千古元精耿耿,抱明月而长终。”此联高度赞扬了林普晴的孝顺与忠诚,并将她的不凡事迹与永恒精神结合起来。另有盛在渌(字莲水),当时官任通判,代船政局撰写的挽联:“为名臣女,为名宦妻,江右矢丹忱,锦伞夫人同伟绩;以中秋来,以中秋去,天边圆皓魂,霓裳仙子证前生。”此联从林普晴作为名臣之女和名宦之妻的角色出发,赞美了她的伟大成就,并以中秋之时作为她生死的象征,给予她极高的评价。
轶事典故
血书求援
在危急时刻,林普晴亲自带领城中妇女为守城军士准备食物,感动了军中将士,使其誓死守城。然而,由于敌众我寡,城中形势愈加严峻。林普晴决定向距离上饶不远的玉山镇总兵饶廷选求援。饶廷选原为林则徐的旧部,现时面临战事紧张,能否冒险出兵相援尚未确定。为此,林普晴用鲜血在信上书写求援请求,以求感动饶廷选,促使其出兵救援。贼众己陷贵溪市,上饶危在旦夕,贼首纠众七万,百道进攻,氏夫葆桢,出城募兵,更赴河口筹饷,全城男妇数十万生命,存亡呼吸系于一线之间。将军营以三千众而解嘉兴市之围,奇勇奇功,朝野倾服,今闻驻军玉山,近在咫尺氏噬血求援,长待命,生死人而肉白骨,是所望子将军者。
聪明才智
求援的血书派人送出,可援军即使闻讯赶来,前后也需两天时间,对危兵来说。士气是最重要的,林普晴走上城墙,大声地鼓励守城的将士:“诸位勇士,我们的援军很快就要到了,只要我们再坚持一两天,敌军一定会被我们打垮的!”考虑到太平军常用的滚地龙(挖掘地道)战术对城防的威胁,林普晴深思熟虑后决定采取对策。传统方法如埋瓮听声难以实施,因为在上饶城中难以找到足够的大瓮。于是,林普晴巧妙地决定在城墙内侧挖掘一道深约八尺、宽约五尺的濠沟。这一措施能够有效地暴露敌军的地道行踪,一旦敌军从地下攻城,必定会进入濠沟,从而显露其行动。
战争胜利
玉山镇总兵饶廷选收到林普晴的求援血书后,被其深情所打动,立即调遣数千兵马,连夜前往上饶增援。同时,负责募兵筹饷的沈葆桢也获悉上饶城被围困的消息,迅速带领部队日夜兼程赶往上饶。最终,三路援军内外夹击,经过七天七夜的激战,成功解救了上饶城。
战后成名
事后,朝廷对功臣进行论功行赏,沈葆桢被晋升为江西巡抚。虽然林普晴未获得朝廷的正式嘉奖,但当地军民深刻铭记了她的贡献。她在去世后被誉为智勇双全的女英雄,显示了她作为名门之女的卓越风范。
后世纪念
挽联
林普晴是林则徐的女儿、沈葆桢的夫人。她的父亲、丈夫皆为清代名臣,所以在她死后,有一幅凭吊她的挽联写道:
为名臣女,为名臣妻,江右佐元戎,锦缎夫人分伟绩;
以中秋节生,以中秋逝,天边图皓魄,云裳仙子证前身。
挽联中突出了林普晴生命中最为辉煌的一件事,就是她啮血作书求援解围,所谓的,“江右佐元戎”这豪壮的一举,堪与当年张鲁生藉冼夫人张锦缴骑马执剑驰骋疆场相媲美,前后辉映,伟绩分标史册。林普晴生在名门,嫁与名臣,所作所为不愧为名门之女。
参考资料
文史|林则徐女儿林普晴:虎父无犬女.腾讯网.2023-11-11
血书乞师救饶城 巾帼忠勇天下传——兼议林则徐之女林普睛“上饶保卫战”中的临危不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饶市委员会.2023-11-11
亦师亦友.海峡时报数字报.2023-11-11
沈葆桢与妻子感情甚笃,其贫穷之时,夫妻相互扶持家事.博客中国.2024-09-08
文史 | 林则徐女儿林普晴:虎父无犬女.搜狐网.2024-09-08
林则徐曾为沈葆桢“一字师”.福州新闻网.2024-09-08
【坊巷名人】沈葆桢的沈氏家族.搜狐网.2024-09-08
1850年,林则徐两袖清风病逝在任上,他的3子3女及后代都怎样了?.小姐姐讲史.2024-09-08
林普晴血书求援饶廷选.炎黄饶氏网.2024-09-08
禁烟英雄林则徐选中外甥与女婿沈葆桢的传奇.搜狐网.2024-09-08
黄礼鉁水师出奇兵.宁德蕉城在线.2024-09-08